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9月16日至18日,第六次全国省级地方志刊物主编座谈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天津史志》、《内蒙古地方志》、《黑龙江史志》、《方志研究》、《上海修志向导》、《志苑》(安徽)、《江苏地方志》、《福建史志》、《广东史志》、《广西地方志》、《史志林》(贵州)、《南中》(云南)、《陕西史志》、《宁夏史志研究》、《新疆地方志》、《长江志季刊》、《兵团史志》以及《哈尔滨史志》、《羊城今古》、《史志文汇》(重庆)、《兰州古今》等方志刊物的主编、副主编、编辑40人.天津、吉林、江苏、宁夏、新疆、哈尔滨等省(区)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刘学沛、副主任陈贤美自始至终出席了会议,并代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代表表示诚挚欢迎.  相似文献   

2.
由原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首届主任陈元方创办的《陕西地方志通讯》(现更名为《陕西史志》)已创刊20周年,至今已出刊125期,合计约700余万言。20年来,承蒙省内外广大作的赐稿及编辑同志的辛勤工作,刊物编发了1700余篇方志工作研究方志理论,总结修志经验。普及修志知识,宣传修志成果,交流修志信息,考证史实,提供史志资料的章,发挥了应有的宣传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方志理论认为地方志有“存史、资政、教化”三大功能,而存史是最重要的.李启宇在《地方志出新刍议》一文中(载《福建史志》1997年第6期)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地方志的三大  相似文献   

4.
第七次全国省级方志刊物主编会议于1995年9月19至2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江苏地方志》,《广西地方志》、《湖北方志》、《广东史志》、《福建史志》、《新疆地方志》(维文版)、《天津史志》、《河北地方志》、《去南史志》、《上海修志向导》、《甘肃史志通讯》、《江西地方志》、《史志林》(贵州)、《海南史志》、《陕西史志》《沧桑》(山西),《今古之窗》(吉林)、《志苑》(安徽)、《史志文汇》(重庆)、《武汉春秋》,  相似文献   

5.
第四次全国方志刊物主编座谈会于1992年8月12日至2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北京地方志》、《天津史志》、《黑龙江史志》、《方志研究》(吉林)、《方志天地》(辽宁)、《内蒙古地方志》、《山西地方志》、《陕西地方志》、《甘  相似文献   

6.
第七次全国省级方志刊物主编会议于1995年9月19日至23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方志》、《江苏地方志》、《广西地方志》、《湖北方志》、《广东史志》、《福建史志》、《新疆地方志》(维文版)、《天津史志》、《河北地方志》、《云南史志》、《上海修志向导》、《甘肃史志通讯》、《江西地方志》、《史志林》(贵州)、《海南史志》、《陕西史志》、《沧桑》(山西)、《今古之窗》(吉林)、《志苑》(安徽)、《史志文汇》(重庆)、《武汉春秋》、《羊城今古》、《兵团史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长江志季刊》、《泉州市志通讯》、《鲤城方志》等26家刊物的主编、副主编、编辑和部分省地方志编委会的领导,共计50余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兼北海市市委书记、代市长杨基常、副市长宁铿出席了开幕式,杨基常市长代表东道主热情洋溢地致了贺词;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成员兼副秘书长高德、贺巍,自始至终出席了会议,并且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二届一次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7.
正由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辑的《镇江市史志研究论文集(第四辑)》于2020年4月出版发行。全书30余万字,分社科课题、党史研究、方志编修、年鉴编辑4个篇章,收录2015—2019年镇江市史志系统撰写的理论文章60多篇,展示了镇江史志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方志编辑学,如何看待方志编辑工作,以及方志编辑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虽然方志编辑学早已经提出此问题,但“方志编辑”这个概念还没有定性,方志编辑工作尚未被社会广泛认可,方志编辑的职能、作用和责任还没有完全确定。方志编辑在方志标题、概念、语言、文字方面都有具体要求,与其他编辑也有着不同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9.
马金选 《宁夏史志》2006,(2):12-15,25
地方志编辑学既是从属于方志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涉及方志目录学、分类学、资料学、校勘学、版本学等方志学分支学科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有的专家、学者将编辑工作称为“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其内涵、外延的广泛性,决定了方志编辑学较强的理论性及丰富的实践性,对于编修地方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此,笔者从建设方志学的总目标出发,结合一般编辑学的理论及方志编纂工作实践,对建立方志编辑学的重要意义、基本出发点及其构想等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究或思考,以期与方志界的专家和学者切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田炳珍先生《对当前方志理论存在问题的思考》(原载《广东史志》1995年4期)一文(以下简称《思考》),获益匪浅。《思考》事实上颇具慧眼地看出了许多新编方志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政治化”或“宣传色彩”,《思考》对时下志评的“八股”模式和应酬、吹捧风提出了中肯的批评,这显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刘柏修、邓玉兰在《福建史志》1998年第1期发表《当代方志学学科体系研究概说》一文。文章就“当代方志学”学科体系研究构想作了概括介绍,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构想:1.“两分法”构想:由方志文本论和方志理论两部分构成;2.“三分法”构想:由理论方志学、应用方志学和方志  相似文献   

