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绸之路》2008,(3):80-80
为弘扬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研究院于2008年1月19日至2月21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内容包括敦煌石窟艺术展、艺术名家与敦煌展、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创作作品展三部分。敦煌研究院为此次展览提供了丰富的展品,包括敦煌石窟复制洞窟10个、敦煌石窟彩塑复制品11尊、敦煌石窟壁画临本120幅、敦煌莫高窟千相塔出土彩塑真品10件、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真迹10件、敦煌石窟其他出土文物10件,以及部分“艺术名家与敦煌展”展品、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创作作品。这些石窟艺术珍品以往多是在博物馆里展出,  相似文献   

2.
运用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推测云冈中期洞窟尖楣圆拱龛千佛雕刻时间的上下限,大致接近于云冈中期洞窟的基础造像年代公元471年至494年。云冈中期洞窟开启了一种崭新的营造模式,在大乘思想主导下,运用丰富题材表达弥勒信仰,从而使中期尖楣圆拱龛千佛在功能作用、造像形式、雕刻面积上均较早期千佛龛发生了很大变化。晚期尖楣圆拱龛千佛的雕刻时间大致在494年到524年之间,表达出供养人想借供养诸佛实现祈求平安,当得作佛的愿望。  相似文献   

3.
云冈石窟的第16~20窟被称作昙曜五窟,是公元460-470年由昙曜主持开凿的。在这五座洞窟中,除第20窟外,其他四座洞窟内壁的中上层均雕凿有大量尖楣圆拱龛千佛。通过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分析,认定这些尖楣圆拱龛千佛的雕刻时间大致接近于云冈早期洞窟的基础造像年代,其中第19窟尖楣圆拱龛千佛的开凿时间要早于第18、17和16窟。这些千佛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满壁式和"一龛+千佛式"。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的思想内涵不同。在开凿方式上,第19窟的尖楣圆拱龛千佛应是分区域由不同工匠组进行雕刻的,每个区域的工匠组所参考的粉本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关于敦煌壁画保护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敦煌石窟,因保存丰富的壁画和彩塑而早已为举世所瞩目。这里保留了自北魏以来,包括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个朝代的洞窟共四百九十二个,窟内总计有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多身。作为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敦煌石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一千多年来,敦煌壁画遭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破坏,损伤和毁坏较多。目前,人为的破坏已逐渐被堵截,但多种自然危害的因素仍然存在,由此引起壁画的空臌、起甲、  相似文献   

5.
李灿 《文献》2020,(1):92-115
本文首次公布安徽博物院藏399年宝贤写卷的完整录文,并通过对比宝贤写卷与昙无兰《〈千佛名号〉序》中的记载,证明其真实身份很可能就是东晋昙无兰抄略自《贤劫经》的《千佛名号》(或称《贤劫千佛名经》)残卷,而该文献此前久已失佚。文中进一步推测,作为现存最早的抄略类佛名文本,写卷(即《千佛名号》)制作最初可能是基于唱导古法(即5世纪之前的唱导作法)的仪式实践需求——古法唱导中的两个主要仪式程序,可能分别催生了佛名和因缘譬喻故事两类抄略本,二者在古法唱导仪式中可能存在伴生关系。同时,这件写卷不仅为研究古法唱导提供了首件实物例证,也有助于理解5世纪前中国佛教八关斋日的仪式活动实践。  相似文献   

6.
敦煌莫高窟第290窟佛传故事画是早期壁画中佛经与绘画联姻的最伟大的艺术杰作,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第290窟佛传故事画的艺术成就、艺术源流。认为第290窟佛传叙事图式直接来源于北魏时期的墓室漆棺画,而且就其所开创的“首尾连接的叙事图式”代表了莫高窟故事画的最高水平。诞生于第290窟的这幅佛传故事画的图式对莫高窟后期洞窟壁画构图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敦煌藏经洞封闭原因再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闭藏经洞的外层壁画,即莫高窟第16窟千佛变所反映的是末法思想。辽代有1052年“末法住世”思潮,敦煌曹氏与辽有交往,发展到曹宗寿、曹贤顺初期二地更是关系密切,因此辽代的末法思潮便传到敦煌,与敦煌原有的末法思想相结合,在敦煌的佛教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敦煌佛教教团便采取了以绘画表示“末法度人”的千佛变、藏经洞“存经以备法灭”等一系列活动为代表的措施,表达了对末法的恐慌与“佛法即将灭尽”的忧虑。藏经洞可能封闭于曹贤顺初期(公元1014—1020年)或稍后。  相似文献   

8.
敦煌石窟是一座辉煌盛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保存着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十个时期古代美术家风格不同、技艺精湛的壁画和彩塑。现代不少美术家对洞窟中的精美作品进行临摹和研究,并借用古代艺术的技法从事创作。最早进行这项研究的是张大千先生。他临摹了大量的敦煌壁画,而且用敦煌壁画的技法画过一些藏族少女和古装仕女。后来他旅居美洲时,创作了许多泼彩山水画,与传统的水墨山水大相径庭。这无疑与他早年在敦煌石窟中与绚丽的重彩壁画相伴有一定的关系。他画了不少荷花,无论是挺拔秀丽的茎干,还是舒卷自如的荷叶,所呈现出来的韵味,显然受到敦煌壁画流畅线描的影响。另一位较早吸收敦煌艺术技巧进行创作的画家是我国著名油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前敦煌艺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敦煌壁画说法图、经变图及绢画、纸本等经变画结合敦煌文献中附图的写本及刻本经卷,分别从形式、内容进行分析,对同一文本内容的图绘进行解读与析论,并对照壁画与经卷佛画的榜题,以宏观的视角展开功能与形式发展演变之探讨。冀望能提供考察中国佛经绘图渊源流别及其影响之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对四川省博物馆收藏的千佛碑造像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碑的年代为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