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书法艺术风格多样,借鉴、取法的领域愈加广泛和自由,特别是当时苏南地区涌现出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书家,书法发展有了新境界。因此,窥探唐代苏南书家,能使我们对唐代书法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名人简介     
《收藏家》2012,(7):91-91,F0003
赵朴初的诗词、书法是闻名遐尔,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诗词促进了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赵朴初来讲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憎和名居士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3.
唐代窦臮撰、窦蒙注定的《述书赋并注》一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其注文所涉的部分书家史料有明显错误,其中主要体现在书家事迹、姓字、地望、世系、职官等多个方面,而历代著录有的不加考订错误引用,给书法研究带来不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墨法,在绘画中的探究较多,如王维破墨、王洽泼墨、龚贤积墨等。而在书法中,墨是血脉,相较于绘画的色彩多样,书法的色彩显得单纯。古来书家为追求墨的丰富性,从苏东坡追求浓墨到赵孟頫崇尚淡墨,再到今天书家所进行的各种各样的墨色实验,都是基于对书法变化的追求以达到对书法表现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桑椹 《收藏家》2016,(7):33-44
书法 书法部分,本期推出的是"浙江省博物馆藏碑学名家作品专题",共收录清初至现代碑学名家作品三十件。清代碑学发轫于隶书的复兴。清初以降,出现了王时敏、郑簠、朱彝尊、伊秉绶等一批专门以隶书名世的书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书法,是我们民族传统所特有的艺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书法名家见于历史的很多,而最被艺林所推重的,则为魏代的钟繇、晋代的王羲之、献之父子。到南北朝时,虽是书家辈出,而仍以钟、王为宗。唐宋以降,上自帝王,下至士大夫,亦均推崇钟、王,于是钟、王书法就永为楷式,成为千余年来书法的宗师。  相似文献   

7.
李思航 《神州》2013,(4):28-29
魏晋六朝时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书法名家众多。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客观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多种原因做推手,导致书家成名。这一时期另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书法开始了南北的分界,这种分界的核心是疆界问题,兼有民族问题,而迁移和选择性记录这两点也是在研究时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三希堂法帖》楷书书家标题的研究,明确了其内容及设计形式,并通过对主持法帖编纂者:梁诗正、汪由敦、嵇璜等人书法遗迹的考述,进一步廓清了《三希堂法帖》楷书书家标题为梁诗正题写,这一成果拓展了《三希堂法帖》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赵朴初 《收藏家》2012,(7):91-92
赵朴初的诗词、书法是闻名遐尔,尤其书法影响力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蜚声中外的书法家。诗词促进了书法、书法也需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赵朴初来讲他具有丰富的佛教文化思想,其佛学文化是多数学者和书家不具备的。在中国书法史上虽然出现了高僧和名居士书法大家,但在佛教界居于领袖地位唯独赵朴初先生。他的诗词和佛教文化知识,促进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发展,在现代史是一位有造诣的书法家。研究赵朴初的书法与佛教文化和他的诗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书法家,也是佛学家、诗人。他  相似文献   

