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元祜八年十月至绍圣元年四月,苏轼任职定州知州,由此与北岳恒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赴曲阳祭祀北岳恒山,并曾乞降度牒修葺北岳庙;他以北岳松膏酿酒,并创作《中山松醪赋》,给后人留下了精美的书法佳作;他于中山后圃得北岳恒山雪浪石,遂建斋刻铭,为历史增添了一段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2.
宋元八年十月至绍圣元年四月,苏轼任职定州知州,由此与北岳恒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多次赴曲阳祭祀北岳恒山,并曾乞降度牒修葺北岳庙;他以北岳松膏酿酒,并创作《中山松醪赋》,给后人留下了精美的书法佳作;他于中山后圃得北岳恒山雪浪石,遂建斋刻铭,为历史增添了一段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3.
<正> “中山府印”是1976年在定州市招待所出土,由小学生发现交献的。 “中山府印”,金代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造。通钮高5、边长7.1厘米,铜铸方印。背有长方钮。印文用九叠篆书自右而左,二行,“中山府印”四字。印背右侧錾刻直行楷书“贞祐二年正月日”,左侧刻有“行六部口”,钮上凿款一“上”字。据《金史·地理》:“中山府。宋府,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为定州……后复为府。”何年不详。据  相似文献   

4.
苏轼和佛教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生于公元1037年(宋仁宗景祐四年),卒于公元1101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眉州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散文和诗词艺术成就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举进士。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出任杭州通判,后转知密州、徐州、湖州。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后,苏轼一度在朝任翰林学士。不久又出知杭州、颍州和定州。晚年又被贬官到南方的惠州和儋州。在北返途中,于1101年病死在常州,终年66岁。苏轼一生在政治上颇不得志,曾饱经忧患,  相似文献   

5.
东坡苏公帖碑是现存刊刻最早的苏轼个人丛帖,也是历史上优秀的苏书刻石之一。本文对该帖作了多方面研究,并特别指出帖碑中保存的《中山松醪赋》“元祜正书本”是仅存的苏轼的两种写本之一,有别于人们熟知的“绍圣合卷本”。该本中苏轼修改的字迹表明它与《中山松醪赋》祖本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帖碑上四种苏轼手迹,三种墨迹已失传,有赖刻石流传,而帖碑是其传世最早的佳刻。因此,东坡苏公帖碑无论在保存东坡书迹方面。还是于苏轼诗赋校勘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是帖学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6.
《巴蜀史志》2003,(1):1-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后与弟苏辙参加了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宋王朝入三等的仅四人)。从此,苏轼章名扬天下,学多从讲问,仁宗皇帝还自翊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端明殿侍读学士,为朝廷起草告,给皇帝讲学;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颖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地方官,  相似文献   

7.
云门宗为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北宋曾盛极一时。北宋灭亡后,云门宗传承依政权疆界(南宋、金元)大致可分南北两大系统,其中北方系统多出自真定洪济禅院(大洪济寺)慈觉宗赜法脉,目前可考者主要有佛觉法琼、慧空普融两支。佛觉法琼在北宋末曾任洪济禅院住持,后北上燕京,其法脉成为金元时代北方云门宗的主流。慧空普融则住中山(定州)天宁寺,法脉亦主要分布定州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8.
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一幅清代张若霭绘制的《雪浪石图》(图版四)。从画面上的题记可知“雪浪石”这件实物仍保存在河北省定县(古定州)城内。一“雪浪石”是定州八景之一,它是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所得,因黑石  相似文献   

9.
<正>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以诗、词、文、书、画兼绝而垂范青史。其书法历来备受书家喜爱。苏轼小楷的研究现状苏轼小楷是其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但对苏轼小楷的研究却非常少,这是苏轼书法艺术研究的一个重大遗憾。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由于政治原因,苏轼去世后,其书法曾遭禁毁,导致其存世作品大量减少。周辉《清波杂志》:"欲乞  相似文献   

10.
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灸人口的精粹短文。但“陋室”在何处,至今仍众说纷纭。一说在定州(今河北定县),一说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一说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还有的说“陋室”似乎是虚构的。笔者认为以上诸说均不妥。持“定州”说者是据《直隶定州志》,认为“陋室”在定州“南三里庄”,然而刘禹锡虽自言出自中山(唐时属定州),但他一生并未到过定州,所以“陋室”就不可能在定县。《历阳典录·古迹篇》指出:“按定州亦有陋室,亦有铭。铭,(唐)崔沔作。此别一事,与此无涉。”“荣阳”之说,亦不能令人  相似文献   

