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缔约过失责任是指缔约一方当事人违反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承担的先合同义务而造成对方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文中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缔约过失行为的具体类型、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方式与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精神损害进行财产赔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上,应采用“二元理论”,即只有侵权行为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并使其蒙受了精神痛苦时才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在赔偿金额的评定因素上应从“必要因素”和“参考因素”两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3.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符合人性的要求,亦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在协调法律的正义、秩序与效率三种价值冲突、平衡违约方、受害方与社会三方利益矛盾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可以选择“一般禁止而例外允许”的模式处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4.
贾翠萍 《神州》2012,(17):241-241
格式合同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事先拟订性等,对合同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了侵害并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必须要对格式合同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旅游合同与旅游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有关条的扩张解释,旅游合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想,以解决旅游合同中旅游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银霞 《攀登》2005,24(4):115-116
本文依据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条款,就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定所参考因素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旅游是一种以获得精神享受和愉悦的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主要以精神消费为主,旅游合同中财和物的交换是为了达到这种精神利益目的。旅游合同精神损害赔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主流观点认为,财产责任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其中包含违约责任,笔者认为应当立足于旅游合同的特殊性,肯定旅游合同精神损害赔偿,建议完善我国旅游合同赔偿制度,以期达到更好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民事权益。  相似文献   

8.
本所论限于国际法中国家对国家的赔偿,不包括民间赔偿。二战后日本对有关各受害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持不同的立场,对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的立场是设法逃避赔偿的责任,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立场则是虽无赎罪意识,但能承认有赔偿责任。日本在战争赔偿问题上对亚洲国家采取不同的立场既与各受害国的对日政策有关,也与战后的国际形势有关,此外它也是日本错误的战争史观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刘翊 《文史月刊》2012,(Z3):268-269
我国现行法律禁止流质契约,而法律更多的是从交易安全的角度考虑,注重保护债权人利益.流质契约是交易双方根据合意订立的合同,在没有违反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认可.这不仅符合意思自治的原则,也和当今各国的立法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马岩松 《神州》2011,(3):101-101
随着现代社会法制意识的不断加强与深化,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经成为广大公民的共识。本文针对人身伤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赔偿以及数额裁决量定的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但绝大部分目光都聚集在知识产权对经济的推动上,而对传统三大知识产权之一的著作权的关注却明显不够。其实,著作权侵权行为是很普遍的,其引起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一直是一个倍受争议的焦点。目前,我国立法上对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面临着很多尴尬。为克服理论和司法实践当中的这种不足,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著作权的权利性质,对侵犯著作人身权的侵权行为引起的精神损害予以明确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中国国力衰微,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渔业的侵掠。1924年,近百艘日本渔船越界进入山东沿海捕鱼,引发两国旷日持久的交涉,日本以在公海捕鱼为由,拒绝赔偿相关损失,侵渔案遂不了了之。日船越界侵渔不断,严重损害了沿海渔民的利益,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领海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炎英 《旅游科学》2004,18(4):62-67
本文就我国旅游合同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旅行社旅游服务给付的履行辅助人的责任、纠纷类型、精神损害赔偿和旅游合同立法等进行回顾,并着重关注旅游合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版旅游合同范本。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做出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就旅游合同研究和立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没有规定,在现代民主社会,应该是一个法律的漏洞。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各国的立法中有所体现,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强调权利本位、人权保障的今天,我国有必要对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具体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原则、范围、程序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法》第31条及整个劳动立法对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设置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之间相互矛盾,且没有设置防范这一权利可能侵害劳动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的正当利益的具体措施,往往容易被劳动者滥用。在时劳动法第31条及与此相关的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修改时,应明确规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权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但应区分不同的劳动合同的类型,以赋予劳动者不同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对于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享受企业特殊待遇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承担适当的违约责任,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6.
李晓云 《神州》2013,(27):191
2007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称《劳动合同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法在尊重用人单位用工自主权的基础上,彰显"扶弱抑强"的立法宗旨,通过立法纠正失衡的社会关系,从而保证劳资关系相对平衡。但是仔细研究本条规定不免有些疑问,对其中的劳动关系的确定以及发生发生损害赔偿时如何确定责任主体有待进一步的商榷。  相似文献   

17.
刘晓庆 《神州》2012,(28):145-145
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的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被称为“法学上的发现”。缔约过失责任是从对缔约自由进行限制而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种违反先合同义务的过失性责任。我国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着眼于我国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与认识,论述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演变及构成。并针对我国现有的状况提出了完善缔约过失责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国家赔偿法》的修订已纳入立法规划,结合佘祥林“杀妻”一案,针对目前国家赔偿法中有关国家侵权赔偿的范围仅包括实际的物质损失,而不包括由于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本文提出应扩大国家侵权赔偿的范围,将国家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害纳入赔偿之列,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国家侵权赔偿制度,才能真正满足构建法制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林惠雅 《旅游纵览》2012,(3):126+128
侵权行为法的目的是以实现损害的赔偿和移转而保障公民权利,进而实现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复杂的案件是否具有因果关系往往就成为了案件的关键所在,也相应的成为了当事人之间争论的焦点。对于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因果关系在逻辑结构上应当分为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在判断标准上应当采纳修正后的相当因果关系说。修正后的相当因果关系说分为三个逻辑层级:首先判断是否具有"条件性",其次判断是否具有"相当性",再次结合"法规目的"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0.
梁春艳  刘昕昀 《区域治理》2022,(9):81-84,152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规定了环境领域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开拓了一条新的救济途径.2021年1月4日,江西省浮梁县人民法院判决被告A公司承担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责任,成为全国第一案.判决中,法院对责任构成要件和惩罚金计算方式作出论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但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