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先生因耳癌去世。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并没有将邹韬奋的光辉业绩湮没,相反,当回顾这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论家的生平时,我们发现,他给今人留下的是一笔笔丰厚的精神遗产。一邹韬奋,原名邹恩润,1895年11月出生于福建永安,少年时代在福州求学,1912年赴上海,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先读小学,1913年升入中学,1917年升入大学,学的专业是机电。机电与新闻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可是,邹韬奋这个学理科的人却偏偏爱上了文史,一心想做新闻记者。他一有空就往图书馆跑,每次都要找当时上海有名的报纸《时事新报》。当…  相似文献   

2.
梦菲 《文史月刊》2006,(4):10-17
邹韬奋从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在邹韬奋逝世5周年之际,周恩来曾经饱含深深的怀念之情为他题词“:邹韬奋同志经历的道路是中国知识分子走向进步、走向革命的道路。”这款字字千斤的题词是对邹韬奋一生的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一生处在光明与黑暗交织的年代,胡愈之与之并肩战斗了10年,并曾给予他重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中,讲到3O年代初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有这样一段话:在团结广大爱国者,发展进步力量方面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是共产党人对《生活》周刊主编邹韬奋的帮助。《生活》周刊原来的内容主要是谈论个人修养问题,进行一些“职业指导”,其政治思想倾向属于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他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靠近了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的道路雷群明邹韬奋在旧中国,以不满50岁(1895-1944)的年龄,用40多本著译、1000余万文字,用高洁的品格和磊落的行动,在后世人们的心目中铸就了一个光辉的形象,他集编辑、记者、出版家于一身的传奇性经历和杰出的贡献,使他荣膺了“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5.
杜重远烈士不是偶然牺牲的。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他为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邹韬奋同志是杜重远最接近的战斗伙伴。不幸的是邹韬奋直到临终前还没有弄清楚杜重远在新疆的真实情况。不错,从“新生事件”到“西安事变”,从“西安事变”到“新疆事件”——盛世才的叛变,这一段复杂的历史被浓雾掩盖着。 胡愈之:《悼念杜重远烈士》  相似文献   

6.
邹韬奋(1895—1944)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著名的爱国知识分子。面对深刻的民族危机,邹以笔墨为武器,挥洒着热血,倾献着精诚,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英勇地战斗到最后一息。邹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而且是个了不起的宣传鼓动家。他留下了大量的抗日救国言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今天认真发掘和研究邹的抗日救国主张,不仅对于全面地研究邹韬奋,  相似文献   

7.
陆茂清 《文史精华》2006,(12):33-41
著名爱国报人邹韬奋一生用一支笔作为武器,对反人民、反民主的恶势力进行斗争,受到反动势力的迫害,6次被迫流亡于海内外。最后一次是他在中共的保护下,从香港流徙辗转来到新四军根据地,他视这最后一次流亡为“甘之如饴”,因为他在根据地看到了中国光明的未来,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相似文献   

8.
硬骨头精神与真诚的品质──关于韬奋精神的一点感受许觉民           一邹韬奋一生的光辉业绩,一言以蔽之,是一副硬骨头精神。他主编的《生活》周刊,扬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对国民党的腐朽政治痛加揭露。蒋介石要收买他,不成;又派亲信胡宗南与他谈判,仍...  相似文献   

9.
正韬奋的道路早在1950年代中期,我在北京大学新闻专业求学时,就阅读了邹韬奋的名著《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对韬奋先生极为佩服。我把新闻界老前辈邹韬奋和范长江作为学习的榜样,立志要做他们那样的新闻工作者。1958年6月韬奋先生的遗作《经历》出版。那时正是全国"反右派运动"后期,也是我北大毕业、等待分配的时节,没能看见《经历》一书。直至1978年6月,《经历》第二次印刷出版时,我才读到它。《经  相似文献   

10.
正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是近代中国著名记者和出版家。他主编《生活》周刊,创办生活书店和三联书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邹韬奋一生办刊物、办报纸、办书店,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韬奋出版奖"和"长江韬奋奖"分别是我国出版界和新闻界的最高荣  相似文献   

