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四川西部的两江一河上游流域地区,是历史上我国藏羌地区古碉建筑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这一区域内的丹巴县则无论在过去或现在都以丰富的古碉建筑文化遗存而久负盛名,享有“千碉之国”的佳誉。漫游丹巴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古碉建筑极为醒目,令人震撼。丹巴县无论在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是古碉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功能类型及外形形状最齐全,历史发展脉络最清晰、最久远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太原的碉堡     
碉堡是一种战争的产物,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抵抗轻武器攻击的有效性防御工事。多为砖石构建或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种类多样,形态各异,依山势而建,傍地形而筑。主要以梅花碉、筒碉、地堡、暗堡为主,其它样式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3.
正第四部分东山碉堡(下)黑驼大方碉黑驼大方碉是一座典型的围寨式防御设施。位于小店区北营街道办事处黑驼村村西南北走向的山梁上。它与阎军其他碉堡不同,更像一座晋北长城边随处可见的明代军堡,四四方方的形制,夯土构建的堡墙,墙外砌有石条,每边长30米,寨内建有6个石窑,窑顶与寨墙铺平。单就外形而言,把它称为大方堡似乎更确切一些。大方碉四周挖有三四米深的护堡深沟,再加上5米高的堡墙,而且壕沟里杂草丛生,无处下脚,没有梯子或其他攀爬设施,登攀堡顶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凡是到川西北大小金川和岷江流域的人,一踏上这块高原的土地,就会感到自己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河水像一条条哈达在群山中蜿蜒,圣洁的雪山虚幻迷离,五彩经幡在风中摇曳飘动,雄伟的碉房静静地矗立在寨落或山间,墙上那醒目的各种图案令人浮想联翩。 图案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嘉绒山寨碉房墙上的图案独具特色。 嘉绒人居群山间,为抗御冬日严寒、夏日  相似文献   

5.
嘉绒藏年的传说郑传发居住在川西峡谷地区的嘉绒藏族,很古以来就有过嘉绒藏年的习俗。嘉绒藏年不同于内地的春节,也有别于其它藏区的藏历年,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是当地民族风俗最集中、最典型、最彻底的反映。每年冬月11日前,藏家山寨碉房就全部用白泥浆粉...  相似文献   

6.
从举世闻名的大渡河起点向东,有一方古碉群立、古木丛生的吉祥宝地,这就是丹巴县的梭坡乡。梭坡,藏语意为蒙古族。相传很早以前,在这片世世代代藏人栖息的土地上,迁来了一批蒙古人,他们在这里开荒、耕作、放牧,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也许是由于各族人民世代友好地生活在这里,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许是古堡群碉春秋夏冬、风霜雨雪的感化,这里的人民至今沿袭着古老的婚丧习俗,带着浓浓的藏汉文化交汇的色彩,也许还有蒙古风俗的遗存。古老的婚俗梭坡人结婚定要选个吉祥的日子举行隆重的接送亲仪式。新娘梳妆打…  相似文献   

7.
正在左云中部和西北部山区有一项宏大工程,至今遗迹灼灼,它就是村人所云的"马旅长工事"或"马旅长战壕"。所谓"工事",就是军中所构筑的掩体、碉堡、障碍等。经过笔者近4个春秋的调查了解和考证,该项工程逐渐浮出水面。那么,在左云地面上到底有多少处马旅长工事呢?就目前了解到的独立存在的工事有18处之多。它们分别是陈家窑老虎山暗碉(2处)、黑龙王山前碉堡、汉圪塔  相似文献   

8.
正第七部分河西碉堡(上)汾河铁路桥太原火车站到白家庄的西山支线铁路筑成于1934年9月,全长23.3公里。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第7军19师横扫敌"坚贞师"驻守汾河铁路桥西山支线的一个营,当进攻到桥头碉堡时,受到敌人的拼命抵抗,一位战士奋不顾身冲到碉堡火力死角下,把一颗手榴弹从射击孔塞了进去,战士们趁敌混乱,端了碉堡,牢牢地控制了这条重要交通线。  相似文献   

9.
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黄清华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曾两次路经川西北的金川,并创建了金川赤区。三十年代的金川是一个藏、回、汉民族杂居、军阀势力明争暗斗、土司制度根深蒂固、民族隔亥较深的地方。红军到达此地后,针对这...  相似文献   

10.
开平城乡大地上的1833座碉楼,展示着碉楼主人中西合璧的生活状态和文明取向。一百年前,这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从外在的建筑、器物,到内在的制度、观念,都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农民式的接纳和创新,从而掀起了一场乡村“洋务运动”……  相似文献   

