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0年起,考古工作者在西汉景帝阳陵发现了众多大型丛葬俑坑,出土的塑造逼真、排列规整的大批彩绘陶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汉代的政治、军事、历史和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2.
1999年9月16日下午,陕西省人民政府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赵德全副省长向海内外近百家新闻单位的记者揭开了举世关注的秦始皇陵和汉景帝阳陵陵区的重大考古发现成果。1998年初,秦始皇陵园东南部的下陈村农民向考古工作者反映,他们在村边果树地进行浇灌时,发现地面有些下沉。经考古工作者用"洛阳铲"进行钻探,探出了红烧土、木板灰、夯土等。它的发现与秦俑坑最初的发现很有相似之处。随后,考古队对其周围进行了普探。1998年下半年,终于探明这是一座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5米,四角各有一门道,总面积达13689平方米的大型陪…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上下五千年中来去匆匆地走过了许许多多风云人物。秦始皇帝就是其中一位。别的不论,单就其死后的陪葬问题,就像一团欲拨还乱的迷雾,层层笼罩在人们的面前。因此,探寻秦始皇陵及其附近众多陪葬坑的位置和内涵,是许多考古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秦始皇陵周围的许多重要发现,均是当地农民无意中所为。和秦俑坑一样,K9801号坑(即后来人们俗称的“铠甲坑”)的面世,也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相似文献   

4.
一幅秦代的陈兵图——论秦俑坑的性质及其编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始皇陵兵马俑从葬坑的发现,引为世界的一大奇迹。“奇”之于气魄之雄浑、内容之丰赡,使我们进而认识到秦人创造力之伟大,中华文明之璀灿。从更深的意义上说,秦俑坑及其文物,已不独为中国人之骄傲,而应属于世界人民共有之文化财富。无为之作,绝无仅有。秦俑坑之构筑,也当然地毫无例外地受着某种意识的支配和总体规划的制约。作为考古研究者和历史研究者,透过欣赏奇迹的表层,揭示它隐匿的思想脉络,更有必要。责无旁贷,非此莫属。但本人见识浅陋,面对学界同人,郢所之望实是诚焉。 (一)关于设置兵马俑坑意图的研究现状和我之蠡测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谈的两个内容,是在近年来读了研究秦陵文物的诸多文章后的心得体会,目的是把想法提出来,以便交流意见。想法浅陋,本不堪供人过目。但方今国势兴隆、文化昌盛,秦俑研究的盛会在即,不由人望之雀跃。愿以小文出示,一见吾欣欣然之心情而已。牧童焚毁秦俑坑为了说明我的看法,我必须重述一下专家学者论述过的一些观点。秦俑坑焚毁的原因,诸说不同,比较为人所承认的是项羽焚毁说。其次还有秦人自  相似文献   

6.
一号俑坑当是古代方阵的模拟一九七四年,一号兵马俑坑试掘之后,在试掘简报和表仲一先生《秦始皇兵马俑军阵内容及兵器试探》一文中,明确指出:“秦俑坑为一行伍整齐,组织严密的庞大军阵。”接着袁仲一先生又在其它论著中指出:“一号俑坑是以战车、步兵相间排列的长方形军阵。”白建钢同志在《秦俑军阵初探》一文中指出:“整个一号俑坑的排列可认为是“鱼丽之阵。”笔者曾在《试论  相似文献   

7.
秦鸣的《泰俑坑是始皇陵的陪葬坑》,以历史资料,特别是考古发现的实物为依据,直接否定了陈景元的观点,论证了秦俑坑确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整个陵园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1974年,在秦兵马俑一号坑的钻探和试掘中,就发现俑坑内大面积存在着很厚的一层红烧土和木炭,1976年至1977年所进行的秦俑二号坑钻探和试掘中,也发现了同样问题,说明秦俑坑曾遭到过大火的焚烧。关于焚毁的原因,秦俑坑考古队在《临童县秦俑坑试掘第一号简报》中首先提出“秦俑坑有可能是被项羽焚毁”;此后,有人曾提出其焚毁是俑坑内沼气而引起的自燃;  相似文献   

9.
沉睡在地下两千多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一经出土,立刻便以其宏大的气势震撼了世界,引起了有关各方面的兴趣和注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始皇陵秦俑坑考古发掘队连续披露的兵马俑坑发掘报告,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这一世界奇迹的了解和认识。作为一种如此突出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曾经导演过“焚书坑儒”事件的秦始皇时代,反差如此之大,不能不让人感到迷惘和困惑,这一切究竟是怎么造成的? 本文试图以秦的历史发展为线索,对秦兵马俑本身所体现出的部分文化内涵作一点浅显的探讨,以期能够揭示出这种自我矛盾  相似文献   

10.
刘占成  张立莹 《文博》2011,(6):28-31
本文对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长剑从特征、性能、作用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秦剑的合成成份虽然基本符合《考工记》"大刃之齐"的要求,理论上锡的含量没有"超标"。但从实践上讲,青铜合金锡的成分超过百分之二十,就成了脆性材料,制作兵器更易折断。秦俑坑铜剑性能上显然属于脆性材料。从而得出秦俑坑铜剑脆而不韧易断易折不宜实战的全新观点,对以前秦剑"坚硬、锋利、富有韧性"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进一步论证了科学研究只有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特别报道     
莫高窟莫高窟是敦煌文化和艺术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这里保存着中国上千年的文明和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历史见证,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有“人类文化珍藏”、“形象历史博物馆”、“世界画廊”之称。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敦煌石窟群中的代表窟群。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砾石层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  相似文献   

12.
华夏视野     
项羽烧没烧秦俑坑? 据《史记》、《水经注》等一些文献记载“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但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秦俑学术讨论会上,秦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队长刘占成对项羽火烧阿房宫和秦俑坑提出了质疑,并提出六点依据:一是没有发现项羽大军的入坑口;二是没有发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即没有破坏者造成的陶佣一个压一个的叠压现象;三是没有发现兵马俑身  相似文献   

13.
“秦弓”与“吴钩”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器,成为古代军人的精良装备的象征。秦俑坑实战弓弩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军史上的重要兵器——“秦弓”的本来面目提供了重要资料。秦俑坑出土的一种弯刀形兵器,被人们当成是锐不可挡的“吴钩”,例如秦俑博物馆兵器陈列说明中至今仍这样命名。笔者认为这种弯刀形兵器不是吴钩,是一种“镰”。下面对二器作一些初步考证,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钟山石窟的风化及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钟山石窟位于陕西子长县安定城北钟山脚下,为我国宋代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虽不象云岗、龙门石窟那样规模宏大,气势磅薄,但却比前者更精致、活泼。其造型继承了唐代丰满圆润写实之风格,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又一明珠,为研究我国历史、宗教史,特别是雕塑、绘画、书  相似文献   

15.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6.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7.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8.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9.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20.
阜新蒙古贞历史与文化源远流长 ,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她独特的蒙古族风格 ,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在这组系列介绍文章里 ,向人们展示了阜新蒙古剧、蒙古语文教育、蒙古贞文化源流及其特点、蒙古贞历史探源、喇嘛寺庙的建筑特色等丰富的蒙古贞历史与文化。阜新蒙古贞分布于辽宁省西部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使蒙古贞文化显现出其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希望读者能从这一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