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汉武帝开始,官方创办的学校就出现了,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太学"。太学相当于国立大学,就读的学生称为"太学生"。太学生就有假期了。隋唐以后,太学逐渐发展为"国子监",在国子监里就读的学生称为"监生"。据记载,在国子监里就读并不是一件舒心的事,监生们不远万里聚到京城就读,非常辛苦,于是朝廷就为这些古代的大学生们设立了休假制度。他们的假期有三种——  相似文献   

2.
张衍荣 《丝绸之路》2011,(19):52-56
对于京城国子监,当地居民曾赋诗云:“有幸家邻国子监,一来一往一叹然,遥想当年诸学子,能有几人到成贤?”作者是什么人已不得知,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它不仅有着溢于言表的荣耀,更流露出对身到成贤街学子的深深赞叹。成贤街便是这么一个所在。帝国栋梁的皇家摇篮——国子监就建在这条街上,因而,成贤街又叫国子监街。  相似文献   

3.
首都博物馆     
在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街,路北有两组雄伟壮丽的古代建筑:靠西的是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现辟为首都图书馆;靠东的一组是始建于元大德六年的北京孔庙,这就是首都博物馆的所在地。  相似文献   

4.
"牒"是我国古代通用的一种政府公文。宋时常有"勅牒"、"公牒"等名称。"补中太学生牒",则是一种证明取得太学生资格的正式文件(凭证)。国子监给监生(太学生等)发牒,据现在所知,在五代后唐天成五年(930年)曾"勅准往例,凡监生有愿修学者,始给牒收补"。至于"往例"起于什么时候,就不清楚了。到了北宋,"给牒"有了新的规定,如庆历年间,扩大太学,学生入学后,"岁一试补",凡补中的才"疏名  相似文献   

5.
<正>同唐宋时代相比,明代的国子监在办学形式上趋于简单化。一方面,从宋以来逐渐模糊的国子学与太学之间的界限,在明代被完全取消,过去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教育职责由作为具体教育机构的国子监独立承担;另一方面,算学、律学、书学等被排除在国子监之外。因此,在明代",国子监"与‘"太学"在指称的对象上完全一致,从而使国子监由唐宋时代的中央学校管理机构转化为比较单一的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6.
北京国子监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3月、8月和2007年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分三次对国子监街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牌楼月台、礓磋、石条、散水和铺砖路面等遗迹,出土有琉璃瓦当、旗杆石等遗物,基本上弄清了国子监街原路面和牌楼的结构,为古代国子监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也为国子监街的复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大肆宣扬孔孟之道,作为篡党夺权的反动思想武器。他和刘少奇一样,一贯尊儒反法,宣扬孔老二的"学而优则仕"和"有教无类"等反动教育思想,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北京国子监和监内的一些文物,为我们批林批孔,特别是批判林彪一伙所推行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从反面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例证。一、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封建王朝设置的"最高学府",是为维护和巩固封建政权培养官吏的场所之一国子监即所谓太学,或称国学、国子学,是封建时代的中央政权设置的,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最高学府"。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20,(7)
正《御制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是清朝在北京国子监孔庙所立的第一通"告功碑",碑文内容是康熙皇帝三次御驾亲征击溃雄踞西北的噶尔丹蒙古政权、维护清政府国家统一的事迹(图1)。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皇帝特御书立碑告成于太学(孔庙),诏告天下,歌功颂德以垂万世。但《清实录》等官修史书在史料取舍方面存在严重的片面性,目的并不在于真  相似文献   

9.
<正>黄庭坚(公元一○四五~一一○五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世称"黄山谷",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苏门四学士"之一,又有"一祖三宗""苏黄""宋代四大家"之誉。他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一○六七年)进士,历任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著作佐郎等职。绍圣元年  相似文献   

10.
一、"龙骨"是什么?它的成因和研究简史"龙骨"就是古代脊椎动物骨骼的化石;也是中国国药中药材之一种。我国古代的统治阶级和为其服务的"文人",为了愚弄被统治的人民,臆造了一种动物,叫作"龙",象征统治阶  相似文献   

11.
<正>河蚌在南京方言中叫"河歪",或者儿化成"河歪儿",海蚌就说成"海歪",蚌类的壳就叫"歪歪壳"。如旧时冬季防裂防皴搽手搽脸的油脂,因用蚌壳包装,就叫"歪歪蜜"或"歪儿歪儿蜜"。那么,蚌叫"歪歪"或"歪儿歪儿",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国古代至近代一直把动物分为四个大门类,即飞禽、走兽、鳞蚧、虫豸四大类,蚌则属于鳞蚧类中的蚧类。古人观察到河蚌平时(大部份时间)两扇贝壳闭合,贝壳的一扇躺在河床上或容器里,另一扇贝壳则在上,犹如人歪下睡倒一样。人们常见的河蚌就是这种侧躺  相似文献   

