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检阅我国期刊出版事业的成就,扩大期刊影响,促进期刊繁荣,国家新闻出版署定于今年九月在北京举办全国期刊展览,届时全国各地具有国内统一刊号公开发行的各类期刊,均可选送近期所出刊  相似文献   

2.
正全国重要社科类期刊中央单位在京期刊全国地市报都市报交流展3月23日至31日,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全国重要社科类期刊、中央单位在京期刊、全国地市报都市报展览交流在北京国际体育健身中心举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期刊展基本情况 今年11月初,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主办了中国期刊展。这次中国期刊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也是世界期刊史上规模最大的期刊博览盛会。我国现有期刊8725种,参加展览的达7000余种。“中国期刊方阵”展区参展期刊近1300种,中央部委有30个展团近1000种期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团参展期刊近5000种。贵阳市政协《贵阳文  相似文献   

4.
展览馆进行展览活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解说。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直观地通过视觉接收展品的信息,但其无从了解展览物品背后的故事或意义,因此展览解说对展览活动至关重要。展览解说不仅需要解说员将展览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而且在展览的过程中,更需要讲求展览解说的语言美、内在美以及形式美,以充分体现展览解说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5.
赵若涓 《黑龙江史志》2013,(15):168-168
临时展览是博物馆展览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让观众得到更好的观展体验,可以在展览中设计观众互动,让观众不仅仅是看展览,更能够参与到展览中来。本文将就临时展览的特点,分析临时展览中经常使用的观众互动设计之利弊。  相似文献   

6.
自博物馆诞生之初,器物和文献便同时被纳入展览收藏体系,直至图书馆、档案馆和方志馆等机构展览业务勃兴,文献展览才作为一种现象级展览获关注。但图书馆等机构的展览,更多的是主张与博物馆合作,或者干脆效仿博物馆器物展览之策展理念和方法。事实上,器物展览和文献展览属于两种常见的形态。本文在界定两类展览相关概念、探索两者历史渊源的基础上,提出器物展览和文献展览在信息的特征与载体的类别上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基于两类展品所策划的展览,应当具备两套不同的策展理念和阐释模式,差异在于是否需要进行信息重构。鉴此,在探索展览专业化的过程中,不可一味专注于方法论上的问题,而是需要先讨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问题,弄清展览自身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差异性前提下的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杜姗 《东方收藏》2022,(6):115-117
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传播媒介,其呈现方式决定展览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展览的呈现方式发生了转变,这也决定了艺术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的展示舞台其创新性呈现方式的价值有所提升。基于以上,本文通过对美术博物馆与艺术展览的分析,阐释艺术展览呈现现状,探讨当今艺术展览呈现方式的新趋势,由此创新艺术展览呈现方式也为观众、艺术展览及美术博物馆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龚青 《东南文化》2011,(4):90-9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是博物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直接载体和最佳切入点。陈列展览策划作为创造性运作陈列展览的有效手段,与陈列展览水平及博物馆建设密切相关。陈列展览策划能力是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加强陈列展览策划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化陈列展览策划有助于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探析陈列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建设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陈列展览策划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探索,有益于增强对陈列展览策划与博物馆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临时展览是现代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能够吸引更多社会大众的注意,丰富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与内容。但部分博物馆在开展临时展览时并没有做好组织工作,导致临时展览无法发挥作用,不利于现代博物馆的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先介绍了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概念与意义,继而针对博物馆临时展览现状展开探究,最后指明博物馆临时展览的组织策略,以期为博物馆临时展览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博物馆展览而言,传统的展览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化技术在现代博物馆展览中的发展历程,对比传统的展览方式和数字化展览方式的不同,从具体的博物馆展览案例中分析其优劣之处,从而得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现代博物馆展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神州民俗》2009,(10):F0003-F0003
陈蔼,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广州艺格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作品曾入选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第三届成都国际双年展、第十二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优秀奖)及多次省级美术展览,作品被广州美术学院、成都现代美术馆等机构收藏,作品和论文在《美术学报》、《画风》、《岭南画派的现代意义》等期刊发表。  相似文献   

