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乃运 《旅游》2015,(2):90-95
剪纸总是给人们带来喜庆欢乐的感觉,是它多用红色纸剪出,颜色喜庆热烈,红红火火,对人的心思?是它图案或繁或简,多为吉祥题材,表达着人们迎福纳祥禳灾的意愿,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逢年过节少不了它,人们习惯用它来渲染节日气氛,宣告一年新生活的开始?它千百年来已深深地融入民间节庆民俗生活中,是年节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也常常用它来点缀,它形成的文化长河世代奔流,洇润着华夏民族的每一寸土地。正因为此,它才被收藏家们所关注,所钟爱。  相似文献   

2.
佛国香巴拉     
香巴拉是传说中美丽的净土,位置在北边,大概就是新疆喀什一带,因为树上挂满了果子。它是世俗的人们的寄托和向往,是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地方的人的寄托和向往。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过年的时刻,人们开始过这个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一直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心灵寄托和最有乡愁的感触仪式。无论如何,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的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最为核心的价值,它一方面是一个全家聚会的时刻,另一方面又是清理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新的一年的时刻。它是团圆和喜庆的时刻,又是中国的文化认同得到体现的时刻。本策划尝试从节庆、文化、社会、符号意义层面去分析今天春节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另外,作为春节的具象呈现形式——春晚,作为一个符号化的节庆载体,它历时二十多年的转变演进,在春节这个母题下去研究也是很有意思的。  相似文献   

4.
《纵横》2002,(2)
“过年”的习俗源远流长,它寄托着我中华先民祈福消灾的善良愿望,它是终年劳作的一份小憩,是沟通历史连结新旧的一座桥梁。定格在新老照片的这一个个生动的瞬间,凸现了近百年来中原地区“过年”习俗的演变。面对它们,亲爱的读者,您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5.
姓名是人的一种外在身份符号,对他人来说,它的作用是方便指认、招呼以及文字记录;对自身来说,姓名文字的含义,往往多多少少寄托着祖、父辈对后代事业前程之类的企望,或者表达本人的某种人生志向。  相似文献   

6.
夏天  沈旦  一仔 《旅游纵览》2010,(8):12-19
<正>七夕,怎么过?那种只有恋人才能过七夕的想法早就OUT了,老夫老妻也可以过,好朋友也可以,同性一起出去,或者一个人,小小地玩一下浪漫,也没什么不行。还有那些爱摄影的人,只要有美景,有美事,哪一天都是节日。谁都有权利过这个节,但总得找个和爱情靠上边的地方,找个福地寄托一下心愿,想着历史传说,拍摄或面对如梦如幻的美景,好好驰骋一下内心,让现实的心浪漫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各国都重视"逢五逢十"的周年纪念。而对中国人来说,六十周年尤为隆重,因为六十年是天干和地支参互组合的一个周期,称为花甲或周甲,平民百姓花甲之年也要庆寿。新中国的六十年恰好分成两半,前三十年站起来,后三十年富起来,初步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百年梦想。六十年间洪波汹涌、艰险重重,天灾频仍、鬼蜮为患,而共和国这艘大船在艰辛的探索中,终于找  相似文献   

8.
孙磊 《神州》2005,(11)
爱心、受助、失学、违约、合同……这一连串的关键词,牵扯出一桩尴尬的助学官司。助学行为是否是赠与行为?赠与行为双方的义务及违约责任法律如何注解?我们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9.
神秘围城     
在中国福建西部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许多神奇的建筑,它们就像天上落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当地人把这些建筑叫做土楼。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封闭、形似堡垒的土楼?建造土楼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楼内是如何生活的?一系列问号成了一个个难以猜测的谜。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2015,(7)
<正>当一个人的一生都付诸于一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当一个人的满腔热血都为一所学校而挥洒;当一个人的理想和愿望都寄托于一所学校的未来,从某种角度而言,可以说这个人的灵魂与这所学校的根脉紧紧相连。而我们要追述的便是萨本栋与素有"南方清华"之称的厦门大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走进西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望无际的黄土地;认识西部,首先要面对的也是这蓝天下一览无余的黄土地;深人西部,无非是去把握和拿捏黄土的性格。黄土的性格、黄土地的情怀,就是西部人的全部。走进黄土高原,所有人都会被西部人的热情所感染,不会不被西部人创造的窑洞文化而震撼。  相似文献   

