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绪论介绍了地名的文化属性以及河南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文则通过对河南地名的命名规律研究,进一步探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简要介绍国际、国内地名文化研究、保护现状,阐述现阶段下研究河南地名文化内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菜肴点缀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饮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文化。中国的烹调艺术,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和火燔熟食",到如今的强调"色、香、味、形、声、光、触、器、营养",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已脱胎为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菜肴点缀是菜肴装饰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美化菜肴,提高菜肴的食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作用。具体地说,一是可使杂乱无章的菜肴变得整齐有序;二是使菜肴与盛器本身色彩协调;三是可衬托菜肴之气氛,使之更加吸引人。因此,菜肴点缀方法的运用对于提高菜肴工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南官报》作为清末官报中的一种,在河南近代史上,尤其是新闻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其进行探讨,是清末文化史研究和河南地方史研究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一《河南官报》于1904年12月11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初五)由时任河南巡抚陈夔龙批准创办。它的刊行,是当时社会急剧变化的产物。1900年,清政府为欺骗群众,缓和矛盾和抵制革命,颁布了包括开办官报在内的一系列新政。从此,官报便正式成为统治阶级公布法令的喉舌。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首开其创,于1902年在天津创办了以鼓吹直隶新政为目的的《北洋官报》。接着各省纷纷仿效,创办了以省命名的一批官报。《河南  相似文献   

4.
名人与湘菜     
万里 《文史博览》2005,(7):55-56
一道普通的民间传统特色菜肴,本来难登大雅之堂,但与名人结缘后,经过名人的品尝和张扬,可以成为一道名菜,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为人们所熟知的“东坡肉”便是如此。在湘菜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以清代湖湘名将、官到兵部尚书的彭玉麟之名命名的“玉麟香腰”,以清代历任湖南高级官吏的庄赓良之名命名的“油淋庄鸡”,以民国时期湖南名宦谭延闿的字“祖庵”所得名之“祖庵菜”系列等,都是菜因名人而得名以至成为佳味名肴。  相似文献   

5.
河南马字地名多张宏广马在古代战争和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往往喜欢用马或与马有关的事物来给某个地方命名。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的马字地名约有500个,其中地区名1个,即驻马店地区;市区名3个即驻马店市、义马市...  相似文献   

6.
名人与湘菜     
一道普通的民间传统特色菜肴,本来难登大雅之堂,但与名人结缘后,经过名人的品尝和张扬,可以成为一道名菜,这样的事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为人们所熟知的“东坡肉”便是如此。在湘莱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以清代湖湘名将、官到兵部尚书的彭玉麟之名命名的“玉麟香腰”,以清代历任湖南高级官吏的庄赓良之名命名的“油淋庄鸡”,以民国时期湖南名宦谭延闿的字“祖庵”所得名之“祖庵菜”系列等,都是菜因名人而得名以至成为佳味名肴。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在中国考古学上出现了二里头文化的命名。这是因为早在50年代初期,在郑州发现了洛达庙遗址,50年代中期,在河南登封玉村发现了1件白陶盉,又在洛阳东干沟发现了类似早商文化而又不同于早商文化的遗址,后来在偃师二里头更发现了大规模类似的遗址,夏鼐先生乃命名二里头遗址的文化为二里头文  相似文献   

8.
裴李岗文化是以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的发现而命名。这类遗址,目前在河南中部发现有三十多处,其中经过发掘和试掘的有新郑裴李岗、沙窝李、密县莪沟、马良沟、巩县铁生沟、长葛石固、舞阳贾湖、临汝中山寨等几个遗址。从调查和发掘的材料看,其文化面貌是有着一定差别的,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万里 《文史博览》2006,(3):56-58
湘菜不止是风味独特,一些菜肴的命名也别出心裁,耐人寻味,极富诗化的想像力,例如“子龙脱袍”就是如此。提到“子龙”,人们一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大战长坂坡的蜀汉名将赵云(子龙),然而此“子龙”却非彼“子龙”,而是湖湘特产之小(仔)龙——鳝鱼。“子龙脱袍”就是用鳝鱼为主要原料精心炮制的一道佳味名肴。这道菜是长沙百年老店曲园酒家所创制的。  相似文献   

