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皇太极对漠南蒙古的政策和措施关树东有清一代,蒙古各部尤其是漠南蒙古完全被置于清廷控制之下,不论平时放牧生产还是战时从征作战,都要绝对服从清廷的法令,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漠南蒙古首先归附清政权,随征作战,立下显赫战功。使长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的蒙古部落服...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蒙旗生计不受影响,清廷曾颁布禁令,禁止内地商民前往蒙古地区;后为应对西北用兵、蒙疆设治,又允许领票商民前往蒙古地区。内地商民的到来,不仅在外蒙古地区形成了从事批发、放贷业务的西帮和从事零售业的京帮,还建构起以库伦为中心的内外贸易网络。库伦地区的内地商民的商贸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外蒙古地区内地商民的存在,对维系清廷在蒙疆的统治、活跃库伦与内地的经贸往来,乃至发展亚欧间的"陆上丝路",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边疆治理角度看,清廷的蒙疆商民管理政策又存在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3.
清前期卫拉特蒙古社会历史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拉特蒙古在清代前期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利用心态史学的方法,对清廷平准战争、藏传佛教在卫拉特蒙古中的传播、卫拉特蒙古的战争与崇佛的矛盾现象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控制蒙古各旗,清廷实施了以奖赏为主、惩罚为辅的驭藩之策。本文从显爵重赏、威压怀柔、劝诫惩罚、监督处理四个方面对清廷的这一政策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5.
清末内蒙古的地方建置与筹划建省“实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我国东北和蒙古面临俄日等国侵占的危机,清廷推行所谓新政,设省和增设地方行政机构是其实边政策之一环。本文概述了当时清廷大员的议论和实施这些措施的情况,这些措施对实边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诸部蒙古自信仰黄教以后,其民族性格趋向平和,政治上的热情相应地褪淡,而宗教感情却历久弥深。1688年噶尔丹入侵喀尔喀蒙古之前,清政府尊崇黄教,是为羁縻众蒙古,尤其希望喀尔喀能归附清廷。为此,清政府在喀尔喀主要扶植哲布尊丹巴胡土克图,与该活佛建立了私人联系,从而减少了达赖喇嘛在喀尔喀的政治影响。噶尔丹入侵喀尔喀后,喀尔喀兵溃国破,其上层人物在哲布尊丹巴的主导下内附清廷。此后清政府更加重视推崇黄教,令喀尔喀蒙古人感恩戴德,以此固防北部边疆。  相似文献   

7.
光绪年间放垦迎来全面开放时期的前夕,蒙古王公、清廷、领荒佃户三股势力之间利益博弈尤为激烈的郭尔罗斯前旗,因增夺地租的社会矛盾最终引发一场暴力武装冲突,即"农安惨案"。该惨案是晚清蒙古地方全面放垦前各涉事利益群体围绕增夺地租进行利益博弈的典型事件。农安惨案的发生清廷负有责任,此外惨案发生前民间和平请愿聚会被当地"教匪"利用,演化成对抗清廷的武装斗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布连斯奇界约》与唐努乌梁海北境中俄国界的确定樊明方一、《布连斯奇界约》产生的历史背景蒙古高原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清朝在人关以前就统一了漠南蒙古地区。1655年,清廷敕封喀尔喀土谢图汗等8名封建主为扎萨克,喀尔喀蒙古正式归入清朝版图。当时唐努乌梁海属...  相似文献   

9.
自察哈尔部被编入八旗系统,清廷不断增设佐领,多源部族形成的佐领导致察哈尔八旗内部结构十分复杂,如喀喇沁、浩齐特等佐领。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等相关档案资料考察乾隆年间居住于察哈尔八旗游牧地的八旗蒙古喀喇沁、浩齐特佐领的动向,同时对清廷为解决八旗蒙古生计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予以探析。  相似文献   

10.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中华的统治者,在潜意识下,更注重追求清统治下各少数民族对其“中国”正统身份的认同,并竭力消除“夷夏”差别。因此在康乾盛世时代,清廷更注重“中国”作为统一国家而不仅仅是传统的“天下”中心身份的认定。其中清廷对蒙古各部司法治理的加强就是其加强从传统“中华”到“中国”身份转化的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不仅巩固了相对统一的中国疆域,而且促进了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和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利用新近公布的蒙古文档案,结合相关的藏汉文史料,以喀尔喀蒙古的“汗”和“济农”号问题为中心,探讨五世达赖喇嘛在17世纪喀尔喀蒙古政局变动中的影响以及清廷治理蒙藏政策的演变,认为其结局是清朝势力进一步控制喀尔喀,直到1691年多伦会盟喀尔喀正式归附清朝.  相似文献   