12.
沈阳 《巴蜀史志》2004,(1):60-61
牌坊俗名牌楼,它不同于民居——民居是住人的,也不同于祠庙——祠庙是供神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建筑物。一般人提起牌坊,便自然会想到安徽歙县,殊不知在中国西部也有一个堪称国宝的牌坊之乡,这就是隆昌,中国四川盆地中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它在旧时是川、陕、云等地的陆路通道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这篇短文的标题,是借用部队著名作家张广平新著《中国1989·西部大淘金》中的最后一句话。出生于山东,而大半生都奋斗在大西北的广平同志,在他这部著作,甚至在这最后一句话里,都凝聚了他对中国西部和西部人历史的深刻理解,对中国西部和西部人未来的热烈向往。大型纪实文学《中国1989·西部大淘金》,是近年中国文坛出现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发挥他小说家和报告文学家的长处,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人物和事件,情节和场面,逼真而生动地描画了1989年震惊中外的中国西部淘金事件。这个事件是一场悲剧:八千金农身陷绝境;爆满的失控的金场里,处处是饥饿、疾病,天天有械斗、流血,许多人抛尸昆仑山下;“金把头”和干部队伍中的腐败分子互相勾结,为非作歹,大发难民财。这个事件,虽然如同后来所总结的,是“前进中的一个插曲”。但无论如何,它却确实暴露了我  相似文献   

14.
从四个涉及主体分析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伴随各种问题的展开,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的国家政策的不完善之处,银行在发放和回收助学贷款中的阻力和困难因素,高校在帮助学生申请贷款以及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和手段上的不足之处,学生在申请贷款中的各种心理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国家助学贷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的前途确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5.
费孝通认为,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中国是“差序格局”。中国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其实在我们传统的社会结构里最基本的概念,这个人和人往来所构成的网络中的纲纪,就是一个差序,也就是伦”。  相似文献   

16.
<正>生长于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本无所谓孰优孰劣,只不过经过文人的一番描绘后,便成为了各种情感的寄托,如兰草象征了优雅的气质、芦荻传达了浓浓的哀愁……而农田及园艺场所漫生的杂草,常常因为喧宾夺主而令人烦恼。这不禁让人提出一个疑惑:杂草真的一无是处吗?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伴随各种问题的展开,国家助学贷款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助学贷款在实施过程中的国家政策的不完善之处, 银行在发放和回收助学贷款中的阻力和困难因素, 高校在帮助学生申请贷款以及宣传国家助学贷款的力度和手段上的不足之处, 学生在申请贷款中的各种心理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目前国家助学贷款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的前途确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故乡在青海高原,从小一直生活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在从事林业工作中,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林区、草原和乡村里跑,在牧区经常听到高原人赞颂格桑花的歌和故事。格桑花在高原人民、特别是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人们视为可以带来幸福的花朵。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高原人心中的幸福花,每到草原,一有机会就打听哪种花是格桑花,牧民们总是指着草原上随意开放的艳丽的野花,说它们就是代表幸福的格桑花。  相似文献   

19.
彩霞飘在蓝天上,光彩照在深山里。格桑长在草原_匕花影映在海子里。英雄美名扬天下,大都出在群众里。金鹿找到嫩草,不愿再往前走。狮子来到雪山,不愿再与虎斗。小虾遇上深潭,不愿再争上游。懒汉掉进福窝,不愿再作奋斗。山上全是白糖?那是撒谎的,分明是积雪。海子里全是奶汁?那是撒谎的,分明是咸水。草原上全是珍珠?那是撒谎的,分明是牛羊。格桑花(藏族)@洋滔~~  相似文献   

20.
浙江瑞安市有一个由兄妹三人出资100万元,以父亲名义建立的"蔡笑晚奖学助学基金",每年专门资助当地一些品学兼优、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这兄妹三人分别是:美国宾州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文,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