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铭凯 《风景名胜》2021,(1):0034-0034
本篇文章主要从当代诗性设计的概念和诗性设计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两个方面出发,力求探寻出当代蕴含在环境设计中的诗性审美,从诗性设计审美的角度去解读室内空间、场域的建构、元素的运用等环境艺术,通过研究诗性设计在环境设计中的体现,感受在环境设计中获得的诗性感受,从而发掘环境设计中的诗性审美。  相似文献   

2.
祝秀丽 《民俗研究》2003,(1):140-147
中国学者对民间故事讲述活动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后故事文本搜集活动。早在二、三十年代,刘大白、钟敬文等前辈就在自己的家乡采录故事文本,开启了中国民间故事搜集记录的先河。那时的调查者关心的主要是故事文本本身的记录和整理,捎带说明讲述人以及讲述情景的简略情况;研究者的学术兴趣则在于挖掘本民族民间故事的历史、社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一直到当代,这种把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3.
<正>口头文化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当中,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冯骥才先生说,“我们的一代代先人就用这种方式来传承精神、表达爱憎、教育后代、传播知识、娱悦生活、抚慰心灵。农谚指导我们生产,故事教给我们做人,神话传说是节日的精神内涵,史诗记录文字诞生前民族史的源头”。口头文化依赖于口头语言传承,其内容包括神话、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创作。在民间口头文化中,数量最多的当属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  相似文献   

4.
河北耿村和湖北伍家沟两个故事村以及先后在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湖北五省一批故事家的发现,并对这些杰出故事家所讲述的故事进行完整的记录、出版,和对他们的讲述个性与艺术风格、叙事个性与区域叙事传统以及民间故事传承关系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界的两大贡献。记忆故事最多、又有超拔的讲述才能,叙事风格独特和艺术个性鲜明的民间故事讲述人,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民间故事的主要负载者和传承者。对故事家的知识结构、讲述艺术和文化地位的认识,导致了由分散的搜集和纯文本的研究向新的学术取向和范式的转换。随着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结束,现代化步伐急剧加快,农村人口的结构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家族血缘社会结构下形成的农村聚落,出现了解体的趋势,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逐渐瓦解,作为民间故事的栽体,故事家群体自然老龄化,甚至相继辞世,民间故事的传承遭遇到了空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本溪满族民间故事本溪县是满族聚居地,这里的人都愿意在茶余饭后,在炕头屋角聚在一起讲述祖辈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该地区的满族民间故事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本溪满族民间故事可分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  相似文献   

6.
河南桐柏山区,山青水秀,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个多民歌、多民间故事之乡。就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不起眼的农户家中,有一个被联合国命名的“故事家”。随着这位76岁高龄的故事家曹衍玉去年12月在北京领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证书,默默在乡村生活了几十年的她,便成了新闻人物,不少新闻媒体前来寻访。一曹衍玉讲的故事很多,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无所不包。她在讲述故事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现代人的品行、生活情趣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从她讲的故事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周围人…  相似文献   

