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之发现阎愈新30年代在上海的鲁迅鲁迅、茅盾致中国红军贺信,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中共党史和鲁迅、茅届研究界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也没有底稿。几十年来,众多学者为探求这件贺信作出了贡献。冯雪峰和茅盾都谈到...  相似文献   

2.
1933年2月,英国著名的进步作家肖伯纳,游历苏联之后经香港来到上海。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到江岸码头迎接。肖翁身材高大,宋庆龄、蔡元培的身材中等,鲁迅却是个矮个子。三人同肖翁在码头上拍了一张照片,在报纸上登出来。不几天,画家魏猛克在《申报·自由谈》读到鲁迅写的一篇《肖伯纳颂》,遂写了篇骂肖伯纳兼骂鲁迅的文章,发表在自己办的小美术刊物《曼陀罗》上。文章讽刺鲁迅,说“连鲁迅先生也从《坟》里面爬出来去《自由谈》上颂肖。”没多久,魏猛克又画了一幅漫画,画的是高个子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和矮个子的鲁迅站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浩气长存──首都隆重纪念鲁迅逝世60年暨鲁博建馆40年漫录本刊特约记者王卫国1996年10月19H,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也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40周年。为了纪念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促进北京鲁迅博物馆的...  相似文献   

4.
与鲁迅相识、相交的文学青年,不在少数,但交往密切,成为忘年交的不多,而李秉中,就是其中的一位。现已发现的资料证明:在两人一生的交往中,李秉中致鲁迅书信52封,明信片5张;鲁迅致李秉中书信28封,且在日记中,记载李秉中处,多达132次;此外,两人还互赠礼物等。李秉中的特别之处,还在于他的身份的变化:最初是文学青年,后来成为“蓝衣社”成员,再后来进入了“军统”。但直至鲁迅逝世,李秉中和鲁迅,一直都是很友好的。就在鲁迅逝世的第二天,李秉中还给许广平写去慰问信,哀痛道:“广平师母:今日阅报,惊悉先生逝世,虽是在办公室中,不禁伏案痛哭。”  相似文献   

5.
鲁迅永在──鲁迅生平陈列纵横王惠敏鲁迅博物馆的金秋,修竹竟绿,花香飘溢,高大的松柏、泡桐、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勃,正迎来了她建馆40周年(1956年),更迎来了鲁迅诞辰115周年(9月25日)暨逝世60周年(10月19日)。新的陈列《鲁迅生平展》,将以崭...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1911     
张光茫 《文史月刊》2011,(12):37-37
1911年,鲁迅30岁,此时还没有启用鲁迅的笔名。这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后,鲁迅从经济到精神都很困顿,是辛亥革命改变了他的处境,使他成为独立撰稿人。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中国出版史上的光辉一页袁荻涌鲁迅毕生都十分重视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工作,他亲手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创办过介绍外国文艺的刊物,并且自己办出版社出版域外作品。20至30年代,鲁迅先后办过7个出版社。这些出版社,存在的时间都不长,但却译介了不少...  相似文献   

8.
《文物》1956,(10)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美术家们,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创作许多新的作品。北京鲁迅博物馆最近收到了各地版画家们新创作的版面。这些创作的内容有鲁迅像、鲁迅生平事迹、鲁迅故乡风景和鲁迅著作的插图,包括李桦的"鲁迅在木刻讲习会"、黄永玉的"鲁迅与木刻青年谈珂勒惠支版画"、赵  相似文献   

9.
鲁迅──人民心中的丰碑舒晨难以忘却的日子鲁迅先生逝世,已经整整60个年头了!回忆我看到先生病逝的噩耗,还是在就读的中学阅览室的报纸上。因为从小学起,就在爱国、进步的语文老师刘子怡先生引导下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等杰出作品,看到先生对旧中国苦...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都知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鲁迅、茅盾曾致信或致电祝贺,且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一语,即出自鲁迅。茅盾的贺信或贺电。但是,贺信抑或贺电,中央档案馆无此原件,鲁迅遗物中亦无底稿。因此,鲁迅、茅盾致红军贺信或贺电,便成了中共党史和鲁迅、茅盾研究界几十年来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冯雪峰、茅盾对《贺信》的回忆冯雪峰和茅盾都谈到鲁迅、茅盾联名给红军发有贺电或贺信。冯雪峰1951年在《党给鲁迅以力量──回忆片断》中说,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时候,鲁迅和茅盾共同转转折折地送去一个给毛主席和朱总司…  相似文献   