11.
正第九部分相关延伸链接相关延伸:碉堡这个战争的防御性设施,究竟什么时候用于战争,眼下还没有找到准确资料,但在中国战场的第一次大规模运用是在上世纪的30年代初。1928年毛泽东、朱德会师井冈山后,以此为根据地,迅速向周围发展,大有燎原之势,以朱培德为首的国民党江西地方势力,因军事上多次"进剿"红军不利,效法李鸿章当年剿灭捻军之深沟高垒战术,在赣西、赣南等地修碉筑堡,对根据地进行封锁。  相似文献   

12.
《文献》2017,(5)
古砖研究在金石学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然相关文献较少。《铜井文房砖录》是晚清著名藏书家、学者莫棠著录自藏古砖情况的著作,既是研究历代古砖和砖文的重要资料,又体现了莫棠金石研究的兴趣和成绩。据目前所知,该书的版本有苏州图书馆藏陈子彝抄本和上海图书馆藏冯雄景岫楼抄本,这两部抄本所著录藏砖数目以及个别文字上有所差异,综合起来方能了解莫棠的藏砖情况。从本书看,莫棠藏古砖有两大特色:一是侧重于孙吴和萧梁古砖的收藏,二是拥有比较罕见的画砖。本书所著录的古砖既有字砖,也有画砖,莫棠并不对古砖文字作单纯地释文,而是选择一部分古砖,根据其文字或图像的内容加以描述和考释。每一块砖考释文字长短不拘。莫棠的考释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结合史实,对古砖制作年代进行考证,或加案断。其次是从古砖出土地点发现问题,并加以解释。再次是将自藏古砖与他人收藏、著录或发现的古砖考校异同,以明其性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物世界》2009,(3):1-1
古往今来,神秘的古羌文化曾经令无数的好奇者心驰神往,趋之若骛。步着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诗韵,来到羌区山下举首仰望,蓝天映衬的羌碉在云雾飘渺的山腰间时隐时现;而踏上高高的羌寨,似乎一踮脚就能摘下头顶的白云——哦,多么令人景慕的“云朵中的民族”。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2005,(10):4-17
丝绸古道有一些支线从青海经过。这里的自然风光雄奇壮美,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等名胜古迹众多,这里生活着汉,藏,回,蒙古,土,撒拉等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5.
正在武汉市武汉晚报社门前,有一座高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它因位于江岸区建设大道路旁而为过往行人所注目,成为武汉城市街区一个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2011年,该碉堡被确定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其说明文字中称之为修筑于1948年,是白崇禧为了阻击解放军所修筑的反共碉堡。最近,我连续接触到几份档案,却证明该碉堡修筑于抗日战争爆发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三部分东山碉堡(中)双塔寺双塔寺位于太原东南2公里处,因寺中高耸着宣文、文峰两座明代万历年建的古塔得名。该要塞由13个大碉堡和35个小碉堡组成,南北长400米,东西长1000多米,这是个被阎军号称为固若金汤的"生命要塞",驻扎有阎军第43军军部和49师、70师、72师一部和一支由日本人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17.
在1943年小山富士夫的《支那青瓷史稿》中,就越窑采集到的青瓷片而言,陈万里先生的《越器图录》(1937)一书收录有最丰富的陶片,然而又都去向不明。其次,又叙述了松村领事采集到的越窑青瓷及在上海购买的东洋陶瓷研究所藏的越窑青瓷片,已收藏于根津美术馆。在松村领事先生的论文中,记载着从1935年起,越窑青瓷片很走红,在杭州的古美术商那里,收藏有很多的陶瓷片及陶瓷器具。据说这些都被从上海来购物的人们抢购一空。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底,"摄眼天下""秦宫汉月"等网友在西祠胡同"南京城市记忆"版发帖呼吁:"拆迁拆出一座大碉堡","急需保护!"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1月至2月,笔者5次到现场调研。实地寻访发现,拆迁工地新发现的两座抗战碉堡,其功能都是多射孔轻机关枪工事。拆迁废墟新发现两座抗战碉堡全民族抗战爆发前夕,京沪杭一带划分为京沪、沪杭和南京三个防御地区。南京城外构筑外围阵地  相似文献   

19.
古碉是战、居两用的建筑物,由于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在建筑技术上又具有其独特的民族传统,因此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已成为国际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川西高原的藏羌古碉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处岷江上游和大渡河上游的川西高原,素有“碉的世界,碉的海洋”的美誉,这里自古就是多民族活动的舞台,沉淀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历史积淀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极高的民族、历史、考古等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