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洞县大槐树老鸹窝──张同忠与他的洪洞县移民探索解国记问我祖先来何处“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鹞窝。”在晋、冀、鲁、豫、苏、皖、鄂、陕、甘及其它广远地域,几乎没有人不会就“洪洞县”“大槐树”“老鹞窝”讲出些故事,...  相似文献   

2.
《洪洞县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洪洞县推出的第一部县志。这里说的洪洞县是指1954年洪洞、赵城二县合并后的洪洞新县。合并前的洪洞、赵城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县原各自有志。旧《洪洞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重修于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同治,民国时期都曾续修过。  相似文献   

3.
信息之窗     
《沧桑》2005,(6)
《洪洞县志》出版发行本刊讯由张青主编的《洪洞县志》于2005年10月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该志分上、下两册,上限事物发端下限至2002年,共32卷143章,融史地风物为一体,汇图表传记于一册,横陈百业,纵贯今古,既记载了洪洞的历史沿革、重要人物,也记载了洪洞县人民群众抵抗外侵内患,与大自然奋斗的壮举。更为详实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洪洞县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新编《洪洞县志》不失为一方之“百科”,一县之“信史”,必将为“存史”、“资治”“、兴利”“、裨教风”和…  相似文献   

4.
莫容 《中华遗产》2008,(7):15-15
闲居京郊一个颇具规模的养老院,常与来自四面八方的老年朋友们寒喧,免不了常问问对方的籍贯,有些老人竟微笑作答:“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背诵民谣的朋友见我一脸狐疑,便说他们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来的移民。有的还以京郊的两株山西移民建村的纪念树为证:  相似文献   

5.
蔡群 《旅游》2000,(3):16-16
明代以后的数百年来,在我国的北方广泛流行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山西省洪洞县的大槐树千百年来牵动无数海外赤子的心,因为它曾是明初移民的集散地,所以有关大槐树的故事、传说几乎家喻户晓,大槐树和老鹳窝从此便成了故乡的象征和代名词。 洪洞县地处美丽富饶的临汾盆地,东临雷霍,西临汾河,南连平阳北接霍灵,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是山西最大的县份。大槐树则位于县城北1公里,同蒲铁路西侧,在火车上便可观其全貌。祭祖大堂为仿明代殿堂建筑。其余则为明清民俗建筑,…  相似文献   

6.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我国广大地区乃至海外华人中广泛流传,洪洞大槐树已成为亿万华人心目中神圣的故乡。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元末,连年不断的天灾人祸,使黄淮流域的广大地区“尸骨遍于野,千里无人烟”。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为填补豫、鲁、苏、皖、冀等地因战乱和灾荒流失死亡的人口,为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始实施移民政策。山西表里河山,易守难攻,避免了各种战乱和自然灾害的侵蚀,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再加上当时的人们为躲避…  相似文献   

7.
《沧桑》1994,(3)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古槐树下老鹳窝。 ——民谣 在山西省洪洞县北郊,有一处公园式建筑,西面临近汾河,东面紧靠南同蒲铁路,多少年来,不论是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夏季,这里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来这里的人,有的留诗题词,抒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大槐,盘桓眷恋不忍离去。这里就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洪洞大槐树处。  相似文献   

8.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代代相传、唱了600多年的歌谣,曾让多少移民江南塞北、漂泊海外的槐乡子孙后代流下思乡的泪水,梦系魄绕地眷恋着故乡之根呢!  相似文献   

9.
由山西省洪洞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研讨会”2003年4月4-5日在山西洪洞县召开,来自山西、山东、河南和香港的20多名学者出席  相似文献   

10.
寻根在洪洞     
终于见到我向往已久的洪洞大槐树了!童年时候住在外婆那个小村,时常听外婆讲述小村的历史。外公姓张,外公的祖上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来的,外婆的娘家姓陈,外婆的祖上也是从洪洞大槐树来的。外婆曾一遍遍告诉我,看见你外公老是倒背着手走路吗,那是因为外公的祖先曾被倒绑了手走路;听见小村人凡大小便都说要“解手”吗,那是因为他们的祖先在路上凡是大小便都要先解开被绑着的双手。然后外婆又拉过我的脚查验小脚趾,说凡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代小脚趾甲都是两个盖儿的,那是在离开洪洞家乡时祖先拿嘴咬裂了的……眼下我可是真…  相似文献   

