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鼓铸背景。喀什噶尔在咸丰五年成立钱局,正月开炉铸造“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铜钱。据倭什珲布于咸丰六年二月廿三日奏,当十钱重一钱五分(非正式意义大钱)。此钱以往甚少见,近年始渐多,在各局平钱当十钱中端推喀局为尊。“当五十”咸丰重宝原定重四钱二分,“当百”咸丰元宝原定重六钱五分,皆“缶”宝版,不同于各局大钱“尔”宝版。喀什大钱传世甚少,备受珍爱。  相似文献   

2.
2002年伊始,义城镇农民掘土时出土一批六朝时期窖藏钱币百余斤,经清理拣选,发现一枚前所未见的(货布)圆钱,见拓图彩照。伴出的还有“五五”、“朱朱”、“货货”、“半两”以及沈郎五铢和大量无小钱。  相似文献   

3.
“定平一百”,体小而薄,文字古朴(见拓片),笔者存有大小二品,字形相同。对于“定平一百”的身世,迄今所知不多,泉书所载,亦复纷纭。清代名士戴熙《古泉丛话》云:梁武帝时,百姓所用古泉中有“太平百钱”和“定平一百”二种。但“此泉本绝少”,“世不易得”。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把“定平一百”和“太平百钱”,列入三国时蜀汉货币。但又说:“太平百钱和定平一百铸于什么时候,不见记载,多在四川出土,大概也是刘蜀的钱。”千家驹等近著中国货币简史,只在“南北朝币制”中提及萧梁时“民间沿用古钱,如直百五铢、太平百钱、定平一百……等等,形制混乱。”按  相似文献   

4.
参加了中国钱币学会第四期钱币专业培训班的学习,老师在讲中国货币史和钱币学课程时:经常提到当值钱的概念。比如说:“折二”、“折三”、“当五十”、“当百”、“当千”、“直百”、“平五千”、“大布黄干”等等,都是属于当值钱的范畴。当值钱的概念,说白了,就是说(该)一枚钱相当于同期普通货币(五铢、元宝)若干钱流通使用。至于是否价值相当,那正是铸造者与使用者矛盾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宝苏局在咸丰四年(1854年)开始铸造当百咸丰大钱,钱为“咸丰元宝”。当百“咸丰元宝”版别繁多,有钩咸、撇咸、断笔咸、长直咸和短直咸等。钱局在制币过程中,由于钱局员工不小心而移动印模,就造成错范钱,如合背、合面钱等。当然合背、合面钱也有可能是员工用真钱作模而戏作的钱币。  相似文献   

6.
常宝玉 《新疆钱币》2001,(4):43-43,F003
笔者在1999年于玛纳斯从一维民手中购得一串红钱(约百枚),其中有一枚乾隆钱甚为奇异。其钱如图(见封三)所示,重4.12g.面文“乾隆通宝”“乾”字长扁“日”,“乾隆”二字大而宽,“通宝”二字小而长。背文,穿左满文“阿克苏”,穿右5点维文“阿克苏”,穿上有一“阿”字,奇就奇在穿下是一“大”字,“大”字左撇连缘,右捺连缘,左撇右捺,“大”气十足。  相似文献   

