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黄艳 《羊城今古》2000,(3):25-27
民间慈善组织(包括善堂、善社、医院)的兴建是广州晚清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先后设立于广州的善堂至少有17家以上,其中润身社善堂、爱育善堂、两粤广仁善堂、广济医院、方便医院、惠行医院、述善善堂、明善善堂便是清末民初广州著名一时的“九善堂”。一时设立善堂之风蔚然,无怪乎时人评日“今日之办慈善事业者,已成社会之一般趋势矣。”  相似文献   

2.
1939年6月至1944年4月,日本利用宏济善堂在华中进行毒化活动。在不到5年时间里,宏济善堂牟取了10亿日元之巨利,为侵华战争提供了相当于12艘航空母舰的物力支持,并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因日人败降时,销匿了宏济善堂相关资料,时至今日,仅有一些关系人的回忆,隐约透露出其恶行之一点一星。本透过尘封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原始档案,以期揭开这一重要毒化机构的具体运作之谜。  相似文献   

3.
论文分析了中国慈善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简述了潮汕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地善堂的基本情况以及善堂的跨国往来及其对潮汕地区的影响,同时描述了地方精英、尤其是商人,为推动善堂在中国及东南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认为处在不同政治环境中的善堂都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求得平稳运行。宗教性质增强了这些善堂的适应能力,而在需要强调其非迷信性质的时候,布善乐施的传统也有助于确立其世俗和慈善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早年旅美华侨的“落叶归根”多是通过各自乡邑的善堂进行的。善堂常资助乡侨在有生之年买棹归国,或将死者遗骨捡运回国。后者要经过埋葬遗体、捡拾遗骨和运送回国的细致过程和严密组织,有时还要做好代还债务等善后工作。本文以《旅美三邑总会馆史略》的记载为例,反映早年华侨社团在帮助华侨实现“落叶归根”愿望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这一过程的烦难和时间的旷日持久。作者认为,实现“落叶归根”愿望过程的烦难和时间的旷日持久,应该是后来华侨逐渐选择“落地生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过程中,传统慈善事业的影响并没有一落千丈、日就衰败,实际上传统慈善的影响力依然广泛存在,依然在社会上发挥着原有的职能,这在清末社会转型的最重要时期表现了出来。社会风俗的改良需要借助传统善堂善会的影响力,群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借助传统善堂善会的影响力,就连新的近代慈善组织建立也深深受到传统慈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晚清时期。广州出现了适应城市社会救济需要而以商人行会为主导的民间慈善组织——善堂。是广州晚清时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先后设立于广  相似文献   

