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土有  谢思岚 《民俗研究》2024,(1):38-49+157
民国时期兴起的“礼俗学”可谓“礼俗互动”研究的先驱,不少学者受孙末楠《民俗》一书的影响,或在其指导下对中国社会的礼俗文化展开考察,或结合本土语汇对其进行解析。由此产生的丰硕成果表明,孙末楠的民俗学说具有极强的普遍性。在“礼俗互动”研究成为学术热点的当下,再次检视孙末楠建构的民俗学理论体系,结合中国实情对其中的核心概念及内在理路作进一步阐发,有助于丰富“礼-俗”关系认知的学理逻辑,从方法论层面推动“礼俗互动”研究范式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秦鹏飞  宣朝庆 《民俗研究》2023,(1):92-99+158-159
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礼与俗同根同源,在共同的发展演进中生成了“伦理理性”的核心价值。这种伦理理性受到儒家对人性之自然的认识的强化,深刻影响了后世社会中礼与俗的实践形式。考察传统祭礼,从礼学思想的大传统出发阐述礼俗关系,不仅是对学界近年来参与“礼俗互动”讨论的回应与拓展,亦有助于深化我们对中国社会的总体性认知。  相似文献   

3.
《民俗研究》2021,(5):95-108
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传统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建构了传统社会的统一性。顾炎武的风俗教化观是传统"礼俗互动"的缩影,他认为作为一种政治文化的风俗是全民性的,论世必考其风俗,历史兴衰与风俗美恶联系紧密。整顿风俗必然要以礼乐教化为纪纲,"民德厚而礼俗成"是其风俗教化观的主要宗旨,其风俗教化观对当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新格局下的"礼俗互动"话语及其实践方兴未艾,传统礼俗的现代性转化及其互动为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发挥这种本土思想资源在国家治理与民间自治上的社会整合功能,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礼俗互动"奠定了国家政治设计与整体社会运行的基础,并在"五四"以来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有所延续。礼俗互动的核心要义,是借助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将国家政治与民间"微政治"贯通起来,保障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以文化认同的方式消除显在与潜在的社会危机。在全球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面临着国际规则、国家法权与民间治权等方面的多重考量,礼俗互动所寓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或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韩若冰 《民俗研究》2023,(1):111-116+159
礼与俗,都是人们物质生产与社会交往实践中的产物,因而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并贯穿于人类整体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之中。礼与俗的关系,在不同族群中有不同的表现,但在其要素置换和价值转换中趋于价值同构,则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事实。中华文明历史上的礼俗互动传统,体现出和谐共生、家国一体等深厚内涵。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如何准确把握礼俗重构实践的矛盾统一律,实现对礼俗互动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价值融通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当代学者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6.
社会文化本身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它融通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精神气象,从上层和下层、观念与生活的互动中,揭示社会和文化的特质,对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更具有本土特色和发展的优势。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人们,都需要吃饱穿暖,而理解却有不同。中国人对"生活日用"的理解,看重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对物的感知,自古就有百姓日用之教。从生活日用中提升概念,是中国人思维的特征。传统中国为礼俗社会,礼与俗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俗一旦形成为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就具备了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礼俗整合的后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双向地增强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礼俗互动是中国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7.
张兴宇 《民俗研究》2020,(3):149-156
进入新时期以来,发源于我国东南沿海乡村地区的新乡贤现象日渐活跃,关注、梳理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传统也开始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与古乡贤相比,当代新乡贤群体在组织方式与文化逻辑层面皆呈现出明显的礼俗化特征。从具体运行机制看,新乡贤的礼俗化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的双重认定、日常组织活动的人情"在场"及道德伦理的价值约束等方面。礼俗化现象的背后,还隐含着新乡贤介入乡村生活的两种文化逻辑,即礼俗一体与礼俗分立,而这也可能是新乡贤未来充分融入现代乡村社会的内在核心意涵。  相似文献   