12.
杨珍 《清史研究》2015,(2):150-156
<正>康熙十二年(1673)的杨起隆起事,是清朝入关后首次发生在京城的八旗汉人奴仆起义。1顺治至康熙前期,清廷实施圈地、投充、逃人法、剃发易服等暴政,加剧了满汉矛盾以及八旗旗员与汉人奴仆之间的利益冲突。此次起事是积蕴三十年的上述矛盾和利益冲突的一次总爆发。促成其发生的直接因素,则是平西王吴三桂反清的消息传至京师。这次很快遭到清廷镇压的起事,以其形式独特而为人们所关注。2本文拟对杨起隆起事与  相似文献   

13.
旗人是清代京城休闲娱乐的重要群体。清廷对八旗部队的特殊政策,造就了大批八旗闲人。有闲的旗人以充裕的时光和精力,拓展和丰富了休闲娱乐生活,并全面影响了韵味独具的京城文化的形成。虽然他们的闲在状态,有着历史性的错位,但他们因此在戏曲、书画、文学等领域做出的重大成绩,亦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新军 《沧桑》2010,(6):120-122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廷在京城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处理对外交涉事务。而李鸿章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也涉足清廷的外交事务,晚清的对外交涉,他几乎都参与其中,其外交地位甚至一度超过了总理衙门。甲午惨败后,李鸿章本人受到极大的攻击,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后被罢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其继任者无论是王文韶、荣禄还是袁世凯,都无法再现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那种纵横捭阖、一枝独秀的辉煌。北洋大臣在晚清外交中地位衰落了。  相似文献   

15.
正柔克义是中美关系史上第一位与达赖喇嘛建立并保持联系的美国外交官。1903年11月,英国政府批准英属印度总督寇松的一再要求,发动了第二次侵藏战争。第十三世达赖喇嘛违背清朝政府"不抵抗"的旨意抗击英国侵略,而沙皇俄国当初通过布里亚特蒙古僧人德尔智传递的援助西藏抗击英国的许诺,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画饼。1904年夏秋之际,达赖喇嘛战败逃离拉萨,出走蒙古。清廷接受驻藏大臣有泰的请求,宣布将达赖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清王朝处于内忧外患的交困之中,为了摆脱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清廷掀起了一系列的"新政"。对内蒙古地区放垦蒙地是其应付民族危机的重要的手段。清末新政对蒙古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是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另一方面,也改变了蒙古社会的生存方式及对生态造成了相当得危害。  相似文献   

17.
清康熙年间,阿拉善蒙古归附清廷后,与河西府(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划界纷争。该文利用档案、地方志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清代河西走廊北部汉蒙交接地区的凉州、甘州二府与阿拉善蒙古边界纷争事件的过程、起因进行了详细考察,分析了在此事件处理过程中,国家与地方社会复杂而多元的互动关系。清代以来河西走廊北部边界的变迁,不仅折射出传统社会政治大环境的改变,而且也是区域农牧经济互动消长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明中叶至清初,土默特蒙古以游牧为生,土地是有力者多占,无力者少占,其时并无书写契约的传统。乾隆八年,清廷划拨户口地,此后土默特蒙古可以相对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土地。在朝廷西征朔漠和放垦土地的背景下,民人数量不断增加,旅蒙贸易显著发展,这使土地投资具有了可观的利润回报。民人和蒙古的土地权属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利用契约确定地权关系。官府对民人租种蒙古土地持默许态度,将契约作为断案的依据,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在蒙汉文化的接触之中,土默特蒙古受到民人地权观念的影响,学会了利用契约维护自身权益。经由长达数百年的历史进程,土默特蒙古的生计方式从游牧为生转为吃租当差,整个归化城土默特地区也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变成沃野千里的米粮川。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7,(1)
<正>时序进入深秋,北京艺术品市场陡然刮起一股蒙古造像之风,它如大漠的秋风一样,那么的强劲,又那么的迅捷,很快波及京城内外。一时间市场上都在谈论蒙古造像,谈论蒙古造像的风格特点,谈论蒙古造像的精美表现,乃至谈论蒙古佛像的创始人扎纳巴扎尔。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推出的蒙古风格一世哲布尊丹巴造像,是迄今为止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上现身的最大最完美的蒙古造像作品。之后北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之际,我国蒙古族分为汉南蒙古即内蒙古,汉北喀尔喀蒙古即外蒙古。其中汉北喀尔喀蒙古分为四部分,“一曰土谢图汗、一曰车臣汗、一曰札萨克图汗、又善巴,自为一部,曰赛音诺颜共部四,为旗八十有六。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泰山;北至俄罗斯,广五千里,袤三千里,北极高四十二度至五十一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至偏西二十六度,人约七十万口”。清初清廷在外蒙古地区设定边左副将军,驻乌里雅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