12.
田田 《文物天地》2023,(S2):4-9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报告》自2019年度起发布,其中包括当年在展展览的基本信息。据此分析,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展期有所延长,展览重心由艺术转向文化、对外输出展览也由展文物向展文化过渡;展览内容注重为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纪念日营造氛围,及时反映新时代各领域成就,提炼和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在大量展览实践的基础上,对展览体系构建和展览品牌建设也作出了一定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李精明 《东南文化》2023,(1):149-156
展览类型或展览面向对于展览策划、展览评估具有方法意义。宗教文物具有艺术面向、宗教面向等多种面向,根据展览面向不同而有不同的策展依据、评估指标。博物馆展览往往倾向于展示宗教文物的艺术面向。从展览目的、展览的陈列与设计、展览文本内容三个层面,对宗教文物展览案例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宗教物件整体的品质影响了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馆所的创办人和历任馆长的理念、馆所形成的展览惯习、策展人的专业背景均为宗教物件是否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影响因素。博物馆可通过制定明确而具有差异化的博物馆宗旨和定位、吸纳不同专业背景的策展人、确定清晰的展览面向,促进宗教文物展览的多元面向,避免出现博物馆的美术馆化、宗教文物千篇一律展示为艺术作品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周杰 《文物天地》2023,(S2):22-26
博物馆临时展览需要践行做好上展品的风险管理。在临时展览文物保护中践行“稳定”理论,从深入了解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大小环境出发,为上展品“量身定制”临时展览文物所处微环境,将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贯穿于整个展览始末,提出临时展览文物保护工作技术路线,是成都博物馆现阶段临时展览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彭文 《文物天地》2022,(S1):28-34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连接公众最主要的方式。近年,展览的叙事成为学界关注的话题,但如何在展览中采用恰当的叙事方式以串联展览的“故事线”,使展览的逻辑合理、完整,也使展览所表达的内容更丰富、生动,亦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以原创展览“平天下——秦的统一”为例,阐述当代历史类展览在内容表达上的叙事方式和方法,希冀抛砖引玉,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展示需要更新和突破的几个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示理念落后是制约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关键因素。提升我国博物馆展览的水平,特别需要在展览模式选择、展览核心特征把握、作为非正规教育手段的展览的基本要求以及什么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展览等方面更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博物馆文物展览的筹备都有一个繁琐而漫长的前期策划过程。策展人首先要组织团队确定展览的背景、主题、性质、宗旨、目标、规模以及展览主要面对的观众群体,然后进行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围绕主题选择参展文物和辅助展示内容,进而构思设计展览的大纲。待展览内容大纲成形后,往往还要组织相关的专家对大纲进行讨论,进一步完善。此时,展览的筹备将进入实施阶段,确定的展览大纲交付展览形式设计人员进行展览的形式设计,再交由施工单位或人员进行施工。最终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18.
展览与空间密不可分,成功的展览应与其所在空间的特性协调统一。在名人祠堂古建中进行展览工作,即应考虑展览、祠堂、古建三者的融合。通过展览的方式,讲述祠堂所祀先贤的事迹,彰显其精神品质。考虑祠堂的基本功能,在展览中设置满足祭祀功能的陈设。注意展览逻辑与古建格局相适应,形式设计与古建风格相符合,保证展陈施工对古建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它既要符合展览传播的需要,又要以观众为中心,吸引公众参观。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应该结合自身的定位与资源,确定陈列展览的主题和特色,重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文本与设计制作,加强陈列展览的学术支撑,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阐释展览内容特别是出土文物的综合价值;同时,有效运用高科技展示手段,补充完善陈列展示方式,提升陈列展览的感染力,追求陈列展览艺术与陈列展览技术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传播展览的知识信息,从而实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更好地发挥传播与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20.
黄公达 《东南文化》2023,(1):143-148
近些年来,阐释理论在博物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博物馆作为肩负着生产知识和文化传播使命的社会文化机构,对展览进行必要的展览阐释可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实现自身的使命宗旨。当下许多历史、综合博物馆对于展览阐释较为重视,艺术博物馆对展览阐释却关注不足。我们应从传播符号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博物馆的展览阐释,上海博物馆展览“东西汇融——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特展”在展览阐释中运用了传播符号学理论,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艺术博物馆可以此为借鉴,从展览阐释的结构、展览阐释的内容、展览阐释的方式这三个角度提高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