7.
杰克·齐普斯敏锐地进入当代社会的故事活动现场,洞察并阐述了童话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一方面,对经典童话的讲述具有多层次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其是对传统文化的领悟与理解性继承;另一方面,讲述者发挥想象是对童话的创新利用,表达了一定的社会和个人诉求。尤为重要的是,童话讲述实践具有批判性功能,可以增强文化身份认同,推动社会发展。齐普斯的创造性讲述实践观,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与发展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技术文明在当下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民间故事如何对接城市发展的实际问题。在绍兴,师爷故事承载着传统的智慧与乐趣,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绍兴文化人基于城市发展对之采取的活化措施,可归总为情境叙事、行为叙事和活化演绎三者。这些策略立足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民间故事恢复行为实践能力、服务社会生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天子地"是中国民间故事很常见的一个类型。借鉴文化记忆的理论,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的"正统论"入手,尝试分析该故事类型作为一种"神话化的历史",如何深刻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双重文化记忆,即"作为顺服的回忆"和"作为反抗的回忆"。而风水术数作为一种象征文化系统或知识—实践体系,参与阐释和传达了中国"大一统"政治思想传统,进而左右了中国人在"事生事死"活动中的历史心性、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以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重检民间故事讲述行为的构成。构成故事讲述活动有六要素:讲述人、听众、故事文本、故事符码、故事媒介、故事语境。它们有规则地互相作用,共同生成"讲故事"习俗行为。听众和讲述人基于各自的故事库和记忆文本及相关的听讲经验、人生阅历互动;故事文本经由故事符码组合而成,但要通过讲述人运用携带个性化和地方化的口头语言媒介表达,所有这些活动过程都要符合语境并最终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汉学家李福清编著的《东干民间故事传说集》集故事文本与研究于一体,是故事学、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其对东干民间文学的介绍与《故事情节比较研究》呈现了移居国外的东干回族民间文学的特征,东干民间故事与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及东亚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民间文学之间的相似性,并与中国古典小说密切相关。该研究代表了俄罗斯汉学的治学精神,体现了李福清在文化整体观视野下的故事研究对故事类型学、形态学、历史诗学等多种研究方法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2.
周方圆 《丝绸之路》2009,(14):43-45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东乡族人民创作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学作品,其中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本文试从题材内容、艺术特色、故事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等方面对东乡族民间故事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王园 《神州》2014,(18):194-194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从多元文化的交融性、日常生活的审美性两个方面阐释城市广场文艺活动的审美特征,进而揭示出当代城市广场文艺活动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民间故事家金庆凯是地道的辽宁满族人,其记忆力好、文化水平高,尤其能讲善写.金庆凯的故事讲述风格多样、地域特色浓厚且时代感强,其故事传承明显呈现由自发性传承向自觉性传承的转变倾向.  相似文献   

15.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系统而科学地研究民俗学的国家之一。folklore(民俗学)一词就起源于英语。民俗学的内容来自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反映了他们的信仰和对大自然的依赖,也反映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以及他们对善恶美丑的爱憎态度。民俗学涉及传统信仰、风俗、民间故事、民间歌曲和俗语。最为人们熟悉的形式是民间故事和民间歌曲。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英国古文化研究者就对民间文学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约翰·奥布里在1696年出版的《杂录》一书,里面充满荒诞离奇的故事,是英格兰早期收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间故事在结构模式上呈现出立体化、多元化的形式,常见的较为典型故事结构模式主要有:单线式、三迭式、递进式、连锁式、复合式等多种结构模式.这不仅传达出包括故事的创作者和接受者在内的东北民众对故事的生动感人、新颖奇巧、起伏波澜的重视,同时也包含着人们对故事节奏、韵律等的审美追求,包含着对故事程式的把握与活用.认识和解读东北民间故事的结构模式,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东北民间故事以至于东北民间文学提供了一个极有价值的视角和切入点,对于我们探讨和研究有关东北民间故事的美学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蛤蟆孩儿故事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一种样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故事。笔者所见,有如下几个: (一)辽宁省岫岩县李马氏老人讲述。张其卓、董明二同志搜集整理的满族故事《蛤蟆儿子》。(见春风出版社《满族三老人故事集》) (二)青海省哈米也同志讲述,马进详同志搜集整理的回族故事《青蛙儿子》。(见西宁市文联编《河湟民间文学集(七)》) (三)自祥、作人二同志搜集整理的东乡族故事《巧蛤蟆》。(见中国民间出版社《东乡族民间故事集》)  相似文献   

18.
马晓雪  文俊涵  康茜 《神州》2014,(8):23-23
民间故事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的反映,包含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解读、赏析民间故事,能够更好的探究蕴藏在其中的民俗文化要素。在日本众多的民间故事传说题材中,最引人入胜、家喻户晓的便是“动物报恩”这一类。通过这个古老的题材和很多类似的情节,我们能够分析出日本人民一以贯之的审美情趣和价值标准,从而透视出整个民族的心理特质。而这类故事中所蕴含的“恩义意识”更展现出日本独特的民族性格。下面我将以“动物报恩”故事为例,浅析日本民族的恩义意识。  相似文献   

19.
<正>六、文学艺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柯尔克孜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学与艺术,主要有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谚语,谜语,叙事诗,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歌剧,舞剧,民歌,舞蹈,美术等。民间故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故事有人物故事、动物故  相似文献   

20.
王大虎 《神州》2011,(2):106-106
乡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山区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如民风、民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名人轶事、文化遗址等等。在山区传播先进文化,必须以当地乡土文化作为基本立足点,根据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重视乡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