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自梳女与金兰契在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所谓自梳女就是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女子。这一特殊风俗始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出现在中国蚕丝业发达的广东顺德、番  相似文献   

2.
自梳女是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8世纪起,因受桑基鱼塘和缫丝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珠江三角洲产生了一群相约不嫁的自梳女子,以后,此风逐渐兴盛,直至20世纪中期。自梳女经过特定仪式,自行易辫梳髻,誓言独身终老,并衍生出一系列特殊习俗。如今,自梳女目渐式微以至即将消亡,它对珠江三角洲的社会影响极其深刻,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自梳女”与“不落家”陈曾,黎思复,邬庆时"自梳"与"不落家",曾盛行于粤中的顺德、番禺、中山、南海等县,是封建制度下的畸形风俗。在旧社会里,未婚少女均蓄辫,婚后始束髻。唯上述地区许多妇女,却通过一种特定的仪式,自行易辫而譬,以示决心不嫁,以独身终老...  相似文献   

4.
自梳女是清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种独特民俗。记者在深圳宝安沙井镇采访时,意外发现为数不多的自梳女仍然健在。她们在年轻时为何选择“梳起”?多年来靠什么生存?如今的生活状况和心态怎样?……  相似文献   

5.
一、敦煌少女发型 在民间妆扮中,少女束发梳髻,表现是最为突出的。县志说清代时的敦煌“女子未嫁垂发辫,嫁始束发梳髻”。这种风俗和现代大略相同。姑娘未出嫁前梳辫子,一结婚便剪了辫子烫头发。但在唐代却不同,唐代敦煌民间秉承的是汉代遗风。《礼记·内则》云:“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以簪结发梳髻表示到了成年,叫“笄”。因此束发梳髻是一切成年少女的象征。到了梳髻的“笄年”,民间少女便打扮得殷勤了,莫高窟壁画上已有反映。如在中唐的弥勒变中,有一个农妇就是梳了个高髻在那里劳动,卷着袖子挥手撒种,说明劳动前也要简单打扮一下。敦煌曲子词中也有反映:“忆昔笄年,未省离阁,生长深闺苑。闲凭着绣床,时拈金针,拟貌舞凤飞鸾,对妆台重整娇姿面。”(《倾杯乐》)伯二八三八《竹枝子》里还作了这样的描写:“颜容二  相似文献   

6.
番禺“自梳”始于何时已难确考。乾隆《番禺县志》载:“国朝百年来,番禺一邑,其所称贞女者,志不绝书。而其甚者,相约不嫁,联袂而死。”据此推断,“自梳”至少开始于清初。清代至民国则颇流行。清人张心泰《粤游小志》云:“此风起自顺德村落,后传染至番禺、沙茭一带,效之更甚。”光绪、宣统年间,番禺南村人口多达数千人,一年之中,“女子之出嫁者不过数人”,1909年“甚至无一人出嫁”,形成有人无出的畸形状态,自梳风气之浓,于此可见。  相似文献   

7.
<正>"自梳女"是19世纪中叶以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的一种女子群体相约不嫁的特殊现象,她们通过特有的仪式,自己把头发盘成与当时社会已婚妇女一样的发髻,来表示独身不嫁。这一群体在19世纪末至民国时期最为鼎盛,人数最多。直至今日在珠三角一带仍有自梳女健在,均已年过花甲。历史来源"不落夫家"是岭南地区古越人的一种婚俗,又称为"坐家"或"不落家",是指女子婚后仍居住在娘家,不住夫家,等怀孕后才正  相似文献   

8.
旧时武汉称理发为剃头。在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得轻易损毁的。古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幼年少年,头发就散披着,再长了,就在头上梳束成一个髻或两个丫髻。这“丫髻”是不“编”只“扎”的小辫子,故也叫“总角”,成语中的“总角之交”,亦即“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女子到了15岁,就算是成年了,  相似文献   

9.
太湖南岸广大地区,历代均是中国富饶之地,曾有“苏(州)湖(州)熟,天下足”之称。富饶之地特别重视婚嫁大礼。这一地区某些婚嫁大礼与湘西土家族、云南大理之白族实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出嫁一方的“哭嫁”,意味“哭发哭发,不哭不发”;迎娶一方的“闹彩”,流传“闹发闹发,不闹不发”。  相似文献   

10.
西府开脸     
陕西宝鸡地区,人们习称西府。西府把嫁姑娘叫“起发女子”。叫起发,大概和出嫁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仪式——开脸有关。未来的两亲家拿着两个新人的生辰八字请阴阳先生看好成婚的日子后,待嫁女子就不能抛头露面了。她得同闺中女友及嫂子、姐妹等准备嫁妆和馈赠媒人及亲戚友人的礼  相似文献   

11.
那是好多年前了,还是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读到一首汉代民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说的是汉代时尚流行的情况。据考,汉代京师贵族女子崇尚高髻、广眉、大袖,各地群起效法,结果愈来愈发展,愈来愈强化,于是头发梳得愈来愈高,高至一尺以上;眉毛愈画愈宽,以致宽  相似文献   

