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时期,清政府对华侨的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其中,光绪初年开始的对外派遣使领人员借以保护海外华侨,是其政策转变的显著标志。本文着重探讨清政府对外遣使设领的背景,分析清政府政策转变的动机和影响,借此说明其转变所带来的意义。常设使馆制度是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产物。15世纪以来,首先是在意大利出现常设使馆,随后又渐及西欧。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它成为普遍推广的外交方式。从国际角度而言,每个主权国家都享有使节权,其是否行使自身的使节权,则由各国依具体情况自行决定。使节权的内容包括国家派遣和接受外…  相似文献   

2.
华工是华侨的一部分,华工可以笼统的定义为出外务工的中国工人。而晚清时期的华工出国的缘由却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出走伴随着诸多的因素。从这些外出因素和方式来看,他们的命运似乎就是可以预见的。晚清华工的大量出国也是帝国主义侵华史中掠夺劳动力最有力的见证。本文拟就晚清华工问题的由来做一简要分析,以便进一步认识晚清华工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3.
晚清时期,留学生的社会形象从模糊到清晰,从对容闳等早期边缘人"通夷言夷字""久居外洋"的模糊认识,到清政府派遣同文馆学生出洋、幼童留美、船政学生留欧,形成对出洋肄业生的认知,社会逐步认识了这一新群体,留学生形象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构起来。甲午战败后,在张之洞《劝学篇》、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等著述鼓舞下,出国留学迅速成为晚清社会的焦点之一,社会对留学生寄予厚望。在一系列奖励游学毕业生出身和授予官职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清政府任用,树立了留学生社会精英的形象。直至民初,社会赋予留学生群体救治中国衰敝的重任,留学生在政学工商各界均举足轻重。留学生也承载了社会及家庭对自身的巨大期许和压力,完成了自我形塑。20世纪20年代中期,诸多因素导致留学生遭到学界批评和质疑,对留学生的崇拜逐渐破除,理性认知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留学生精英者的形象依旧,普通民众对留学生仍旧盲从。在清末民初社会形象演变过程中,留学生从社会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心。  相似文献   

4.
5.
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又是满、汉、赫哲、锡伯、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多民族聚居的边疆重地,因此,清政府从康熙朝起,特置军府制度,以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管辖这一地区。光绪年间,东北的三将军体制逐渐发生变化。直至最终废除军府制,建立行省。本文拟对这一演变过程略作探述。  相似文献   

6.
一、华工出洋研究的回顾与评估 在近代史研究上,华工出洋史历来只附于华侨史之下,鲜为学者特别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它的重要性未被发现和研究资料分散所致。至今有关华工出洋的论文以内地研究为多数,至于  相似文献   

7.
19世纪30年代,"彼得大帝"经传教士引介而进入汉文知识世界。由弱转强、易贫为富的"彼得兴俄",作为隐喻时局政治的优良载体,先是被塑造为"游历—兴国",后又被建构为"游历—变法—兴国",至戊戌时期已基本形成一个情节完整的改革故事。在此背后,既有晚清政治实践的诉求,也有传统思想资源的影响,抑或说是"华夷"观主导下,将异国之君彼得拟构为本土圣王的书写策略。而到1900年前后,在"彼得兴俄"文本中,逐渐渗入基于西方话语的"野蛮—文明"视角,特别是晚清最后十年的西洋史教科书,又为"野蛮—文明"的叙事增添了历史分期与地理区隔的价值意义。"彼得兴俄"也从中国历史叙述结构转向西方经验的线性框架,成为此后叙事雏形及"近代化"符号的滥觞。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大批地移居海外,其中许多人东渡太平洋去往美国谋生,他们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早期旅美华侨。他们当时在美国的境遇如何?晚清政府与他们的关系如何?这些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界有必要弄清楚的问题。下面,笔者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1860年《北京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的华工交涉基本以地方为主,而中央政府对此未加特别注意,主因是资料掌握不足和将之视作地方问题之故。虽然清廷历来都禁止华民出洋,但地方官员往往基于不同的原因,对沿海居民出洋之举未加干涉,结果  相似文献   

10.
晚清海战理论及其对甲午海战的影响皮明勇在检讨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败亡的原因时,我认为对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作战指导得失的研究,有必要把它与战前中国海军的战略战术理论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一、甲午战前所引进的西方海军战略战役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江南机...  相似文献   

11.
买办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职业群体,尽管其经济地位在从事买办的过程中迅速提高,但其身份和社会形象始终没有得到传统社会的普遍认可。本文的研究重心旨在对买办的形成及形象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并置于具体历史脉络中审视其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2.
以《清实录》为依据,选择了"良民"、"小民"、"愚民""、刁民"、"奸民""、盗"、"贼""、匪"等八类有关民众称谓的话语进行统计分析,以窥探有清一代治乱兴衰之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3.
杜志章 《史学月刊》2008,(10):105-110
中国传统“卫生”的涵义是“保卫生命”,在近代以前历数千年没有明显变化。然而在晚清西方科学术语传人中国的潮流中,“hygiene”被译为“卫生学”而广泛使用,从而给中国传统“卫生”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其具备了科学性、公共性、预防性等现代性。民国时期,在中西文化进一步交融的过程中,“卫生”涵义进一步演化,呈现出既不同于中国传统“卫生”也不同于西方卫生的崭新特点。  相似文献   

14.
马彦丽 《沧桑》2013,(1):69-71
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16.
在晚清的統治階級当中除頑固派、洋务派、改良派以外,还有清議派一种人,当時叫做“清流党”,像張佩綸、張之洞、陈宝琛、吳大澂、鄧承修、宝廷、黄体芳等都屬於这一派,当然这些人也不可以截然划分为清議派,譬如張之洞就是清議派兼洋务派,吴大澂又是湘系兼洋务派,張佩綸接近頑固派,黃体芳接近改良派,不过他們都是八股士人,大多數是漢族知識分子,也有極少數的满族知識分子像清宗室宝廷。  相似文献   

17.
18.
从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年,在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刺激和推动下,汉口的商业发生了深刻的演变。这种演变,一方面构成了晚清汉口的近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又影响和制约着这个进程的发展。而这种演变所呈现出来的错综复杂的格局,则又是艰难曲折的晚清汉口近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据1882年中朝之间签订的《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第七条,中朝之间正式开设定期航线。此定期航线对中朝贸易产生了压倒性影响。具体而言,此航线不但使中国能够奠定在朝鲜渗透经济的基础,而且对华商在朝鲜市场扩大商权起决定性作用。与此相对,此航线在朝鲜商人中产生影响甚微。其结果,定期航线使两国贸易进入不平等贸易时期。  相似文献   

20.
晚清时期西人颇为关注黄河水灾并产生了相关诉求。先是1855年铜瓦厢改道后,西人在惊诧之余希图加以利用,以在黄河发展航运将贸易深入华北,但因实地调查发现新河道难以通航而放弃。1887年郑州决口后,西人通过密切关注灾情以及清廷的堵口工程,认为黄河确为"中国之忧患",并将目标转向了介入治河以进行技术转移与资本输出。此后的实地调查较为顺利,但向清廷发出的"合作"诉求遭遇了排拒,仅在器物层面实现了点滴渗透。透过这一过程可见,西人基于自身价值体系盲目自信,不断寻求新途径扩张权益,清廷则基于自身需求予以取舍,并非一味逢迎。中西在晚清水利工程领域的碰撞与交流为考察近代中西关系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