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挹娄”一称见于记载,始于魏文帝时成书的《魏略》:“挹娄一名肃慎氏。”可见《魏略》的作者认定“挹娄”乃肃慎之别称,后代史书多抄录于此,记“肃慎一名挹娄”或“挹娄一名肃慎”。遗憾的是《魏略》一书后代佚失,未能流传至今,现在所能见到的为清代辑本。所以,对当时《魏略》的作者所记“挹娄一名肃慎氏”的真伪无从考证,其根据就更无法了解了。  相似文献   

2.
满族命名纪念与“满族颁金节”柳湖近年来,国内各地满族同胞多于每年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举行“满族颁金节”庆祝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命名日”是怎么回事?“颁金节”名称又从何而来?满族的先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的肃慎。其后,几经发展衍...  相似文献   

3.
《山茶》2011,(11):44-45
满族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两度建立中原王朝(金和清)的少数民族。其渊源可上溯到距今约六七千年前肃慎族系的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史书上关于满族先民和中原往来的最早记载见于周代:周武王时。肃慎人贡献过“楷矢石奢”。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曾提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汉以后史书中记载的肃慎后裔:挹娄、勿吉、棘鞫、渤海、女真则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中国后。满汉长期杂居的局面开始形成,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相似文献   

4.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族源上说,先秦时的肃慎与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女真都是满族先世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族称。满族居室与建筑是同满族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的,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精神文明的进步而不断进化、、完善的。同时,与满族的生产劳动、生活方式、婚姻家庭、宗教信仰等紧密相关。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高寒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也与满族居屋、建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满族的居室与建筑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征。 满族先人居室经历了一个由地下到地上,从简陋到复杂的漫长过程。虽然年代久远,史书汜载甚微。但从一些资料的片言只语中仍可窥其大略。肃慎、挹娄均处于原始氏族社会,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畜牧经济占有一定的地位,养猪较为普遍。由于地处高寒,生产力低下,生活艰苦,故其居室为约100—200平方米长方形地穴式或半地穴式。“挹娄”满语为“穴”的意思:因“常为穴居”,故得名“穴中人”。但并非终年穴居,据《晋书》等记载,“夏则巢居,冬则穴居”。“巢居”类似从前东北山区常见之“马架子”、“窝棚”。挹娄穴居“以深为贵”,故“大家深至接九梯”(《后汉书》)。“挹娄……常穴居,大家深九梯,以多为好……其人不洁,作  相似文献   

5.
赵书 《北京文史》2001,(1):23-25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在北京历史悠久、有谱系可查的世居民族之一。满族人在先秦时期称肃慎、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时称女真。无论是叫肃慎也好,叫女真也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北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她同汉族及其它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在我国周代第一部典籍《尚书》中,对满族的先人肃慎族就有明确的记载。在《国语·鲁语》中经孔子的考证,肃慎是周王朝行使行政管辖权的边远领土,即“荒服”。在我国唐代时期满族的先人靺鞨族在东北建立了渤海王国,隶属于唐帝国管辖。后来在女真人完颜部统一白山、黑水各部起兵灭辽以后,又建立了金朝政权,形成了与南宋对峙局面,这是中华民族内部的统治阶级互相矛盾所引起。这种南北割据不属于外国侵略中国,或中国侵略外国的国家关系,只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暂时的分裂局面。到了清代,满族的统治阶级实行满汉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统辖全中国长达268年。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同外  相似文献   

7.
广袤的黑龙江地区是满族世代居住地之一。满族的源流可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的肃慎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韩和女真。满族具有精骑射、善歌舞的传统。远古时代就形成的骑射渔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给满族民歌打下了深刻的格印。《松漠记闻》一书中曾提到:“满族有宴会,全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手颤,反一袖子背,盘旋作势,曰莽式,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曰‘空齐”’。这种“莽式舞”、“空齐歌”,往往都是表现骑射渔猎生活的。清朝时,统治者实行征兵制,他们从军戍边,长年不归,留在家中的妻子老小生活艰辛,思念亲…  相似文献   

8.
满族萨满跳神音乐概述石光伟,刘桂腾满族及满族萨满跳神满族,作为我国北方古老的渔猎民族,她的先世,先秦时称肃慎,两汉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到十世纪前辽灭渤海时已经以女真之名见称于世。1635年,皇太极废除诸申(女真)的旧称,定族名为满洲,...  相似文献   

9.
“肃慎”一名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肃慎作为东北的民族,以古老而闻名。多年来,对肃慎族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肃慎”一名,一直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试就一些古代文献、考古资料以及民族语言等方面的材料,提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各位专家赐教。对“肃慎”一词的解释,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曰鸟名。《说文解字》鸟部释:“鷫(?)……五方神鸟也。”东汉王肃注《尚书》云:肃慎,“鸟夷,东北夷,国名也”。后世主肃慎为鸟名者,多承此说。近者,傅朗云、杨旸大加发挥:“汉语鷞鸠——鹰;满语译作宋昆,再汉译为海东青。”这是把“肃慎”一词解释成汉语的满译。二曰通古斯语“人”的  相似文献   

10.
<正> 满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古老的民族。满族是"满洲族"的简称,满族的祖先早在四千年前就聚居在长白山上。据《山海经》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肃慎人即为满族先民。在满族的众多文化之中,最渊远流长、最具特色的就要数满族的宗教——萨满教了。满族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就像其他民族崇拜"图腾"一样,满族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为我国的原始宗教之一,所反映的是原始初民时期的认识规律,是与人类社会前进相同步的。它主要分为: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跳神仪式等。  相似文献   