10.
宛梆下乡记     
韩全红 《旅游》2005,(8):38-51
河南内乡县宛梆剧团,早在1992年时就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它是我国惟一的宛梆剧专业团体。2005年的3月份,我跟随他们到南阳乡村下乡演出,三天里,体验了宛梆剧的艰辛、无奈、委屈、感动和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11.
“后岗第二期文化”类型是依据最初发现于安阳后岗龙山文化遗存而得名的。安志敏同志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一文中做了详尽的论述,梁思永先生在“小屯龙山与仰韶”一文中作了简要的叙述,《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以下简称《收获》)把这种文化类型也叫“河南龙山文化”。我们认为这种命名值得商榷,因为:1.根据《收获》一书中说:“它(指“后岗第二期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南部……”也就是说它不仅分布在河南,而且在山西和河北南部  相似文献   

12.
试论登封窑     
登封窑包括颍阳、君召、石道、大金店、白坪、徐庄、宣化、大冶等8个乡镇,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河南登封地区古代瓷窑址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年代、性质等较为清楚和一致,以“登封窑”的名称对登封地区的瓷窑址统一命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3.
曲园酒家与“子龙脱袍”湘菜不止是风味独特,一些菜肴的命名也别出心裁,耐人寻味,极富诗化的想像力,例如“子龙脱袍”就是如此。提到“子龙”,人们一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大战长坂坡的蜀汉名将赵云(子龙),然而此“子龙”却非彼“子龙”,而是湖湘特产之小(仔)龙——鳝鱼。“子龙脱袍”就是用鳝鱼为主要原料精心炮制的一道佳味名肴。这道菜是长沙百年老店曲园酒家所创制的。曲园酒家开设于清代的光绪年间,为当时居住在小四方塘的黄翰林及其属下集资所开,店面就设在黄翰林的公馆内,前门正对走马楼,后门便是青石井;园内曲径通幽,鸟语花香,设宴于此, 别具雅趣,故名“曲园”。曲园酒家开业后,以其雅致的文化品位和独特的菜肴风味,吸引了长  相似文献   

14.
药帮巷泛指硚口长堤街东段南侧药帮大巷、药帮一巷、药帮二巷、药帮三巷、怀安一里一带,属于大汉正街范围,是清初形成的街巷.清康熙年间,河南怀庆府药商在此兴建了一座药王庙,称覃怀药王庙,故这一带河南药商居住的里巷,其命名与怀庆、药帮相关者多(目前这一带的原居民仍以河南祖籍的居多).在原药王庙、药帮巷的西边,原有也是康熙年间兴建的汉口山陕西会馆(俗称山陕会馆、西会馆或西关帝庙),会馆花园的原址上后来建成花园巷以及花园南巷、花园北巷.  相似文献   

15.
西安大雁塔名称溯源──兼论九百年来的一个误解王泽民,巨亚丽,王磊我国建造佛塔初期,都是塔随寺名。至今,很多塔仍以寺名相称。如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塔和陕西扶风的法门寺塔等等,都是以寺名为塔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大雁塔当初就称慈恩寺塔,后来...  相似文献   

16.
院文清 《收藏家》2010,(7):51-57
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继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占学文化。在年代上相当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距今约三四千年。石家河文化因最先发现于湖北天门县石家河镇而命名。石家河文化的地域分布主要是在湖北和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地区,其北端可至南阳盆地、西北到达汉水上游,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1921年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中国第一支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得以命名,从此拉开了以考古学探索我国史前文化的序幕。经过一百年来数代考古工作者的辛勤探索,仰韶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通过对仰韶文化研究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简要概括出仰韶文化的重要地位,总结百年间不同阶段仰韶文化研究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目次一新砦文化的内涵二新砦文化的来源三新砦文化的去向四新砦文化的性质新砦期遗存因1979年河南密县(今新密市)新砦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最初,发掘者认为该遗存属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的过渡性遗存~([1]),但新砦期遗存是否存在并未得到确认。为探索早期夏文化,1999年北京大学联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砦遗址再次进行了发掘,确认了"新砦期"的存在~([2])。其后,学术界对"新砦期"遗存进行讨论,提出了"新砦文化"的命名~([3])。  相似文献   

19.
函关古道     
正陕西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由一条狭长的古道相连,在西周时期此地被命名为"陕",据考证原字形为"夹方",意思就是狭长的道路。函关古道长140里,蜿蜒山间,深险如函,因此也称为函谷。函谷的东头,叫作函谷关,战国时秦国所建,位于今河南灵宝东北。西头,便是潼关。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它位  相似文献   

20.
<正>龙山文化自20世纪30年代初,发现于山东龙山镇城子崖而命名以来,已有80年之久。河南的龙山文化,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安阳最初发现后岗二层,称其为"后岗二期文化"。①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大规模开展,龙山文化遗址不仅在河南省多有发现,而且扩及于陕东、晋南、冀南、鲁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