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成都有关薛像和字的拓片常见有两种,一是薛涛持笺立像拓片,一是薛涛手书西岩诗拓片。仅就手中资料看,这两种拓片又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现试说如下。  相似文献   

2.
《文献》2014,(2)
<正>近日得见唐代吴郡陆氏墓志文字四种,出自陆氏两个显宦家族——太尉枝和丹徒枝,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且多未见于其他公开出版物。现录其全文并略加考释,以补史籍阙漏。一、陆元方女墓志陆元方女墓志,出土时间不详,拓片分三张,一张是志盖拓片,一张是初葬时的墓志拓片,一张应是迁葬时所刻铭文拓片。其中墓志高、宽均36厘米,志文18行,满行18字,隶书。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七年四月在江苏省太仓县鹿河乡发现明代万历年间谕旨拓本。这批拓片共十张,其中3张完整,呈长方形,长100,高30.5厘米;其余7张零星。拓片四周留宽1.4厘米的边,上有龙纹;正文用行书书写,年月用正楷书写。完整的拓片每张35行,满行10字、11字不均,字径2厘米。拓法为乌金拓。  相似文献   

4.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共有35600多片,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其中8770片甲骨的拓片为<甲骨文合集>(以下简称<合集>)所收录[1],但由于<合集>所收的拓片大多没有核对过原骨,其中背拓有字而缺漏者,拓片模糊,脱落字或字的笔画的情况多有存在,从而导致释文中缺漏字、误释字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5.
装裱是保护拓片的重要手段之一,长期以来,拓片装裱的样式呈卷、轴、拓本的形式而存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装裱拓本时的“断字”做法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唐《杨筹墓志》出土于西安市缪家寨村,原作者对其进行了释读和考证[1]。然而对照墓志拓片,通读墓志释文,发现有少数文字著录的错误以及断句不当的情况,现据拓片予以补释。一文字著录问题墓志第15行,原释文作"寺必机砚",此句图版仅前两字稍磨泐,"砚"前一字作,应为"柷"字。"柷"为一种木质的打击乐器,在唐代较为流行,唐代太乐署,"凡天子宫悬钟磬,凡  相似文献   

7.
1976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杭锦旗发现了一件铜漏.《伊克昭盟发现西汉铜漏》一文介绍说:“壶内底铸出阳文‘千章’二字.壶身外面正当流管之上,阴刻铭文一行:千章铜漏一,重卅二斤,河平二年四月造.在第二层梁的长方孔两端阴刻中阳铜漏四字.”刊登该文的《考古》1978年第5期的图版拾壹有铜漏器形和铭文的照片.转载该文的《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的图版拾玖有铜漏铭文的拓片.审视照片和拓片,壶底阳文第一个字作“¥”,壶身阴文第一个字“干”,这两个字都应释作“干戈”之“干”.  相似文献   

8.
湖北出土两件铜戈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见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第17册。该册图录为兵器部,其中有两件铜戈,分别出自湖北的江陵与枝江,是首次披露的新资料。数年前,我曾得到江陵所出的一件铜戈拓片,因该戈尚未正式发表,故未收入拙著《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辑证》。枝江所出的一件,杨权喜先生曾在其论文中提到,但未附拓片。我曾去信湖北省文物商店,请协助作一拓片,函复该店仓库有待清理.一时难以满足要求,故在上述拙著中也未收进该戈拓片,仅附杨权喜先生提供的临写本。由于未能见到此戈拓片,对铭文的某些字不敢肯定,故多缺释。今草此小文,对上述二戈铭文作简短考释,也算对拙著作一点补充修正。  相似文献   

9.
1996年春,武安迂城乡东万善村村东砖瓦窑出土唐代墓志一合,村民送交邯郸市博物馆收藏。该墓志为青石质,盖呈盝顶形,边长47.5、厚18厘米;顶上部边长28厘米,正中篆书2行4字“刘公墓志”(拓片一);四刹每面按左、右、上、下方位阴刻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图案(拓片二),四侧面饰忍冬  相似文献   

10.
正张之洞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书法家,他书学苏东坡兼习米、蔡,善用侧锋,笔意开张,大气遒劲。但其篆书未见遗存。十年前,南皮一收藏者有幸收得王侣樵墓志铭民国拓片一枚,乌金拓,属南皮张之洞撰文并篆盖,武进屠寄书丹。2017年春机缘巧合又得墓志铭铭盖拓片,使其"阴阳"合璧,为德高者延续一段百年传说。该石刻当为张之洞篆书存世孤品。何人墓志铭得以惊动晚清重臣张之洞撰文并篆盖?他就是王国均,字侣樵,一字月坡,号也园,别号兰根道人,官州同。  相似文献   

