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糌粑是藏族人最为重要的主食,单从糌粑就衍生出花样百出的吃法并沿袭至今,糌粑最为常见的吃法是把糌粑挼面般挼成糌粑坨坨,在藏语里称为"粑"。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在碗里放适量的酥油茶,再放入两三把糌粑,再放白糖、酥油、细的奶渣丝,而后挼成糌粑坨坨。拉萨藏家宴餐厅的创始人曲杰老先生说:我对藏式小吃没什么特别的研究,但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特别是藏族有个特点,就是非常喜爱吃零食,藏语称作"卡布多"。只要是出门,无论远近,或是亲朋好友聚会,都会带些茶点小吃和零食。小孩子出门上学,大人也一定要给孩子揣点儿炒青稞、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80年代,虽然中国大地已然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很多人还懵懵懂懂,特别是地处边远的西藏农村,日子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但查思一定是最早觉醒的那批人,离开贫瘠的土地,15、6岁就到拉萨闯荡天下。很多人在都市里迷惘甚至堕落,查思没有。他在拉萨一家小型综合企业里打工,老板提供茶水,自带糌粑,每天工作6个小时,工钱是每天  相似文献   

3.
正糌粑将青稞炒熟,然后磨成粉,就是糌粑,它是藏民族最传统的主食之一。在很多具有仪式感的藏族民俗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它被赋予最吉祥、幸福的寓意,并充当主角,“粉”墨登场。今天,要给大家讲述、呈现的民俗和故事就与糌粑有关。尼琼2017年3月12日,藏历元月十五日,  相似文献   

4.
经营糌粑生意多年的罗布丹增对白朗糌粑的市场前景有着清醒的认识。糌粑是藏族人的主食,他们仍保持着藏族传统生活习惯,每天至少要食用糌粑一次。  相似文献   

5.
闲话糌粑     
说到糌粑,先要说说青稞。关于青稞,笔者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这种青藏高原上特有的农作物,是"随同藏族跨省区分布"的,而在非藏族的区域,就很少见到这种农作物。同样是这种情况的,还有牦牛和藏马。这种人与自  相似文献   

6.
正每隔几天,家住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波林村的白玛加布就要去村里的糌粑加工厂工作。这家糌粑加工厂是2017年当地整合兴边富民资金和脱贫资金,投入176万元新建的。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拥有糌粑加工所需的淘洗、碾磨等设备,专门生产糌粑。位于古格遗址脚下的波林村,距离扎达县城18公里。这里平均海拔  相似文献   

7.
索穷 《中国西藏》2004,(1):18-20
家住拉萨市翁堆兴喀路某大院的曲珍阿妈今年60岁了,老人的生活非常有规律,多年来仍然保持着藏族传统的饮食习惯,每隔七八天她都要到大院门口的糌粑店里买上几斤优质的“古荣糌粑”拿回家享用。她说:“我年纪大了,不爱吃别的,就好这个!现在买糌粑可比过去方便多了。”目前拉萨城区约有20多家糌粑食品专卖店,经营青稞、豌豆等多种原料加工的糌粑食品,年销售量在120万斤左右,基本能满足拉萨市场的需求。在这20多家店面中,除拉萨市城关区粮食局门市部和白朗县嘎东糌粑专卖店等少数几家店铺,其余85%以上的店面是由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农民自行…  相似文献   

8.
正身着盛装的妇女男人,优雅地摊开双手以骑马状的舞步精彩亮相,潇洒优美腾空的身姿环绕糌粑堆旋转舞动,抓住的钱和着白色的糌粑粉飘洒在科迦寺庙小广场上的夜空,退场的男女礼节适宜,志得意满,以此博得观众热烈喝彩。普兰"兑羌"节历史悠久精彩纷呈普兰县吉让居委会地处普兰县城所在地,辖章杰、贡嘎、马布、曲龙、加兴、多萨、苏孜、塔亚和红旗九个组。吉让居委会的村民们至今保留沿袭着普兰民俗活动:过"兑羌"。过"兑羌"也就是乡民们一年一度在约定的地方、喝酒  相似文献   

9.
生活在世界屋脊的藏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和民族习俗,他们有很多适合自己地区和民族特点的饮食,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糌粑是藏族人民不可缺少的主食。它源于青稞,青稞炒熟后经过水磨加工,即成糌粑面。青稞是适应藏族聚居区所特有的高寒、干燥和空气稀薄等自然条  相似文献   

