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高芳英新加坡是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国家,但现在已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探寻其成功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改革与不同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相配合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自二战结束以来,新加坡曾多次进行教育改革。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以新加坡副总理...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流"增多,对清末社会的政体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图以西方法律文化为视角,运用历史分析法梳理其在清末时期发展的概况,分析其对当时法律教育改革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结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了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向科学进军,教育是基础。我国的教育经过解放初期的接管、改造和以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为中心的教育改革,把旧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事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日本著名教育家平冢益德指出:教育是日本“立国之本”,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了的根本国策。一百余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第一次教育改革自明治维新开始,废除了幕藩体制时期封建教育制度和法规,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为日本的近代  相似文献   

5.
彭进 《神州》2012,(4):6-6
《独立评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政论性刊物之一,它所关注的基本上是当时国家、社会所急待解决的问题,教育问题便是其中之一。一些有识之士借《独立评论》猛烈抨击中国旧的教育制度,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教育改革建议,这些建议为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建立中国现代教育体系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现状及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育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他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洛克在他的那个时代所提出的教育哲学思想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与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理念、内容和措施等方面有着许多契合之处,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有助于总结成功的改革经验,厘清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把握青海省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重点,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围绕关键问题对青海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从多主体、多区域进行系统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招生问题凸显;办学管理体制机制不畅,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服务本地经济广度高,产教融合深度低;保障性投入欠缺,学校可持续发展受限。鉴于此,本文从优化布局、协调培养、办学模式创新、基础保障投入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供青海省职业教育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宁 《神州》2013,(6):56-56,58
本文通过分析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跨学科培养的原因以及国外大学跨学科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高师音乐教育跨学科培养的方案,以期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新课程改革为研究视角,从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本质入手,即改什么的问题,从而引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依然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主客体意识的物化、改革目的与手段的割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建构总体性、连续性的思维方式,克服物化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现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12,(4):1-1
教育,总是承载着民众期待。2012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在龙年里,我们最期盼的教育改革是什么?且让我们大胆猜想,期待教育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1.
曹婉莉 《黑龙江史志》2013,(11):292-29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教育制度已不适合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韦伯夫妇进行的各项教育改革和实践,立足于扩大教育范围、增进教育平等、发挥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国家管理下服务于工业社会发展的教育体系改革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72—1725)进行了举世瞩目的改革。在改革中,他特别重视文化教育改革。 彼得的文化教育改革对彼得时期及以后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俄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弄清彼得时期文化教育改革与经济、军事、政治等改革的关系,正确认识这项改革对推动俄国社会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目前各国的改革是有所启迪的。 然而,关于彼得的文化教育改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无论在原苏联,还是在我国,都还缺乏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抛砖引玉,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何艺 《满族研究》2022,(3):59-64
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内容、特点和其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三方面。首先,学者们纷纷对于此次教育改革的内容持肯定的态度,其次,学者们还分别对其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学者们集中从四个角度研究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普遍认为此次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动具有重大作用。可以看出,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改革的研究比较系统而且全面,但是大多集中关于国内视野,从国际视野中进行对此次改革的研究有待拓展。  相似文献   

14.
朱晓红 《文史月刊》2012,(Z3):239-239
问题学习是当今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越来越热,"不仅在于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新思潮,更重要的是,它确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对我们当前以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英语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排斥英语、由俄语向英语转换、持续稳定发展和进入大众英语几个阶段。我国英语教育政策在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过于重视应试教育、政策目标迷失现象。事实上,英语教育改革只有在高校与中小学同步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王君 《神州》2013,(31):223-22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于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提上首要日程并随之实施,2011年新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们初中历史课程改革进入历史新阶段。新课标强调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促进每一位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历史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12,(10):F0004-F0004
尊敬的教育专家、局长、校长、教科研主任、教育同仁: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是中国教育改革取得根本突破的关键期,基础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改革究竟路在何方?时代课题“钱学森之问”究竟如何回答?——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抉择。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这次改革,统治中国达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新式学堂得以迅猛发展;制定了新的学制;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9.
唐景崇历任清朝廷吏部、礼部、兵部、工部侍郎(副职),都察院左都御史,浙江、江苏学政,广东、江苏乡试正主考,全国会试大总裁,殿试阅卷、读卷大臣,留学生廷试阅卷、读卷大臣。清宣统二年任朝廷学部尚书,宣统三年改为学部大臣,兼弼德院顾问大臣。唐在学部尚书(大臣)任内,废除科举考试选拔文武官员的制度,召开全国教育界官绅参加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成立中央教育会,研究解决了制约宪政进程的重大教育事宜,强调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大批师资,拟定义务教育章程,普及城乡教育,统一国语、变更初等和高等教育方法等,为全国教育改革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清末甘肃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的一部分,传统上被认为是最具成效的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由此而来的文官考试制度的废除,在今天是否值得重新探讨,人才的培养本应该带动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清末的教育改革事实上并没有显著推动社会生产力,在思想领域中也没有起到推进辛亥革命进程的作用,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