11.
师克盨铭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博物馆藏师克盨盖一具(7页图1),往年承馆长武伯纶同志以其照片及铭文拓片见示。据云"该盨盖高8.5公分,口宽19.8公分,长27.6公分。铭147字,其中重文3字。1957年3月,由西安商业学校教员熊  相似文献   

12.
<正>爲進一步坐實此事,筆者於2012年初至青州城南十里雲門山主峯大雲頂實地考察,在雲門洞上方找到了富弼當年的這篇摩崖題名,並捶制了拓片(見附圖)。這張拓片較之《益都金石記》中的著録雖有數字殘泐缺佚,所幸末行之"張續"兩字赫然在目。該摩崖題名是第一手珍貴石刻資料,足以鐵證"張績"之名非是。這一情況啓示我們,即使在義理上能夠成立的推斷,也未必正  相似文献   

13.
杨远  董睿 《文博》2006,(4):30-32
河南省文史馆藏有一张由元代画家高克恭于至元二十三年(1286)书丹的石刻拓片——《玉清观碑》,高264.5cm、宽85.5cm。碑额二行,行二字,篆书(图1);碑阴额二行,行四字,楷书(图2);碑文十七行、满行四十七字,楷书(图3)。王之纲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初,笔者因寻找有关古琴资料,准备参加本年8月在成都举办的“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时,在家乡发现一古琴拓片(见照片原件长85厘米,宽27厘米) 这是一件在古琴史上尤其是琴徽初饰琴上颇有价值的资料,因为琴之有徽,肇自何时,向来因资料缺乏,琴家对此尚无定论。《西京杂记》言:“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正好与拓片上相印,其琴上段处刻有“章武元年”(昭烈帝之年号)四字。从拓片纸质及残缺初析,年已久矣。  相似文献   

15.
在文物考古工作中,为了便于对碑碣墓志、石刻造象、画象砖石、铜铁铸器、古代货币、甲骨文字的研究与展览,除绘图、照相和编写文字说明外,往往还需要把某些文物上的花纹或铭刻的文字拓成“拓片”。因为拓片可以把这些文物上的字迹和纹饰直接拓印在宣纸上,甚致连文物的形状也能拓印出来,给人以清晰、真实、生动的印象。这些拓片经过装裱之后,宜于长期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北省博物馆存有一批历代拓片,数量较大,但尚未定名和确定时代。为了作好这些拓片资料的登录工作,自1988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整理了2200余份拓片。这些拓片来自全国各地,种类繁多,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书法史的珍贵资料。我们从拓片资料整理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撰写此文,就教于专家及同行。 一、拓片资料整理的意义与要求 何谓拓片?拓片是指那些“以湿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的印刷品。”历代的拓片在博物馆藏品中是一个重要类别。拓片种类繁多,包括碑、墓志、摩崖刻石、石经、佛经刻石、经幢、造像铭文、以及刻帖和游记刻石、画像石、画像砖、碣、塔  相似文献   

17.
《齐故尚书都事朱君之墓志铭》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3年春,河北省武安县邑城乡北峭河村东南砖瓦窑出土《齐故尚书都事朱君之墓志铭》一方。志青石质,呈长方形,长43、宽37、厚9厘米。阴刻,无盖。志文19行,满行16字,共297字(见拓片)。志文字体为楷书,笔力劲健,有魏碑遗风,个别字笔划略有隶意,...  相似文献   

18.
嶂石岩风景区新发现摩崖石刻1993年5月,赞皇县文物管理所到嶂石岩考察有关槐泉寺复建的问题,在现场拓片工余时间,由业余文物爱好者安的指引,在槐泉寺南的岩石壁上新发现摩崖石刻,上有三个古体篆刻字。我们当即进行了拓片,经查阅有关资料和详细考证,认为是"龙...  相似文献   

19.
隋《虞弘墓志》所见史事系年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虞弘墓志》所见史事系年考证@杨晓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79字。如果真如此的话,倒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估计改之前是“虞”字,那么说明墓主人的家属认为应称“鱼国”、而不是“虞国”。大概是为了存旧。 [7]简报公布了拓片,但因制版不慎之故,最上一行只存半行,最下一行略去。张庆捷《〈虞弘墓志〉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完整地刊布了墓志文字,本文据之,仍以□表示缺字、以[]表示补字。并与拓片作了对照,稍作更正,如改“录”为“”、改“愧”为“”,另改正了一个印刷错误,改叶谷浑的“叶”为“吐”字。录文以」表示原志一行…  相似文献   

20.
1984年春,在怀安县西湾堡乡西沙滩村出土辽代刻石一方,现藏怀安县物保护管理所。刻石刊于辽统和四年(986年),青石质,制作粗糙,左边残缺。长45、宽44、厚5厘米。刻石表面磨光,边缘四周有阴刻双线,字为阴刻楷书,残存13行,满行15至17字,部分字损坏(见附录、拓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