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世遗患     
姜澄清 《文史天地》2003,(10):31-35
近些年来,无论是影艺界还是史学界,都将康、雍、乾三朝炒得很热,不问是“戏说”还是正论,几乎都同指三朝为“盛世”。可是,对中国近百年来的衰弱,若追源成因,则恰当三朝之时。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一次讲演中,痛陈积弱原因。  相似文献   

2.
云贵总督的建置及其演变,反映了清王朝对云贵边疆民族地区统治的调整和深化,曾对这一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云贵总督始设置于清军攻占云南后的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后经康、雍、乾三朝近百年的分合演变,定型于乾隆十二年(1747)六月。演变的原因,因时而异。除受当时发生于云贵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外,康、雍、乾三朝各有特点:康熙朝主要因“制”,即此时期清王朝对督抚体制的调整和完善;雍正朝主要因“人”,即偏于“因人设置”;乾隆朝则因“事”,即为处理西南少数民族事务而“因事易置”。对其建置演变情形,史籍记载讹误和后世学者引述错误均甚多。对此,本文均做了疏证,并对其建置演变做了全面考述。  相似文献   

3.
夏更起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237(1):104-116+134-135
本文以文献和实物为根据,探讨了画珐琅器研究中三个互有关联的问题:一是清代北京确有民间作坊制造画珐琅器,其作品混杂在传世的画珐琅器中;二是宫廷画珐琅器的制造时限为康、雍、乾三朝;三是宫廷画珐琅器的做款规律,并由此明确官造画珐琅器和民造画珐琅器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从唐岱的绘画理论《绘事发微》分析《大房选胜图册》,可以看出其对娄东画派的继承与发扬。唐岱在康、雍、乾三朝树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扛起了继承和发扬娄东画派的大旗。  相似文献   

5.
胡继芳 《文博》2007,(3):76-81
珐琅彩瓷又称瓷胎画珐琅,俗称"古月轩"瓷器,是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精美异常,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朵奇丽的鲜花。广州彩瓷是广州最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之  相似文献   

6.
《沧桑》1996,(6)
最近读了我国清朝名臣孙嘉淦所写的那篇著名的《三习一弊疏》,不禁感慨万千。 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号静轩,山西兴县人。清康、雍、乾三朝大臣。官至吏部尚书、协和大学士。卒后赐文定,后人尊称孙文定公。他一生忠清鲠亮、敢于直谏,居官40余年,一尘不染,政绩卓著,为清王朝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有版刻图书以来,书板便主要用于刷印文化典籍。封建统治者和儒林学士对书板一向是重视和珍爱的。元、明、清三朝定鼎之初,都有收贮和补刊前代官刻书板的史实。康、雍、乾三朝是清代封建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内府修书刊刻事业的昌盛之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清前期的康、雍、乾三朝是清代乃至整个中国陶瓷史上的高峰期。该时期的瓷器生产,官窑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和增加。吉林省博物院藏清瓷近百余件,造型不同,呈色各异,现选出院藏几件藏品,结合康、雍、乾各时期瓷器的发展特点予以介绍。1.清康熙款五彩十二月花卉杯康熙青花五彩十二月花卉杯(见图1-1、图1-2、图1-3),康熙晚期产品,造型精  相似文献   

9.
清代引见履历档案的史料价值——以雍正朝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里收藏着五万多份官员引见履历文书,本文拟对它的形成及其独具的史料价值作简单的说明。 一、引见制度与履历文书的形成 清代的引见制度在顺治朝创立,康、雍、乾三朝屡加充实,雍正帝尤其重视引见官员,发布的有关诏令较多,形成的引见履  相似文献   

10.
清代景德镇集我国制瓷业技术之大成,把瓷器制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特别是康、雍、乾三朝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瓷器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进入黄金时代。在生产规模、制瓷技术及精美程度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工艺体现了繁缛、华丽、新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国庆 《收藏家》2011,(7):23-28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在满清贵族统治的三百年间,封建制度从"康乾盛世"的空前繁盛逐步走向"鸦片战争"后的颓败消亡,这也是清代内府修书的写照,清内府几乎所有重要的修书活动都集中在康、雍、乾三朝,统治者们网罗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治史修书,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稀秘典。  相似文献   

