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个面临转型的资源枯竭城市,徐州如何实现自由观光旅游目的地向度假旅游目的地转变成为关键问题。本文在分析徐州度假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评价徐州发展度假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提出采用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结合的增长型发展战略。继而提出了度假旅游发展对策:整合资源,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丰富度假旅游产品供给,做优精品度假景区;做强度假旅游龙头项目,强化特色品牌打造;注重旅游整合营销,提升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张淑婷 《风景名胜》2020,(1):0164-0166
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展示城市魅力的名片,是城市景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滨水景观风光带的打造中,不仅注重观赏价值,其旅游价值的挖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针对当前滨水景观休闲综合体处于低点的困局,结合目前人们及社会度假休闲生活方式转变的特点,从旅游策划的视角对滨水景观塑造的模式及策略进行剖析和解析,探讨了滨水景观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子辉 《旅游纵览》2022,(24):101-104
近年来,具有近距离、短行程、高频率、慢休闲、高品质特征的“微旅游”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中,“微旅游”市场迅速兴起。与传统旅游、度假模式不同,“微旅游”以本地、近郊和周边为主要游览区域,激发了城市内旅游资源的再次开发,对城市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研究、拓展旅游方式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旅游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涵,深度调查河南省郑州市“微旅游”资源基础,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结果,提炼出郑州城市“微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影响郑州城市“微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包括郑州城市配套交通不够完善、城市居民对“微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微旅游”宣传方式较为局限以及郑州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并提出资源开发优化策略,旨在对郑州现有城市“微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重组,为形成符合当下新要求的郑州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促成郑州市“微旅游”系统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何晶  柳柚伊 《旅游纵览》2022,(13):86-88
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从多角度分析了乡村微度假的发展,重点讨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微度假发展的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构建多业态乡村产业、深入挖掘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建立健全环境治理制度、挖掘乡村微度假产品卖点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整合乡土各类旅游资源,对乡村微度假旅游行业进行全新升级,打造高品质的乡村微度假旅游目的地,满足人们从观光转向度假的旅游需求,从而增加乡村旅游收益,实现乡村旅游振兴。  相似文献   

5.
葛雨婷 《旅游纵览》2013,(7):139-140
近年来,我国旅行社产业运行环境和商业模式都处于剧烈的变革中,笔者认为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供旅游产品,无论以观光、度假还是商务旅游等形式出现,从本质上,旅游的核心都是人进行空间移动过程的一种特殊方式。因此,在新时期制定出符合客户需求的质优价廉的穿越旅游产品,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成为旅行社产品开发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度假旅游的载体——旅游度假饭店,正成为一种新型饭店种类日渐受到学术界和业界的关注。各地纷纷建立与当地度假景点相匹配的度假饭店,作为发展经济、提高旅游吸引力的切入点。本文从剖析旅游度假饭店淡旺季矛盾的角度向大家展示度假饭店在旅游业中的积极角色,从而促进人们对旅游度假饭店的全面认识,从而为旅游度假饭店应对旺季与淡季作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2,(1):36-36
随着各地进入隆冬季节,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以独特的气候和迷人的热带海洋风光引来中外游客前来度假,进入旅游旺季。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微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湖北省武汉市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独特,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本文首先对微旅游进行综述,其次阐述武汉微旅游资源概况,再次对当地微旅游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武汉发展微旅游的具体对策,即加强微旅游产品开发、完善微旅游设施建设、创新微旅游宣传营销模式、提升微旅游服务质量,以期对武汉微旅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2008,(9):54-57
文化在自然中创意,产业在生态中发展,旅游、文化和生态三个品牌的结合,使棋盘山成为展示沈阳城市风貌的靓丽名片。沈阳棋盘山位于沈阳市区东北部,总面积203平方公里,是以自然山水、园林艺术为主体,集风光旅游、名胜古迹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冰雪旅游、度假旅游、科普知识、文  相似文献   