7.
<正> 关于“太平百钱”的确切年代及其所属问题,是历代人们争论颇多的问题,各家的说法除东吴孙权说、孙亮说、晋初平蜀说、晋赵厥说、齐神武说、梁钱说、西晋王濬说、黄巾起义军说、刘焉父子等诸说之外,最近几年,张鲁、蜀汉这两种说法最受重视:一是罗伯昭和戴保庭的蜀汉说,二人以“太平百钱”多出土于四川境内,又常与“直百五铢”同时同地出土为根据,认为此钱为刘备父子所铸。此种说法,近些年来颇有权威性,也常被人们所采用。例如,前几年管维良同志在《文物》(1982年第11期)发表的《张鲁不是“太平百钱”的铸主》和曾维华同志在《中国钱币》(1986年第3期)发表的《蜀汉是“太平百钱”的铸主》这两篇短文,皆主此说。另一种就是向陵亭的张鲁说,向氏认为此钱为张鲁据汉中时所铸,理由是太平道盛行,尚符水治病,或铸此钱为压胜,故钱背有水波纹。此种说法也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7年12月间,盱眙县观音寺乡农民在宁淮路做工,发现钱窖一处,出土布币几十枚,蚊鼻钱数百枚,文化部门经过几次现场调查,仅收到一枚布币和一些蚁鼻钱.这枚布币高10、肩宽3厘米.面文有“旆钱当圻”四字.背文有“十货”二字.旆钱,意思是大钱.圻同(钅斤),是计量单位.对于面文,过去多释为、殊布当(钅斤)”.古代货币邮标称为“殊”布.战国时代盱眙属楚,境内曾出土不少楚国货币.十里营、东阳、王店、官滩等地出土蚁鼻钱近15公斤.河桥、十里营、穆店、东阳等地出土郢爰30多块.出土布币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咸丰“宝德”钱,即背有满文“宝德”二字的咸丰钱。德,是铸地旧热河首邑承德的简称。笔者拓呈咸丰宝德钱三品:当五铁钱、当百铜钱及小平铜钱(见图)。咸丰宝德当五铁钱(尔宝),制作精整,犹如铜铸。旧闻确有用此等铁钱冒充铜钱者,可知,铁钱之精湛。咸丰宝德当百大钱,竣深精新,确系未通用之钱币。径长5.1厘米,厚0.52厘米,周边两侧有明显斜势,方孔边长1.2厘米,亦具斜  相似文献   

10.
“太平百钱”铸地及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平百钱”的铸造地点和年代,历来是古钱学者长期争论,众说纷纭而无定论的问题之一。①然综观诸说,关于“太平百钱”的铸地存在着吴地和蜀地两种不同看法,铸造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一、三国时期的孙吴所铸;二、西晋益州剌史赵廞割据益州时铸造;三、东汉末年张鲁行天师道时所造;四、刘备的蜀汉钱。②随着科学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太平百钱”的出土,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台湾铸钱始于清代。在清朝统一台湾之前,台湾本地还没有钱币的铸造。台湾流通的钱币,多由大陆各省流入。据清人朱景英所撰《海东札记》记载,台湾多用宋钱,如“太平通宝”、“元丰通宝”、“至道元宝”、“天禧通宝”等北宋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长不盈尺,重不逾二斤”。该书作者还饶有兴味地介绍,家僮在笨港(今台湾北港)的海滩泥地中也轻易寻觅到宋钱数百枚,且“肉好深翠、古色可玩”。近代以来,宋钱在台湾各地时有出土,数量可观。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注意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遣使赴日本采购铜铅铸造“永历通宝”钱,有篆书、行书两种版别,“以资兵用”。当时台湾与西方国家及南洋各地通商,西班牙银币(俗称“本洋”)、墨西哥银币(俗称“鹰洋”)等外国银元也随贸易往来先后流入台湾。  相似文献   

12.
《历代古代图说》刊一枚宝武局咸丰当五钱,系“矿’宝。至今未发现第二枚。但隽却陆续发现了咸丰“击”宝的小平、当十、当五十及当百等钱。从字体特征看,当属同一式系列。最突出特点,一是“击”宝;另,满文“武”的首笔是断开的。但小平钱的字体仿宋体。除具有以上特点外,“咸”字的造型结构,与其它面值也很近似。当今所见宝武局咸丰钱,可分为七个版式系列。有六个版式系列均为“尔”宝。其中l部颁式只有小平和当十两个面值。其它五个系列都有小平、当十、当五十、当百四个面任独此“击”宝系列又多出一个当五面值。此系列中,小平…  相似文献   

13.
“太平百钱”在考古中时有发现,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其铸主始终是个疑案,虽然历来有不少人进行研究、考证,但除了比较一致地认为此钱是魏晋时期所铸之外,对其具体铸主则先后有过十余种视点。例如:吴孙权钱说、吴孙亮钱说、蜀汉钱说、晋初平蜀钱说、晋赵廒钱说、梁钱说、齐神武钱说、张鲁钱说、西晋王濬钱说、黄巾农民军钱说、刘焉父子钱说等。众  相似文献   

