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世纪,在对灭绝动物的骨骼进行研究的同时,对与之密切相关的人类遗骸及人工制品也进行了调查,这标志着地质学与考古学结合的开始①。尽管这种结合还很不成熟,但也为这两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有用的资料。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学科间的合作曾一度停止,...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与现代考古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考古学科从酝酿到建立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其最明显的源头就是地质学。从19世纪70年代起,通过地质学著作的译介传播,古人类遗存及发掘等知识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并逐渐成为史家知识资源的一部分。到民初地质调查所初建时,中国学人在思想和心态上已有准备,那时人类史前遗物的发掘通常由地质调查所的学者进行,不少人以为这正是地质学者应行之责。而地质调查所从事的考古工作,也为史学家提供了新知,开始引起史家古史观念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傅杰 《中华文史论丛》2000,(64):248-307
钱穆出生的19世纪末叶,在考古学家眼里,“就中国考古学材料的出现而言,是一个重要而光辉的时代”,许多前此不经见甚至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古物,在不同的地域内,相继重现于人间。而其中在中国学术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甲骨文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考古学文化与考古学的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入手,分析了学术界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不一致、时代命名与族别命名的交又与相混的现象,以及考古学研究中对考古学文化与族文化的使用现状。考古学文化与族文化密切相关,但二者有许多不同。目前考古学研究对族文化的两种通用方法,应对之作以严格、明确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形成是由自身独特背景和学术环境所决定的,在辩证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民族志材料解释,复原考古学材料。从民族考古发展到民族考古学形成了中国民族考古学的强烈特色。  相似文献   

6.
GIS 与考古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GIS与考古学●曹兵武一在考古学中,无可否认,时间是第一性的概念,然而,空间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考古学的空间观念不仅具有物理性质,而且也和人类的文化模式具有深层联系。探索考古遗存的空间问题是考古学的恒久课题,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各个层次上,在考古...  相似文献   

7.
一座建立在昔日皇家宫殿建筑与宫廷文物旧藏基础之上的博物馆,为什么要在迎接其90华诞时建立起考古学研究机构,它对所在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究竟有何裨益?或者说,借助故宫这座特殊博物馆提供的平台,故宫考古所对中国考古事业和学科又可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本文在此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一般博物馆与考古学的关系;二、故宫博物院藏品的特点与考古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的方向与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国考古学已走过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考古学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突显考古学的价值?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张忠培先生在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的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向。本刊发表该文,希望引起业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布鲁斯·特里格博士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在史前考古学史和考古学方法论方面著作颇丰,是北美著名的考古学家.本文是他1986年在麦吉尔大学艺术学院演讲稿中的一部分.译者陈淳先生为上海大学文学院教师,1986年始往加拿大攻读博士学位,他很关心国内的考古学发展状况,希望国内同行能够更多地了解近些年来国外考古学在理论、手段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以使中国考古学取得日益丰硕的成就.这也是他译介布鲁斯·特里格博士这篇文章的目的.本刊发表时有删节,特向作者和译者致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与考古学[英]霍立治前言:1991年,中国最早搞计算机考古的李科威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开展计算机考古的几点具体设想。与此同时,由俞伟超馆长领队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班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发掘和研究"项目开始。在项目的设计中我们打算进行考古资料计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节译自英国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考古学教授马太·约翰逊(MatthewJohnson)1999年出版的《考古学理论:导言》(ArchaeologicalTheory:AnIntroduction)一书的第八章“考古学与性别”(“ArchaeologyandGender”)。本章节通过对其中几个最流行主题的归纳综述了近二十年来性别考古学的概况,并且介绍了一例典型个案,最后还以答问形式阐述了作者本人对此领域较混淆的若干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说明考古学和文化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有关文化的含义。在中国古代,“文化”是指文治教化,即以礼乐法令等文治手段来开化和教化社会民风民俗,与武治霸道相对立。在西方,“文化”最早含有种植、耕作、培养管理的意思,与农业生产有关,后来又含有教育、发展、尊重之意。第一次给文化作出完整科学定义的是近代英国的人类学家泰勒,他说:“就广泛的民族志意义而言,文化(或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  相似文献   

