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金息 《旅游纵览》2009,(11):28-29
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那坡县聚居着一个"以黑为美"神秘的——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他们的服饰无论男女老少,统一着黑色。男子黑色头巾、黑色前盖大襟上衣、黑色宽脚裤,黑得精神抖擞;女子黑色火棱状头巾、黑色右盖大襟圆领上衣、黑色宽脚裤,黑色大围裙,黑得容光焕发。  相似文献   

2.
青争  李中朝 《旅游》2004,(10):60-65
《大山里的黑衣壮》,是一本书的名字,知道这本书源自路上碰到的两位朋友,而朋友是在那坡碰到的。来到那坡是因为黑衣壮,黑衣壮就在大山里。  相似文献   

3.
探访神秘的黑衣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明 《旅游》2002,(10):6-9
四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受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委派.我和北京的两个摄影师.北京电视台的两个摄像.一个工作人员组成的摄制小组踏入了被世人称为“神秘的那坡”的腹地.走马观花地探访了鲜为人知的“神秘的独特族群”——黑衣壮。  相似文献   

4.
姜望來 《中华文史论丛》2011,(1):161-182,401
東魏西魏時期,道士因道教在東西發展境遇之不同,而以東魏尚黄、西魏尚黑之差異造作黄黑之讖,附會東西兵爭勝負,多以黑勝黄爲言。及北齊天保六年文宣滅道,道教與佛教、道教與高氏之矛盾驟然升級,黄黑之讖也由此演變成黑衣之讖。"亡高者黑衣"之讖興起,矛頭直指高氏與佛徒,並波及北齊政治,北齊衰亡與之不無關係;黑衣之讖爲北周所利用,以爲己瑞,北周由弱而强與之有關。北周本重道教,又因黑衣之讖而猜忌僧徒,建德三年武帝滅佛,黑衣之讖排佛之目的實現,建德六年周武平齊,黑衣之讖亡高之目的實現。  相似文献   

5.
壮族是广西主要的世居民族之一,在中国民族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自1991年广西壮学学会成立起,才十几年的时间,壮学研究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语言文字、信仰、思想文化、经济、制度等领域,成果颇丰。然而,这些研究多着眼于整个壮族群体,而鲜有从地域划分的角度来分析壮族文化。实际上,根据语言、地域等的区别,广西的壮族可分成南壮、北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壮族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崇拜意识为考察对象,对壮族民间文学中的英雄崇拜所隐含的壮民族文化内涵及其对壮民族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红  吴若峰 《旅游》2010,(3):32-35
伊岭岩风景区内有一座喀斯特岩溶洞,洞内步步是景,美妙绝伦,素有地下宫殿之美誉。洞外有座伊岭山寨,它以壮族唢呐、竹杠舞、山歌对唱、壮家作坊、壮家酒坊等吸引着游客,带您了解更多的壮族风情。  相似文献   