12.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有元至正二十年(1360)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公试题名碑各一通,是现存为数不多的元代教育类文物。两碑碑文都包含题名记和题名录两部分,题名录记录中选国子生信息,题名记则包含了元代国子监的考试制度、考选情况、对皇帝的称颂和对士子的勉励等内容。结合史料记载考证碑文可知,元代国子生需经过分斋学习、私试积分、公试考核等多道考选程序,最终合格者方可授官,这种考选模式被称作积分贡士制度。元代积分贡士制度源于宋代太学的"三舍法",兼具教学、考核、选官等多重功能,在选拔和输送人才、巩固政权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明清时期国子监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通公试题名碑是目前仅存的记载元代积分贡士制度的石刻文物,为研究元代官学教育模式和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但是,它直到距今整整100年前,即公元1899年才被确认。甲骨文的发现,震惊中外,并由此而引起对商都殷墟的发掘,中国近代考古学从此诞生。“一片甲骨惊世界”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痕迹被确认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清末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  相似文献   

14.
张丁火 《沧桑》2013,(1):39-41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国子监刻书始于五代,历代国子监均有书籍刊刻,国子监所刻印的书籍就称为监本。本文对历代国子监刻印书籍的情况与监本特征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自从五代后唐冯道首倡国子监刻书以来,历朝国子监都曾刻印过图书,而明朝并设南北两个国子监,皆有刻书,却是一个少有的现象,其中南京国子监存自己刻印图书同时,又以刷印、修补宋元等旧版印书为著名,现现出不同于其它国子监印书的特点。本文试从南京国子监的书板收藏来源、书板管理和刷印图书几方面做些初步探讨,以期对明朝南京国子监的整体刻印书面貌做个大致的概括。一、所藏书板来源公元1364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吴王,第二年就在元集庆路儒学的旧址上建立了国子学,明朝建立后改为大明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鸡鸣山下另建新址,改名国子监。到永乐元年(1403年),北京亦设国子监,至此,明朝就同时有了南北  相似文献   

16.
正"元旦",即每年阳历的1月1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新年的第一天。然而,在我国古代,"元旦"一词却有着另外的含义,与今天的意思有很大的区别。正月初一,我们现在称"春节"或者"过年",但在古代,不同朝代有不同朝代的称呼。先秦时期叫"上元""元日""改岁";两汉时期则称为"岁旦""正旦""正日";魏晋时期又叫作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公务员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好工作。但基层公务员的工资都不高。在古代,尤其是以官员高工资著称的宋朝,基层公务员的工资也很少。庆历六年,也就是公元1046年,28岁的司马光进入国子监担任直讲(国子监讲课的老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教书生涯。老师这个职业,古今中外都差不多,温饱有余,饿不死但也发不了大财。首都开封都市繁华,生活成本高,国子监直讲的那点工资就显得特别寒碜。但越是穷日子,越能显出人的风度来。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省的最南部,紧邻着黄河北岸有一片富饶美丽的农村和集镇,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永乐镇,就在这里有一组13世纪(元代)初叶的道教建筑,在当时叫作"大纯阳尤寿宫",现在叫"永乐宫"。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代晚期"(Late Antiquity)是指从古典希腊罗马时代末期(或公元3世纪)到8世纪初期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主要描述以地中海和欧洲为中心,包括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和近东地区出现的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空范畴恰好就是拜占庭早期历史研究的对象。①关于"古代晚期"具体的分期时限学界还存在争议,从狭义上,指的是从君士坦丁一世(324—337年在位)到伊拉克略一世(610—641年在位)时期,大致从3世纪到7世纪的300年间;从广义上,则可追溯到公元50年至150年,后  相似文献   

20.
殷墟     
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二公里的小屯村,以及北面洹河两岸,有一处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商代后期都城——殷墟(图见封底)。小屯村及洹河两岸一带,商后期叫"北蒙",也称为"殷"。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于此,一直到纣亡国,共经历二百七十三年。周灭殷以后,这里逐渐荒芜,成了一片废墟,因此人们把它叫作殷墟。汉、唐以来的文献中,也有关于"殷墟"的记载。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有的学者在安阳小屯一带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