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卉 《神州》2011,(6):11-11
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缩写,译为"购买点的广告",也称为终点广告,因为POP广告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前所接受的最后一次广告。POP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速,普及最广泛,在激烈的商品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颇受宠爱的。虽然POP广告本身没有电视、报纸、网络等广告形式的传播强势,却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2.
彭卉 《神州》2011,(11):11
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缩写,译为"购买点的广告",也称为终点广告,因为POP广告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前所接受的最后一次广告。POP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却是发展最快速,普及最广泛,在激烈的商品广告竞争中脱颖而出,颇受宠爱的。虽然POP广告本身没有电视、报纸、网络等广告形式的传播强势,却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广告形式。  相似文献   

3.
关于兔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文化认知的重要符号。本文通过对兔的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介绍,讨论其文化寓意及历史典故中的“兔”元素,并借助五件有代表性的和兔有关的文物,探讨十二生肖中“兔”的涵义及所蕴含的美学价值与历史意义,以期促进兔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告是一种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资讯的传播样式,其功利目的十分明显。为成功地将诉求对象的注意力引向广告并有效地传达信息、帮助销售,现代广告不遗余力地通过形象构筑商品逻辑。广告不仅向消费者传播了物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把消费者整合到一张充满复杂的社会身份和符号意义的大网里"。在广告者精心策划的广告形象中,"消费-审美、商品-文化、物质欲望-精神享受"实现了隐秘的置换,消费者不自觉地成为了消费意识形态的俘虏。  相似文献   

5.
徐超  陆发春 《安徽史学》2014,(2):135-143
胡适娴熟的英文表达能力使他易于在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扮演跨文化交流中的双重角色:在国内,用国语向中国人宣讲、介绍西方文化;在国外,用英文向西方人宣讲、介绍中国文化。面向西方话语世界,胡适一直是用和缓、冷静的语态,撰述文章介绍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力图消除西方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解。胡适认为中西文化交流与传播自有其规律与原则,在交流过程中胡适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明白提出了"中国的文艺复兴"主张,指出文化交流的最终结果是那个"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许多中国作品被翻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这些作品中含有大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文化负载词,能否准确地传达这些词的含义成为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关键之一。本文以凯利和茅国权两位合译者的《围城》英译本为例分析杂合的翻译策略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7.
韩素玲 《神州》2014,(18):112-112
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是整个欧美国家文化的历史性沉淀,它包含了欧美民族历史的精神方向与文化方面的财富,因此这些语言都是具有很强的凝练性的,本文将从英美文学典故的来源、翻译因素以及技巧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研究。从而提出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形式来更好的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
付淑峦 《神州》2012,(31):196-197
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追溯广告的历史却是绵长而悠久的。庞贝古城中丰富的广告形式、生动的广告传播内容和特有的广告媒介特点都反映了古罗马文明的特征,不但可以反映古代西方文明的一个生动侧面,而且对于更全面而丰富的研究历史、探求广告现象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都具有重要的佐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海军 《史学月刊》2006,(12):32-37
中国古代广告媒介是古代广告信息传播的工具和载体。广告媒介的使用者往往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广告媒介使用范围基本没有超出原始族群活动区域和商人活动的狭隘“市场”范畴;从其社会功用看,古代广告媒介大致分为肢体语言、借代物和手工广告媒体三大类。中国古代广告媒介传递着中国古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语典故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生在两千多年前齐国大地上的成语典故更是不胜枚举,精彩纷呈。这些成语典故内涵深刻而又妙趣无穷,让人启迪颇多。本文主要从管理学的角度对齐成语典故齐王好紫衣给我们的启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石琳霏 《丝绸之路》2013,(16):51-54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的社会,广告业已经十分发达,并且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作为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广告语在广告诸因素中最具生命力、表现力,它是广告的存在基础和精神支柱,也是社会文化的反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只有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才能避免文化冲突,顺利实现广告跨文化传播。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价值维度理论和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的价值取向理论为指导,对英汉广告所承载的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了深层次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论广告的起源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史学月刊》2000,(4):43-47,55
传统观点认为,广告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出现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观点所揭示的只是“商品广告”的起源问题。从广告的发展、演变历史及人们对广告的理解来看,无论是原始意义,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均并非单指“商品广告”。它还应包括政治、军事、文化广告,统称为“社会广告”。其产生的时间早于“商品广告”。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广告是人类有目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公益广告是公众广告中的一类,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广告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户外等各种媒体向社会推介一种思想、理念,促使社会公众通过知晓、共鸣、理解、行动,最终达到传播思想、理念的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的有效运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公益广告传播中的重要的工具,一条公益广告传播的效果如何,除了广告本身的立意因素之外,语言的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维财 《丝绸之路》2011,(16):75-76
市场经济时代,提升了广告为社会服务的价值。以往单纯、直白的商业性"广而告之"已不能有效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受众精神的要求。富有创意的广告已成为企业、品牌、产品传播信息、实现市场价值的有效视觉表现形式。独特、新颖的广告已成为塑造和延伸品牌持久发展的主要窗口,同时也是反映时代风貌、推动文化多元化表现和社会精神文化发展的载体之一。创意已成为整个广告时代向前发展的主流意识,探讨和拓展广告创意已成为新时代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的影视剧中,植入广告已经越来越常见。相比较于其他形式的广告来说,植入广告的艺术创造具有情感性,它能使消费者在接受产品信息的同时获得精神愉悦。本文将以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在美剧《福尔摩斯:演绎法》中的植入广告为例,从美学角度分析植入式广告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6.
论现代旅游广告的传播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程艳 《旅游科学》2004,18(4):34-38
旅游广告作为旅游营销的重要形式,其创作、传播中体现了哪些营销原理,哪些广告法则?本文结合中国旅游广告的实际情况,用信息传播的原理分析了旅游广告的传播过程,指出传统旅游广告的诸多弊端,并以“受众—广告信息”相互作用环的模型加以系统解决;提出了现代旅游广告的五大传播策略,即受众策略、诉求策略、目标策略、媒体策略和形式策略,最后用泰山旅游形象广告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7.
李寿斌 《神州》2012,(32):216-216
随着体育产业化、职业化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社会化、商业化的扩张速度日益加快,从而刺激了体育投资的增长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致使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隐性广告又以其传播的隐蔽性、低价的成本、扩展的广告空间等众多优势同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而更胜一筹。本文通过分析隐性广告对现代体育广告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意义,从而为隐性广告在体育广告中的前景和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告不但销售商品,同时也建构人们的生活想象与安身立命的价值观。本文借助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最常使用的工具———符号学,引入其观点,将广告视为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分析其构成方式及意指活动,考察广告如何与社会其它系统互动,以此进一步了解媒体,尤其是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诉求。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和发展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也促成了我国广告的迅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广告的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污染和破坏社会人文环境,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不和谐音符。广告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应当承当起一种应有的道德责任,即为了整个社会和道德创建应作出相应的努力。文章分析了我国广告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并就广告道德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哲 《丝绸之路》2012,(20):68-70
在使用价值极大化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品牌、产品的符号价值,而市场的选择宣告了名人广告在承担传播符号价值这一任务中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对符号价值、名人广告伴随文本和伴随文本执着现象的分析。总结了消费者执着于名人广告伴随文本的原因,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影响,试图从符号学角度探究名人广告的始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