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韶光如驹,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回顾1939年2月4日,日机轰炸贵阳时,我在志道小学读书,当时我虽然年纪很小,但是却目击了那场灾难,那些在惊恐中留下的记忆是极其深刻的。日机疯狂肆虐,弹落火起,贵阳的文物精华惨付一炬,数万难民,餐风露宿,哭声震天,惨不忍睹。正如《新华日报》所报导的:“今日敌机第二次袭筑,十一时半防空部发出警报,十二时,敌机十八架飞抵贵阳上空,在城内投下重磅炸弹、烧夷弹百余枚后,即向西逸去。下午一时,警报解除。全市的精华,付诸一炬,死伤约在五百人以上。文化机关;如省立民教馆、《革命日…  相似文献   

2.
西京旧闻     
田荣 《陕西史志》2004,(5):28-30
日机轰炸 伤亡惨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的西安称作西京。抗战时,日军始终未能攻入潼关,占据西京城。日本鬼子眼看到嘴的肥肉吃不上,岂肯善罢甘休,于是便常派战机侵入陕西,投弹轰炸,西京、肤施(延安)、宝鸡、汉中、安康、渭南等地皆生灵涂炭。日军在山西运城、临汾设有机场,日机起飞,不足半小时,就能飞抵西京上空。那年头,西京市民逃避敌机轰炸,成了家常便饭。坐落在五味什字的陕西省防空司令部是最先得知日机空袭消息的。一旦防空警报拉响,钟楼上的大红灯笼便立即悬挂升起。一只、两只、三只,三只红灯笼预示着敌机飞行到西京城上空的空中距离,也分别表示所发出警报的等级。城区内,不论处在何方位,都可看到大红灯笼。因为,钟楼是那时市内最高的建筑物,西京城内视野开阔无遮挡。红灯,不但钟楼悬挂,城门上也悬挂,为的是给城外的四关与四村八乡的百姓们发布防空袭警示信号。  相似文献   

3.
1951年11月12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公安部队二连副班长庞林正在朝鲜黄海北道东林里一带的公路上放哨。这里山岭起伏,公路蜿蜒从祖国方向开来的4辆卡车正打着明晃晃的车灯驶向前线。突然,附近的防空哨发出防空信号,几架敌机飞临该路段上空。这时,前边两辆  相似文献   

4.
1938年保卫大武汉时,我任黄梅县县长兼防空监视哨总哨长。当时我国最薄弱的就是空军。苏联派志愿飞行员驾驶飞机50架到武汉,帮助我国保卫大武汉。据当时武汉防空司令姜显模说,苏联空军人员当班时都在机上等候,故防空警报一发,他们即起飞应战,很守纪律。  相似文献   

5.
贺芳齐 《神州》2008,(8):35-39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创立不久.在经过近半年的突击训练后.就担负起国土防空作战任务。我们五进西北,六下江南.多次击落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美U-2高空侦察机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首开世界防空史上地空导弹击落敌机之先河.国人为之振奋,世人为之瞩目,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以赫赫战绩  相似文献   

6.
如果您有幸乘飞机在太原市区上空绕一圈的话,就会发现,太原的街道纵垂横直,互相交错,仿佛一个大棋盘,畅通四面八方。但谁能想象到,在1000余年前的北宋时期建起的太原城,直至解放初期,街巷还多为“丁”字街,少十字路,东西无通畅之长街,南北无直达两门之大道,有如人身上之脉络,到处被“栓塞”,气脉不舒。 这些长短不一、曲直不一、宽窄不一的街巷,都是随着太原城的诞生和发展而形成的。这些各式各样的街巷名称,反映了不同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7.
<正>1950年11月,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德怀总司令便和志愿军总部的同志一起,开始第二次战役的准备工作。一天晚饭后,总部的同志都在院子里散步,忽然一批美国"F—80"战斗轰炸机从总部驻地上空掠过。敌机发现了总部的驻地,其中一架掉转头来,盘旋侦察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去。  相似文献   

8.
正倭寇播音记要(1938年7月3日)七月三日十一时止录音七月四日上午七时卅分发出一、军事消息1."敌"机袭安庆被高射炮击落两架(东京上午十一时半)安庆电:本日上午九时半,"敌"机数架出现于安庆上空,由三千米之高空投下炸弹数发,"我"军并未受损失。当经"我"高射炮之猛射,命中"敌"机一架,而燃烧落于距安庆五十米之长江,沉没水底,另有一机似已受伤,尾冒黑烟而逃,或已坠于安庆附近云。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每到12月13日上午,古都南京的上空便急剧地响起凄厉悲怆的防空警报声,它一遍又一遍地响着,提醒700多万南京市民切莫忘记1937年那个充满了屈辱、血泪与恐怖的日子。那一天上午,近10万充满  相似文献   

10.
7 1 93 8年 8月 2 1~ 2 4日半周来战况概述陈诚 自八·廿一———廿四甲、长江南岸港口方面 ,上述之敌廿一日拂晓由赤湖东岸向我全线总攻 ,展开血战。东岸方面 ,敌以两千余之众 ,在敌机及炮舰掩护下 ,分两路向我周家垄、蜈蚣山一带进犯。我军利用优势地形 ,奋勇迎击 ,肉搏数次 ,激战至午 ,敌仍未越雷池一步 ,旋敌施放毒瓦斯 ,我阵地附近之森林洼地 ,顿成深蓝色 ,我官兵中毒者 ,均头晕流泪 ,喷嚏欲呕。同时 ,敌以猛烈炮火向我阵地集中射击 ,敌机又低飞狂炸 ,掩护其步兵冲锋。我军伤亡颇多 ,苦战至午后二时 ,自动撤曹家山、钻天山、戴家垅之…  相似文献   

