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自诩为贼李勣(公元594—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汉族,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东南)人,唐初名将,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从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将入相,深得朝廷信任,被倚之为干城。  相似文献   

2.
李勣,曾用名李世勣,是唐初傑出軍事將領。傳統史學對李勣的評價很低,有的甚至徑直以"姦臣"相稱。關鍵是在唐高宗"廢王立武"事件中,李勣采取了支持唐高宗的立場。陳寅恪先生不以道德觀念評價歷史人物,認爲李勣支持武則天當皇后是因爲他們同屬於一個地域政治集團,這一觀點影響巨大。有學者棄用地域集團概念,轉用階層概念,認爲李勣與武則天同屬於"庶族地主"階層。考察李勣與唐高宗的關係發現,唐高宗長期信任李勣,在高宗的故臣中,李勣、李義府、許敬宗都是廢王立武的支持者。以李勣爲代表的高宗故臣在唐高宗與長孫無忌的政治鬥爭中的立場與作用,具有必然性。研究"廢王立武"事件,地域集團説和階層集團説,都有過度解釋之嫌。  相似文献   

3.
牛致功 《考古与文物》2000,(6):67-71,91
李勣(594-669年),本名徐世勣,降唐后,唐高祖赐其姓李,高宗时,以犯李世民讳,单名为勣。两《唐书》均有传,对其事迹记载较详。但在其《墓志铭》被发现后,其有关的-些问题,还需要进-步考虑。  相似文献   

4.
<正>李勣忠义可嘉,圆滑则不可取黄湓不彩腔肪乘龋?得已而采取的保身之道。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能掐会算,料事如神,类似智多星吴用的角色,不过,这只是小说家的杜撰。其实,徐茂公原型即隋唐名将李勣,原名叫徐世勣,因字懋公,故民间传说称他为徐茂公。投唐后,李渊给他赐姓,改名为李世勣旯勰昙洌芾钍烂竦幕洌?又去掉"世"字,就叫李勣?鼍透拿皇拢?可见他一生的不平凡。  相似文献   

5.
昭陵博物馆位于昭陵陵园中心区的李勣墓前,在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西距礼泉县城17公里,北距昭陵陵山11公里。博物馆雄伟高大的仿唐门庭  相似文献   

6.
唐朝第四任灵州最高军事长官——灵州道行军大总管,是被誉为“盛唐战神”的大将、军事家、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唐初有4位有名的大将:李靖、李道宗、李勣、薛万彻,其中3位到灵州担任过最高军事长官,足见灵州在唐代战略地位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有文章称崔浩为"北魏第一谋士",当不过誉。南宋陈亮《陈龙川文钞》辑有诸葛亮、吕蒙、邓艾、羊祜、李靖等中国历代名将故事,其中就有崔浩。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出版有《中国历代智囊人物丛书》十四册,其中一册为崔浩卷,丛书将崔浩与孙膑、李勣、张良、范蠡、姜子牙、管仲、吴起、诸葛亮、李斯等一起列入中国著名智囊人物。  相似文献   

8.
魏哲是初唐名将,然而史志失载。祖籍巨鹿曲阳,其七代祖魏靖非曾任前秦征北大将军,镇北地、上郡,遂移家于宁州襄乐县(即今甘肃合水县境内)。其主要活动时期在唐太宗、高宗时期。曾两次出征高丽,其间又参加了平定漠北铁勒的战役。高宗乾封元年(666),魏哲协同名将李勣平定高丽,出任首任安东都护,旋即病故,归葬故里。此文即以新出《魏哲墓志铭》为主,结合初唐杨炯所作《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等传世文献,对其生平和相关史事进行了考述。  相似文献   

9.
牛致功、赵文润教授合著的《隋唐人物述评》一书,是第一部评述隋唐人物的专著。该书述评的的人物有:王薄、窦建德、翟让、李密、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太宗、文德皇后、高宗、武则天、玄宗、杨贵妃、房玄龄、杜如晦、李勣、魏徵、刘知几、韦皋等,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出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人才济济。该书可作高校历史专业选修课教材,也可供广大史学爱好  相似文献   

10.
一、李(鱼單)生平概述 李(鱼單),字宗扬,号夏堂,别号懊道人、衣白山人、墨磨人、苦李、中羊氏、木头老子等。扬州府属兴化县人。父名李朱衣,弟兄四人,李(鱼單)排行老四,长兄李(鱼鹿),次兄李鲁,三兄李庆衍。一家人无显赫名声,唯李(鱼單)知名于世,被视为“扬州八怪”之一。李(鱼單)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约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其人工诗书,善写意花鸟,兼能山水,风格独特,富有创造性,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艺术对后世画坛影响甚大,得到很多画家的赞扬。  相似文献   

11.
文物簡訊     
《文物》1951,(1)
湖南臨湘老農獻出保存了十八年的革命文物湖南臨湘縣第四區桃林鄉武溪村畈上屋,今年已七十二歲的老農民李應元,把他父親遺留給他、已藏了十八年的一顆"臨湘縣第一區第二鄉農民協會"的圖章獻給鄉政府。李應元的父親李鳳祥,一九二七年時和李曉貴(八年前死了),李東如(今年七十六歲)等在毛主席領導下在本鄉創立了農民協會。當時羣眾選舉李曉貴爲正會長,李東如為副會  相似文献   