12.
温庭筠《菩萨蛮》或《菩萨鬘》“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小山”二字,学人始终未得确解。经过结合有关献内容,特别是壁画资料进行的讨论,理解“小山重叠金明灭”诗意,应当更倾向于这种认识:“小山”形容“高髻”。“重叠”,形容“玲珑云髻生花样”的形式。而所谓“金明灭”,则形象地描述了“玉梳钿朵”、“宝梳金钿筐”一类髻饰当“整顿舞衣”“动摇歌扇”时,“随步”“逐风”,从不同角度反射四面来光而晶莹闪烁的生动情景。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女性的独身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性独身不嫁,大约以广东为最早。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妇女不结婚和结婚后不与丈夫共同生活的社会风气,当地称这些女子分别为“自梳女”和“不落家”。据记载,“不落家”婚俗在近代以前已经存在。所谓“不落家”,是指妇女婚后一般仍住在娘家,只在节日才去夫家,直到生子后才长住夫家。有些妇女为了获得自由,还主动代夫娶妾。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家族有“歌丧哭嫁’习俗。民间风俗歌《哭嫁歌》是土家族传统婚嫁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家姑娘一种“修养”,衡量姑娘才智、贤德的标准。因此,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学唱《哭嫁歌》。新娘在出嫁前半个月(有的地方为一个月),就由伴娘相伴“哭嫁”(土家语称为“打坡”)。出嫁前一天晚上,新娘与村寨中十位姐妹一起哭唱,谓之“陪十姐妹”。迎亲当天下午,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时,新娘要“哭嫁”,相好姐妹或长辈女人也陪着“哭嫁”。  相似文献   

15.
和文臻 《民俗研究》2017,(5):120-127
通过对冰玉堂历史和功能变化的描述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冰玉堂筹建、使用和重修的历史过程,也是自梳女寻求群体内部认同和社区认同的历史,展现出自梳女与地方社会的紧密连接。冰玉堂不仅是自梳女的居所和养老之所,也是自梳女灵魂的归宿,承载和融汇了自梳女的美德和历史,成为后人追忆她们不朽精神的生命空间。然而,随着自梳女生命走向终结以及后期的商业开发,冰玉堂渐渐褪去作为自梳女生命空间的意义,转化成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主控的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16.
高榕 《贵阳文史》2013,(5):79-79
"凤冠霞帔"是汉家女子的盛装。在昔日,那些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的出阁女子,在人生最幸福的那一天可以装扮得如斯华丽,缨络垂旒,玉带蟒袍,下面百花裥裙,大红绣鞋,一抹浓艳满身喜庆一如心中漫溢的幸福。读过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对"凤冠霞帔"一词不会陌生,在作品中,它往往是古代富家千金出嫁时的盛装。而在不少传统戏曲里,"凤冠霞帔"也被作为出嫁新娘所穿的礼服出现。其实在华夏民族传统的习俗中,"凤冠霞帔"并非只用婚嫁,而"凤冠"与"霞帔"亦是两种可以分开独立穿戴的服饰。  相似文献   

17.
古人称发为“乌云”,呼髻为“蟠龙”。蛰伏腾飞,或鳞或爪,龙有变化万千的姿容;巧幻离奇,瞬息即逝,云无一定的身形。龙、云二字,道尽了中国发型的丰富多采,变化万端,一如中国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日新月异,一脉相承,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往事越千年”,这才终于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发式文化。原始人皆披发,无分男女,长发披肩,一任逍遥。黄帝时代,黄帝的妻子嫘祖第一个使用木梳,并将长梳绾成高髻而耸立头项,这才显露出女人面额两旁的鬓角,从此便开始使男女有别。夏朝以后,…  相似文献   

18.
清代广东"不落家"史料一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华 《民俗研究》2000,(2):191-192
关于福建惠安与广东顺德、南海和香山等地近代乡村中存在的“自梳女”和“不落家”习俗,自早期的林惠祥教授至七十年代的托普莱(Marjorie Topley)及近年的苏耀昌(So Alvin)、斯多卡(Janice  相似文献   

19.
西安理工大学汉墓壁画人物服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人物服饰、服色及人物发式进行探讨,认为西汉晚期长安城内的中下级官吏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总是戴着标志身份地位的冠,仅裹帻巾甚至只盘发髻,所穿上衣主要为袍、襦,颜色以青、红和浅灰为主,下裳多穿大裤,颜色多为白色,男女服色差别不大,均以青、红和浅灰为主,男性多主鲜艳的红色,其次为青色,女性以青色为多,红色则相对较少。男子发式相对较为简单,在头顶梳一圆髻或扁平髻,女性流行高髻,有的在高大髻上插笄,笄之一端饰以垂梢。  相似文献   

20.
昆山水乡,湖河港汊,纵横交织。旧时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大小各异的船只。船,是交通工具,进镇串村要用它,走亲访友要用它,下地干活要用它载人、装农具、运作物,真是“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在昆山的周庄、锦溪、大市等地农村,每逢节讯、庆丰收和婚嫁迎娶的良辰吉日,将船只装饰成快船、灯船,参加欢庆仪式,演绎成昆山地区民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