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坡 《文史博览》2007,(6):43-45
“吃食堂”要让现在的人理解,就是在单位的餐厅吃饭。但在上个世纪50到70年代的上海,这句话却是另有含义,“吃食堂”,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在里弄、街道开办的食堂里就餐,俗称“搭伙”。  相似文献   

2.
1958年成立的农村公共食堂,源于农村传统的"农忙食堂",符合当时中央领导人及民众的心理需求",适应"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展,是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产物,公共食堂的实行,更与尽早实现我国工业化目标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1958年上半年至1961年6月,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经历了一哄而起、难以为继、强行恢复、彻底终结的曲折发展历程,其命运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息息相关。伴随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迅猛发展,农村公共食堂在河北省蓬勃兴起;随着大跃进的中止,河北省农村公共食堂也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食堂是人民公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跃进"期间,我恰在毫县任管理农村公共食堂的干部,亲历了亳县农村公共食堂从兴办到彻底取消的全过程.为使读者真实、详细地了解这段历史,现将亳县农村公共食堂历史原貌作一记述.  相似文献   

5.
罗平汉 《百年潮》2007,(3):38-42
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各地农村纷纷建立公共食堂,几亿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公共食堂既限制了农民的吃饭自由,又是典型的平均主义,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后一段时间,公共食堂却被当做“共产主义幼芽”而倍受赞扬,1959年庐山会议后又当做“社会主义阵地”而继续维持。朱德通过深入的农村调查,发现了公共食堂的许多弊端,庐山会议前就力主解散公共食堂,成为党内较早提出解散公共食堂的领导人。在1961年春的全党大调查中,他又专门致信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反映农民要求解散公共食堂的强烈愿望,为公共食堂的最终解散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思朔 《旅游纵览》2011,(3):156-156
<正>上海老房子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里弄住宅。沿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轨迹探寻,就会发现里弄是上海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里弄是什么?就是上海人通常所说的弄堂。说起上海弄堂的诞生,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它的签订让英国用炮火轰开了满  相似文献   

7.
《文物》1956,(8)
上海市上海市文管会收到鸦片战争时期"靖夷"铜炮疏濬船海鲲轮,于1955年底,在南京附近疏濬长时时,发现了道光22年7月铸造的"靖夷"铜炮一件,经上海区疏濬队送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一、天灾及人祸,使公共食堂 的“大锅饭”无法再吃下去 1958年“大跃进”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以来,全国各地大办公共食堂,并且将其视为“共产主义萌芽”,公共食堂成为当时人民公社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9年上半年,在纠“左”和整顿人民公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公共食堂按照群众的要求得以解散。但庐山会议后全党“反右倾”过程中,办不办公共食堂当作了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阵地”的标准之一,一些主张解散公共食堂的干部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度散伙或解散的公共食堂重新恢复,全国5亿农民再次吃起名副其实的“大锅饭…  相似文献   

9.
上海里弄:基层政治动员与国家社会一体化走向(1950~195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 1 0年 ,中国共产党对上海基层社会的治理卓有成效 ,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 ,与这个历史性的变化伴随始终的是一波又一波的基层社会的政治运动。而 2 0世纪 5 0年代前半期波及上海每一条街道、里弄、每一个家庭的政治动员 ,则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国家对都市社会的统合提供了最初的范本。与家族聚居的村落不同 ,上海里弄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静止的空间 ,生活在其中的大量人口处在迁移之中 ,且居民间社会关系模糊 ,因此中共对上海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活的安排是 :单位为主 ,里弄为辅 ;单位先行 ,里弄后续。但非单位人群政治面目…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纳谏:同意解散农村公共食堂随着大跃进运动的逐渐深入,农村公共食堂的许多弊端逐渐呈现出来。在胡乔木的力谏下,毛泽东意识到:食堂今年不散伙,明年也得散伙。勉强办下去,办十年也得散伙……一代伟人经过理性思考,终于走出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正沙千里,1901年出生于上海。青年时期的沙千里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积极从事进步活动,曾主编《青年之友》,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上海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团结各界人士,先后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市职业界救国会、上海市各界救国联合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进步团体,主编《生活知识》,宣传党的抗日主张。1936年11月,他同沈钧儒、史良等著名爱国人士,因积极参加  相似文献   

