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代中国与民族凝聚力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与民族凝聚力学术讨论会综述谢维1994年6月30日,由广东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和近代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发起,近代中国与民族凝聚力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河北、山西和北京地区的30余位学者。会上宣读了十几篇论文,另有不少同志做了即...  相似文献   

2.
汪智力  ;丁娣凤 《沧桑》2008,(1):29-30
本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分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对中华民族凝聚力高涨的促进作用。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了起来,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即它既具有多元性,又具有一体性。根据中华民族从多元起源到一体格局结构的理论演进、各民族相互关系及其瞻望三方面进行论述,保持中华民族的多元性,增加中华民族凝聚力,积极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何丽 《沧桑》2009,(2):105-106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核心,这是国人皆知的。然而,中华民族凝聚力之核心内容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又一核心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所使然。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反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封锁、颠覆、和平演变、经济制裁的斗争中,在争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主义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彰显越加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社会主义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之又一核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始终引领着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局,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国民党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国民党当局旨在振奋民族精神的政策措施部分地取得了积极效果;国民党爱国将士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刘超 《安徽史学》2007,(5):63-68
现代意义的中华民族观念开始形成于1930年代."中华民族"一词在清末出现时,主要有三种表述:一是指中国境内独立的各民族,二是指以汉族为主体的集合,三是指汉族.清末对中华民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汉、蒙、满并列"到"汉族"的变化,各族间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斗争和冲突.民国成立后,中华民族为"各民族总体"的含义被重视,民族关系表述上,有"民族一元说"和"民族同化说"等方式,强调中国各民族起源上的一致性和外族与汉族的同化.1930年代后,"民族融合"成为主要表述方式,注重中国各民族历史上的融合以及现实中的平等关系,他们互相影响,共同创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华民族"成为全民族的认同.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中国民族认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清源 《攀登》2004,23(1):16-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全民族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如何构建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不断提升民众的精神状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要谈民族复兴,首先必须了解作为民族复兴主体的中华民族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形成的。所谓中华民族自我意识,说通俗点,就是人们能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用梁启超的话说,"谓对他而自觉为我,‘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于其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①中华民族形成虽然很早,但自我意识十分淡薄。中华民族自我意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光辉灿烂的东方文明,并且长期在世界上处于经济文化领先的地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认真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增强民族凝聚力,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就中华民族形成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请专家同仁教正。  相似文献   

10.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为此,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势在必行。通过对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的宣传教育,让各族民众了解中华民族的真实进程,熟悉历史上为中华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增强对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新疆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更加懂得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更加懂得加强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建议宣传教育部门组织力量进行专题研究,编写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作为进行中华民族认同教育的基础课本,有计划、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力求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1.
纵观辛亥革命前后"中华民族"概念的演变过程,始终与当时的民族主义革命和政治革命的运行轨迹相联系。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因而构建了"中华民族"概念,从当时的形势看,是必要的。改良派也把"中华民族"构建成汉族概念,并试图抹杀满、汉差异,目的是证明满族贵族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但无论是改良派还是革命派,其国家认同的基础都是"生物性的民族",然而从人类发展的趋势看,只有构建"超民族性"的公民国家,才能建立起牢固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丽江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其民族文化交融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基础,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古城中各族群众在生活上相互帮助,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兼收并蓄,各民族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格局。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古城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与表现进行调查,归纳丽江在推进古城民族文化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提出通过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丽江古城民族文化研究等方式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致读者     
《抗日战争研究》创刊号在各方面同志的关怀和支持下面世了。《抗日战争研究》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以发表抗日战争史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的学术刊物。正如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名誉会长胡乔木同志在本刊代发刊词中所说:“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中国人民是抗日战争的主人。作为主人,以往我们的学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精神力量,是促进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作出分析,使读者明了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俞祖华  赵慧峰 《史学月刊》2003,(12):111-116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研究是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领域的重要问题。学者们对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内涵、特征、功能及如何弘扬与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徐静 《沧桑》2010,(5):56-57
全球化的一维性掩盖了多元性的民族认同,追求西方现代化的先进性移动了中华民族认同的重心性。伴随着全球化的普遍性和中国大发展、快发展要求的不断凸显,中华民族认同危机显现,华夏民族文化的特性被忽视甚至被移除。其根本原因是民族认同的元认知意识——文化政治思维的缺失。因此,加强民族认同,确立明确的文化政治思维是实事之必需,更是华夏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强大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萌发于清末民初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到五四时期有了新的发展。李大钊提出了"新中华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之复活"的思想,孙中山提出了"要恢复民族的固有地位,便要首先恢复民族的精神"的思想,梁漱溟、梁启超等"东方文化派"提出了复兴东方文化的思想,王光祈在《少年中国运动》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复兴运动"的思想。与清末民初比较,五四时期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或"民族复兴运动"思想,而且这时所讲的"民族复兴"是包括汉、满、蒙、回、藏在内的中国各民族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而非清末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时仅仅是"中华"亦即"汉族"的振兴,尤其是孙中山对什么是民族精神、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好恢复和弘扬民族精神与向外国学习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是对民族复兴思想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文物世界》2008,(2):1-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9.
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各种救国方案、各种建国主张的共同目标,是近代各派政治力量、各种社会思潮的共同愿景。但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道路、实现路径,各种方案、各派人物却有着不同的思考与设计。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华民族命运与国民性状况密切相关,因而重视从国民性改造、心理建设、重铸国魂人手,谋求民族复兴之策,甚至视其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土族先民鲜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建立多个国家和地方政权,对中华各民族的大融合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今年9月,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土族研究会副会长包福元同志远赴东北,对鲜卑族的历史足迹进行了深入考察,并撰成此文,又鲜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现本刊特推出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