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眸中国古代地方政治的贪腐与黑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对等级授职制批判为指导,分五个方面对古代地方政治的主流予以回顾和总结。强调历朝历代地方政治的贪腐与黑暗,简直就是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个模子非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等级授职制,各种贪腐与黑暗的遗传密码正是在这个模子里得到了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扬。研究中国古代地方政治,正是为了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史,写成活的地方政治制度史。在一般情况下,信息传递对地方政治的好坏,其作用是相当次要的。 相似文献
2.
3.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在2010年5月6日的视频会议上,宣布重点开展买官卖官问题专项治理,表示要"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相似文献
4.
宋朝的海外贸易很发达,跟一百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现在的日本、朝鲜、韩国、泰国、越南、伊朗、文莱、老挝、菲律宾……都跟宋朝有过频繁的商业交流。
商业交流必然伴随着居民迁徙。有些中国商人去海外做生意,喜欢那里的环境,就不走了,在国外扎了根;也有些外国商人来中国感觉不错,于是也携家带口搬过来定居。 相似文献
5.
清官元旦筵宴,无论是宴会的礼仪典制.还是筵宴的举行与否,入关前后存在明显的差别。入关前的元旦筵宴,其政治目的非常明确.不轻易取消。入关初期的元旦筵宴经历了过渡时期.一方面仍然保留着入关前的一些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确立宴会礼仪树立皇帝的绝对威严。典制具备的清宫元旦筵宴弥漫着皇权至上的气氛。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宋代官田鬻卖规模考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的官田鬻卖引人注目,是“官田私田化”说的主要论据。鬻卖官田说明土地的交换价值受到重视,是国家土地产权强化的体现。被鬻卖的主要是没官田,鬻卖恢复了其原有的民田形态,且规模不大。官田鬻卖是在私田官田化和公用水面田产化的基础上实现的,不是影响官田总量的决定性因素。在官田鬻卖的同时,学田、职田、屯营田以及沙田、湖田等官水利田仍在扩展,其规模远远大于所卖官田。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宫廷画家的官职、称谓不一,任职混杂,史料记载零散、简略,给宫廷画家身份的辨认造成一定的困难。从宫廷内部管理状况来看,画家的官职多样且分散,涉及多个职官体系,官职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虚职,在具体管理方面权归内廷太监。本文力图从明代职官体系和内廷隶属等方面切入,区分辨别宫廷画家的官职与称谓,从而进一步认识明代宫廷画家的身份定位,了解明代宫廷绘画创作的运作状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清代八旗世爵世职群体的入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清以武功定天下,后金奠基立业中形成的八旗世职集团,一开始就是这一隆兴政权的实际主宰.天聪时,部院等文职衙署设立后,他们又充斥并操纵部院要害部门,直到顺治中期,以世职集团为核心的清初政局还呈现着鲜明的贵族政治特色.顺治以后,八旗世爵世职及其子弟任官的特权仍通过一些制度体现出来并得以历朝相沿.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研究者一般认为,南宋后期只存在郊坛下官窑一处。但是,通过对南宋时期文献记载的考察,作者认为,南宋后期与南宋前期一样,也有两座官窑——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郊坛下官窑从建立之日到南宋消亡之日,一直都在乌龟山麓经营窑业,而修内司官窑,则于13世纪10年代前后从老虎洞搬迁到了望江门内金钗袋巷。 相似文献
19.
官样是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生产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生产过程官府决定产品类别以及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本文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制瓷官样入手,通过与大量的传世瓷器对比,在论证清代制瓷官样制度的基础上,追溯了中国古代制瓷官样的历史,进而论定官手工业和官样制度是造成封建社会后期工艺成就衰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