11.
鲁迅自幼最喜欢的日子是除夕,因为拜年就能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可以买些小鼓、刀枪、泥人和糖菩萨等喜爱之物。十二三岁时,因祖父周福清涉嫌科场作弊案下狱,周氏兄弟寄宿在大舅家,压岁钱攒到一定数额,心智初开、兴趣渐广的鲁迅就不再借书抄抄画画,买了石印本的《毛诗晶物图考》(日本冈元凤著),  相似文献   

12.
一、鲁迅思想究竟是前期重要还是后期重要在我零星看见过的近若干年研究和评论鲁迅的文章中,以及之前抗日战争时期对鲁迅的评价文章中,一般都着重在歌颂鲁迅思想的后期,即1927年后的思想,也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反对南京中央专制政府的思想。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一段对鲁迅的极高评价,是:"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下旬,记者走进西子湖畔一个桂雨纷扬、满园飘香的院子,谒访德高望重的九旬老人王家扬同志,饶有兴味地听他回忆当年与鲁迅、柔石相处的情景。斗转星移,近80年前与鲁迅、柔石亲密接触过的人,至今健在的已经寥寥无几,因而王家扬同志的回忆材料弥足珍贵,现整理出来,敬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萧振鸣 《收藏家》2023,(12):97-109
鲁迅以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和翻译作品名世。从鲁迅博物馆、纪念馆所存鲁迅文物来看,他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作家、翻译家,还是一位收藏大家。国内有六家鲁迅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藏有鲁迅收集的大量古物。虽然他不以收藏家名世,却留给世人丰富的文化遗产。鲁迅的古物收藏与他的思想、文学创作和美术事业都是密切相关的,均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审视。  相似文献   

15.
吴念鲁 《百年潮》2012,(2):63-69
正父亲吴朗西曾在美术生活画报社做编辑工作,此后创办了漫画生活画报社、文化生活出版社。他自从开始编辑生涯后就结识了鲁迅,并得到鲁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鲁迅日记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两年时间里,他是与鲁迅密切接触的年轻人之一,也是鲁迅晚年最信任的出版家。这个时期是鲁迅写作、翻译、编辑画册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父亲编辑出版事业从初创到成熟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化革命旗手鲁迅先生1936年10月19日病逝上海。十个月以后,“八一三”全面抗战爆发,热血沸腾的中华爱国儿女记住鲁迅先生“以牙还牙”、“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的遗训,发扬韧性战斗的精神,慷慨高歌走上民族解放战场。1937年11月,上海沦于日寇之手,安葬先生遗骨的万国公墓,从此在荒林枯草中度过八年冷清的岁月。在延安和大后方,甚至太平洋战争前的香港,每年10月都举行纪念活动,而在上海,除了“孤岛”时期的进步文艺刊物上发表纪念文章以外,文化界人士和读者只能将深沉的缅怀与崇敬埋藏在心底,人们分明地感到鲁迅…  相似文献   

17.
鲁迅故居和“闰土”之后○孙传基绍兴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她曾赢得了“东方威尼斯”的称誉。我曾有幸到鲁迅的故居瞻仰。鲁迅故居及鲁迅纪念馆都坐落在绍兴城内。鲁迅故居是一幢木结构旧式民房,故居后面有百草园,东面是三味书屋,塔子桥头“阿Q...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创作同中国民间文学的关系怎样?鲁迅的作品是否受过民间文学的影响,这问题长期来不被我们重视,大家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探讨鲁迅与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的关系上。这就影响了全面研究鲁迅的创作。本文试图就鲁迅是否受民间文学影响的问题,说点个人的意见,以就正于专家和读者。一、民间文学对鲁迅的影响问题辨正研究鲁迅的创作所受各方面的影响,是认识他、了解他的重要工作。但是在以往的许多论文中常常出现这种情况:论证鲁迅受某方面影响,于是就把它无限地夸大,不对客观实际进行恰当、准确的估计,好象一说影响,影响便无处不在、无时不  相似文献   

19.
《文物》1956,(10)
鲁迅夫人许广平最近把保藏了多年的鲁迅的部分手稿和书刊等,赠给新建成的北京鲁迅博物馆。这批文物中有鲁迅为纪念1931年被反动派杀害的五个青年作家而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1933年为萧伯纳访问我们而写的文章和"两地书"、"鲁迅书简"等现存的手稿,还有鲁迅青年时期在日本学医的笔记等。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自然科学的探寻研究始终秉持着一颗由衷地热爱之心.他著作和翻译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因此,要全面了解、认识鲁迅,那么,鲁迅与自然科学关系的研究是不能忽略的.在新时期初期,涌现出近十篇关于鲁迅与自然科学的研究论文.这一阶段对鲁迅与自然科学的研究重心主要表现在对鲁迅关于科学论述的初步整理;对鲁迅单篇科学论文的分析解读;对鲁迅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作整体上的探讨研究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