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岳汉三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岳嵩山的三处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的石阙,阙身的画象和镌刻文字为国内外历代金石学家所宝重,一九六一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封底)。阙,是建造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的两个对称建筑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艺上的一项成就。古时“缺”和“阙”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所以,这种成双矗立的建筑物称为阙。这种建筑形式早在二千七百年前的周代就有了。  相似文献   

2.
邓代昆同志在《四川文物》1988年第3期上发表《成都汉阙刻石铭文考释》一文(以下简称《邓释》),对《成都文物简讯》1980年第2期所刊石湍同志的《成都东郊发现了汉阙石刻》一文报道介绍1980年7月间在成都东郊明代墓葬里作为抵墓门之用的两块东汉石阙,“认为它们绝非是原配,而是各自失去了配偶的独阙”,并提出“将甲阙称为‘王君平阙’,乙阙称为‘王文康阙’,将甲阙石刻刻铭称为‘王君平阙侧’,就其文字进行比较分析”来考释。我这里对于《邓释》所说甲阙的名称和乙阙的年代,试谈一些浅见,以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石阙作为一种模型化建筑,其出现的时间可早至西汉晚期,源头或可追溯至西汉早中期墓前设立的楬、柱等物。通过对早期石阙的梳理,可见其在形态上有从柱形阙向仿木构形石阙发展的趋势。石阙的演化发展,是汉代丧葬制度逐渐松弛、踰制之风日益盛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颐阙,在四川省雅安市东郊的成雅公路侧,距雅安市八公里的姚桥。 高颐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209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一对扶壁式的双阙。右阙已残,主阙斗拱层以上和子阙均为早年散失。仅左阙(包括子阙)完整。阙的方向是面东南而背西北,它是我国现存的石阙中,保存较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阙前左右有圆雕石兽一对,称“天禄、辟邪”,即“天赐其禄,辟除邪恶”之意,兽全长170厘米。  相似文献   

5.
宫廷绘画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某些独特的风格和特点。狭义上也可以称为“院画”。在北京建城850周年、故宫博物院建院78周年之际,座落于明清两代皇宫遗址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10月15日至20日举办了“中国古代宫廷绘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继1990年首次独立举行“明代吴门画派国际研讨会”后,故宫又一次单独举办的大型古代绘画学术研讨会。为配合这一国际学术盛会,还在故宫绘画馆相应举办了《历代宫廷绘画特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开幕式上开宗明义地说:“故宫博物院主办中国宫廷绘画国际…  相似文献   

6.
重庆忠县邓家沱石阙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至2003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受重庆市文化局三峡办的委托,对重庆忠县邓家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取了一批颇具研究价值的考古资料。其中的邓家沱墓阙尤为重要,它是继丁房、无铭、乌杨三阙之后在忠县发现的第四处石阙,因其被深埋于地下,虽然在废弃前也曾遭到严重损毁,但其残存部分的石阙画像却保存较好。现将我们的初步认识披露于后,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7.
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汉建筑遗存,有地面上的石阙、画像石室祠和埋于地下的画像石室墓等。它们都模拟了汉代真实的建筑。画像石室墓毕竟是墓葬,石阙是起装饰作用的构筑物,只有画像石室祠能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房屋建筑。一、对汉画像石室祠的认识现代最早的古建筑研究者,诸如梁思成先生、刘敦桢先生和美国人费慰梅、日本人关野贞等把这些墓上建筑称为“石室”或“山东诸石室”。  相似文献   

8.
马涛 《文博》2005,(4):72-75
一、项目概况忠县汉代丁房阙、无铭阙,均位于三峡水库淹没区175米以下。这两座珍贵的历史文物将搬迁到忠县白公祠新址,进行异地保护。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与西安古代建筑工程公司承担了这两处珍贵石阙搬迁保护工程的方案设计,和两阙的搬迁保护工程。二、忠县汉阙搬迁保护主要工作简介:汉阙搬迁保护工程分“搬迁前预加固保  相似文献   

9.
绵阳平阳府君阙维修技术及相关问题曹丹汉平阳府君阙,在绵阳市北郊四公里的芙蓉溪仙人桥畔川陕公路右侧,是建于东汉时期的一对石阙,为全国有名、保护较好的汉代石质建筑物。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将该阙的建筑结构及其在这次维修复原加固工程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10.
西周时阙为宫廷建筑物的一部分,是悬挂法律条文的地方。汉初,萧何营建未央宫时,只建了北阙和东阙,依据的是厌胜之法,应与汉高祖采取水德之制有关。北阙一直是西汉时期吏民上书、请愿、庭争、请罪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到了东汉,北阙的重要性被南阙取代,究其原因,应与东汉实行火德之制有关。汉武帝时为了厌胜火灾,建造了建章宫。建章宫的一个重要标识,就是东阙,也就是凤阙。此后,凤阙被赋予了神秘主义色彩。随着"事死如事生"观念的深入,阙被应用于丧葬礼俗中:一是作为墓葬标识性建筑——墓阙,东汉初期被称为"大门",东汉后期发展为"神道";二是出现于墓室画像中,被称为"天门",成为灵魂升仙之所。从西汉中后期到东汉时期,阙的政治意义被弱化,而神秘主义最终占据主流。  相似文献   