11.
邹韬奋的第一次婚姻,有过一段曲折的过程。早在他求学时期,他的父亲就和其要好同事一起,为自己的儿女订下了“秦晋之好”。女方叫叶复琼,是一位十足“诗礼之家”的闺女,吟诗读礼,工于针黹。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时代,父亲包揽子女的婚姻大事是理所当然的。因此,从小受着儒家文化熏陶的邹韬奋,对这件事并没有什么反应。然而,在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封建礼教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反对儒家倡导的“孝道”,主张子女摆脱封建家长制的压迫和统治,成了席卷整个社会的新思潮。许多青年提出了婚姻自由的大胆要求。经过五…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年初,笔采访了定居北京的羊枣的儿媳林佑。提起羊枣,学过新闻传播或历史、中的人可能知道,当年他是和范长江、邹韬奋、胡愈之等齐名的大记,而羊枣又因曾任职于塔斯社和美国新闻处,并擅写国际军事评论,故声名远播,影响颇大。1946年1月,羊枣被国民党当局迫害而死。林佑坦言,抗日战争中19岁的她和羊枣之子杨朝汉订婚时并不知  相似文献   

13.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我们从邹韬奋和鲁迅、郭沫若、茅盾的交往中,看到的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和帮助。邹韬奋先生出版过散文集《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堪称是现代散文家。自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后,他的活动主要在办刊物和办书店这两项事业上,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受到左翼的、进步的作家普遍尊敬和信赖──无论是在人品上还是文品上。这在中国新闻界和出版界可以说是少有的现象。先从鲁迅先生说起。鲁迅与邹韬奋,1933年1月,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上海分会成立之时,他们二人均为执行委员。鲁迅…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战斗在新闻出版战线上──从《生活》周刊到《大众生活》述要俞筱尧胡愈之曾经说过,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那里只要有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知道邹韬奋和《生活》周刊的。现值邹韬奋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特将邹韬奋在新闻出版战线上的斗争经历简要叙述于后。接办...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新闻人,他在新闻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他的新闻思想以戊戌政变为界分析,可看出两种不同的思路及特点。  相似文献   

16.
邹韬奋拒贿     
富春 《文史天地》2003,(7):62-62
邹韬奋从1926年起就在上海主办《生活》周刊。1930年春,有位读者写信给邹韬奋先生,揭露国民党交通部长王伯群贪污挥霍,生活糜烂,虽然年过五旬,仍逼迫上海一位漂亮的女大学生做他的小老婆,且婚礼之奢侈不亚于蒋、宋的豪华气派。韬奋先生看了信后,派人明察暗访那位读者来信属实,便对来信略作润色,加了编者按语,准备在“读者信箱栏发表”。正当稿件排印时,王伯群得知了此事,他连忙派了商务印书馆一位“交际博士”和韬奋先生的老相识,带了十万大洋前往《生活》周刊社同韬奋先生“谈判”。“交际博士”先开口:“邹先生,王部长最近拨了一笔公款,对…  相似文献   

17.
(一) 1936年2月最后一天,上海码头。一位中等身材,戴着眼镜,学者模样的人随着人流匆匆踏上停泊在江面上的一艘客轮。这是一艘由上海开往香港的客轮,那位学者模样的乘客,倚扶在舱外甲板旁船舷的栏杆上,默默地注视着远方。他就是曾因主编发行量达15万份的《生活》周刊而著名的邹韬奋。  相似文献   

18.
群贤毕至1942年,新四军军部统驻在苏北盐阜区阜宁县时,陈毅同志为了加强军队和根据地的建设与文化建设,通过上海地下党组织宣传动员一批有名望的进步人士来解放区考察。陆续到达的有著名文学家钱杏邨(阿英)、夏征农、黄源、蒋天佐、艾寒松,还有著名报人范长江,哲学专家车载,历史学家吕振羽,画家胡考、赖少其,音乐家贺绿汀,舞台美术装置家池宁等数十人。他们到达新四军军部时,受到陈毅军长与盐阜区党政领导的热情欢迎。我国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家、新闻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也是来解放区的名流之一。当时他在香港办宣传抗日的书…  相似文献   

19.
朱佳玥 《神州》2012,(24):52-5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门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的新兴学科已越来越得到各学校的重视,本文从分析高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入手,对改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了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韬奋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