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至德流芳     
正南方夫子言偃(前506—前443年),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年吴地常熟人。小孔子45岁,和子夏、子张、曾子等同年辈,是孔门中的少年弟子。言偃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入学孔门,虽然从师较晚,但能学而有成。孔门有四科,言偃在文学一科中占第一位。孔子曾称赞他:"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言偃对孔子竭力倡导的仁礼有特别的领悟,形成他独有的气概和作风。他领悟仁礼的精神实质,忽视其礼数小节。曾批评子夏之门  相似文献   

2.
隐逸观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在孔子政治思想的研究中却被忽视。本文试作探讨。一孔子隐逸观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关于隐士的衡量标准孔子关于隐士的衡量标准是双重的,即政治标准和伦理道德标准,两者之间互为表里,并非相互分离。政治标准即为士而不仕。在儒家看来,读书是为了做官。孔子的弟子子路就曾说:“不仕无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则说:“三年学,不至谷,不易得也”。(《泰伯》)因此,“学而优则仕”(《子张》),“学也,禄在其中矣”(《卫灵公》),便是儒家指点给文人的一条虽非唯一但极重要的出  相似文献   

3.
论《中庸》的方法论与性命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思《中庸》一书,其中心在于发挥孔子的中庸思想。但子思言"中庸",并非把它单单作为一种方法加以推演。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①但孔子对此义并未作进一步的申论。子思论中庸,发挥了孔子中庸思想的这一方面,阐发了中庸作为方法的德性内涵及其人性论根据。子思的思想,把中庸与成德、成性统一起来,既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孔子中庸思想的根本精神,亦突出了儒家成德之学的基本特征,在先秦儒学思想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中和《中庸》首章提出"中和"这一概念: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  相似文献   

4.
约在三千多年以前,在长江下游建立的明古国,叫做“勾吴”国。这是吴国的古称.其国都就在今天的锡山市梅村镇,当时叫作“梅里”,史称“故吴墟”。创建这个古国的是周王朝始祖周太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至今梅村镇仍有泰伯庙(又名泰伯祠、至德祠、让王庙)。这是东汉桓帝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修建起来的,列入地方祀典,祭祀商末吴国创始人泰伯。现列为省级物保  相似文献   

5.
<正>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将孝悌之道视为和谐之源、立身之本,《诗经》中便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在无锡,孝悌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无锡历史文化“露天历史博物馆”的惠山祠堂群中有一座至德祠,祭祀着江南始祖家族、《弟子规》中“兄弟睦,孝在中”的典型代表——泰伯、仲雍、季札。早在3100多年前,周太王古公亶父想传位给幼子季历,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得知后,为维护家族团结和睦,主动让贤,  相似文献   

6.
旧时中国的孔庙(或称文庙),多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配祀孔子,其中颜渊、子思居孔子的右边,曾参、孟轲居孔子的左边,统称"四配"。唐朝初年,孔庙中尚只有颜渊一人配祀。唐睿宗时,孔庙中的配享者(孔子的门人或者在经学上有成就的人死后随孔子一起受到祭祀)增加为颜渊、曾参  相似文献   

7.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8.
《庄子》颇爱称引孔子故事。详考这些故事,对孔子的称呼分为"孔子"与"仲尼"两类,这隐然关联着故事叙述者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塑造——以孔子为先贤、利用孔子形象正面讲述道家思想时,两种称呼均可使用;而以儒家门徒身份戏拟儒家孔子记述时,则必然称孔子为"子"。了解这一现象有助于理解《庄子》讲述孔子故事的文化立场及对儒家贤者的态度,也有助于认识其他讲述孔子故事的传世及出土文献的性质与构成。  相似文献   

9.
1、延续了二千五百五十四年的古老家族   孔子是孔氏家族的始祖.孔子的子孙七世单传:   孔子、孔鲤(儿)、孔伋(孙)、孔白、孔求、孔箕、孔穿.   至第八代孔谦时生三子:长子孔鲋(其子孙传八世,后绝传).三子孔树(其子孙传六代,亦绝).只有次子孔腾(第九代)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受封为奉祀君.此为祀事封号之始.从孔腾开始,孔子子孙绵延不断.……  相似文献   

10.
孔颜 《文物天地》2020,(5):4-11
《学记》有言:"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中国历来重视教育事业,有着悠久而光辉的教育发展史。孔子是一位躬身实践的教育家,他的成就为后世所景仰,被誉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博物馆(图一至图三)是为纪念孔子、保护儒家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重要文化设施,是孔子故里第一座现代化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在家乡的诸多先贤中,我很推崇明代的朱载堉(1536-1611年).朱载堉生于怀庆(今河南焦作市辖域),葬于怀庆,是在家乡的山川大地上演绎出辉煌人生的一位杰出先贤. 朱载堉一生的成就是众多而巨大的.今天人们根据其知识和成就,授予他很多桂冠:科学家、律历学家、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和艺术的巨星、明代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累积下的精粹,它包括了水土、风物、民俗、建筑、工艺、生活等等。文化具有地域性,它是由一方水土孕育而成,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育一方物"。文化是精神,精神源自物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江南文化源自江南水土。江南,自古便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之水土、之风物,最核心的是一条鱼、一颗稻谷、一片水。三千多年前,泰伯、仲雍告别"周"(陕西、宝鸡、岐山),奔吴而来。这个"吴",  相似文献   

