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因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美幼童。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清政府和明治政府先后首次派出大型官方使团出访欧美,时间均长达一两年。本文将从两个使团出访的结果和影响方面比较岩仓使团和蒲安臣使团的出访异同。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要闻     
《文史春秋》2006,(9):12-12
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2日日本宣布大连为国际商埠。6日清政府官制编制馆成立,孙宝琦、杨士琦为提调,金邦平、汪荣宝、曹汝霖为起草委员。13日清政府宣告于安东大东沟设置商埠,并设立海关。15日清政府简派袁世凯、铁良为河南秋操阅兵大臣。16日清政府镇国公载泽奏请裁撤内监。18日清政府编篡官制大臣奏上厘定官制宗旨折。18日飓风袭香港,死伤10余万人。20日清廷诏禁鸦片,定限10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并令议订严禁吸食、禁种罂粟章程。24日清政府出使英国大臣刘式训奏请变通简派出使人员办法。29日北京《中华报》被封,干事彭诒…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的滞留与中国政府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中国而言,留学生的派遣从来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交流活动。自1872年晚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美幼童起,留学生的派遣就打上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重历史烙印。一百年后,中国在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恢复了大规模派遣留学生的活动,这一活动依然肩负着一个民族忍辱...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习先进的过程中,"请进来"与"走出去",从来都是推动一辆车子前进的两个轮子,缺少任何一个,车子都难以前行。在近代海军人才建设过程中,清廷除借才异域,把外国人请进来教授海军知识与技能外,还把成绩优异的青年才俊送出国门,到海军强国留学。多管齐下,清政府很快拥有了一批掌握近代海军知识的人才,推动了海军事业的发展。一1877年3月,大清政府派出的第一批赴欧洲学习海军的留学生终于启程了。不  相似文献   

6.
陈小丽 《百年潮》2006,(4):60-65
编者按:1887年清政府曾经通过考试选拔,派遣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四大洲20多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然而,100余年后的今天,回首望处,尘烟深锁,岁月掩华光.沧桑风雨早已湮没远行者的身影,时光的激流也冲淡了他们的印记,独留困惑迷惘:为什么长期闭关锁国的清政府要在19世纪80年代派出海外游历使?他们是如何选拔的?他们的足迹留在了哪些国家?他们的成果如何?结局如何?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大学历史系王晓秋教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7.
清政府在澳设领与早期中澳关系张秋生清廷于1861年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掌外交事务的机构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迈出了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第一步。1876年清廷在伦敦建立了第一个常使公使馆,向英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并相继在美、日、德、法、俄等国设立使馆...  相似文献   

8.
黄昊 《文史天地》2008,(4):40-42
回顾晚清外交史,几乎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式:只要侵略者一威逼,不管战事胜败,便派出和谈大使卑躬屈膝地乞和停战,最终都会以和侵略者签订丧权卖国的不平等条约为结束。在与列强签订的几十个条约中,有一个条约却被清政府拒绝了,这就是《里瓦几亚条约》。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清政府敢于冒犯强大的沙俄?这个条约最终又以怎样的方式得以解决呢?  相似文献   

9.
駐外公使館從1876年設立之後,便成爲清政府與各國外交部之間重要的通信渠道。公使館作爲清政府官僚系統的一部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用人政策使其在外得以較靈活地履行外交職能,包括外交談判、搜集整合情報、管轄及保護華民、照料政府派出的海軍學員等等。公使也可以代表清政府,對於總理衙門和外國駐華公使之間爭執不下、無法解決的外交問題,向各國外交部提出交涉的請求。本文以晚清駐英公使館爲例,考察了收藏於英國國家檔案館FO 17檔案號下的雙語照會,對公使館如何利用國際法代表"中國國家"做出了初步的分析與評估。  相似文献   

10.
有关清政府的对台政策,通常以1874年沈葆桢渡台为界,在这之前被视为消极经营的阶段,其中又以严禁偷渡、禁止携眷入台、禁止汉人开垦“番地”等政策为清政府消极治台的突出表现,但这只是纵向比较的结果。如果横向比较的话,纵观清政府的全部对台政策,包括政治、经济、教、民族政策等各个方面,这些不利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政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因而并不能涵盖清政府全部的对台政策。所以要探讨清政府的对台政策,  相似文献   