11.
论满族舞蹈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舞蹈文化积淀深厚的民族。满族虽然形成于十七世纪初,但它的先世,却可以从明代的女真人,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长期居住在我国东北边疆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是以狩猎为生。肃慎人的后裔女真族就是满族的先世。所以满族生活习俗就是女真族习俗的绵延。清军入关后,尽管受到了许多汉族习俗的影响,但在其主要方面,却仍然保持着本民族固有的特点和风格。由此看来,今天舞台上经过发展,演变而来的满族舞蹈和“满族秧歌”舞蹈,使我们很自然地会把它的动作和表演及服装道具与本民族的民俗习性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本书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即由《满族简史》编写组傅乐焕等几十位同志着手编撰,其间几经修改,直至一九七九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几位同志重新审订,最后由王钟翰同志定稿,交由中华书局出版。《简史》是长期集体劳动的成果,也是对多年来满族史研究的一个总结。《简史》是第一部关于满族史的学术专著。依据详近略远的原则,上起先秦的肃慎,下迄建国之初,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满族  相似文献   

13.
三代满学耕耘者的硕果──读《爱新觉罗氏三代满学论集》白凤岐满族,追溯其先世肃慎、挹娄、勿吉、、女真,历史悠久。尤其是女真和满族,均曾入主中原,建立过金和清两个封建王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女真人和满族,亦均曾有过自己灿烂的传统文化,同时又...  相似文献   

14.
沙市的满族     
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满族的祖先长期居住在长白山东北麓和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传说在尧舜时代,满族就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据文献记载,满族在周代称为肃慎,战国以后称挹娄,北朝和隋唐称为勿吉和靺鞨,宋辽以后称女真和女直。16世纪后半叶和17世纪初,满族杰出的政治家努尔哈赤完成了统一女真的大业,1635年11月23日由努尔哈赤  相似文献   

15.
祖国东北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文化的发祥地,蕴藏着绚丽多采的满族民间艺术遗产。满族剪纸就是近年来在长白山区挖掘、发现的。 剪纸,在中原,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满族剪纸始于明代。 后金(清)皇太极时期,女真人已开始自己造纸。“纸是用夏布、麻苧捣烂浸泡,拌糠秕以制造的”(莫东寅《满族史论丛》101页)。在长白山区,满族称纸为“豁山”,“夏秋捣败萱楮絮沤之成毳,暴为纸,坚韧如革”。还有用桦木造纸,“东山桦木,性柔而坚好,麻性棉而韧,可以造纸”(张凤台《长白汇征录》)。在民间,还有“捶布以代纸”(吴振臣《宁古塔纪略》345页)……满族的纸是自己土法制造的,就地取材,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据考,在满族有纸之前已有了“剪纸”,那是用皮革、鱼皮、麻布、植物叶子等物剪刻而成的粗犷图案。贴或缝在衣服、枕头等物  相似文献   

16.
满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满族的歌舞不仅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有广泛的群众性。过去,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都要举行歌舞活动。 满族称舞蹈为“玛克西木”,形式丰富多彩。本期封三的一组照片,是本刊特约记者任力同志在—九八五年五月辽宁省新宾、岫岩、凤城三个满族自治县成立庆祝大会上拍摄的。这组照片摄下了满族三个传统民间舞蹈的精彩镜头,反映了满族人民欢庆自治县成立的喜悦心情。 “笊篱姑姑舞”是独具特色的满族传统民间舞蹈。它是根据满族民间故事《笊篱姑姑》改编的,表演者多为儿童,手持笊篱,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故事内容,有的伴有歌曲,歌词有  相似文献   

17.
满族称生孩子为“落草”。这种习俗带有浓郁的狩猎民族古朴、粗犷的遗风。在反映满族社会生活的满族作家作品中也有所描写。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贾宝玉装束时曾写道:“颈上挂着长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老舍先生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我在降生前后,母亲当然不能照常伺侯大姑了,这就难怪在我还没落草儿,姑母便对我不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古代黑龙江地区的三大族系,即西部的鲜卑--室韦--契丹--蒙古系;中部的秽貊--索离--夫余--豆莫娄系,又称古亚细亚族系;东部的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系,后来有人称为通古斯诸族,最后称满族.鹤岗地区位于黑龙江地区的东部,古代民族应为肃慎女真族系.  相似文献   

19.
曹德全 《满族研究》2003,(2):84-87,96
“满族八大姓”历来在民间有此说法,但这“八大姓”含义是指地位显赫还是指人口数量多?其中有何联系?本文通过《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历史文献记载,论述了“满族八大姓”的来历。  相似文献   

20.
满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王朝,奠定了中国今日版图,发展了中国文化,在其从长白山走向中原的崛起过程中形成了“满族精神”. “满族精神”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创造了历史文明,积累了历史发展动力. “满族精神”概括起来共有四个方面: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从肃慎到满族,顽强进取;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将继承中国历史传统和满族自身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进而发展创新;巴图鲁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满族崛起时反抗民族压迫的顽强精神升华为抵抗外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涵盖继承、团结、包容、借鉴和学习等内容.“满族精神”具有厚重的当代价值,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