14.
从咸丰三年(1853年)以迄清末,清政府曾铸行大钱以供应市场、财政、军旅之需。所谓大钱是比重不足而面值较大的钱。清代前期制钱每文重一钱到一钱四分,一般维持一钱二分。咸丰三年政府“铸当十钱一种,文日咸丰重宝,重六钱,以制钱相辅而行(《光绪顺天府志》卷59)以后又增铸当五十钱,重一两八钱,当百钱重一两四钱,当五百钱,重一两六钱,当千钱,重二两。减重50%~98.5%”。铸行大钱,实际上是推行通货贬值的政策,它造成了清代后期的货币混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5.
党顺民 《中国钱币》2010,(1):36-38,I0008
一、陕西华阴发现“襄阴二”钱 2008年3月,在西安一古玩市场,发现二十余枚“半两”钱,其中混杂一枚“襄阴二”钱。据了解,这批钱发现于陕西华阴地区。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0月,在桂林临桂路一建筑工地挖基础的废土中,发现了40枚散乱的铅钱。除少数无文字外,多为“开元通宝”和“五五”铅钱(见下页附图),这些钱文字漫患不清。“开元通宝”分大小两种,大的背文横书“宝一”;“宝四”(重3.92克,直径2.3厘米,穿宽0.7厘米);穿上直书“兴”、“兴三”、“金二”(重3.45克,直径2.35厘米,穿宽0.9厘米)。小的除素背外,背文有直书“南一”至  相似文献   

17.
大朝通宝小平钱,有银、铜、铅三种质地,其中银质最为常见。钱面文字楷书直读,大多数素面,也有的背面有各种近似文字的戳记。大朝通宝近年来在内蒙古、甘肃、陕西等省区屡有出土,总数已不下百余枚①。新近发现的大朝通宝都是银钱,其大小重量均不相同,有的外郭不圆且宽细不匀,背郭有的浅而不显。钱文均为楷体,其中“大”、“通”、“宝”三字,近似金代大定通宝钱文。但在字形的工整、深峻方面均相差甚远。由此可见,不同批次发现的“大朝通宝”,均非同时铸造,也非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相似文献   

18.
谈蜀汉钱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蜀汉是三国鼎立时期刘备建立的政权,存在了43年,铸行钱币较多,颇具独到特点和与众不同的风格。蜀汉立国后连年用兵,战费浩繁,仰赖铸币补充财源。所铸钱币名目繁多,难以辨识。 今据科学考古工作中众多出土钱币实物,参阅历代钱书、钱谱和有关研究文章,发现蜀汉直百系列钱币有直百五铢、世平百钱、太平百钱、太平百金、定平一百、直百等7种之多。蜀汉7种钱币,都是当百钱,构成了蜀汉直百钱体系,蜀汉将临灭亡之际,又出现了一种直一小钱,类同直百鹅眼钱。已不属直百钱体系。 1.直百五铢 蜀汉立国六年前(建安十九年)开铸直百…  相似文献   

19.
从十六国时期成(汉)李寿铸“汉兴”钱(338—343年)开始,我国货币发展史上出现了以年号命名的钱币,古钱学家称它为“年号钱”。唐朝曾铸过“乾封”,“乾元”等年号钱,但就总体来看,通唐之世,主要的流通货币是“开元通宝”钱,但“开元通宝”不是年号钱,所以年号钱的真正盛行是在宋朝。北宋的第一种钱——“宋元通宝”钱(《宋史·食货志》读作“宋通元宝”。图1),始铸于太祖建隆元年(960年),是沿袭唐朝“开元通宝”的制作,还不是年号钱。到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铸“太平通宝”钱以后,年号钱才风行起来。太宗以下,两宋计有十七帝,五十四个年号,每个皇帝往往更改几次年号,如北宋仁宗改元九次,南宋理宗改元八次,而且,几乎每改一次年号,就新铸一种钱,或称“通宝”,  相似文献   

20.
阿克苏局在咸丰三年八月(公元1853年)遵旨开铸八成当十钱,二成当五十钱。当十钱枚重一钱五分(约合5.59g),当五十钱枚重二钱五分(约合9.23g)。第二年初规定六成铸当十,二成铸当五十,二成铸当百,这时的当五十钱改重四钱二分(约合15.66g),当百枚重六钱五分(约合24.24g)。直至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正月,决定回收当五十、当百大钱,然后改铸当十,并计划在五个月内全部改铸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