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兼具改善地缘环境和拉动对外投资的目的。然而,现有研究较少采取地缘战略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数据,通过整合政治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双重差分的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向中亚和西亚地区的投资比“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增长更快,说明地缘战略对中国海外投资有重要影响;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受中国与东道国经贸联系和东道国市场规模的影响,但是地理邻近性、东道国的制度环境和东道国自然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对于加强政治地理和经济地理的结合和制定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政策等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博英  尹海涛 《人文地理》2022,37(2):167-172
克罗地亚是马可·波罗的故乡,作为中东欧地区的重要国家、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与克罗地亚贸易投资合作数据,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的贸易投资合作进展及其贸易投资中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分析。结论发现:中国在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中处于相对核心位置;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更具互补性,竞争性较弱,存在较大合作潜力。目前,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稳步发展,今后可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克罗地亚的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和范围,加强两国在优势产业、基础设施、旅游和服务外包项目等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姜晓晖 《人文地理》2021,36(6):87-95
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了近40年的飞速发展和规模扩张,我国的城市发展步入了“后城市化”时代。“快速扩张下”的城市收缩现象越来越引起理论和实务层面的关注,其中空间层面的资源不匹配和不协调是带来城市收缩的重要原因。基于“空间—行为”互动理论,尝试从“制度—政策—行为”层面的空间不匹配,解释城市收缩的逻辑归因。其中,制度空间通过“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带来收缩城市在空间和社会上的两极分化;政策空间基于政治体制、社会政策带来城市发展的不平衡;行为空间嵌入个体、群体、家庭行为中,通过职住分离、就业环境等带来个体“空间—行为”的不匹配。最后,提出深化经济制度改革,促进收缩型城市再“更新”、关照区域政策平衡,扩大收缩型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人为本”,让城市成为“人”的“家”等治理导向与政策尝试。  相似文献   

4.
杨莎莎  魏旭  魏雪纯  魏然 《人文地理》2022,37(5):150-161
在城市群的形成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城市群内部文化、旅游、科技产业资源优化再配置和协同集聚效应的共同作用,城市群“文化—旅游—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随时间序列呈指数式增长的攀升态势。本文通过对城市群“文—旅—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攀升规律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建立相关数理模型得到几何表达式;继而构建城市群“文—旅—科”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引入时间调整系数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中国城市群及所辖城市的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最后使用模拟验证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群“文—旅—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攀升规律进行拟合验证,探究中国城市群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2018年9月7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与中亚人文交流与合作国际论坛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敦煌市成功举办。该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院、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师范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师范大学中亚研究院、敦煌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编辑部,敦煌研究院丝绸之路与敦煌研究中心,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吉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球媒体报道事件大数据,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距离衰减理论,构建国家影响力评价模型,揭示中国在全球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刻画其国家影响力的演变轨迹和影响空间拓展的过程,并挖掘海量事件背后隐藏的宏观格局形成的微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世界大国影响力指数呈现良好的时空惯性,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是国家影响力指数高值的分布区域。②中国国家影响力指数的提升主要依靠其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过程表现出“先平稳后快速”的阶段特征,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政策特征。③与中国发生事件联系的国家(地区)基本实现全球覆盖,2015年体现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作用的大幅上升。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宏观因素,与发达大国的耦合关系、主动的对外联系、政府主导的国际合作是中国国家影响力提升的微观事件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有效途径。以兰州市为例,借助步行指数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和社会性五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指标体系,对兰州市河谷地区1221个居住小区生活空间质量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城市综合生活空间质量整体偏低,呈“一主两次”的多核组团式空间结构,且具有“东高西低”的不均衡特征。②舒适性空间呈“高值—分散、低值—集中”;便利性空间呈多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健康性空间呈“中间高,两头低,高值偏东”格局;安全性空间呈河谷中心向外递减的趋势;社会性空间呈河谷中心高度集聚、边缘低值集中连片分布。③生活空间质量以中等质量生活空间、较低生活质量空间、低质量生活空间为主,较高生活质量次之,高质量生活空间最少。④兰州市生活空间质量分异产生了居民住房不平等与居住分异、资源配置失衡与空间剥夺、社会信任危机与社会隔离,以及居住区有机更新和空间重构等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刘永乐  张景秋 《人文地理》2021,36(5):131-137,147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航空出行成为居民出行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城市格局。本文基于2019年4月28日—5月10日国内215个机场的腾讯定位请求数据,分析中国城市居民在工作日和五一假日两个场景下的航空出行时空特征,进而探究其与城市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城市居民航空出行在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部沿海高于内陆地区,且中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点;②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工作日,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更偏向“工作日优势型”,而中部地区及西南部地区的非区域中心城市更偏向“假日优势型”,并呈现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下降、上升和波动的日变化,与工作日相比,五一假日提前2小时进入波动期,且居民假日航班时间选择更偏向在下午3点和晚上8点前后;③在工作日和假日两类场景下,所呈现的聚类等级分化与其所在城市规模之间关联性较强,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城市金字塔的规模等级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一带一路”倡议对“民心相通”的强调,针对地缘社会中各种行为体的研究需求愈发迫切。柬埔寨被认为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样板,但中国在此的项目也并非一帆风顺,地缘社会因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非政府组织是当地地缘社会中的一个关键行为体和核心要素。因此,本文以柬埔寨的非政府组织为例,基于实地调研获取的观察和访谈以及二手文献资料和数据,考察中国在柬埔寨的柴阿润水电站项目中当地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及其得以形成的机制因素。解析地缘社会环境可以帮助识别中国行为体在“走出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社会风险因素,推动海外项目在当地社会顺利落地和融入。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引致北极海冰消融,世界大国的北极能源竞争愈发激烈。厘清各国能源贸易关系,寻求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积极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是避免北极地区出现“公地悲剧”的重要路径。本文结合大北极国家概念,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大北极国家能源贸易网络的演进过程及其多维邻近性动力机制,主要结论如下:①网络总体趋向稠密化,其供应重心向西偏移,消费重心向东转移,产销空间高度分离。②网络表现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形成以美加俄为主导的“三极”格局。③网络的三大子群日益显现,中国在网络中的地位不断攀升。④网络演进过程受多维邻近性动力驱动,经济差异是主要内生性动力,地理邻近性是重要自然基础,组织邻近性是主要推动力,文化邻近性的作用趋向弱化,制度邻近性的作用愈加凸显。中国需抓住大北极能源贸易网络消费重心东移的契机,加速推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大北极国家建立“三环”能源合作体系和高效稳定的能源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东北亚地缘政治特点与中韩经贸合作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平 《人文地理》1997,12(1):29-34
本文在简述亚太及东北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的两个特点,探讨评价了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础、原因,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两国今后经贸合作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日本的日元区域化国际化进程给我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带来一些启示,全球化时代区域内经济的高度相关性,欧元和美元金融区对亚洲货币造成的压力使东亚货币合作势在必行。中国在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中国与日本,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同时着力解决好中国正在面临的国内问题。  相似文献   