12.
钱伟 《中国地方志》2008,(12):38-43
读罢张世民先生的《论史志同源及其他——读〈仓修良探方志〉札记》一文(载《中国地方志》2008年第5期),深为其独特的学术源流探究角度、考察方式和演绎逻辑所迷惑。文章对方志、方志学、起源、传统历史学等最基本的概念理解不清,反而用“史志同源”、“源流互引”、“高位整合”等似是而非的时髦词汇大加发挥,因此在方志的名称、起源、性质、特征、发展阶段以及史志关系等方面都作出了错误的论断。张先生认为,方志不仅多源,而且史志同源,“传统历史学和地方志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并将古诸侯国史、周秦时期的邦国文献以及郡县文献、纪传体通史《通志》、典制体史书《日本国志》、地理总志、日本地方史等统统“整合”成了地方志。可见,张先生所谓的“史志同源”论,其实质就是方志无源、史志不分,等于否定了方志学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正>方志界对于方志是什么即方志的性质问题进行过并还在进行热烈的研讨,提出了几十种不同的说法。笔者也参与了研讨,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见《黑龙江史志》2005年第4期《我对方志性质定义的新表述》)。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即方志的本质问题, 方志界却很少研究。笔者所见到的研究方志本质问题的专文仅有李玉成所写《方志的本质》(载《广西地方志》1997年第1期),韩章训所写《方志本体和本质论析》(载《中国地方志》1998年第5期),金达迈所写《方志本质论》(载《新方志理论与实践二十年》——中国地方志协会2004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相似文献   

14.
编史修志生产力,是指史方志工作在史志园地填空补缺、澄清地域化史迹的综合能力。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编写技巧的专业人同地方史、方志、党史、谱牒、物、献、专业志资料相结合,就构成史志园地的社会生产力。史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主要可以从人的生产经验的丰富程度、劳动技能的高低  相似文献   

15.
于平天,河南省地方史志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方志学者、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市县志工作处原处长、《河南史志》刊物原主编,从事地方志工作20余年来,在繁忙工作中著述出版《方志杂论集》、《志鉴探说》、《志苑躬耕与断想》,共收入文章百余篇,近百万字。他是一位勇于创新,会发现问题,会解决问题,会提高志书质量的方志专家。他有一手熟练的与众不同的写评论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方志与韩国、日本、台湾及欧美等国与地区的史志编纂情况相比,后的方志类作逐渐趋于“史”化或史志合流,而中国方志因其具有相对稳定的化基因仍作为化并不断发展;方志化由于视野的开放与深入、自身的变革与创新而具有较强的生机;同时,近代方志化在吸收借鉴西方外来化后,加强了它的固有形态并在新时期经过扬弃后具有更加稳定的品质。  相似文献   

17.
当代正在志坛风行的方志评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稽查书籍文献记载,最初见于唐代著名训诂学家颜师古等人对魏晋以来地记之类志书的批评.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时称“中古以来,说地理者”所纂述的方志,存在了“竞为新异,妄有穿凿,安处附会,颇失其真”的弊病.李吉甫在《元和郡县图志》自序里,也指出了“尚古远者或按搜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疑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的积弊.著名史学评议家刘知几在所著《史通》一书中,对旧史志失实和浮夸之处,对志书的诸多缺失,也曾样加评论,多所指陈.他批评说:“郡书者,矜其乡贤,美其邦族”;“地理书者,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竞美所居,谈过其实”;“都邑簿者,如宫阙、陵庙、街廛、郭邑”,有的“烦而且滥.博而无限.”这些事实表明;唐代已开了评论志书的风气之先.从所评所论可以看出,当时的方志评论,形式限于概括性的统评,内容则多用指瑕说疵.  相似文献   

18.
当代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档案是其重要的资料来源。形象地讲,档案是志书编纂的供应站,志书编纂这个“满汉全席”离不开档案这个供应站提供的各色食粮与副食品等。据不完全统计,社会主义新方志的资料来源80%取自档案。为此,一些地方将史志工作与档案工作合在一起,成立史志档案馆,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编纂志书离不开档案,档案是志书的动脉血源。一笔者最近偶读《新疆通志.环境保护志》(以下简称《环保志》),除了深深地感到档案与志书的亲密关系之外,也为该志成功地使用档案资料而感到赞叹!《环保志》是由《环保…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方志这个概念是涵盖从方志编纂到方志接受或从方志实践到方志理论的全过程。那么这个全过程的核心要素则是方志文本(或作品)。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故曾给方志作过这样界定:“方志就是一项以编纂和使用各类方志文本为中心的基础性学术文化事业。”(拙文《方志主客体关系论析》,《黑龙江史志》1996年第6期)传统方志学对于方志文本问题也曾有不少论述。  相似文献   

20.
首先,对龙川县志办公室赠阅《龙川县志》表示感谢! 笔者想利用《广东史志》一点版面,将学读《龙川县志》所得到的启示与引起的思考,刊录在此,共商共讨,抛砖引玉。 一、志首照片资料的选择与编辑具有特色 本届修志,创造了“照”体,使许多有存史价值的形象化照片资料编辑到新方志之中,特别是于志首集纳数量可观的用现代化科学仪器摄制的照片资料,志志有之。但是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