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12月18日,原嘉兴市工业局在市区天官牌楼(今嘉兴中山影城)附近建造职工宿舍挖掘底脚沟时,在离地表约80厘米深处发现一件青瓷荷叶盖罐,罐内满盛青白釉瓷碗10件。出土时青瓷罐顶的荷叶式盖已碎裂,罐内2件青白釉瓷碗亦略有残碎,其余均完好无损,现由嘉兴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2.
1983年5月,我们在内蒙伊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公社开展文物普查时,征集到一块字砖。这块字砖是社员在隋唐胜州榆林故城的东城挖土时,于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的。字砖呈灰色,质硬。长31.5、宽30.1、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七年冬,太康县文化馆普查文物时,在县东北三十里高朗公社玉皇岗大队赵寨村,发现一块东魏造像碑,现存县文化馆。这块造像碑高34厘米,宽28厘米,保存完整,碑阳造像三尊,为一佛二菩萨;本尊释迦牟尼,肉髻,园形头光,身穿通肩大  相似文献   

4.
葛金根 《收藏家》2010,(9):46-52
嘉兴博物馆藏《寐叟赤椟册》,乃20世纪60年代干嘉兴古旧书店所得。该册内收六通信札,托裱折迭成册,册页纵33.2厘米、横22厘米,用硬纸板包花缎夹护,题签“寐叟赤椟”,署“樊粼壬寅夏日”。寐叟即沈曾植(1850—1922年),字子培,号乙鑫,  相似文献   

5.
近期酒泉钢铁公司公安处缴获一块画像砖后经甘肃省文物局及甘肃省博物馆专家鉴定这块画像砖为一级文物这块画像砖长四十厘米宽二十一厘米厚六点五厘米为伏羲·女娲画像砖时代当在北魏早期砖面上有两个人物画像均着长袍大袖服画面为彩绘服饰上半身布满云气纹饰头饰上有长长的发簪与该地区魏晋时期墓葬出土铜质发簪相一致这块画像砖是从河西某地盗掘来的因而它仍与嘉峪关酒泉地区出土的魏晋画像砖相去不远只是这块画像砖两人物中间绘有网纹结构形式的两件条形物估计这两件网纹结构的条形物与匈奴族生活…  相似文献   

6.
1978年春,新郑县文物保管所,在新郑县城西北7公里的人和寨水库工程建设中,采集到一颗大象臼齿化石。该臼齿化石长20,宽15,高25厘米,重2.5公斤。专家们对此初步鉴定,认为属第四纪纳玛象臼齿化石(如图)。这是新郑发现猛犸象牙化石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自建国以来,在新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先后发现了多种野生动物化石,如:猛犸象化  相似文献   

7.
陈传席 《收藏家》2003,(6):67-67
玉在中国有崇高的地位。古代最大的玉是陈列在清乾宫延的《大禹治水图玉山子》,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5300多公斤,当时被称为“第下第一玉”这块玉现仍  相似文献   

8.
浙江长兴县出土的两件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60,(7)
1959年10月在从长兴到广德牛头山的筑路工程中,曾经出土过零星的石器和铜器,其中以嘉兴专区公安局筑路大队发现的一件铜钟和一件铜簋最为重要.这两件铜器在长兴县西北七公里上草楼村附近的地里(现已改为水田)发现.钟平放在地下,口朝东;簋倒置在钟内,出土时离地面80厘米左右.钟:两范合簋,甬中空与内腔通,弧于,无铭.甬长18.3厘米,口径(两铣间)40.3厘米,通高51.4厘米.甬上有幹无旋,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三角形钩纹.甬上端两面各有兽目状的乳钉一对.钟体两面都有圆枚,枚饰圆涡纹.鼓、篆、舞、甬各部均饰云雷纹,布局严谨稳重.簋:圆愎圈足,口径18.1厘米,通高10厘米.口沿宽平,上饰"C"形云纹一道.肩上有四个凸目兽面形的穿鼻.足饰云雷纹,腹饰云雷纹和凸起的  相似文献   

9.
1997年南昌火车站前广场发现东晋墓,3号墓出土一块古墨,扁圆条状,两端切平.一面阳刻长方框,框内隶书直行"雷寿"2字,框外加曲线纹.长5.5、宽4.1、厚2厘米,(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的2期).这块墨的发现在墨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信阳县长台关公社苏楼大队社员苏永斌同志献出了一块楚国金币。这块金币长2.2厘米、宽1.4厘米、厚0.4厘米,重25克。经信阳市人民银行有关人员鉴定,金币含纯金90%以上。金币上铸有“郢爰”、“爰”三个字,显然是一块半“郢爰”(见图)。根据党和政府的文物政策,并请示上级领导,经批准,地区文管会给长台关公社、苏楼大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南昌火车站前广场发现东晋墓,3号墓出土一块古墨,扁圆条状,两端切平。一面阳刻长方框,框内隶书直行“雷寿”2字,框外加曲线纹。长5.5、宽4.1、厚2厘米,(江西省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火车站东晋墓葬群发掘简报》,《物》2001年的2期)。这块墨的发现在墨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浙江嘉善新港发现良渚文化木筒水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2年4日10日,嘉兴地区文物普查队在嘉善县大舜公社新港大队清理了一口古代木筒水井遗迹。清理时,井口已暴露在地面上。井壁为一木筒,井内充满灰黑色淤土,含少量陶片。井底垫一层厚10厘米的河蚬贝壳。井筒断面呈椭圆形,口部略残,南北直径63、东西直径45、残长163、壁厚5厘米。  相似文献   