10.
宋文京  高均海 《中华遗产》2009,(10):146-157
最先让龙门石窟享誉世间的并非那些气势恢弘、富丽华美的佛教造像,而是散落在造像间的碑刻题记,书法界称之为“魏碑”。专家发现,这些令清代书法大师们神魂震撼的龙门魏碑书法,并非完全出自寻常逻辑中的书家,却恰恰是因为掺进了刻石工匠的刀笔匠心,才有此朴拙自由的书体,才有了中国书法的一大奇观——魏碑“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孙瑜 《东方收藏》2022,(6):45-47
朱复戡乃金石、篆刻大家,幼承庭训,涉猎经史,好习书画,艺术涉猎十分广泛,在金石、书法、诗文、篆刻以及古文字研究等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朱复戡的论述诗文是其书法审美思想的集中,也是最能够体现其书法崇尚的,他很早就受到篆刻大师吴昌硕的教导,其书法观点的形成与吴昌硕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朱复戡的论述诗文中寻找其书法审美取向,包括他的观点对后世书家乃至当今书坛所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特点很多,而雅俗共赏的是一个“力”字,即书写的力度。古今书家关于力的论述很多,如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等。艺术家喜爱形象思维,用夸张的语言,描写世界;科学家习惯逻辑思维,热衷于证明世界。本文试图将形象化描写与严谨的证明统一起来,阐述书法中力的描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还在20余年前,我家中就悬挂有一幅魏宇平先生书写的唐代崔颢《黄鹤楼》诗条幅,那灵动流走、简约凝炼的笔法与诗中“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旷远诗境浑然合拍,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记。同时,“魏宇平”这个名字也从此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后来,听老一辈书家以及一些报刊杂志介绍魏老的情况较多了,特别是去年到印江参加“书法之乡”书法研讨会,得以拜观魏老的许多作品,听到许多关于魏老的情况,使我对印江籍书家魏老的书品人品有了进一层的了解,萌生了拜望魏老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正>王卫军,江苏泗阳人。现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大学艺术学硕士。首届全国书法"三名工程"书法家、首届"中国书法院奖"获奖书家、首届"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常委。书法作品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书法漫长的衍变过程中,一种独特的历史感觉始终不绝若线地潜伏在传统的最深处。书家多以追根溯源的方式开启时代的新风格,所谓"承古开今"几乎成为不变的路向。历史上那些美学范式的奠定者以及他们所创造的书写风格,也成为永不枯竭的理论资源被后世书家不断地援引、膜拜、沿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气象,时代的气象又影响了书写的风格。书家们虽然禀赋各异、师承万  相似文献   

16.
千古眉山留佳话一门三代五书家刘诗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由于民族传统、宗族制度、家庭伦理观念、教育师承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先后出现过以家族为纽带的书家群体的“书法世家”;如三国魏的钟氏、卫氏、晋琅邪的王氏,南朝齐梁间的萧氏,唐代的欧阳氏,无代吴兴赵氏,...  相似文献   

17.
岭南书法在明代有了质的飞跃,传世的法书作品骤增,书法名家辈出,尤其是名贤陈献章及其门人在岭南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公明先生说:“书道趋势,亦与绘画大致相同,由明中叶而复起称盛。其光照人间者,非翰墨而已,尤以学问诗情或忠肝义胆而令其作品更受后人珍重。”①这一时期岭南书法有一重要特征,即书家是具有深厚学识、文化修养的名贤,他们的书名甚至被学名所掩;另外,书法水平有较大提高,以理学名于世的陈献章的书法艺术亦可与中原抗衡。从这时开始,岭南书法走向大盛。陈献章门人湛若水继承其师衣钵,在理学、书法艺术方面又推进一步。本…  相似文献   

18.
个人书法作品展最难避免的便是书风和书体的单调。有的书家展示其一、二幅作品,确实形、神俱佳,让人赞赏;有的作品甚或精彩迭出,给人震撼。然而,如果让他拿出自己的几十幅作品汇聚一堂,要么良莠不齐,要么风格雷同、单调,观众看久了,不仅认识到这位书家书路不宽,趣味单一,而且还可能会对当初观赏其一、二幅作品时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此类书家,我们可以说他为不擅“藏拙”。能将近百幅作品集中展示,而又让观始终兴趣盎然,这确实需要创作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和丰富的创作经验。杨霜书法作品展正是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展览,杨霜正是一位艺高胆大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19.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20.
成洪燕 《收藏家》2004,(12):16-20
清代中期,随着湮没于荒野千年的碑版的出土,书坛兴起碑学之风,出现了一批碑派书家,他们将秦篆、汉隶、北碑的书写技法和意韵融入书法创作中,形成一种异于宋元以来帖学传统的“碑派书法”。岭南书坛的走势与全国基本一致,在阮元首倡碑学后,政治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写成集碑学理论之大成的书学著作《广艺舟双楫》,倡碑抑帖,发出了振耳欲聩的变革书坛的呼声,岭南书家风从,出现碑学中兴局面,但是一部分书家仍旧坚守传统帖学阵地,创作出绚丽多姿的法书作品,正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