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卜用甲骨的整制与钻凿形态有一定规律,甲骨刻辞的行款走向与之密切相关,对残碎甲骨的准确定位有助于正确判断刻辞行款的走向,有助于准确理解刻辞的内容。本文依据《周原甲骨文》与已经公布的其它遗址的材料,先从甲骨正背两面的特征作定位研究,然后分析刻辞行款走向的规律,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辉  王沛 《考古与文物》2007,(6):55-56,62
1990年,陕西省延安市南市派出所上交文物部门一件青铜器残戈,现藏于延安市文物研究所。戈长援,残长18.3厘米,弧形脊;胡亦残断,长9.5厘米, 侧三穿;内上一穿,有刃;重239克(图一)。内上刻铭2行13字(其中并发合文一)(图二):  相似文献   

3.
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在双城子(今苏联乌苏里斯克)的西城东南里许,德商火磨房院内发现了刻宽永十三年的墓碑,即宽永墓碑(巳残)。近年来,在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古城中,都发现了宽永通宝钱。这为东北边疆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宽永墓碑和宽永通宝是哪一时代的遗物?是否属同一时代的遗物?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据目前所发表的文章来看,有三种不同看法。一是曹廷杰和魏声和认  相似文献   

4.
千百年来,俞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之知音并结为挚友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不绝于口.钟子期故居和坟墓座落在蔡甸区新农镇马鞍山南麓凤凰咀上,面朝南湖,形成背山面湖形势.墓前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所立石碑一块(现已残).马鞍山北麓有钟子期故居,故居周围曾有18棵参天古柏,离故居不远的新农镇铁铺街口,清代曾立有一座正面刻“古集贤村”、背面刻“高山流水”的牌坊.钟子期  相似文献   

5.
《文物》1982年第6期《高句丽丸都山城》一文中,有"在小板岔岭发现了北魏毋丘俭刻石碑残段"的注释,此说年代不确。按毋丘俭三国魏闻喜人,字仲恭。《三国志·魏志》卷  相似文献   

6.
战国记容铜器刻铭中,常见有“?”字,如: 上乐鼎:??分。《代》2.53 梁上官鼎:上官,??分. 《代》2.53. 信安君鼎;信安君,私官, ?年。《考古与文物》1981年2期。  相似文献   

7.
《古今谈》2009,(1)
浙江刻书业滥觞于唐穆宗时代,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北宋时,杭州已经成为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之一,朝廷中的一些重要的典籍,均有皇帝颁旨“交杭州镂板”;南宋建都杭州,浙江刻书业更是遍地开花,盛极一时。元至明、清,浙江刻书仍居全国前列,七八百年来,浙江所刻书可谓汗牛充栋,数不胜数,其中流传至今的早已成为瑰宝。然而,从古至今都未编刊过浙刻本图书目录,  相似文献   

8.
朱磊  张耘  燕燕燕 《文物》2012,(4):71-74
1996年秋,山东枣庄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在滕州市龙阳镇征集到一块北斗星象画像石。该石呈三角形,一角残。底部边长121厘米,其他两边一边残长64厘米,另一边残长61厘米,厚26厘米(图一)。该画像石浅浮雕。画面中心刻北斗七星,斗口向下。斗魁下是相互交叉的斧头与环首刀,刀左下角的图案似为蛇形。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图书馆所藏宋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卷第四十一》、金刻《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元刻《龙龛法宝大藏》扉页均为海内孤本,本期发表的对这三件残经的介绍,是研究这一时期刻经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间,在三反运动前挤出时间,又赴离石县勘察,茲将勘察的一般情形及汉代古墓残石画刻十石的概况写出以供参考: 离石县城关附近勘察  相似文献   

11.
程明 《中国钱币》2000,(2):43-43
1997年3月,山东邹城市梭庄村发现一方双面石范。现介绍如下: 石范为青灰色,光滑细腻,呈长方形。残长130,宽115,厚15毫米。范中部有一条主槽,钱模与主槽之间各有支槽相通。两侧刻双行并列钱模,钱文阴文“半两”,甲面刻钱模 11枚。钱径 23,穿径 9毫米,“两”字作“ ”。乙面刻钱模18枚,钱径26、穿径10毫米,“两”字作“雨”,无廓。“半两”二字刻得较浅。石范应属四铢半两。四铢半两始铸于文帝前元五年(前175)钱范的年代应为西汉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范甲面呈焦黄色,主槽和钱型内呈黄黑色,说…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2月,郫县红星公社九大队五队社员在距县城西约3公里的娃娃坟取土,发现一座东汉晚期砖室墓。墓已残毁,只剩残陶镇墓兽一件,石刻墓门两扇。墓门系用黄沙石板刻制,每扇通高1.65、宽0.7米。现将门上石刻简介如下: 右扇墓门(图一)以中部铭文分隔上下两组图案。上部刻一出游图,有马一、轺车一,车  相似文献   

