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梅  郭蓉 《风景名胜》2014,(4):52-59
在今年之前,我对衢州的印象仅止于一个地名.虽也有朋友住衢州,也曾多次邀约游玩,可究竟永远有忙的理由.所以很长时间来,我对衢州的印象,近乎等同我那个作家朋友的印象:安静的,低调的,古风和素朴的.此番赴衢州,正是南方大面积雾霾时.怀着逃无可逃的心绪,一路咳嗽到衢州.没料想,几小时后,扑面迎接我的,竟是清朗的风和湛蓝的天,立马有种喜出望外的收获.放下行李,先是踏访了就在城中的孔氏家庙,晚饭后到衢州书院喝了茶,虽依旧对衢州一知半解,但从心底已喜欢上了它.感觉像是回到童年,既有家的暖意和亲切,又有小时候独自走夜路浑不知的安宁.第二天一早,我和朋友分成三路采风.一路去开化和常山,一路赴龙游,一路到江山.随行哪一路,都有精彩和期待.而我偏偏诸事缠身,只能选择匆促的半日江山行.就这样,不经意地,我和清漾相逢了.  相似文献   

2.
想写这篇文字已经好久了,迟迟没有动笔,是觉得凡·高这个名字,现在已被人提得太多、太多。原因是上世纪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凡·高的一幅作品就价值几千到十万美元。有人作了统计,他短暂的一辈子画了600多幅油画和800多幅其他作品,那么他全部作品的价值当在二、三千万美元之间。而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凡·高的一幅名作,就能标到二、三千万美元的价格。  相似文献   

3.
《秋林亭子图》是我的祖父陈嘉会(同盟会会员)于1919年给他老最要好的朋友李小溪画的一幅堂幅。图上他老亲笔题的诗云:“槎枒荒树澹秋亭,隔水烟峦复浅汀。恰似洞庭湖畔坐,醉时忘却是丹青。”(民国八年三月奉小溪道兄一粲 弟嘉会并题于南武城),是一幅诗、书、画都称上乘的佳  相似文献   

4.
约翰·伊斯特布鲁克第一次来中国,是1980年。一位北京朋友陪着他,走街串巷,终于找到了约翰想找的地方——喜鹊胡同4号。约翰告诉朋友,自己从小就看到家中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就是这个胡同里的一所老宅子。那儿是他外祖父、史迪威将军的故居。史迪威将军可谓大名鼎鼎。他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生前曾荣获美国军界几乎所有最高荣誉。上世纪前半叶,他先后5次来到中国,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1942年,日军进犯缅甸,国民政府  相似文献   

5.
七个多世纪以来,一个不朽的生命和着他在零丁洋上的浩歌,在九州大地的精神领地支撑起共工氏也触不倒的擎天柱。他就是《正气歌》的作者、江西吉安人文天祥。文天祥除了曾领兵至衢州外,还与两位衢州籍的宰相有着干丝万缕的关系。也可以说,是两位衢州籍宰相问接铸就了文天祥的生与死。  相似文献   

6.
朋友要在客厅里挂一幅字画,便请邻居来帮忙,正准备砸钉子时,邻居说:"最好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上面。"朋友便让他帮着去找锯子。刚锯了两三下,邻居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得磨一磨。"  相似文献   

7.
从5万到100万,距离是那么大,而戴进,用了6年的功夫,把它变为了现实。他的炒股故事,是那么简单,又那么耐人寻味…股市三天胜于银行三月,他下了决心1993年10月的一天,戴进到银行去取三个月前存入的5万元钱。当他拿到200元的利息时,叹了口气,觉得利太小。正巧这时他碰到一位在股市炒股的朋友,说股市正火爆,劝他到股市一试身手。毕业于华中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小戴是个颇具经营头脑的聪明人,听朋友这么一说,动了心。第二天就拿上这5万元开了户。当天,他倾尽所有买了3000股走势很强的地产股一珠江实业。第3天,就让他赚了3千块,他…  相似文献   

8.
碎语收藏     
错位一位小有名气的画家爱上了收藏,瓷器、字画、玉石、古玩无所不涉。我曾从他手上买过几幅古画,于是渐渐熟悉起来。近日又到他府上拜访,画家正在画室作画,他放下画笔和我闲侃起来。他说,不搞收藏了,坐下来专心画画。卖自己的画比卖古人的画来钱,一幅小名头的古画,卖得好也才二三百元,我画的画最低都卖到千元,三五天就可完成一幅,而且不愁卖,你看我这两栋房子,都是用卖画的钱买下的。由此,我想到各大拍卖行,今人的画作价位大都超过古画,哪怕是明清大名家还比不上当今画坛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画家。在收藏领域这类现象比比皆是,见怪不怪。比如…  相似文献   