11.
赵伟  朱从兵 《史学月刊》2023,(12):27-44
1902年10月中葡互换关于中葡铁路公司建筑广澳铁路照会,葡萄牙政府不满意这样的结果,不同意清政府在澳门设立海关分关,1903年10月再次派白朗谷为全权大臣,与清政府重新进行中葡商约谈判,并签订以商办为宗旨、以均股平权为核心内容的广澳铁路合同。铁路合同签订的前提是中葡双方派出各自的商董参与谈判,葡方较早派出商董伯多禄,但中方商董的选定有一个复杂的过程。盛宣怀先后在澳门华商、香港华商中物色合适人选,颇费周折,最后选定粤商林德远参与合同谈判。盛宣怀选商困难的原因在于:确有实力之华商难得,且身份复杂,他们顾虑在中葡合办铁路的机制中利权得不到应有保护,“虑葡商专权”是当时华商的基本心态。盛宣怀等人第一次尝试在一条铁路线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真正建立起商办体制和中外商民合办机制并非易事,近代铁路建设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由此而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年,在大批中国青年东渡日本留学的同时,还有形形色色的政府官员和民间人士到日本进行短期考察。这些考察大都是由清政府以官费派出或在其支持下自费前往的,主要以参观、调查为目的,当时也叫做“游历”。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相当独特的现象。多年来,中日两国史学界对此很少论述。本文作了初步研究,以求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3,(4):89-91
清政府在庚子事件后,痛定思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清末大新政,其中尤为重视海军的建设。但是甲午、庚子赔款令清政府财政极为困难,无法集中财力发展海军。这时,美国为了谋求远东利益,主动凑向清政府,向清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海军建设帮助,意图发展出美德中三国军事同盟。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1906年旧金山地震后中外历史文献的解读,探讨清政府对旧金山受灾民众及华侨的经济援助、道德关怀与政治声援,梳理清政府重塑国际形象的历程,并分析其原因所在。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发生后,驻美公使梁诚及其他官员即组织对受灾华侨开展救济,同时向清政府求助。清政府以国家名义向美国政府表达了对受灾民众的人道主义关怀,国内一些长期陷入财政困境的地方政府也纷纷捐款,其中以广东、湖北、江苏表现为最,但清政府的经济援助被美国政府拒绝。清政府对旧金山地震的赈济,是争夺华侨经济资源、寻求华侨政治认同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重塑国家形象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文史快车     
《文史天地》2013,(4):89-94
影像站1910年代的中美海军同盟清政府在庚子事件后,痛定思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称清末大新政,其中尤为重视海军的建设。但是甲午、庚子赔款令清政府财政极为困难,无法集中财力发展海军。这时,美国为了谋求远东利益,主动凑向清政府,向清政府提供了一系列海军建设帮助,意图发展出美德中三国军事同盟。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的统治陷入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状态,其中财政形势最为险恶紧迫。1894年,清政府财政还有盈余近80万两.以后由于巨额战争赔款以及庞大的内外债务本息.加上无形“镑亏”损失,清政府财政转为赤字.并且赤字逐年上升。据统计,1899年,赤字为1292万两;1901年,赤字为1300万两;到宣统三年(1911年),赤字高达1729万两。造成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就是“镑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派出旨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幼童留美。幼童虽然是异域留学,受到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冲击,但他们在美国的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生活都表现出色,迅速适应了美国社会,甚至使当时的美国人都大为赞赏。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幼童年纪幼小,特别是来自美国友好人士对幼童"家长式的爱护"等因素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王娜 《黑龙江史志》2014,(20):89-90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履行《马关条约》先后三次向列强大借外债。其中第一次政治大借款——俄法借款是清政府为回应俄国策动共同对日干涉的外交举动。俄法借款间接体现了战后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即平衡列强在华利益矛盾。由于对时局的误判,清政府的外交表现出极度的摇摆性,并且自身权益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9.
李书源 《史学集刊》2003,(4):18-24,39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法国对中英冲突采取了谨慎的中立政策,并于1841年4月派出以真盛意为首的观察团前往中国进行观察。真盛意等人不具备外交谈判的资格,却擅自与中国官员进行了多次交涉。他们以调停、助战为诱饵,试图谋求法国在华的特权与利益。这些活动是法国对华政策由旁观转为主动侵略的序曲。其中一些建议主张后来为法国政府采纳。这些活动虽未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协定,但却获得了中国给予法国与英人相同利益的保证及对法国的好感。继之而来的法国代表拉萼尼利用这两点影响不仅轻易得到了与英人一样的特权,而且还迫使清政府放弃了对基督教的禁教政策。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自1851年5月上疏指责咸丰帝"苟责礼仪细节,不求国家大计"始至1872年3月死于两江总督衙门止,他与清政府的关系迭宕多变,错综复杂,矛盾纷呈。其中矛盾最集中表现在曾国藩一切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的忠君思想和清廷对他的畏惧猜忌及至最后的疏远。认真研究双方矛盾关系演变的经过、结果和原因,既可以进一步了解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清政府的矛盾又可以了解清政府中满汉民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