12.
张丽 《收藏家》2000,(6):8-13
清宫造办处是一个庞大的,为皇家制作各种御用器物的工厂,它曾制做大量的实用器和观赏品,来满足宫廷各方面的需要。其中的精品不仅在当时深受帝王喜爱,而且在数百年后的今天,更是成为珍品。精美的御制漆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然这主要体现在康、雍、乾三朝盛世期间。在这盛世的三位帝王中,雍正皇帝素有“秉性不喜华糜”之美誉,虽其如此,确  相似文献   

13.
笔者素慕陶渊明超脱虚名浮利、回归心灵本真自由的素朴生活;素敬范仲淹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因物喜不为己忧的宽阔胸襟;素赏空明澄澈、苍翠欲滴、素地生彩的康熙青花瓷器。满清康熙一朝,好比横空出世的鲲鹏,挟着平三藩、定台湾的余威,开启了康、雍、乾三朝太平盛世。尤其是康熙中期以后,人民安居乐业,经济贸易发达,社会安定祥和。特别在康熙十九年(1680年)江西景德镇重新恢复因明末清初战乱而倒闭关门的御窑厂,烧制青花瓷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冷枚在清宫除了师从焦秉贞学画外,还可能与顾见龙学习了一段时间,其"金门画史"的别号即袭用自顾见龙;第三,冷枚是元末明初时胶州人物画家冷超岩的后人,有子三人,为冷鉴、冷铨和冷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二人(冷鉴、冷铨);第四,冷枚出身低微,虽为皇帝作画,但终生清贫,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文化圈,因此导致他在画史上某种程度的缺席。  相似文献   

15.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冷枚在清宫除了师从焦秉贞学画外,还可能与顾见龙学习了一段时间,其"金门画史"的别号即袭用自顾见龙;第三,冷枚是元末明初时胶州人物画家冷超岩的后人,有子三人,为冷鉴、冷铨和冷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二人(冷鉴、冷铨);第四,冷枚出身低微,虽为皇帝作画,但终生清贫,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文化圈,因此导致他在画史上某种程度的缺席。  相似文献   

16.
孙巧娣 《收藏家》2010,(3):59-62
一.珐琅彩瓷器的历史概况 驰名中外的中国珐琅彩瓷器,是清康熙皇帝亲自授意创烧的新品种,是清朝皇宫的御用品,历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的品种有铜胎、玻璃胎、瓷胎画珐琅,其中以瓷胎画珐琅器最为名贵。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于雍正至乾隆期,但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  相似文献   

17.
冯维  张倩 《东方收藏》2020,(1):58-61
冷枚是清代著名画家,历经康、雍、乾三朝,其仕女画精工细作,善于采用明暗关系及焦点透视等西方绘画技巧,在清代绘画史占有重要地位。冷枚在康熙时期担任宫廷画家并饱受赏识,雍正时期离职在宫外创作,直到乾隆时期,又再次入宫重新得到重用。宫内外的双重经历使其仕女画风格独特,对西洋画法的盛行起到铺垫作用,其艺术风格对清代中后期仕女画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林 《满族研究》2005,(2):101-103
清代吉林“参禁”是东北封禁重要内容之一,经历康、雍、乾三个朝代,它充分体现了满族贵族的利益和意志,严重阻碍了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地区经济、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清朝从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后,社会步入安定。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封建社会里相对而言,都是治国安邦的“明君”,此时出现了史学家称之的“康乾盛世”。“盛世”的瓷器业空前繁荣,特别是在工艺上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有不少的发明创造。珐琅彩瓷器就是这一时期创烧的釉上彩瓷器。珐琅彩瓷器,原是专为宫中烧制的御用品,品种少、产量低,但质量精美,深藏宫中,一般人很难见到。珐琅彩这种珍贵的宫廷御用瓷,烧造历史前后大约40年,从康熙五十年以后到乾隆二十年,跨越康、雍、乾三朝。珐琅彩制作的全过程与其它瓷器品种不同。元、明、…  相似文献   

20.
皇子教育历来是统治者所极为重视的,它不仅关系到皇子自身能力、修养的提高,而且与国家的兴衰成败紧密相连。清代的皇子教育因兼具满汉两种民族特色而显得与众不同,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家法"制度,即上书房制度。上书房制度以其严格的时间观念与监督机制而著称。康、雍、乾时期的皇子教育对清朝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有着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