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单位。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各文明间的多层次交往频繁进行,既有对话、合作,也有差异、分歧。由此角度看,世界历史进程就是不同文明互动交往的过程。有鉴于此,我们邀请四位学界同仁,分别从理论与实证研究角度,探讨世界历史上的文明交往。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文明本身及文明交往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促进对当代世界史编纂理论和方法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彭树智先生是中国世界史学界"文明史观"的主要建构者之一,"文明交往论"是其文明史观的核心内涵。他认为生产力和交往力是驱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总动力,文明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形成;人类的文明交往孕育了四种文明形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文明交往的总特点是自发性向自觉性的演进;文明自觉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的普遍诉求,而文明自觉的落脚点是人的自觉。  相似文献   

3.
陆英 《南京史志》2011,(8):44-45
文明交往体现着个人的知识和修养,关系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幼儿时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礼仪行为的有效时期,更是文明交往等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一、创设优质环境,营造幼儿文明交往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4.
论人类的文明交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一 文明交往是人类跨入文明门槛之后、直到现在、而且还将持续发展的基本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1500年布哈拉汗国的建立拉开了中亚近代史的序幕。乌兹别克人的南下加快了河中地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促使汗国经济发展步入转折期。在继承和变革帖木儿王朝经济制度的前提下,16世纪汗国的农牧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重新活跃,从而对中亚近代文明交往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兹别克人在与河中地区各民族频繁交往的过程中,其经济生活逐渐转向农业,并接受中亚传统的伊斯兰教,从而实现了中亚农耕文明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乍看起来,它们之间似乎也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两者放在“大航海时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只有当西欧人要求与东方人进行直接交往时,哥伦布才有可能发现美洲,唯有美洲被发现,才有世界海道大通和全球性人类交往形成。本文循着这一逻辑思路,将哥伦布这个国内外史学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置于人类交往史的位置上,旨在客观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纪念他首航美洲500周年。  相似文献   

7.
《中华遗产》2010,(3):10-10
在大多数人看来,古人因交通不畅,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交往能力普遍偏弱。“事实上,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红山文化研究专家雷广臻说,“根据红山文化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产生的文化现象表明,古人不仅迁徙速度快,而且活动范围大,交往频繁,大大超过今人的估计。”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理论,近二十年来正在成为学术热点,“全球化”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历史观念。对此,史学界应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学者们在全球化定义、起源、性质和影响等方面都有歧义,但各文明、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在密切,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化的“化”作为一种过程,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与史学中的经纬坐标有着密切的关系。全球化是全方位的,其影响是多元的,对它的认识也应是多学科、多角度的,其中史学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期刊发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并非代表编辑部的观点,依然是文责自负,意在推动与全球化相关的史学理论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叶剑英元帅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有“国父”之称的胡志明主席的交往.可追溯到中国大革命时期。他们相识相知40多年,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革命情谊。  相似文献   

10.
马国美 《南京史志》2022,(30):24-25
<正>我园将交往文化作为研究重点,在亲子交往、同伴交往、隔代交往的基础上,以追随儿童为切入点,建构充满张力、生态平衡、有助于幼儿、教师、家长共同发展的家园共同体,实现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让幼儿拥有自己的“朋友圈”。  相似文献   

11.
萧巍 《丝绸之路》2011,(12):16-17
围棋活动是供人们养身,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培养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项文体活动。本文对敦煌唐墓出土的围棋子及其发展历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月18日,“吉祥如意——浙江翰越堂藏古代艺术品精粹”展览在西子湖畔的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这是浙江省博物馆近年举办的浙江私人收藏精品系列展览之一,主办方选取了王永良翰越堂3万余件文物艺术品中含有较明确吉祥寓意的精减143件,以为贺岁特展。  相似文献   

13.
刘宗洪 《攀登》2004,23(2):1-3
我们党要扩大社会基础,不仅要关注新的枉会阶层,更要重视农民阶级。在现代化进程中,执政党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其执政地位就不可能巩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阶级内部出现分化,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特别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农村自办组织的发展,对党的执政基础提出了挑战。因此,党要在农村巩固自身的执政基础,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吸收优秀农民入党,并引导农村自办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意大利庞贝古城发生了三次坍塌事故。本文阐述了庞贝古城发生事故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联系龙门石窟实际,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解决思路,强调了日常保养维护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戴克里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振罗马帝国,其中大部分政策为君士坦丁一世继承,并逐渐成为早期拜占廷帝国管理体制的基础.但是,戴克里先所创立的四帝共治制由于自身蕴涵着不可克服的内部矛盾,在戴克里先退位后随即崩溃.此后经过三个 王朝以及一个世纪的发展,拜占廷帝国皇位的血亲世袭继承原则得以确立,血统成为皇位继承合法性的来源.与此同时,军队也依然拥有对于皇位继承的强大影响力,血统与军队在皇位继承中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朱军 《文物世界》2002,(4):38-42
觚,新石器时代马家浜化遗址即有陶制品出土,其用途为酒器。夏商较流行,西周后逐渐减少。部分器型仿青铜礼器,多用作陪葬冥器。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2月 2 1日至 2 5日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清史编纂体裁体例学术座谈会” ,来自京津、东北、华北、西北等地高校、科研院所、档案文博单位的近二百名学者参加了会议 ,就清史编纂的体裁体例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这是清史工程启动后的第一次重要会议 ,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关于史书编纂的大讨论。一、新编清史的定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以世界眼光 ,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 ,编纂出一部能够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 ,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资本家阶级在辛亥革命中的实际表现这个角度来探讨这次革命的实质.作者认为资本家阶级事实上是君主立宪派而不是革命派的阶级基础.但在辛亥革命高潮中资本家阶级没有游离于革命斗争之外,不但如此,资本家阶级还利用革命党人在国内根基甚浅的现实使革命后来的发展远离了革命纲领.辛亥革命象一场暴风雨冲跨了早已腐烂的老房子--清王朝,但它却没能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革命之后中国有的仅仅是“民国“的招牌.因而辛亥革命实质上是一场推翻了满清的暴动,就其结果来说还谈不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尽管其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性.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通过考察道教与辽朝政治的关系,揭示出在辽朝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中,道教如何阐释和构建政权的合法性将契丹开国君后及皇太子神化为道门尊神;采用谶纬与道教融合的方式来诠释契丹开国史;运用道教术语命名政治空间;把皇帝的行帐想象、神化为“洞天福地”;借用道教词汇命名帝王陵寝建筑;堆砌道教辞藻修饰帝后的哀册。一言以蔽之,契丹统治者利用道教塑造君主和国家权力的神圣性,以此构筑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