8.
试图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寻找应对现代性问题的资源,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议题。基于学术传统与问题意识,民俗学的传统礼仪研究尤为关注礼俗互动,在田野调查和史籍考辨的基础上,探讨传统礼仪与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唯有反思"礼""俗"等本土概念,梳理礼俗传统,深入观察传统礼仪在当下的传承与实践,才能更清晰的思考传统礼仪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意义,找到延续传统的可能路径。我们对人生礼仪传统及其当代重建与传承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立场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28-30日,"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美国欧亚大学及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15位学者,从"礼俗互动的历史视角"、"礼俗互动的当代观察"等专题出发,形成跨学科对话。"礼俗"问题在两千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素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礼"与"俗"或一而二,或二而一,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勾连官方、文人精英与普通民众的重要机制。此次研讨会基于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10.
刘娜 《民俗研究》2011,(4):223-227
在传统社会中,礼俗与音乐、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许多礼俗皆借音乐、戏曲的形式得以表现和延续。鲁西作为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礼俗保存得较为完好。梆子腔是鲁西民间剧种音乐的代表,通过在红白喜事、庙会、庆典、祭祖等场合的广泛运用而得到较好的传承,体现出音乐与礼俗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杨华  陈祖根 《民俗研究》2024,(1):58-65+157-158
“五四”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下行,地方社会的多元变化与民间信仰活动之间的联动值得关注。藉由所创造的“舆论社会”,受“新文化”影响的地方新知识分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民俗观。在空间层面,地方知识分子可以结合地方社会事务运用“新文化”。从历时性角度看,地方知识分子更为切身地对民间信仰活动进行舆论影响,并为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对民间信仰的改造埋下了伏笔。在“礼俗互动”的隐性机制下,地方政府在实践中对民间信仰活动往往留有余地。与双杨会相关的地方士绅,则与时俱进地将之改造为“物产赛会”,以适应“新文化”和现代性思潮。对历史上迎神赛会类民间信仰活动进行考察,应回到历史语境,还原历史现场,展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民俗研究》2021,(5):85-94
礼与俗是中国民间信仰实践的核心。从生活实践与身体的角度,可以阐明礼俗实践所体现的中国民间信仰实践身心合一、信仰与仪式融合的特质。拜是礼俗实践具身化的体现。拜既指表达敬意的具体的身体动作,如鞠躬、下跪、叩头、上供等,又可概称人们总体的宗教倾向与宗教感。拜以身心合一的方式集中体现了民间信仰实践的惯习。人们从小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地学习与完成拜,在礼俗实践中想象与完成与阴间的互动交流。长期的礼俗实践最终将阴间、阳间宇宙观内化为身体的实践行为与存在状态。宗教内嵌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实践中,是信仰和仪式有机融合以栖居于世界的方式,而这个世界则由周期性互动交流的阴间与阳间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5月22-24日,"礼俗互动:近现代巾国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英国、日本、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浙江、贵州和山东等地近30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中国社会的礼俗互动传统及其近现代重构问题,从民间自治、民间信仰、礼俗社会、社会变迁下的礼俗互动等视角展开研讨。学者的演讲报告包括:科大卫、贺喜(香港中文大学)《秘密社会的秘密:自我合法化与其在中国社会虚拟的影响》,李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空间中,礼与俗呈现出共存与互动的状况。从书院建筑看,书院的建筑实体、形式以及空间格局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价值理念,熔铸了儒家的价值追求,但其中民俗文化层面的内容也多有体现,尤其是风水观念的影响不可忽视;从书院祭祀看,书院祭祀主要是为了体现儒家道统意识、反映时代学术风尚,但其中也包括与功名利禄相联系、追求多发科第、祈望平安福报的内容。书院文化空间上的礼俗互动与融合,是书院士人内在观念世界的外化。  相似文献   

15.
古代“赘婿”的称谓词勾稽及礼俗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娜  孙剑艺 《民俗研究》2011,(4):104-127
延绵数千年的招赘婚是中国传统礼俗社会一种特殊婚姻形式,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为赘婿命名.逐渐累积成为一个贯古通今的“赘婿”义称谓词语的类聚。借助现代网络手段,对各类语料库进行拉网式搜罗,将与“赘婿”义相关联的称谓词语及例证汇聚一处,尔后以语义类型和语素分析为切入点,以社会学和民俗学为参照.分别部居详加钩稽辩证。通过各类称谓词语及其命名理据所显示的意义特点来显示其礼俗特性,从而加深对历史上赘婿性质、功能、地位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对赘婚诸种情形及其社会民俗动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礼俗"问题在两千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素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礼"与"俗"或一而二,或二而一,相辅相成,成为勾连士大夫精英与普通民众的重要机制,是阐释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不坠不断的重要进径。近年来,社会史学者试图以"礼仪标签"作为贯通传统中国社会各个群体的重要标志,而民俗学者则将日常习俗视为民众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整体。两者都关注民间大众与国家集权体制间的同生共存与多样合作关系,从细微的生活细节出发,自下而上地印证中国社会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17.
与节日志有关的节日叙事,关联着中国文化根底与当代精神建构的核心价值。在当下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语境中,节日研究尽管已有较为丰赡的学术积累,呈现出多学科参与、多向度探索的可喜态势,但真正具有大局观、集成性、前瞻性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范式却乏善足陈。近期举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在立足本土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围绕《中国节日志》展开激烈讨论,大致呈现出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思辨趋向:关注节日中独特的身心体验和文化设置,视节日为民众建构社会关系的生活交流实践,从知识生产的过程反思节日志书写中的主体间性;将类型化的抽象概括和丰富的民众交流实践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以多元主体复调、多声部的织体形态生成节日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实现节日志研究成果的数字化,;深究节日中独特的生活叙事传统,探索当下国家政治、地方社会和民众主体之间的"礼俗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园章 《民俗研究》2023,(1):100-110
14世纪下半叶,伴随元明易代而起的“重建礼制”运动,深刻影响了近世中国文化。欲了解此过程,除关注王朝的顶层设计外,还应从地方社会自身的逻辑出发理解明初礼俗改革。通过张廷芳家族祭礼改革,可以看到彼时泉州儒学的民间实践,它们与官方推崇和推行的理念不完全一致,其实质是使用本地儒学传统来凝聚乡族联盟成员的认同。从宋元到明清,泉州经历了从“文化多元”向“文化霸权”时代的转变。不过,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在泉州的命运不是一个线性的“儒”进“佛”退的过程,泉州的“文化多元”始终以它特定的方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郑薪 《巴蜀史志》2003,(2):58-58
以茶敬客是我国人民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俗。早在晋代,士大夫好清谈,常以茶助兴,弘君举在《食檄》中描绘当时主、客见面后是“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三爵而终”,可见当时已出现以茶敬客的礼俗。晋代王潆的“茶汤敬客”,陆纳的“茶果待客”,桓温的“茶果宴客”,至今仍传为佳话。唐代以后,此风更盛,“寒夜客来茶当酒,两腋清风几欲生”(郑清之),正是这种风俗的写照。  相似文献   

20.
最早的礼俗,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在《礼记·礼运篇》中就介绍了礼俗的起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遇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是原始祭神以致福的礼仪,从中也说明了,本来最原始的礼仪,是从饮食行为开始的。礼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具有我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的生活习惯,个人的行为规范等等,都包含在内。礼是以俗为基础的,俗即有礼的成分,那么,俗与礼所发生的密切关系,则称之为礼俗。满族先祖肇始于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一带。当时的白山黑水,是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