7.
王琴  周锐 《黑龙江史志》2010,(17):29-31
作为清末民初广州民间慈善组织的载体,以两广浸信会为代表的教会慈善机构和以广州九善堂为代表的传统慈善机构,虽然在创办目的、善款筹集、组织机构及慈善活动方面皆有异同,但从客观上看,两者皆缓解了广州地区的慈善救济工作,有利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明清会社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史五一 《安徽史学》2008,2(2):30-37
近年来,明清会社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许多颇具学术价值和特色的成果.诸如,会社的分类、会社的功用,以及善堂善会的发展演变和文人结社等方面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系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社仍将是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研究》2006,(2):225-225
2005年9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宏斌《鸦片——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1895-1945)》,28万字。该书分七章记述、揭露了日本侵华毒品政策五十年的全过程:毒品的种类与国际禁毒公约,日本对台湾的鸦片“渐禁”政策(1895-1945年),日本对伪满洲国的鸦片统制(1931-1945年),华中宏济善堂的贩毒活动(1937-1945年),日本在华南地区的纵毒活动(1938-1945年)。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甲午年(2014年)闰九月新加坡修德善堂养心社宋大峰祖师金像百年回銮活动为例,分析了当代社会海外移民通过将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回传而对中国乡村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从宗教层面看,祖师百年回銮实现了信仰体系的循环与完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改善注入了新元素。从移民历史来看,潮人移居海外,同时在海外将潮人信仰理念传播开来。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与移民共同迁移的祖师信仰也可以实现"返乡"——仪式回传。祖师信仰及其仪式的回传,结合中国本土宗教文化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乡地方社会的信仰体系。从慈善事业角度看,善堂的慈善事业,救济贫苦,施医赠药,造福人类。在潮汕乡村,随着宗教信仰的苏醒,慈善事业也随之兴起,这对发展中国慈善事业有重要意义,同时慈善事业在中国乡村的发展,也影响了乡村的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1.
王力 《人文地理》1991,6(1):35-43
作为区域开发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城市体系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主要领域。本文在总结大量文献基础上,从历史进程、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三个角度入手,对国内外城市体系研究的发展特点、理论范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重点等诸方面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是对一定时期以来这方面工作的一个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2.
皮锡瑞《经学历史》的编纂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学历史》对于经学通史的编纂有许多开创性。该书不仅从时间的跨度和内容的广度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经学史的编纂特点 ,且吸收了西方史学的章节体体例 ,将经学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史用一主题思想贯穿起来 ,从而成为第一部完整意义的经学史并对近代的经学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由于作者门户之见的限制 ,使得书中在探寻经学发展的原因时 ,在对经学史上各流派、重要的经学人物的评价上又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画史、笔记及档案等文字资料,考察现存北京广济寺大雄宝殿之清代傅雯巨幅指画《胜果妙音图》原存何处及其流散经过。  相似文献   

14.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414年立于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东郊,至2004年11月正好建立五千五百九十年。过去曾对其保护与研究进行过总结。十年来(1994-2004),好太王碑的保护与研究出现了一些新交化,中国学者出版了几部著作,发表了一批论文,特别是吉林省考古研究所方起东研究员推出的新释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徐建新研究员对于北京地区好太王碑拓本的发现研究,是这一时期好太王碑研究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5.
姜涛 《安徽史学》2004,(2):5-12
本文认为:近代史应是相对历史与绝对历史的辩证统一,我们这个时代的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吏.本文就近代史研究者所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即: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近代史的转换点以及近代史研究方法论等,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从专门史与边疆史地研究发端的中国边疆学,在学术积累、学术水平、学术规范、队伍建设等方面,目前已具备成为专门学科的条件。中国边疆学以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与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专门史、历史地理学、法学、人类学、国际关系学、边疆现实问题等学科作为学术支撑点。此外,本文作者还就中国边疆学应采用的新的视角与方法、应集中研究的重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
“十年”一词在罗隐诗中频繁出现,其含义往往乃近十年或十数年之谓,说成十年仅是取其整数。罗隐以诗自述科名蹭蹬时所说的“十年”,用法正是如此。《吴越备史》一书首创罗隐“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或者是误解了罗隐诗“十年”的含义,或者如罗隐一样,也是取其整数。此后的学者谈及罗隐时一直因袭《吴越备史》之说,从无异议,从而使今日的研究者在罗隐应举的次数上总是认识不清。罗隐一生应举的次数,如罗隐自己所说,是十二三次,今日引用“凡十上不中第”之说的时候,需要仔细辨正。  相似文献   

18.
曹峻 《东南文化》2007,(5):6-11
略述太湖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考古发现,并对有关夏商时期文化谱系的研究史进行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与思考建国以来考古发现的特点和谱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对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鲁秀萍 《神州》2011,(3X):116-116,118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三方面 ,对日本学者大庭的秦汉史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 :一、对地上地下材料的高度重视 ,体现在对简牍的出土地、次序的排列等进行深入研究 ,并注重实地考察 ,把握传世文献的内在规律。二、注重实证 ,在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材料的内在含义 ,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对象的时代性 ,使研究更为立体。注重历史实态的考据 ,并且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探究。三、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注重问题意识 ,重视历史的内在规律探究 ,对史料的整理自觉地运用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