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事记作为方志体裁之一,一直是我国方志体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志书的总体特征是以类系事,以横剖为主,而编年体的大事记正好弥补了全志缺乏纵贯之不足,从而使志书成为一个既有纵观又有横观,经纬交织的整体。志书编纂者要明确大事记的功能、大事选录标准、大事记编撰原则及大事记编写应注意的问题,从而编纂出符合志书要求的大事记。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事记在高校编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应体现客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事记在高校编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应体现客观性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和简洁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撰写概述,首先要分清概述与概况、简介和无题导言的区别。第二轮志书中,概述存在概而不述,面面俱到;逻辑混乱,文繁事杂;论述不当,渲染过分;“穿靴戴帽”,文不对题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文章指出,写好概述要立足高层,概写全貌,浓缩精华;策论公正,评价中肯,褒贬有度;议论有据,寓议于述,实事求是;用词朴实,造句自然,一气呵成;篇幅适当,结构严谨,宁短勿长。  相似文献   

5.
史五一 《新疆地方志》2010,(4):23-24,28
概述是志书主要内容和一方基本情况的概括与阐述。概述要反映一方的全貌,尤其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概述的写法大体则有,定体则无,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这就给概述的编纂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可根据自己对概述功能、特点、内容及体式的理解,巧妙构思运笔,大胆开拓创新,大可不必拘泥于某一样本。  相似文献   

6.
大事记在志书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全书的“纲”,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脉络。它将志书记述年份即时间断限内该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方面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按时间顺序加以简要记载,使读者对志书的整体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概括的了解,具有独特的大事提示性、内容要点的便览性和依日期顺序的检索性。  相似文献   

7.
志书最基本要求是:横排竖写,横不缺主项。纵不断主线。而竖写的要求.应该从事物的发端记起.直记到志书的下限或事物的消亡。一部志书的质量如何,不但要看横排不缺主项,更主要的是以条目的记述而论。我们撰写条目.应该注意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8.
大事记,就是记述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形成的大事、要事、新事,是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事记能够勾勒出某一地区历史的基本面貌和基本特征,反映出一定的历史特点和社会发展的本质与主流,它形成贯穿全志的一条纵线.使读者通过大事记对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纵贯的了解。从宏观上获得全面的认识。因此,编写好志书大事记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审查第二轮部分市(县)志稿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大事记在志书中的作用及撰写大事记应该注意的问题。一、大事记在志书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二、大事记的收录标准与大事遴选;三、大事记的编纂体例;四、大事记事条的撰写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地域经济发展的记述是志书记述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如何记述地域经济发展的轨  相似文献   

11.
城区志编修中建制镇编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历史驿站———建制镇,在现代的城区中有其特殊地位与作用。在城区志编纂中,如何把建制镇写实写好写出特色,是方志编修的新课题,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在编写中不拘一格,用活志书体例;寓条目于篇章,化难点为特点;因事设目,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词汇的出现对修志工作者提出了如何面对的问题.志书应收录新词汇,但要慎重.在民间文学章中设新词汇节较妥.  相似文献   

13.
论方志编纂五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志在历代承续的编纂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编纂原则,其中的五大原则,即存真求实,详今明古,生不立传,述而不论,横分纵述,更是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缪荃孙是晚清民初著名的方志学家。他所主纂的方志,考古、征今并重,文献征实、丰富,并讲究经世致用;而且义例严谨,体例规范。缪荃孙还是目录学家和金石学家,他每编一志,往往亲任艺文、金石两志。缪荃孙编纂方志取得的成就和特点与他丰厚的学养以及对前人的继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了解地情必从风俗开始。第一轮志书对风俗多有记载,第二轮修志有的不入志,有的尽管记有风俗的内容,但异议者不少。文章从正名、辨体、创新等方面阐述了对风俗志编纂的看法,以期提高风俗志的编纂质量。一是正名。针对风俗内容不同志书篇目名称不一致的现状,认为还是定名风俗或风俗志比较好,这既符合方志的传统,包容性也比较大,又可以与民俗学中的民俗志有所区别。二是辨体。此处辨体主要讨论两个问题:1.风俗志的体例内涵。篇目设计上应独立成志,不要放在某个门类下;记述方式既不能混淆古今风俗,又要理清风俗发展的变化脉络,要注意利用阶段性的、转折性的材料,把风俗事项的变化写好,以体现风俗在传承基础上的变异性与时代性。2.省市县风俗志的差异化。三是创新。针对目前风俗资料比较分散的实际,认为地方志办公室可以把风俗志编写作为一个课题,委托高校的专家学者撰写。并针对风俗文本资料少的现状,指出进行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是必不可少的。地方志办公室可以和相关部门合作,进行田野调查,以便更好地收集资料。同时还要重视风俗展现的景观化,不断提高风俗志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第二轮修志全面启动,伴随着修志实践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志书编纂中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不论是修志的目的和意义,还是修志的原则和方法,一些新的见解不断展现:一是修志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基础性工作;二是修志是对历史的再梳理、再认识、再借鉴;三是志书编纂要坚持明确主旨、抓住主线、突出主体三个重要原则;四是修志应从研究时代背景开始;五是要认识到篇目设计具有指南、提纲、目录三个作用;六是资料是志书的基础,要对资料进行审核鉴别,分清主次真伪;七是志书编纂过程中应修用并举。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是地方志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轮全国性编修地方志工作中,各地市对宗教志的编纂已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缺陷。在第二轮修志工作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应该对修志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梳理,以指导第二轮志书的编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2010,(1):7-13
2009年11月10-13日,2009年新方志编纂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对新编地方志经济与社会部类的编修实践及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此次论坛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地方志》编辑部主办、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协办、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承办。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副秘书长兼办公室副主任李富强出席论坛并讲话,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方未艾代表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致辞,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鸿声代表苏州市人民政府致辞。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区划变更(地区变市),造成志书编纂的难度,既要客观反映地区历史,又要突出省辖市成立后的历史,一段历史的两个不同阶段之间形成一个“断层”,篇目设计难顾首尾,记述容易造成混乱。本文为此提出解决问题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修志心得     
笔者参与编写地方志是退休以后的事,很不熟悉,有苦,亦有趣。在编写志书的实践中,点滴心得,抑或拙想,记录在案,就教于方志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