10.
收获下来的青稞经过晾筛、脱粒、炒熟等工序后,放入水磨磨成粉,就是藏族人的传统主食了。青稞作为藏族人的主要粮食,千百年来发展出非常多的制作加工方式。最有名的青稞制品或许就是糌粑了,但是还有耐突(青稞粥)、糌突(糌粑糊)等很多有名的藏式面点也是由青稞制成的。其中由青稞面调制烘烤而成的青稞饼,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11.
特色经济——后藏发展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多年以前,桑桑地区的酥油、艾玛岗的土豆、联嘎姆的糌粑,仅仅是当地贫穷农牧民”孤芳自赏”的一道道美味“土”佳肴。他们知道桑桑酥油香醇,懂得艾玛岗土豆脆嫩,知道联嘎姆糌粑白细甘醇,却不懂得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佳品,变成他们摆脱贫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西藏人很早以前就喜欢野外生活,藏族先民发明了便于携带的牛毛帐篷,似乎就是为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野营、露宿的快乐。 其实,不只是牛毛帐篷,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如糌粑、奶酪、风干肉、酥油,青稞酒等无不是上等的野外美食,其独特的鲜美风味,不逊于任何一种烹调的佳肴,而且糌粑、酥油、奶酷等,都是经过加工的熟食品,在无水无火甚至没有锅碗瓢勺的情况下都能自如享用,其快捷、方便令任何一种方便食品都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3.
青海茯茶     
巴陵 《丝绸之路》2008,(2):23-23
在青海旅游,常见一种红色的茶水,喝上去咸咸的,那就是青海有名的茯茶。 茯茶产于湖南益阳,是一种粗茶,由红茶做成。青海属于高原地带,蔬菜生长受到很大的限制,食物以肉类和面食为主,而肉吃多了产生油腻,容易影响肠胃,需吃点解油腻的茶水。青海人就喝茯茶来解腻、去味、护肤(防御紫外线)。  相似文献   

14.
四十三年前我在内蒙古农村插队的时候,看到过一篇油印的文章,是关于中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调查分析报告,颇有见地,印象很深,作者叫张木生,他是我们这一辈人中,最早提出"三农"概念和"三农"问题的人。四十三年后,案头又放上了一部书,张木生写的《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这部书洋洋洒  相似文献   

15.
酥油茶是藏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有特色的饮食之一。酥油是藏族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在藏族饮食中与盐一样重要。由于云南和西藏毗邻,两地交往频繁,藏族的这一生活习惯也传到了云南。但云南人不言“喝”而称之为“吃”酥油茶。云南人“吃”的酥油茶,打法与用具基本与藏族相同。最初,酥油,打茶筒、煮茶的黑陶罐、木碗,装酥油的木食盒、装配料的木罐,长柄深肚的铜茶勺等等都是从藏区来的正宗货,打茶方式和“吃”茶方式都十分正宗,但天长日久便融入了云南人的新特色。云南盛产的麻子、核桃仁、花生、芝麻等食品,经过精心焙烤,捣碎碾细以后都可以加在酥油茶中。酥油茶的香味便出现多样的变化,带上了云南味。藏族用饼茶打酥油茶是为了解决蔬菜不足产生的营养成分欠缺问题。饼茶主要由茶树的脚叶制成,所含成分很能满足这种需要。云南人“吃”茶主要在品尝清香的茶味,云南又是产茶之地,藏族打酥油茶用的饼茶便弃之不用,认为茶味太涩。云南人常以上好的普洱茶、苍山茶、玉露茶、十里香茶等等入料,茶味就与藏族的酥油茶大不相同。云南人在酥油茶打好放入碗中后,有时还爱加上点平时喜吃的油酥椒或辣椒油。这么一来,酥油茶就更具有其云南“吃”法了。藏族就酥油茶而食的糌粑是用青稞炒面和...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2008,(6):100-100
翠峰湖亲近天穹淡水河眷恋夕阳明池如镜仙乡雾绕日月潭里水墨人生台湾岛,占尽了"水"的千姿百态:从海浪滔滔到溪水丰饶,从水库湖泊到埤塘人家——就连台湾人的茶水人生,也是浸泡在那十文溪与佳保溪的琼浆玉液里。  相似文献   

17.
茶壶套,今人听到这词颇感陌生,不知其为何物?但对于明、清两朝的人们,特别是南方人来说,这只是寻常日用之物。在保温胆瓶(约19世纪末才出现)大规模应用之前,人们通常采用物理法保温茶水,三百多年前的人们发现在茶壶外面加个套子,并在夹层内填充丝、绒、棉、布、絮等保暖物,或者在茶壶下面加上炭火,可以让茶水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确保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壶主人随时可以喝到一壶热腾腾的茶水。  相似文献   

18.
趣话酥油茶     
强舸 《中国西藏》2013,(5):82-83
酥油茶是藏族的传统饮品,在高寒缺氧的西藏,富含脂肪的酥油既能提供热量,又能外用保护皮肤,是藏族人民抵御严寒的关键。而对我们这些内地来客来说,酥油茶还有"抗高反"、"治感冒"、"治头痛"等许多神奇的功效。很大程度上,酥油茶已经成为了藏族的一种象征。一手糌粑,一手酥油茶,藏族同胞的这一形象早已通过无数文学作品深入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19.
高原的阳光直射在整整两页按满红手印的信签上,指纹各异的小红点就像鲜红的血滴。手印是那些吃糌粑喝酥油茶放牦牛割青棵的粗糙的手按下的,代表着居住在神山下的每一个家庭。这是吉沙村民两年前的一个会议记录,会议是由一帮老倌而不是村干部召集的。在此之前,没有村庄以外的任何人见过这份记录。  相似文献   

20.
1951年仲秋季节,驻扎在南海前线的广东省揭阳、普宁一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3师接到抗美援朝的任务,当时我在该师任运输排排长。10月1日下午5点,我们身背背包、枪支弹药、炒面等,踏上朝鲜国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