9.
有首歌唱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亲密、纯洁、高尚的友谊,是团结友爱的基础。多交知心益友,也是青少年学生的良好愿望。如今,善交际、广交友已成为许多中学生的共同特点。然而,由于中学生涉世不深、阅历浅,在如何择友、交友的观点上不免有失偏颇。镜头一:宋君家境富裕,父母每月给100多元零花钱。在学校,一些同学成天围着小宋转,巧立名目让他做东请客。小宋很大方,不到一学期就花了家里2000多元。可他却不无得意地说:“2000元买了一大帮朋友,值!”家庭富裕的中学生逐年增多,一些同学便将富有程度作为择友的标准,谁有钱、谁大方,就跟谁交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败笔     
乔治·勃拉克是法国的著名画家。一天,一位画家朋友来他的画室参观。闲聊时,勃拉克指着一幅画说:"这幅画我画了一个多月,可有一处小失误,想扔了,又有些舍不得。"朋友看了看画说:"这处败笔来得恰到好处啊,我愿意用我最好的画跟你交换。"勃拉克一惊:"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画跟你换,还是扔了好!"但朋友一再坚持说:"这幅画根本就没问题。你换一个角度欣赏,那‘败笔’就是锦上添花!我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三则     
贴好邮票寄来就行 有一个青年旅游爱好者利用春节假期到外地去旅游,他每到一地就把自己的感受详详细细写下来,寄给在北京的朋友。一天他给这位朋友打长途电话询问看了他的这些信有何感想。没想到这位朋友说:“你的来信我都没看,以后你就甭写什么信了,只要把当地的好邮票贴到信封上寄来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庄月江 《古今谈》2002,(4):50-51
衢州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民间一直有“铜金华,铁衢州”的说法。“铁衢州”这说法,最早当起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浙江总督李之芳剿灭“三藩之乱”的时候。当时有一出新戏:《铁柯城》,歌颂李之芳保卫衢州的赫赫战功。清人郑柏有诗日:  相似文献   

13.
郝金红 《文史月刊》2014,(12):61-61
徐悲鸿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叫孙佩苍,是一位书画收藏家。抗战胜利后,徐悲鸿举家迁往北平。虽然徐悲鸿当时已蜚声画坛,但由于他不愿卖画,生活相当拮据。一天,孙佩苍来访,两人喝了点酒。聊天中,孙佩苍得知徐悲鸿的近况,决心帮他一把。醉意朦胧中,孙佩苍向徐悲鸿求画。这样的事,以前经常发生,徐悲鸿也没在意,就随手将前几天完成的一幅山水画送给了孙佩苍。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出生于1932年10月,祖籍是湖北,从族谱上看是陈友谅的后代。爷爷叫陈金波,老家在湖北黄冈,自幼学做裁缝。他来南京的时候先是做帮工,后靠手艺创业,他有一个干妈家里很有钱,给我爷爷钱去做生意,所以后来在中华门那一块开了一个估衣店(专门出售旧衣服或原料较次、加工较粗的新衣服的店铺)。那时候我爷爷三四十岁了,要成家,朋友把烟台一个有钱人家家里岁数大了的丫鬟介绍给了他,爷爷就把她一家带到了南京。讲到这个也很有意思,我爷爷没文化不会写字,但结婚有一项程序要签字。朋友就给他刻了个  相似文献   

15.
初遇瓜达拉哈拉 选择瓜达拉哈拉是因为一位朋友的推荐,那天我和驴友在南宋御街喝咖啡,他给我看手机里的照片,只见五彩缤纷的房屋竖满了整个山坡,好似一幅饱和度极高的立体油画,他告诉我,这是墨西哥最美的小城——瓜纳华托,上帝在这里打翻了调色板,但是有另一座城市是他一定会去的,那就是瓜达拉哈拉.  相似文献   

16.
陆霄虹 《东南文化》2002,(12):70-75
意大利人郎世宁于公元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7月19日出生在米兰,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Castiglione)。19岁时他加入了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展露了他的艺术才华。当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中国。1715年7月,作为一名传教士,郎世宁抵达中国,11月得到了康  相似文献   

17.
可能是因为他(她)比你漂亮,可能是因为他(她)的能力比你强,可能是因为他(她)的朋友比你多,可能是他(她)的父母有权有势,可能是他(她)昨天穿了一件你想买却舍不得买的衣服,可能是他(她)  相似文献   

18.
20、《杨柳寨》和京山县的朋友(下) 说到京山的一班朋友,必须要说程义浩。他和我相识较晚,是上世纪70年代末由张长缨介绍认识的,他原本是业余诗作者,由此而调入县文化馆,与张同事。共同爱好使他们惺惺相惜,我到京山时便多了一个谈诗论文的朋友。每有聚会,就有程义浩和何帆(时在县文工团乐队,没事写写诗,自编自集自画题头尾花的诗集做得十分诱人,恨不得看完  相似文献   

19.
路过祥云县的普棚地方,老远就看到一块雪白巨大的大理石。这块大理石的形状象一头雄狮,长年累月地伏卧在路旁。说起这块石头,民间有个传说: 相传,大理三塔村有位老石匠,有一天,他在苍山上发现了一处含有水墨花的大理石场,凿了一块石料背回家。经过加工打磨,石面的花纹图案很美,象是一幅千里翠堤围住一潭翠湖,鱼舟在水天一色的湖面上游荡的山水画。他把这块水墨花石拿到门口摆着,村里的人们见了个个感到很神奇!老石匠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消息传到京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我国史学的昌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史学家,王应麟也应是其中之一。惜迄今尚乏专文研究。本文拟对王应麟和他的《困学纪闻》作一初探,以作引玉之砖。一、王应鳞的学术渊源和成就王应麟(1223—1296年),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学者又称厚斋先生。浙江庆元府(今宁波)人。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他于宋理宗淳佑元年登进士位,年仅十九。初任西安(治所在今浙江衢州)主簿,继而历任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