1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县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文章翰墨,照耀千古,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脍炙人口,其词豪放高远,气象万千。此外,他还擅长书法,北宋“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轼居首位;精于绘画,是位丹青妙手,爱画墨竹、枯木、窠石,乱藤,也画过人物肖像。嘉祐五年(1056年)正月,在成都净众寺为张方平画像留寺中。苏洵为此还作过一篇《张益州画像记》。画过螃蟹草虫,曾为兰陵胡世将画  相似文献   

12.
毛培林 《古今谈》2004,(3):61-62
去年曾到广东省惠州市丰湖(早已改称西湖)一游,登上湖畔的栖禅山(亦早改为孤山),参观了苏东坡(苏轼)纪念馆,并抄左边蹬道前往,拜扫了葬在“六如亭”前被东坡先生视为红颜知己的王朝云墓。  相似文献   

13.
记剑川石窟     
石钟山是石宝山的一个支峰,属老君山脉,横亘于云南剑川县的西南沙漠一带。明旗人李元阳的"中溪家传汇稿"中称石钟山为"中山"。乾隆元年(1736)甘调元在石钟寺设馆教学,曾刻过一首诗,诗里也说,"假馆中山"。现在住在这一带地方的白族人民,称石钟山为"湾信子"(Wun(?)Sin(?)Ts(?)v),意即中山。  相似文献   

14.
泉界对北宋的“元丰通宝”多有“东坡元丰”之称,去年的“中国历代货币展览”会上就展出了相传苏轼所书的“元丰通宝”。但也有东坡手书“元祐通宝”的说法,八三年的“上海物资市场报”的“货币丛读”之八,就刊有“元祐通宝”的拓影,认为系苏轼手迹。两种说法那个更接近事实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以管见所及,略谈一二,作为引玉之砖,请泉界专家与同好指正。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  相似文献   

15.
偶读古今小说(涵芬楼排印明天许斋本)见第三十六卷‘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一段中,宋四公为的试一试他久别的徒弟趙正的武藝,叫趙正到另外一个弟子在汴梁金梁桥下賣酸饀的王秀处,偷取‘他那賣酸饀架儿上一个大金絲罐’。这个‘大金絲罐是定州中山府(?)变了烧出来的,他惜似氣命’。王失了金絲罐,自然很懊惱,宋还来假意  相似文献   

16.
人杰苏东坡一生十余次往来、客居常州,最后终老于这块他深深眷恋的家园。留下舣舟亭、东坡书院、藤花旧馆等遗迹。 “出处穷达三十年,未尝一日忘吾州,”这是宋费补之对苏轼与常州结下缘分的确切的表达。苏轼在常州府所属宜兴县写的《楚颂贴》中也说“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当买一小园,种三百本。”东  相似文献   

17.
《文物》2014,(12)
<正>《文物》2011年第12期刊登了《山西大同阳高北魏尉迟定州墓发掘简报》(以下简称《简报》)和《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以下简称《铭文》)两篇文章,介绍了新近发现的一座时代为北魏文成帝太安三年(457年)的墓葬,为大同地区北魏墓葬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材料。但是,两文都根据石椁封门石上的铭文,将墓主定为尉迟定州,笔者认为这一结  相似文献   

18.
正提起苏轼的诗词文章,可谓家喻户晓,但要论及苏轼与上党的渊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是北宋文学家苏洵的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进士后走上仕途,一生坎坎坷  相似文献   

19.
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所作的《陋室铭》,是一篇脍灸人口的精粹短文,但是刘禹锡的“陋室”究竟在何处,至今众说纷坛。一说在定州(今河北定县),一说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一说在洛阳(今河南洛阳市),还有的说“陋室”似乎是虚构的。笔者认为以上诸说均不妥。“定州”之说,不能成立。持者认为《直隶定州志》以为“陋室”在定州“南三里庄”,然而刘禹锡虽自言出自中山(唐时属定州),但他一生并未到过定州。所以“陋室”就不可能在定县,《历阳典录·古迹篇》①指出:“按定州亦有陋室,亦有铭。铭,(唐)崔沔作。此别一事,与此无…  相似文献   

20.
李晔 《收藏家》2013,(3):19-24
二.金代时期金(1115—1234年)入主中原后,于公元1153年迁都于燕,是为中都,定窑所在地中山府(定州)正处于金政权统治中心。金统治者潜心汉化,采取温和的统治手段,使中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北宋时期,定窑的烧造工艺已经完全成熟,以刻花、印花为典型代表的艺术风格也已形成,这些都为金代定窑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金人刘祁的《归潜志》中写道:"联句亦诗中难事—余先子亦留意。主长葛簿时,与屏山、张仲杰会饮,坐中有定瓷酒瓯,因为联句,先子首唱曰:‘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⑦窑址发掘资料证实,金代定窑刻花、印花白瓷的产量达到了历史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