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藏铜镜选辑(七)杨桂荣图63双龙镜宋直径19.5、边厚0.4厘米,重1200克。八出棱边形,圆钮,无钮座,窄卷边。双龙昂首曲颈舞爪,尾缠一后肢,夹钮相对,口对钮珠,龙身隙间点缀云纹。钮下为波浪起伏的海水,海岸边置一三足香炉,炉上香烟飘拂,接近镜缘饰...  相似文献   

2.
巴中南龛仅存的一道培修记碑苟廷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巴中南龛。是我省北部佛教名山之一。笔者最近漫游南龛,在山后发现了清光绪八年(1882年)一道平常不易发现的培修碑记(以下简称《南龛培修记碑》)(图)。该碑是自然地开凿在南龛摩岩造像左下部距地面67厘...  相似文献   

3.
元代青花瓷一直是陶瓷考古和古陶瓷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江苏镇江京口闸遗址出土的两件元代青花鼎式香炉,迄今为止尚属首次发现。通过对香炉的出土地点、工艺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对其生产年代、性质等问题作出初步的判断:香炉是元代中期景德镇窑生产,且属于浮梁瓷局的产品;香炉出土地点元代应该为一座庙宇,很可能即为天妃庙,等等。  相似文献   

4.
1992年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回顾与展望(魏晋南北朝)(日)本阿由千在越来越活跃的日本与海外的学术交流中,去年出版了刘俊文主编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第一卷(通论)、第四卷(六朝隋唐)、第八卷(法律制度)和第十卷(科学技术)。中国有组...  相似文献   

5.
<正>1977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在海淀八里庄发现并清理了明武清侯李伟夫妇墓葬。李伟是明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的父亲,即万历帝的外祖父。李伟,字子奇,原籍山西平阳府翼城县,生于明正德五年(1510),官至中军都督府同知,晋武清伯、武清侯,卒于万历十一年(1583)。妻子王氏,顺天府东安县人,生于正德八年(1513),卒于万历十五年(1587)。  相似文献   

6.
香炉,为烧香之器具,其用途最初可能是焚香熏衣,辟邪去味。《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谢惠连《雪赋》云:“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杨清曲”。汉太子宫所用的博山炉或许是香炉之制的初创。历来发现的香炉品种实物众多,现将馆藏的各地出土的景德镇明代青花瓷香炉介绍如下:封二1、青花缠枝洋莲三足炉。时代:正统一景泰。通高13、口径10.3、足高2厘米。1974年江西新干县荷埠乡出土。2、青花折枝纹三足炉。时代:正统。通高123、口径94、足高2.2厘米。3、青花人物三足护。时代:天顺。高7.5…  相似文献   

7.
1997年12月,笔者同梓潼县副县长孙滔、梓潼政协文史委赵荣先、仇昌仲等在天字山近山顶处发现“魏公寺碑”。该地,密林掩盖之下有40平方米的石砌围墙,石墙上半截早已倒塌,尚存8公寸左右高的石墙基础。“魏公寺碑”在石墙中央,碑高2.2米(不算碑基),宽0.75米,厚0.1米,碑盖与刻字的碑身是整体,碑顶呈弧形,碑盖部分正面是精雕的二龙戏珠,碑盖背面是林中奔鹿。碑的周围的石围墙内,乱石堆集,扫开泥土和枝桠,发现有石雕人像、(有佛象)石香炉、黄色筒瓦、石碉圆柱等,但多断折倒伏。此碑是大清乾隆四十九年岁次…  相似文献   

8.
南阳首次发现有铭文纪年和唐王府铸造的大型铁香炉。唐府为明代朱元璋第23子朱羋受封南阳的唐王府,该香炉为朱羋第十代唐王朱聿键所造,为唐王府宗祠焚香祭祖所用之物。  相似文献   

9.
丽水市博物馆藏有2件大小不一的元代铁香炉,形制相同,工艺一致。其中大号铁香炉有元皇庆元年(1312)款识及工匠名共55字铭文,小号香炉不见铭文。2件铁香炉在浙江丽水的出现,反映了元代佛教在当地的盛行。  相似文献   

10.
鹊尾式长柄香炉的实物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同时在佛教的石窟造像和壁画等载体中,也存在较多使用此器的图像,南朝墓葬的壁画中也有少量发现。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这种长柄香炉,经与域外同类器物相比较,基本没有发现受到外来影响的迹象,反而在器物造型、工艺、内涵等方面与中国固有同类器物有种种关联,因此,这种器物应当是本土发明创造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志指导组第八次(扩大)会议纪要(一)1993年9月15日至19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民族志指导组第八次(扩大)会议在甘肃省临夏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指导组成员和辽宁、云南、四川、甘肃等八省、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有关负责人或民族志主编,部分民族自...  相似文献   

12.
1963年在广东曲江南华寺相继发现北宋庆历年间木雕罗汉像共360尊,其中154尊造像座上刻有铭文。这些铭文中,有“庆历五年”年号的1尊;“庆历六年”年号的7尊;“庆历七年”年号(包括丁亥年)的52尊;“庆历八年”年号(包括戊子年)的8尊;还有3尊只能...  相似文献   

13.
张秀荣 《文博》2004,(2):78-80
1956年北京师范学院从琉璃厂古玩店收到鸭形鎏金熏炉、“乾清宫”洒金香炉和宣德五年香炉,现藏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三件铜器制作考究,用料精良,推测应是明代宫廷御用器。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在修志工作中,屡屡发现寺观宗祠梁枋及碑碣上有一些奇怪的纪年方法和纪月方法。如:“大清咸丰八年岁在雍敦(爿羊)(音脏)橘如月春分前一日”这里的“橘如月”即夏历二月的别称。可是“雍敦(爿羊)”到底是什么意思?颇令人费解。于是一方面请教前辈,  相似文献   

15.
近日整理书柜,发现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度毕业班会编制的《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八分班教职员同学录》一册,往事历历,涌上心头,零星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器物定名可按器物自铭称之,可依古籍文献相关记叙称之。法门寺唐塔塔基地宫出土的香炉,在地宫的衣物帐碑上有明确记载,其一还在内底錾为"香炉",可知为礼佛香具,在唐代称香炉。出土于浙江黄岩灵石寺塔的北宋越窑青瓷炉,同为礼佛器,亦当称香炉。  相似文献   

17.
景茂礼 《沧桑》2012,(1):103-105
山西灵石置县始于战国,至今已历2400余年,沿革为平周(约前475)—界休(前247)—介休(265)—永安(538)—灵石(590)。今介休张壁村自古为灵石境域,元朝至元二年(1265)始划归今介休。张壁古堡约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地下长达三千余米的古代军事地道网约建成于东魏武定八年(550),工程主要出自"朔州军人"之手。  相似文献   

18.
高阿申 《收藏家》2009,(12):49-54
五.理学、金石学和香炉 文献记载,宋代,随着佛前焚香的开始,香炉始有定义。南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说:“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辞海》讲到了用途:“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  相似文献   

19.
法门寺地官出土的香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文物时,发现有熏香品9件.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唐懿宗奉佛的香炉3件,唐僖宗供养的"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这是唐代皇帝在宫廷使用熏香器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一篇早年考证大康通宝银钱的文章近日笔者在大连小摊购得一册伪满《国立中央博物馆时报》第16号,刊首载罗福颐《辽大康通宝银泉考》一篇。作者介绍了伪满康德八年(1941)兴安西省(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瓦林漫汗辽帝陵发现的三枚同范大康通宝大银钱,并将重量、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