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千百年来,西藏牧民家庭一天的生活是从捡拾牛粪开始的。直到今天,人们日常生活能源的80%都依赖于牛粪。没有牛粪,牧民没法烧火做饭,更无法取暖。在这种情况下,帮助牧民提高捡洽牛粪的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无疑有利于牧民生活的改善。继2017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那曲市比如县推广干台高原捡拾车后,2018年7月29-8月3日,由北京建藏援藏工作者协会、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高原捡拾车生产企业相关人员和西藏会员企业负责  相似文献   

2.
格拉丹东雪峰的岗加曲巴冰塔林,位于西藏那曲安多县雁石坪镇。岗加曲巴.格拉丹东地区最大的现代冰川。  相似文献   

3.
如今,西藏大多数城镇居民已经用上了煤气和天燃气,对牛粪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过去要少得多。在拉萨八廓街河坝林一带,原先的牛粪批发市场几乎不复存在了,只有一个小小的院子里还在经营着牛粪生意。这里的牛粪大都是从山南、那曲、堆龙、墨竹工卡等地运来的。  相似文献   

4.
张宇 《中国西藏》2020,(3):36-40
那曲市热源厂是那曲市重点项目——"三项工程"之一,于2016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但鲜有人知,这座给那曲各族群众带来温暖的热源厂,却是由远在3000公里外的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沈阳"市政人"以"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用短短三年时间,建成这座世界海拔最高的热源厂。  相似文献   

5.
姜岭 《旅游》2015,(5):82-84
距拉萨西南147公里,走机场高速,自嘎拉山隧道前下高速,沿雅鲁藏布江过曲水,就到达素有"藏文鼻祖之乡,水磨藏香之源"的尼木县。尼木,藏语音译,历史上又被称为"聂摩"、"聂母"、"尼莫"、"尼穆"、"尼冒"等,意为"麦穗、顶端",可见自古为盛产青稞的丰饶之地。尼木,东接曲水县,南与山南浪卡子县、日喀则仁布县相连,西邻日喀则南木林县,东北与当雄县、那曲班戈县接壤。平均海拔4000余米,地处前后藏结合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是连接拉萨、日喀则两大城市的中转站。2009年,尼木县被国家林业局确立为国家森林公  相似文献   

6.
封面故事     
正那曲,藏语意为"黑色的河流",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因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经此,故名"那曲"。那曲市双湖县位于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2012年11月,双湖县正式成为建制县,这也是我国最"年轻"的县。双湖历史上因人迹罕至,曾被称为"无人区"。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素有"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之称的双湖县,各族儿女克服了高寒缺氧、交通不便、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坚定不移打好脱  相似文献   

7.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天厚土,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脚踏冻土、仰望雪峰,克服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书写出了一个"别样"的那曲——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西藏民主改革60年来,那曲各族干部群众在浙江、辽宁两省和中央五大国有企业的无私援助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那曲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各项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西藏实施首个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项目。那曲市尼玛县荣玛乡的牧民,跨越1000多公里,从平均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搬迁到海拔3800米的拉萨近郊,在雪域高原上演了一场"藏北牧民南迁"大戏,书写了一段新的人类迁徙传奇。迁出地:生命的禁区,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古域嘉黎     
正嘉黎县城附近就有三个湖,清澈的湖水宛若碧玉,紧邻县城的嘉乃玉措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一个圣洁的少女,端庄美丽。从嘉乃玉措湖畔铺展开来的便是花丛中绿茵茵的赛马场。一年一度的嘉黎旅游文化赛马节,是这草原上最热烈和盛大的节日。就在我们在嘉黎当地采访的那几天,得知"十三五"期间,那曲市将打造"一心(那  相似文献   

10.
安多县位于唐古拉山南麓的青藏公路沿线。帕那是她的具体县址地名。全县总面积十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m 以上。早期的安多由多玛、江木措、扎如、肖庆、色若、夏扎等六个部落构成,后来肖庆分出了肖琼,多玛分出了买玛,于是形成了著名的安多八部。历史上安多八部属那曲宗(昔日西藏嘎厦政府建制中  相似文献   