11.
1940年春的一天,敌机27架从双流方向向成都太平寺机场袭来,那时我们还是初级飞行学校学生,住在太平寺,也就在学校附近田坝隐蔽。我们料定敌机要轰炸机场和成都。望着27架罪恶的黑影,胸膛都要炸了。正在这时,我们望见蔚蓝的天空中一颗银色的小点流星般直向敌机冲去。“我们的飞机”!不顾目标暴露,可能遭到敌机的扫射的危险,我们兴奋得跳起来高声喊:“打!打!”这是一架EI6型,绰号“小苍蝇”的驱逐机,它冲入敌机群,与敌机编队打了起来!我们为我空军战斗员和战斗机的命运担心,l比27,多危险啊!敌机从机场上空飞过去了,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日本和美国反应最强烈,颇有暴跳之态:日本外务省向中国驻日使馆提出"严正抗议",防卫厅要求航空自卫队加倍警戒,紧急应对;美国则称"中国的单边行动会引发事端",甚至故意派出B—52战略轰炸机闯到东海防空识别区的边缘。所谓防空识别区,是沿海国家或地区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划定的特定空域,它不是领空,实质是一个预警区域。美国最早于1950年第一个划设防空识别区,到现在,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划设了防空识别区。那么,中国一设"防空识别区"为何会引来一些国家如此大的反应呢?  相似文献   

13.
1937.12.13祭     
孙月红 《铁军》2020,(1):4-5
2019年12月13日上午10时整,防空警报又一次在南京的上空响起,凌厉尖锐的声音响彻南京城的每个角落,犹如30万冤魂在悲鸣。南京市中心的交通信号灯变换成了红灯,街上的车辆缓缓停下,司机按响了喇叭鸣笛,路人也停下匆忙的脚步,摘下帽子,在寒风中伫立默哀,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这一刻,古城南京沉浸在历史的悲恸之中。  相似文献   

14.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蒋介石作为中国战区的最高长官,他已在日本投降的翌日即接到盟军统帅部发出的第一号命令:“蒋介石总司令阁下:鉴于日本已决定无条件投降之事实,盟军统帅部命令,台湾及北纬度16度以北法属  相似文献   

15.
1937年10月,日军会攻太原。山西省政府秘书长王谦(尊光)决定,将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所存明、清两朝和辛亥革命后形成的档案、图书,装运50余卡车,藏入太原东山防空窑洞中,计划在必要时炸毁洞口封存。后又恐被日军发现按图索骥,遂派出30余名检卷人员,从中选出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公元1898—1975年),浙江省崇德县(今桐乡县)人,中外闻名的散文家、漫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浙江大学教授。1939年,正是抗战烽火如火如荼的时候,当时,日军已进逼我东南沿海,浙江大学决定搬入内地办学。丰子恺随浙江大学内迁。4月5日,丰子恺到达广西桂林两江,当时的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闻讯后,立即派专车前往迎接丰的全家。他们搭乘浙江大学派去的专车,经阴朔、荔浦、柳州,于4月8日到达宜山。尚未进入宜山县城,就闻警报刺耳,接着天空一阵轰鸣,五架日制的“零式”轰炸机低低地掠过天空,地面上的防空警报声、哨子声,人们惊恐万状的哭喊声、奔…  相似文献   

17.
50多年前,我歼击航空兵某部两位年轻的飞行员何仲道、李永年,为保卫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的安全,在东海前哨——余山岛附近的上空,与入侵的美国空军B-29型轰炸机展开了一场英勇的“空中拼刺”,一举将美机击落。这是人民空军在国土防空作战中,第一次击落入侵的美机。  相似文献   

18.
晓音 《文史月刊》2002,(11):34-35
1937年11月4日,日军向太原推进着,24架轰炸机在太原上空穿梭似地俯冲扫射,丢下了一批又一批炸弹,炸得墙倒屋塌,死伤无数。在此危急关头,张震和留守人员请周恩来副主席和彭雪枫主任隐蔽在成成中学内预先构筑好的简易地下防空洞里。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一刻,举国欢庆,华夏沸腾,世界为之记忆.然而,在欢庆背后,却潜藏着敌对势力的涌动暗潮.为了防止敌机长途奔袭,华北军区当时在北京城周围有序布置了高射炮群,并严阵以待.年轻的人民空军也做好了一级战斗准备,并安排了巡逻北京上空的战斗机.  相似文献   

20.
1948年7月,我人民解放军十八兵团,在取得晋中战役的辉煌胜利后,迅速从四面包围了太原城,揭开了歼灭阎锡山以太原为中心的“百里圈”碉堡群攻击战的序幕.阎锡山“百里圈”的筑城防御,不仅利用了抗日战争、日伪时期的野战工事、环城铁路等设备,而且凭依太原生产钢筋、水泥的有利条件,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强征民工,构筑了名目繁多的要塞外壕.碉堡火点,约计3000多个,把太原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堡垒地带.无怪乎美国记者曾这样描写:“太原都会为数不清的碉堡而吃惊.高的、低的、方的、圆的、三角的,甚至埋在墙下的,构成了不可思议的密集火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