10.
邓化义 《旅游》2000,(7):39
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和“国家先进园林城市”等国家级荣誉之后,三亚凭借一流的环境质量,又摘取了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区”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去年初以来,三亚市紧紧围绕“城市建设带动环境建设、环境建设推动经济建设”这一思路,瞄准旅游度假,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武夷山市依托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品牌优势,旅游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旅游经济正进入由观光型向度假型逐步转变的新阶段。武夷山度假旅游的主题长期以来生命与生存、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更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大目标。于是,生活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长寿、气功与长寿等得到不断研究和探索。几千年前,武夷山开山鼻祖——彭  相似文献   

12.
肖光明 《人文地理》2004,19(6):52-57
在对国内度假旅游兴起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与开发类型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文章以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其度假旅游发展的主导因素,认为在资源和市场两方面优势明显,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规划层次不高、开发建设无序、市场定位不准、季节性闲置严重、市场营销欠缺、区域度假形象模糊等问题,提出了采取形象驱动和整合营销战略、调整规划布局、加强招商引资、重视淡季管理、引入时权经营、积极发展"大旅游"等几方面的适应性调整措施,以使肇庆度假旅游尤其是七星岩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3.
曾鸿 《旅游纵览》2021,(1):110-112,116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体验帐篷营地酒店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旅游度假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游客的行为意向也发生转变,更倾向于放松身心的旅游产品.例如:自然风光类、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将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1].旅游市场发展呈现新的趋势,低密度的自然康养类旅游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此类型游客出行考虑更多的是健康问题[2]...  相似文献   

14.
方敏 《旅游纵览》2015,(3):148+151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极强、附加值较高的产业,"旅游搭台经济唱戏"在桐梓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桐梓县乡村度假旅游对桐梓县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度假旅游是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欧美发达国家,乡村度假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英国农民自发展乡村度假  相似文献   

15.
长崎市,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美国原子弹轰击的城市,日本人民扶去战争创伤,用自己的双手,在昔日的废墟上建起的现代化城市,崛起了一座闻名世界的,游乐、购物、餐馆、博物馆、大酒店等诸项服务设施齐备的新型海滨旅游度假城。因整座度假城仿效荷兰皇宫设计,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格,因之称为“荷兰登堡”,简称“荷兰村”;因整座城市掩映在蓊翳的森林之中,所以又有“森林之屋”的美誉。 “森林之屋”堪称世界一流的海滨旅游度假城。它是按现代文明城市、旅游度假村对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选择在靠近大城市(距长崎市80公里)、濒临海滨,通过填海造地、开渠  相似文献   

16.
滕兆烜  窦强超  弓蕾 《旅游纵览》2023,(19):121-123
本文聚焦大众旅游时代以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微旅游的兴起,分析城市近郊乡村旅游的类型与特点,论述城市近郊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提出现阶段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并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沿海开放城市,历史文化悠久,人居环境优良。连云港市应充分利用独特的山海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力开发海滨、花果山、温泉等旅游资源,树立“活力港城、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力争将连云港建设成为以休闲、观光、度假、科普、文化为主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中国东部沿海的休闲度假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吉喆 《华夏地理》2006,(12):122-137
自90年代初三亚走上滨海旅游之路后,以三级跳的方式完成了从崖州古城到度假天堂的转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旅游房地产"近年发展迅猛,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讨论。本文以大理为案例地,对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及影响进行研究,构建了"产权属性-使用时间"双维度的产品谱系图,并研究其空间布局特点,总结其发展的共同特征,包括从空间形态上推动旅游城市化、适应于从观光向度假时代转变的旅游房地产产品演进、政府角色从直接投资者转向"城市助推器"等。结合深入的田野调查,本文分析了大理旅游房地产的社会-文化影响,探讨了以旅游房地产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和旅游产业转型工具的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峰 《旅游纵览》2022,(13):148-151
在我国经济水平稳步提升的环境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与消费方式也有了新的转变,由对物与商品的消费转变为对精神文明与体验的消费,开始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身心的愉悦。但旅游业依然存在地域悬殊、发展不平衡、创意匮乏、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因此,为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为必要。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指出当前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以期实现新常态下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