11.
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家”在哪里?“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代代相传、唱了六百多年的歌谣,曾让多少移民江南塞北、漂泊海外的槐乡子孙后代流下思乡的泪水,梦系魂绕地眷恋着故乡之根呢?元朝末年,中原...  相似文献   

12.
《沧桑》2012,(2):141-F0003
2012年4月4日第二届洪洞大槐树文化研究中心研讨会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洪洞县人民政府县长周希斌、洪洞县文物旅游局局长董爱民及部分祭祖国领导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祭祖园常务副总经理何东海主持。  相似文献   

13.
王晓晨 《旅游纵览》2022,(19):95-97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习俗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形成了以孝德为中心的文化理念。当今传统文化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将祭祖习俗作为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前旅游发展趋势,大槐树景区需要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以适应时代变迁。本文以洪洞大槐树景区为例,分析“非遗热”背景下如何抓住发展机遇,采取合适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景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亢骜 《丝绸之路》2006,(5):23-25
明代大槐树迁民遗址,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以北。元末明初,战乱四起,水旱蝗灾连绵不断,中原地区尸骨遍野,民不聊生,豫、鲁、皖、苏之民十亡七八,不少地区人烟断绝,土地荒羌。山西卸足风调雨顺,人丁兴旺,连年丰收。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一带人口最稠密之县。明朝政府建立以后,当务之急是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生产。明洪武元年至永乐十五年(1368~1417),明朝政府18次移山西居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宁以及东北诸省。600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辗转迁徙海外也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已亿计。“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洪洞大槐树也因此而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5.
洪洞大槐树根祖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扈新起 《文史月刊》2006,(12):59-61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在华夏大地流传了600多年的民谣,使原来生长在洪洞广济寺左侧的一株汉槐,成了亿万古槐后裔魂系梦牵的“根”和故乡的渊源。元朝末年,临汾盆地一带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广济寺的佛事活动因而更加兴旺。而在此时,中原地区却连年战乱,黄河决  相似文献   

16.
畅思 《沧桑》2009,(3):162-162
本刊讯2009年4月5日~6日,第十九届中国·洪洞大槐树移民文化研讨会在洪洞县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翁小绵、《中国地方志》主编于伟平、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专家郭宪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常建华、  相似文献   

17.
海阳县建于何时,至今尚未有定论。 历代《潮州府志》、《海阳县志》,对海阳县建置之始.多博取前志之说,因“多说并存”,留给后人考证。如清最后一部《潮州府志》乾隆周硕勋志,其《沿革表》则取“周初”、“汉初”、“晋咸和六年”三说并存。清最后一部《海阳县志》光绪卢蔚猷志,其开篇之《沿革》则采:“秦”、“西汉”、“晋初”三说,虽略为论证,却未下定论。  相似文献   

18.
隆尧县是由隆平县和尧山县合并而成的。隆平县的最后一次修志是在清乾隆二十九年( 1 76 4年 ) ,称《隆平县志》 ;尧山县的最后一次修志是在清光绪七年 ( 1 881年 ) ,称《唐山县志》 (当时尧山县称唐山县 )。这两部志书的版本在隆尧县已经绝迹。为抢救这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隆尧县志办公室筹资从上海图书馆购回了《唐山县志》 ,从天津民间搜集到了一部《隆平县志》。县志办公室对两部旧志进行了点校和整理 ,在给原文加上标点符号后 ,又将繁体字改为简化字 ,并对书中一些明显的舛误和遗漏给予了纠正和补充 ,对原书中某些不必要的繁琐排版格式…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听爷爷讲 ,我家的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到河南太康的 ,并说凡是小脚趾旁又有一小脚趾塞的就是大槐树下来的。小脚趾分杈的神秘感 ,使我几十年来洗脚时都自觉不自觉地抠抠掰掰小脚趾头。同时 ,对从未见过的大槐树也虚无缥缈地构想了一番 ,而心驰神往起来。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20.
山西游     
《旅游》1997,(10)
山西游编者按:“要问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中国人有着浓重的乡土观念,不管身处何地总要寻根问祖。想探寻自己祖先身世的人不妨到山西来走一走,游一游山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西邻陕西,东连河北,南靠河南,北接内蒙,是一处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物荟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