12.
“田子坊”的前世今生田子坊位于上海市卢湾区泰康路210弄,其建筑实体的前身为上世纪初在街区内逐渐聚集起来的弄堂工厂建筑,现在已经汇集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家视觉创意公司。田子坊所在的街区由各式里弄住宅、花园住宅和里弄工厂混杂组成,  相似文献   

13.
运用"都市生活圈"和"时间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上海城市日常体育生活圈进行了划分与构建,提出了由基础体育生活圈、基本体育生活圈和机会体育生活圈所构成的日常体育生活圈层体系,并以上海日常体育生活圈层体系为基础,依据"中心地理论"和上海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上海日常体育生活圈的公共体育设施配置模式和公共体育设施配置体系。根据上海日常体育生活圈建设与发展的要求及实际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跃进的公共食堂是怎样消失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为了吸引消费,打出了“公共食堂”的牌子。这些在年轻人看来很新奇,而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特别有过农村经历的人的记忆中,“人民公社大食堂”留给他们的记忆决不甜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就象现在的“公共汽车”一样熟悉。它频繁地出现在红头件、报刊杂志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挂在人们嘴边……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15.
从1958年下半年起,自古以来就是各家分散做饭的中国农民,忽然拥至新办的公共食堂就餐。至是年底,作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生事物的公共食堂,全国达到了34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占全国农村总人口的90%以上。一时间,全国5亿农民吃起了名副其实的大锅饭。农村公共食堂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骤然兴起,原因何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登科 《百年潮》2007,(6):57-59
1961年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时任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和秘书丁励松、胡乔木的女儿清华大学学生胡木英一行三人,于5月14日,在湖南省委书记万达、常德地委书记王敬的陪同下,到湖南省桃江县武潭区考察工作。陶铸在武潭公社大志大队豪猪村生产队就公共食堂和山林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纵横》2004年第12期刊载的《毛泽东纳谏:同意解散农村公共食堂》一文中谈到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昌黎工作组所写《关于农村公共食堂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食堂报告》)一文的产生过程,说“当夜,研究人员经君健就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公共食堂的几个问题》,用实际材料说明食堂有七个弊端”;又提到:“中宣部内刊《宣教动态》登了出来。《宣教动态》删去了后面的建议部分,只留下农村公共食堂的七个弊端”云云。我是工作组成员之一、《食堂报告》的主要调查和执笔人。现根据本人的回忆,对以上两个问题做些补充和修正。经济所昌黎工作…  相似文献   

18.
1958年到1961年,由于高举"三面红旗",大刮"共产风"造成大饥荒。从1959年秋季开始,安徽颍上这个七十多万人口的农业县,绝大多数农民在4189个公共食堂就餐,每人每天的主食是"五大两"(即半斤原粮)的低标准,当时有这样的顺口溜"群众进食堂,两眼泪汪汪,打饭用盆罐,顿顿照影汤"。饥饿夺去了不少人的生命,有的全家死光,致使全县总人口急剧下降。1958  相似文献   

19.
1959年上半年,安徽省采取整顿人民公社、整顿公共食堂、压缩工业人口、加强农业第一线、部分开放农村市场、恢复与发展小商品生产等一系列措施,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左"倾错误。经过努力,形势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但由于纠"左"工作的有限性和不彻底性,这一进程被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运动打断。  相似文献   

20.
1961年4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胡乔木向毛主席呈送了中央调查组关于湖南湘潭的韶山公社、湘乡的沙田公社社员强烈要求解散公共食堂的材料。主席于4月15日下午就批准同意解散公共食堂。主席办事历来慎之又慎,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