12.
正李倕(711—736)是唐朝开国皇帝高祖李渊(566—635)的第五代孙女,因病卒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葬于长安东南郊乐游原,年仅25岁。一千二百多年以后,在配合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的基本建设考古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01年11月中旬至2002年1月发现了李倕墓葬,并且对其进行了发掘。李倕墓葬中发现的砖质朱书墓志对她的身世进行了记述。尽管李倕并无封爵,但其"承富贵之裔"  相似文献   

13.
李觏(1009—1059年)字泰伯,是北宋中期的一位思想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有关著作中,对其哲学思想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其闪射着唯物主义精神之花的经济思想研究似乎尚少。本文试对李觏经济思想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均田平赋论、理财论、农商关系论等)加以论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李觏出生在江西建昌军南城一个破落的衣冠之家。少年时代他发愤攻读,常常鸡鸣而起,更深不眠。既把富贵寓于读书之中,又把康国济民作为誓志不逾的夙愿。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十三岁的李  相似文献   

14.
隋末唐初,武威人李轨在昭武九姓胡人的支持下,以武威为中心,攻取了张掖、敦煌、西平、枹罕四郡,建立了胡汉结合的河西地方割据政权。李轨及河西政权,对研究唐初历史与河西地方史都很重要,但史书中记载极为简略,而且错讹较多,本文试就有关史实考辨如下,幸识者教正。一、李轨起兵及处置隋官的时间隋末大乱,群雄竞起。自隋炀帝大业九年(613)至隋恭帝义宁二年(618)炀帝在江都被杀,五年之间,全国各地起兵反隋者达一百二十七起之多,其中大业十三年(617)为十八起。李轨起兵也在大业十三年。李轨其人为凉州大豪,史称其“家富于财,赈穷济乏。”  相似文献   

15.
路遥先生在《历史研究》 2 0 0 2年第 5期发表的《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一文 (以下简称路文 )对民间秘密教门在义和团时期的表现发表了很好的看法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人仅就路文中有关九宫道的部分提出一些意见 ,供研究者参考。(一 ) 1 866年派兵剿办苍岩山的不可能是直隶总督李鸿章路文 (第 62页 )说 ,同治五年 ( 1 866)直隶总督李鸿章派兵前往直隶井陉苍岩山剿办自称是弥勒佛下转的李修正等人。李修正、李向善均被捕坐监保定府。李修正后被毒死 ,李向善则被释放回山 ,后到五台山创立后天道即“后天九宫道” ,时在同治…  相似文献   

16.
天秀  澗瑩 《文物》1963,(10)
李(魚單),字宗揚,号复堂。他的生年,各书未見記载,实为研究者之憾事。南京博物院藏有他一幅水墨牡丹,自题詩云:"李生七十白发翁,不拈粉白間脂紅,洛阳一片春消息,尽在濃烟淡墨中。空钩却是連香白,魏紫姚紅浅淡中,多少兰花空谷里,墨濃如漆是深紅。乾隆十八年四月复堂懊道人李(魚單)。"有人以該詩首句之"七十白发翁"为根据,认为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李(魚單)为七十岁,以此上推,他  相似文献   

17.
《送李誴移守保塞诗碑》今存保定市古莲池北碑廊,碑纵90厘米,横125厘米。元四年(公元1089年),客省副使李誴自京城开封移守保州(今河北保定市),蔡京等赋诗为其送行,诗或五言或七言,多为律诗。李到保州后,遂把诸人诗作刻石留念。此碑落款为“元四年九月十一日,客省副使、权  相似文献   

18.
黄夏 《敦煌学辑刊》2021,2(2):72-86
浚县千佛洞造像位于河南鹤壁市东部,现存两窟造像与少量摩崖造像,1号、2号窟内的造像保存基本完好.千佛洞1号窟北壁造像的中尊身后表现有五十二躯菩萨像,在中尊身后有五十二菩萨,可判断其主题为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通过千佛洞1号窟内的小型造像龛的造像铭,推定其完成于唐永隆年间(680-681),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西山的袁弘勣洞、万佛洞等造像有密切的图像关联.  相似文献   

19.
豆子  张掖 《中华遗产》2020,(5):98-105
燕山君的面疮.大明弘治七年(1494年),朝鲜使臣向明朝求药。原来,李朝世子李惬(long)长了个面疮,国内无人可医。这才派使臣前来求请医治之法。次年正月,使者带着药方回到朝鲜。这时.李愜刚刚继位,史称燕山君(燕山君后被废黜,因此没有庙号)。  相似文献   

20.
<正>北宋元祐四年(1089),客省副使李誴被皇帝从京城开封调到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任职,临行前,李誴的同僚及亲朋好友为其设席送行,并给他写了一些送行诗。李誴到保州之后,将这些送行诗镌刻于一石。原石已断为数段,现在嵌于古莲池北碑廊壁上的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