8.
东魏西魏时期,道士因道教在东西发展境遇之不同,而以东魏尚黄、西魏尚黑之差异造作黄黑之谶,附会东西兵争胜负,多以黑胜黄为言。及北齐天保六年文宣灭道,道教与佛教、道教与高氏之矛盾骤然升级,黄黑之谶也由此演变成黑衣之谶。“亡高者黑衣”之谶兴起,矛头直指高氏与佛徒,并波及北齐政治,北齐衰亡与之不无关系;黑衣之谶为北周所利用,以为已瑞,北周由弱而强与之有关。北周本重道教,又因黑衣之谶而猜忌僧徒,建德三年武帝灭佛,黑衣之谶排佛之目的实现,建德六年周武平齐,黑衣之谶亡高之目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壮锦     
壮锦,是壮族人民织造的“五彩烂然”的、以美丽精致见称的“土锦”(壮族人民自称)。它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壮族文化文明的标志,是载誊古今、留传不衰的一种纺织工艺品。壮族在古代叫僚族、俍族或土族,宋代称为僮,现在又改称为壮。壮族有很古老的历史,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我国西南部与越南相接壤的广西、云南以及贵州、湖南的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那"字组合的地名就是广西壮族地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那"字组合地名不仅包含水田的意思,还包括与"那"相关的其他事物,并蕴含着壮民族的情感思想。通过对广西30个县市"那"字组合地名的抽样统计与分析,归纳出广西"那"字组合地名具有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农村地区、与壮族分布密切相关的特征。"那"字组合地名的命名和分布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壮族人地共生、"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以及语言文化,是壮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徐松石先生诞辰105周年,他的一生论著甚丰,尤其在壮学研究领域很有建树。今天,我们广西民族学界、历史学界的学者共同来缅怀他在壮学研究中的功绩。他是比较系统地研究壮族的先行者,是壮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2.
七大黑天神再次受罚阿海波骑在白马上,让白马任意地往前走。他反复地在思索,波斯僧人临死前对他说的“黑衣和尚”是什么启示?难道是要找一个穿黑衣的和尚来救助么?或者是和尚只有穿黑衣才能避得了朱勃隆的魔法?……也许黑衣和尚是指的住在某个寺庙里的道行很深的高僧,那么这高僧又在哪里住,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找到他呢?白马好似也明白阿海波在苦苦思索,它的步子徐缓,马蹄声在黝暗的天色中得、得  相似文献   

13.
壮医药是壮族的传统医药,在先秦时期萌芽,经汉魏六朝的发展,于唐宋时期形成包括10多种医疗方法的壮医多层次结构,明清至民国时期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之后,广西对壮医药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整理研究,使壮医药在理论研究、人材培养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据史记载,古代的北流属于骆越古国,原始居民是被后人称之为"俚人"的人类,属百越族群中的一支,也就是现在壮族和黎族(俚与黎通)的祖先。这些祖先已逐渐脱离了原始状态,有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当时已是中原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各国之间战争频繁。由于北流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5.
赵晓香 《神州民俗》2007,(11):35-36
北路壮剧,作为壮族的传统土戏,历史悠久,2006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一次大范围的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它的艺术传承已经出现了危机,观众老龄化、高龄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喜爱和关注北路壮剧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文章探讨了北路壮剧观众的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壮族住水头。”在这个农耕民族中,稻米的吃法各式各样,新颖奇特。每到稻花飘香,壮乡田野一片金黄,壮族人开始收割,将沉甸甸的金黄稻穗运回谷场时,壮族人最高兴了。稻米是他们的主要粮食,他们将米饭做得五彩斑斓,香气扑鼻,特别是壮味宴席上,更少不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食品。壮族人的彩色食品有色、香、味俱全的五色饭、绿粑  相似文献   

17.
梁福兴 《沧桑》2008,(6):48-49
以壮族为主体核心的榕山大庙,不只是广西东北部大小瑶山之间壮、汉、瑶等多民族社会关系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更是我们重新认识南方少数民族村社传统"庙山经济"与"稻作文化"、"山耕文化"、"移民文化"等多民族经济、社会、文化结构整合的典型案例,是我们探索南方多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和谐村社文化生态建设途径的活体参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8月上海,夏夜燠热,书展现场的姑娘们,裙袂飘扬。 52岁的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一袭黑衣黑裤,镶金的鞋尖略显朋克气味,帅气硬朗。  相似文献   

19.
《文史春秋》2014,(4):F0004-F0004
韦覃基,生物八桂之上林,壮族,笔名壮人。 1991年获得国画专业学奖,中国文化部举办的高级岩彩班、北京画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连山民歌     
连山境内壮、瑶、汉各民族均有独特风格的民歌,内容丰富,流传甚广,有“出门三步起歌声”之俗语。壮族居民用壮话唱的称壮歌.亦称南歌;瑶族居民用瑶话唱的称瑶歌:汉族居民用连山方言唱的称连山山歌。现在,壮、瑶、汉各族民歌也统称为连山山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