11.
汉王涣墓与稚子阙,在新都城北4.5公里、川陕公路左侧、桂湖乡督桥河村。《蜀中广记》、《四川通志》、《新都县志》有“汉王涣墓”、“石阙”、“二石阙”的记载;源于《华阳国志》、《后汉书》,散见于宋、明、清人的著作与诗文。 据《后汉书·循吏例传》载:“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王涣少年时,尚武好侠,后来改节读书,“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他开始政治生涯,仅作了一名功曹,这是太守之下的一个小官。但他刚正不避豪强,荐贤举能,因此已有声名。  相似文献   

12.
关于商周文化之间的异同比较 ,最早可追溯到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 ,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大同而小异 ;而近人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则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 ,莫剧于殷周之际” ,由此形成了商周文化“迥异说”与“微殊说”的对立。但至今所做研究或从政治制度方面比较 ,或从思想方面比较 ,或从考古资料及古文字形体方面比较 ,各执一端 ,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弊。随着商周考古资料更多地出土 ,特别是甲骨文、金文资料的丰富 ,商周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日益走向深入。近来王晖教授所著《商周文化比较研究》 (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5…  相似文献   

13.
高颐阙     
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县城东七公里处,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汉代石阙(图一)。高颐阙分东西两阙,故也称为"双阙",两阙相距13.6米。高颐阙即西阙,阙上北面铭文曰:"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光"。檐端每端一字,亦书上述铭文,如瓦当形状。铭文属隶书体。东阙现在仅存阙身,清代曾修复石刻顶盖,也仿瓦当形状。高颐阙的檐部下层雕刻角柱和方斗(图二),阙总高6米(包括台基),阙身分母阙和子  相似文献   

14.
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位于今天四川盆地的巴蜀之国就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文化曾对巴蜀文明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商周文化又是从何时、于何处入蜀的呢?本文试图借助一定的史籍资料和考古成果,对其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 关于商周文化入蜀的时间问题,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在殷墟出土的大量卜辞中,就有关于“蜀”的记载。但胡厚宜先生认为,殷墟卜辞中的“蜀”在鲁地,“自今之泰安南至汶上,皆蜀之疆土”。而郭沫若、董作宾和顾颉刚诸先生认为:“蜀的地望在今之  相似文献   

15.
渠县汉阙     
川东渠县地处大巴山南麓,渠江纵贯县境,是汉代宕渠县故地,地面、地下的汉代遗物、遗迹较为丰富。渠县土溪乡至岩丰乡之间约10公里的一段古驿道旁,比鳞巍然矗立着六座东汉至西晋时代的石阙(习惯统称汉阙)。它们是:冯焕阙,沈府君阙,王家坪无铭阙,蒲家湾无铭阙以及赵家村东无  相似文献   

16.
说“阙”     
说“阙”邓沛“阙”是中国古代宫殿前的高大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二瞬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如汉代人刘熙《释名·释宫室》:“中间阙(缺)然为道也”。“阙”又可以称作“观”、“魏”、“象魏”、“魏阙”、“冀阙”等。如《吕...  相似文献   

17.
人们习惯把中国古代政治称为“宫廷政治。”但“宫廷政治”一词的由来及含义则往往不甚明确。 首先应该弄清“宫廷”一词。《辞海》释“宫”之本义主要有二,一为“房屋的通称”,一为“宗庙”。前一种解释依据《尔雅·释宫》,后一种解释依据《诗》“毛传”。然《尔雅》和《毛诗》皆成西汉,显然未必二者都是本  相似文献   

18.
自1899年发现甲骨文,甲骨学便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殷墟和殷商文化也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财富。1999年是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积极宣传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丰厚的历史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安阳市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一甲骨文是指流行于我国商周时期锲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19世纪末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1899年被清末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发现并鉴定,从此“一片甲骨惊天下”。它与流沙坠简、敦煌帛书一起并称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三大发现。殷墟甲骨文目前共出土有15万片,约有…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六四年六月,在北京西郊八宝山,发现了"汉故幽州书佐秦君神道"石阙。在石阙之外尚有一些残石,表明秦君墓的规模相当大,既有石阙,尚有墓表。墓表石柱之一有刻文,标题为《乌还哺母》,铭文七行,每行二十字左右。第七行二十七字,特别长,  相似文献   

20.
仁和 《收藏家》2000,(7):8-15
“满洲入关,典章制度,多仍明旧。而于华夏文艺,尤存情宏奖”。这是马宗霍在《书林藻鉴》清代诸家书法评传中的一段导言。典章制度如此,清代初期的宫廷书法同样如此。清代宫廷书法与宫廷绘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即宫廷书法与绘画都按照宫廷内部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宫廷内特有的风格,与宫廷外书法差别很大。不同之处,即绘画在接受前代绘画遗风的同时,又融进西洋绘画技法,而书法则“多仍明旧”。顺治“以武功定天下”,营造大清帝国。到康熙时开始完善朝纲,同时开拓文化领域,尤其对书法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南书房的建立。《康熙起居注》记载,康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