13.
承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江章华同志见告,金沙遗址出土一件很重要的大型玉璧,特此致谢。不久我便在去年《巴蜀化研究通讯》第四期上读到,宁远斋同志发表的《成都金沙遗址发现“玉璧王”》的报道。中说:它是“迄今为止巴蜀地区最大的璧。这块玉璧长约24厘米,大小超过了此前发现的国宝翡翠玉琮,堪称‘玉璧王’。……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件残损的玉璧,上面阴刻着罕见的孔雀图案。该玉璧雕刻细腻,纹饰丰富,属上乘精品。”  相似文献   

14.
东汉建宁元年残碑浅识尚勤学(一)建宁元年残石,1976年出土于临猗城关镇翟村汉丞相翟方进墓穴中。残石为不规则形,高65.5厘米,宽44厘米,石面仅存字6断行,共45个完整的汉隶书。末行"建宁元年九月辛酉"八字为我们断识这块残碑的时代提供了确证。建宁元...  相似文献   

15.
<正>花卉鸟雀自唐宋以来就是艺术品使用最为广泛的纹饰,如牡丹象征着富贵,绶带鸟象征着长寿,鹌鹑象征着平安,等等。明清至民国时期,这类题材经久不衰。即使一个一寸见方的小牌子,工匠也还是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雕刻出一朵牡丹或一只绶带鸟,以表达人们对荣华富贵、绵长福寿的企盼和向往。白玉镂空花篮鸟纹佩,和田白玉质,明代,高4.4厘米,宽3.4厘米。这块玉佩引人注意的是花篮雕得十分精细,相互连接、每排错开的菱花间隙很小,是用铁锼子一点点拉出来的,相对而言,花篮里花和鸟处理得比较简单,不那么灵动。这块玉佩色洁白,肉眼可以看得见一粒一粒的状若动物脂肪的"脂肪粒"。明代  相似文献   

16.
葛金根 《收藏家》2012,(6):3-12
<正>为配合中国考古学会年会第十四次年会在浙江嘉兴召开,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嘉兴市文物局和嘉兴博物馆承办的《发现历史—浙江新世纪考古成果展》,  相似文献   

17.
罕见的汉代戏车画像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省新野县北十三华里的李湖大队任营村南,发现一块反映汉代杂技艺术的戏车高浮雕画像砖(见拓片)。这块画像砖,砖质细腻,色青灰,长方空心。画像为横幅,上边饰二方连续变形云气纹,左、右、下三边饰二方连续串菱纹。砖右端裂失约三分之一,现存残长62、宽32厘米。就在这块残存的画像砖上,使我们看到了一场绝妙非凡的杂技表演:自右至左,近处一骑者肩旗导行,缓辔前进,似为戏车的前引。远处一骑者飞马回首,弯弓遥射,或为马戏之一种,或为残断画面的组成部分(残部可见拱桥、车轮、华盖,为桥梁、车  相似文献   

18.
家有河湟石     
在老家的院子里,有一处小花园,花园四周是低矮的红砖砌成的窗格式园墙,临正房一面的园墙中间摆放着一块河湟石,椭圆形,宽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表面光滑,呈灰白色,上有一幅图纹,仔细观察,为一株硕大的松树,主干粗壮,枝叶浓密,色为红褐,煞是好看。乡亲们来家见之,欣赏一番后总是赞叹一句:"这是一块好石头。"说起这块石头,想起了我已故的父亲。  相似文献   

19.
东鳞西爪     
《旅游》1996,(9)
能预告天气的“神石” 在四川省武陵山区深处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精美奇特的怪石,能准确地预知天时报气象,当地农人称之为“神石”。 这块石头,位于该县境内的钟灵乡石门村一座小山的顶部,呈圆形,直径有120厘米,厚约20厘米;外观为银白色,光滑平整,晶莹秀丽。此石能提前预告睛天、雨天及寒潮,每到天睛的前3天内,此石自身便发出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发现的中统交钞是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此钞纸长16.4,宽9.3厘米。正面板心长15.6,宽8.2厘米。背文墨印11.3×4.5厘米。正面上方朱印方6.4厘米,下印方7.8厘米,背面朱印盖上端,方5.8厘米,均为九叠篆文。正背两面左上角所盖之合同印宽3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