13.
一 前言 地貌是地球表面在内外应力作用之下形成的各种不同的起伏形态,研究地貌的专门学科,称之为地貌学。历史上地貌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中,除了自然因素参与外,也包含有人类介入下发生的一些影响,考古学所研究的古代人类活动遗迹遗物,大都分布在地球表面各种地形地貌之中,因此,如何通过地貌和其中的古代人为地貌形态为考古科学服务,总结前人的经验,开拓新的研究方法,便成为当代考古学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考古学与古代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此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学勤先生,于1985年8月中旬,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黑龙江省博物馆和北方文物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考古学与古代文明”讲习班上的讲课记录稿(共五讲),根据录音整理后,又经李先生亲自修订,为满足读者要求,本刊予以连载。这里发表的是第一和第二讲,第三、四、五讲,将在今年第四期刊发。  相似文献   

15.
(三) 今天我讲第三讲,中国青铜器的演进和发展。青铜器的研究,同金文研究不太一样,它比金文研究更重要,更广泛,它除对其铭文研究外,还要从形制、纹饰、功能、组合和工艺等方面作综合的研究。关于青铜器的起源,在第一讲已经简单  相似文献   

16.
一、考古学的历史简况“考古学”一词,公元前四世纪出现在欧洲,当时只是泛指古代的科学而言。到了近代才把考古学赋予了固定含义。中国的北宋时期,研究“金石学”的著述,可以说是我国“考古学”的前身。所谓“金石学”,主要是研究钟鼎彝器和碑刻文字。到了清代,除了“金石学”之外,新出现了“古文字学”。到了民国初年,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利用新出土的甲骨文、铜器、简牍、石经和墓志进行了整理研究,使“金石学”和“古文字学”有了新的发展。另外,在清代还出现了“古钱币学”和“印章学”等。尽管有各种学科的出现,但基本上都没有摆脱“金石学”或者称为“古器物学”的圈子。  相似文献   

17.
(一) 考古学与民俗学,乍一看来是两门互不相关,各有独自规范的学科领域;考古学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与发掘,并运用地层学、类型学以及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专门研究古代人类物质遗存的内涵性质及时空关系,并进而探讨古代人类行为与社会文化的本来面貌及其发展过程的一门人文科学;而民俗学则是以人们在日常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与行为所世代传承的各种民俗文化事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人文科学。就此而论,在考古学与民俗学之间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差别,除了研究对象领域的差异之外,在研究方法与技术上,在各自学术传统的背景上以及在理论分析的框架上,也都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一般地说,考古学只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考古学的真谛与考古学文化面貌内涵的论述,阐述了考古实践要从史学高度做工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考古学是人类现代知识体系中极为重要 的一支,作为一门严格科学,其人文价值与科学价值是 相伴而行的。本文就其知性与诗性的双重特征与联系作 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物理学,至少可以从《周髀算经》算起.该书成书年代不晚于汉初,其内容是一部很完整的天体物理学.该书先提出勾股弦定理作为解决全书物理问题的主要数学工具,然后依据观察事实设定宇宙结构模式——天在上,地在下,成平行平面形状,而天以北极为轴心带着日月星辰旋转.有了这两个(数学的和物理的)前提便演绎出一系列结论来:从南北方太阳高度差异算出天地间距八万里,从昼夜太阳之隐显(不是升落)推论光有行程极限,解释四季寒暑,预言北极地区一年只有一次全昼夜循环…….有数学,有对物理现象的解释,还有预言(妙在这预言竟可证明符合事实),这同现代物理学的结构特征基本一致.请看任何一本世界物理学史书,无不先从天体物理史讲起,中国的物理学史也应该且可以这样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