13.
<正> 最近,在《文物春秋》创刊号上读到陈国莹同志《丰润天宫寺塔保护工程及发现的重要辽代文物》一文,得知在对天宫寺塔进行维修加固工程中,发现一大批文物,有辽代刻印的佛经、雕砖,明代的铜、石造象及陶瓷器等,十分珍贵。 一、这次发现的辽代刻经与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辽代刻经之不同在于板式和装订方法有变化。应县木塔共发现辽代刻经47件,其中42件为卷轴装,4件为蝴蝶装,1件原为卷轴装改为经折装。卷轴装的板式横长,长度以纸计算,由数纸至数十纸粘接为一卷,四边有单线或双线边框。每卷各纸行数、每行字数基本一致。蝴蝶装的板式为矩形,中间留书口,对  相似文献   

14.
1981年8月24日,明代真身宝塔坍塌。在拆除清理残塔废墟中,发现四十余件砖刻题记,现摘其要者简报如下: 一、出土砖铭题记出土的砖铭题记可分为二类,一类为刻字铭,一类为墨书铭。砖铭大多数刻记于方砖之上,还有少量条砖铭记。方砖边长39—37×34—32,厚9——7厘米。条砖长37、宽22、厚8厘米。这批砖铭题记多出土在塔体一层以下。 1.出土于一层的刻铭方砖主要有: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景文宋公集》残帙为南宋刻本,现存十八卷,避宋讳,版心间记刻工姓名。与聚珍本《景文集》相比,宋本不仅保存了宋代文体分类方式、组诗完整性、单首诗独立性、诗文承接性,亦可纠正误字、补充脱文、提供异文。从宋本新辑得六诗一文,是宋祁创作的重要诗文。林衡所刻佚存本虽是对宋本的重刻,但因为现存卷数多、不刻残篇残句、漏刻、异文等原因,并不能等同于宋本。  相似文献   

16.
《全宋诗》是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宋诗总集,但因工程浩大,难免挂漏之失。本据《凤墅残帖释》辑补了《全宋诗》未收之诗34首。《风墅残帖释》取材于宋刻宋人手迹,其献真实性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四年六月,在北京西郊八宝山,发现了"汉故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阙。在石阙之外尚有一些残石,表明秦君墓的规模相当大,既有石阙,尚有墓表。墓表石柱之一有刻文,标题为《乌还哺母》,铭文七行,每行二十字左右。第七行二十七字,特别长,  相似文献   

18.
契丹文铭陶壶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90年6月,河北省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丰宁县大阁镇南瓦窑一座辽代墓葬中出土的刻契丹文铭陶壶两件。两壶形制、大小接近,铭文的内容也有一部分是雷同的,每  相似文献   

19.
袁安碑,当立于东汉和帝以后,始出土地不详。明万历二十六年三月被人移置于偃师县西南约三十里辛村东牛王庙中置作供案,1930年夏,发现有刻文。1961年8月重新发现于偃师县扒头乡院内。此碑上下皆残,现存碑高1.39、宽0.73、厚0.21米。篆书10行,行存15字,下截残损,行各阙一字。  相似文献   

20.
薛登 《成都文物》2003,(4):10-25
《成都物》2000年第1期载荣远大、刘雨茂二位学合撰之《北周王碑真伪考》(以下简称《考》),谓今存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乡大佛村境的省级物保护单位北周王碑,并非北周初元刻立的原碑,而是后人利用已残的两通原碑,“经续补之后重刻的”伪品。这一观点,较之笔发表在《成都物》1987年3期的《北周王碑及造像问题新探》(原稿题名《千年古碑寄伪刻》),仅怀疑和论证该碑之额题系后人伪刻,《考》的见解透辟多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