13.
Behind the rhetoric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Central Asian states have been embroiled with increasing frequency in conflicts among themselves, including trade wars, border disputes and disagreements over the management and use of water and energy resources. Far from engendering a new regional order in Central Asia, the events of September 11, 2001 and the subsequent basing of US troops in the region have served to entrench pre-existing pattern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while highlighting the obstacles that have beset the regionalization process there since the mid-1990s. While all five Central Asian states have been attempting to use the renewed rivalry between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is being played out in the Central Asian region, to maximize their strategic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Uzbekistan strategic partnership has increased the resolve of the other Central Asian states (Turkmenistan excepted) to balance Uzbekistan's preponderance by enthusiastically pursuing regional projects involving Russi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China. This regional dynamic has resulted in the steady gravitation of the centre of regionalism in Central Asia to the north from a nominal Tashkent–Astana axis to a more stable Astana–Moscow one, with possible repercussions for the poorer states of Tajikistan and Kyrgyzstan.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major constraints on regionalism in Central Asia, considering in particular the ways in which the personalist, non-democratic regimes of Central Asia have obstructed state–centric 'top–down' regionalism as well as informal regionalist processes 'from below'.  相似文献   

14.
何添锦 《人文地理》2004,19(6):21-25
中国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了按国际分工构来选择和实施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本文采用比较优势指数及贸易特化系数,分析了中国与东亚各国和地区贸易中工业制品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的状况,指出中国与东亚的产业国际分工的特征、竞争与互补关系以及如何重构中国产业竞争优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东北地缘关系及因应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士君  陈才 《人文地理》2003,18(6):16-19
本文以历史、现状、未来的视角对中国东北及东北亚地区地缘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总结和趋势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因应对策,即:在地缘政治方面与俄罗斯合作,防御日美联合及其构建地区性防御体系;在地缘经济方面与日韩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具体策略方面,推进对国内和对国外两个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促进区际联系和国际合作,用地缘经济促进地缘政治的良性发展,为东北区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6.
Scholarly narratives concerning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 tend to contextualise this project within China's rivalr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Such interpretations often reduce and misconstrue Japan's initiatives in Asian infrastructure finance as mere reactivity to China's advances. This paper will showcase Japan's own foreign and financial policies regarding infrastructure in Asia and the New Silk Road regions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I argue that Japan's presence in that field is underappreciated and under-researched, as Japan's infrastructural footprint in the New Silk Road significantly pre-dates the BRI. Furthermore, I stress the fact that Japan's foreign policy in Asian infrastructure finance featured important cooperative postures toward China, especially within multilateral development banks. The paper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emerging scholarship on the BRI—often reliant o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and projections—by highlighting Japan's role in regional infrastructure to show how our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in Asia can be better informed by economic history and area studies.  相似文献   

17.
陆俊元 《人文地理》2006,21(1):120-122
美国对华地缘战略具有遏制加利用的两面性。在传统层面,美国主要把中国看作战略对手,进行地缘政治围堵,对中国发展构成显著的制约性。但是,从现实利益出发,美国又利用中国,在反恐、防扩散等方面谋求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合作,为中国和平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8.
王辉  刘敬华  杨兆萍 《人文地理》2014,29(2):156-160
近年我国国际旅游合作蓬勃发展,但呈现"东重西轻"和"南重北轻"不均衡特征。基于空间区位选择视角,分析了新疆跨国旅游合作空间扩张机理,构建了5种国际旅游合作结构模式;在时空演进上,新疆以边境区合作占主导,主要分为4种旅游合作类型。其合作基本动力包括地缘驱动力、经济区动力和组织调控力等,复合构成了该区域动态性旅游合作动力系统。随着该区域旅游合作要素不断整合、创新,合作结构模式将不断更新、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