13.
顾永新 《文献》2004,(3):217-228
现在一般认为,《孝经》是孔子门人或曾子门人(或者是再传)记录、整理孔子对曾子讲述孝道言论的著作,成书当不晚于战国时期,其间又经过这一学派学者的不断加工.汉兴,河间人颜芝之子颜贞献之,凡十八章,长孙氏、江翁、后仓、翼奉、张禹等皆名其学,是为今文.  相似文献   

14.
孔子语子贡曰:“予一以贯之”的含义,大体有两种意见:一是孔子强调其学说是由一个最根本的道理贯穿着的。宋儒多主此说。二是孔子强调其学知都体现在行事之中。清儒多主此说。二说之误皆在混此句与孔子语曾子“吾道一以贯之”为同义,因此,前说明显不合此句语境;后说虽揭出“行事”之义,但仍拘牵于孔子语曾子句的语义,弃“贯”本义(贯穿)而用借义(行事),有滥用通假,顾此失彼之嫌。正确解释当为:我(孔子)用躬行(道德实践)来贯穿获得学识才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一件孔子屏风,是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证文物,其上所绘是迄今所见最早孔子像.作者通过考辨文献与图像对比,梳理出自两汉至宋元孔子图像的传承脉络与构图结构流变,并确定此图为《汉书》所记《孔子徒人图法》.西汉时期的孔子屏风、《孔子徒人图法》,规范了这类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的大致风格,此时"孔颜相对",弟子像不过十数人;东汉来年粉本流传于世,学宫中已将弟子像由十数人扩充至七十子,可能已有"孔子行教"一类的孔子像单人.由晋至唐,画家在不改变孔像格套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孔子朝向、删掉颜回图像等方式,创作"孔行颜随""孔子行教"图,并最终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东南文化,笔者的体会就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文化,包括江苏、上海、浙江,若放宽些,还可包括安徽、江西,共计五个省市。 东南文化是伟大的祖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地区的文化相比,东南文化的发展有其自己的特点: 一、起步较迟,发展较快。且不谈史前文化,从有历史记载说起,当黄河流域的文化(中原文化)已相当灿烂的时候,东南地区尚处于文化的蒙昧期。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十一世纪的时候,周文王姬昌的伯父泰伯和仲雍因让位而避奔荆蛮(据说落户在今无锡市梅里),当地人民“断发文身”,非常落后。传到十九世吴子寿梦(前585),寿梦还对鲁成公自称:“孤在夷蛮,徒以椎髻为俗”(见《吴越春秋》)。可见还相当落后。但不久即飞跃发展,直追中原文化,到解放前夕(1949),东南地区成为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了。  相似文献   

17.
<正>苏州古城阊门内下塘街一带,属于著名的桃花坞历史片区,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这里,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五峰园、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曹沧洲故居等名胜古迹。最早的神仙庙(福济观),也在这里。位于阊门内下塘街250号的泰伯庙(至德庙),被誉为"三吴首祠"。其改造重建工程,近年来倍受广大市民关注。如今,泰伯庙已经原汁原味修复。2014年5月17日,市有关部门在泰伯庙举行简朴而隆重的落成仪式后,正式对广大游  相似文献   

18.
上博楚竹書所謂的《子道餓》篇當稱之爲《魯司寇寄言游於逡楚》。此篇記載的主要是子游之事,與孔子無涉。簡文所謂"魯司寇寄言游於逡楚",子游辭行"至宋、衛之間"遇險,當是子游爲孔子"廬墓三年"以後之事。這是傳世文獻從來沒有過的新記載。以此與《荀子·非十二子》篇互參,可知子游在孔門中的地位,遠勝於子夏、子張之輩。上承孔子,下啓思、孟的,不是顔、曾,而是子游。  相似文献   

19.
自来史学名著,观其取材的上界下限。皆有明文可考。例如孔子的《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前481);次如班固的《汉书》,在《叙传》里自言“起元高祖(按刘邦建汉,在前206年),终于孝平王莽之诛(公元25年);又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起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诸侯(前403年),下讫五代周亡(960年)。此皆人所共知,向无间言。但被誉为“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一座不朽的里程碑”的伟大巨著《史记》,却由起讫分明的典型例内,变成了众说纷纭的典型例外,揆诸实事求是,岂非咄咄怪事?关于《史记》起止,特别是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20,(6)
正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随高宗南渡,被赐家于衢州,为孔氏南宗始祖,衢州遂为孔氏后裔第二故乡,史称东南阙里。宋绍兴六年(1136),权以衢州学为家庙。宝祐三年(1255),建孔氏家庙于城北菱湖芙蓉堤畔,规制一如曲阜孔庙。元季毁于兵,明永乐初迁于崇乐坊,明正德十五年(1520)迁于西安县儒学旧址,即今家庙所在地。现孔庙主体建筑有头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思鲁阁、圣泽楼等,庙前设有"金声""玉振""棂星""大成"四门,金声、玉振两门之外,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两块牌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