11.
<正>藏北无人区平均海拔在5000米左右,由于高寒缺氧,被称为"生命禁区"。位于这里的那曲市双湖、尼玛两县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环境艰苦,而被人们视为畏途。如今,这片遥远的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6年初,为解决畜草矛盾和牧民群众日益突出的温饱问题,经西藏自治区上报国务院批准,这片地域辽阔、人迹罕至的亘古荒原相继成立了双湖和文部两个县级办事处,并从申扎和班戈两县划出部分乡村挺进北部无人区,以此来发展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草畜矛盾,一群牧民赶着牛羊,从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向北迁徙300多公里,来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繁衍生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迁徙,建设了我国海拔最高的县那曲市双湖县。2019年底,为了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给野生动物腾出家园,双湖县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迁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迁徙,开启了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封面故事     
正嘉黎县属藏北高原与藏东高山峡谷结合地带的高原山区,平均海拔4500米,地处那曲市东南部、唐古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嘉黎县东连昌都市边坝县和林芝市波密县,南临拉萨市当雄县、拉萨市林周县、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北依比如县。境内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嘉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特色藏香点燃致富路图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直孔热色藏药香加工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晾晒藏香。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仁多岗村村民洛桑于2012年建立了墨竹工卡县直孔热色藏药香加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以来,紧紧围绕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了7名当地牧民就业。藏医药的大健康前景去年9月,投资1.7亿元的香格里拉藏医药文化博览馆将在香格里拉建成。藏族的医药和药物学是我国传统  相似文献   

15.
2021年7月至11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深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三地,行程上万公里,围绕乡村振兴、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走访调研,开展一系列佛事活动并顺利考取藏传佛教"嘎钦"佛学高级学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拥戴。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有句古话"良禽择木而栖",但在藏北高原那曲,由于无木可栖,鸟雀常与鼠兔同穴。那曲意为"黑河",海拔约4500米,高寒缺氧,气候干燥,风沙大,没有自然生长的树木,曾经是中国唯一没有树木绿化的地级城镇。然而,情况正在悄然改变。今年,那曲地委行署大院的苗木试验田里,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藏》2020,(2):36-39
清晨7点多,藏北草原还没有完全苏醒,那曲地区安多县帕那镇申格卡岗村牧民旺吉家的牛粪炉已经燃起,蓝色的火焰上,刚刚煮好的酥油茶散发出淡淡的茶香。在旺吉心里,现在的日子安稳、甜蜜,她很满足,"现在的生活像蜜一样,甜!"。然而,9年前的2011年,旺吉却生活在贫穷和痛苦之中。这一年,她失去了相依为命的母亲,孤立无助又疾病缠身,对未来的生活期许,仅仅停留在一杯热茶、一碗糌粑上。生活的改变也发生在了这一年。  相似文献   

18.
<正>夏玛是西藏那曲市嘉黎县辖乡。1959年建乡,1971年改公社,1981年复改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原夏玛乡和加傲乡合并建成现在的夏玛乡。夏玛乡下辖8个村委会,是纯牧业乡,牧养牦牛、山羊、绵羊等。夏玛乡的"巴嘎"文化民俗节有些名气。"巴嘎"就是帐篷的意思,牧人自古就有以帐篷为家的居住习俗,夕阳西下,牧人便骑着骏马、赶着牦牛回到自己的活动居室——帐篷。牧民的"家"是驮在牦牛背上的,逐草而居,无  相似文献   

19.
志山 《世界遗产》2010,(4):68-73
<正>10月15-18日,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潍坊木版年画,土圪塔手工布鞋,黎侯虎,剪纸艺术,二毛皮棉袄,蛋画艺术,西藏藏香,苗族银饰,土家族织锦,糖画艺术,唐三彩……等等,来自全国622项非遗项目、277名"非遗"传承人亮相泉城,向观众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尼木,在藏语的意思是"麦穗",我们恰好在秋天抵达了尼木,这个传说中西藏民族手工业的工坊,不仅盛产名声远扬的吞巴藏香、普松雕刻,还有足以珍藏千年不变的雪拉藏纸。这次探访,距离上一次《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社做"尼木三绝"专辑,已经过去整整十三载,那些曾经记忆在故事里的匠人们,如今怎么样了?雕刻世家色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