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件锥画漆奁盒上的所谓“狩猎纹”图像的具体分析,并以之与有关汉墓出土漆画和壁画图像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这件漆奁盒上锥画纹饰的主题并不是要表现“狩猎”,而主要是表现神人羽化升仙,因此,这幅图应改称为“神人羽化升仙图”。  相似文献   

2.
傅举有 《收藏家》2009,(4):13-19
五、漆画镜 用毛笔蘸漆液在器物上描绘图画的漆艺装饰手法,叫漆画。“漆画”这个名称,最早见于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的《上杂物疏》,疏中有“漆画书案一枚”、“漆画韦枕二枚”、“漆画几大小各一枚”。漆画又叫“描漆”。漆艺经典《髹饰录》经常提到它。如《髹饰录》坤集《描饰第六》的“描漆”条说:“描漆,一名描苹,即设色画漆也。”王世襄先生解说:“描漆就是在光素漆地上,用各种色漆画花纹的作法。”  相似文献   

3.
包山2号墓漆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荆门包山墓地2号楚墓出土的一件漆奁(M2∶432)盖壁上,彩绘车马人物图,是我国先秦漆画中的一件艺术珍品。本文从介绍画面、释读画意入手,对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漆画绕漆奁盖外壁一周,通幅长87.4、纵高5.2厘米。画面以树木分隔为五段。左起第一段,主要绘五位深衣博带、冕冠垂缨的人物与一乘骈车、五只大雁。画面的左方,两青衣人垂手背立而侍;中间一黄衣人面右前行,次一黄衣人和一青衣人面左,低头拱手作恭请状。四只大雁从上空白右向左飞过。右方停骈车一乘。两马头朝  相似文献   

4.
要二峰 《江汉考古》2022,(2):101-105
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彩绘漆奁为日常服装仪容用具,盖外壁的漆画为研究先秦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漆画描绘的是当时贵族出行会面的情形,自右向左,画面依次为初行、驱驰、出迎、相会以及犬豕奔突五个场景。漆画前四个场景相次发生,画面整体连贯自然,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幅连环画,也是战国时期人“最为天下贵”的理念在艺术方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包山二号楚墓出土有一件彩绘漆奁,奁盖壁上绘有一幅写实性的人物车马图.本文通过结合三礼等文献的记载,对图画中的服饰、车马、礼节等进行了详尽的考证,并推断其应是周代的婚礼之图, 恰反映了<仪礼·士昏礼>中所记载的六项礼节,为研究周代的婚礼、服饰提供了珍贵而翔实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6.
吕文平 《文物世界》2007,(5):38-40,44
1965年在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木版漆画较完整的有五块,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漆屏风。其内容采自汉刘向《列女传》,宣传帝王、忠臣、孝子、列女的故事。2006年山西博物院展出了其中一块。漆画板高81.5厘米,宽20.5厘米,厚2.5厘米。木板遍油红漆,前后两面均有绘画。  相似文献   

7.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与《国语·越语下》的文句有颇多重出互见之处,《十六经》文本是采用了兵阴阳家“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套子,借鉴了《国语·越语下》中的吴越战争故事,在吴越之地兵家影响下而成文的。吴越之地伍子胥、孙武、范蠡的军事思想,均与帛书《十六经》有着密切的关联,兵家术语与兵家思维方式在《十六经》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吴越地区兵家文献中的黄帝故事也与帛书黄帝形象的塑造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这些都昭示出《十六经》与吴越兵学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2004年3月,江苏省徐州市的民间收藏家张继超先生将其收藏的一套西汉时期的七子奁盒无偿地捐赠给南京博物院,并当场将1万元奖金捐给了江苏民间收藏研究会。当时,全国许多媒体都对这次捐赠做了报道。在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中,专家对这套罕见的漆奁盒最后估价是500万人民币,轰动一时。这件七子奁盒也一度成为最著名的漆器。《鉴宝》节目固然有其娱乐性,但这件七子奁盒确实是罕见的汉代漆器珍品。  相似文献   

9.
漆画是一门以漆为主的综合材料绘画,漆是漆画艺术最本质的材料,漆画的本体语言就是以漆为主要媒材所表现出的特殊的视觉审美语言。在漆画的"漆性"和原材料中去研究它的色彩规律,寻找其共性和特异性。本文作者通过一次毕业创作,对以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做了系统总结,指出艺术品必须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体现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茶》2011,(2):169-169
不仅孕育了传统的生漆精制加工业和脱胎漆器的工艺传承.也催生了漆画的发展。事实上.与前两者相比.近十几年来.漆画更为繁荣.国内外的漆艺展览中.福州画家屡屡获奖。2010年冬,福州漆画家汤志义的墨荷系列之《沉默是金》在嘉德广州冬拍会就以44.8万人民币成交。早年学习油画的汤志义完全被漆的表现力折服.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取名为“大汤坊”.  相似文献   

11.
荆门市包山二号墓出土的《迎宾出行图》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门市十里铺包山二号墓出土的彩绘漆奁(432号),是该墓中出土的文物精品之一。它既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又是一件内容丰富,记录战国史实的重要文物。因而,它的出土和发现引人注目。该器盖顶、器身和器底饰有凤纹、云纹和圆纹等花纹,并分别以红、黄和金三色描绘。奁内盛有花椒、铜镜、头饰、蛤蜊壳和丝织袋囊.很明显,这是一件盛装梳妆用具的物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中的神话为线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吴越春秋》与《越绝书》两书的材料来源基本同一,《吴越春秋》广泛地运用了先秦以来的资料,《越绝书》是其参考书之一。因此《吴越春秋》具有整合之功,内容更为丰富。《吴越春秋》对汉代神话传说的记录,体现出政治思想对神话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两书在风物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3.
名导演李安近作《色·戒》系一间谍惊悚片,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讲述爱国女学生王佳芝陷入一个危险感情游戏的故事。她本来计划以美人计暗杀汉奸头目易先生,却意外地对老易生出爱意,遂于千钧一发之际助他逃走。小说本身将人物心理变异溶化在生活细节中,读来并不惊险。但其行为可能自有其心理依托。其中,王佳芝的原型是郑苹如,而易先生的原型则是丁默邨。  相似文献   

14.
山东青岛土山屯汉墓出土了大量汉代漆器,大部分漆器髹涂1~2层较薄的漆,但M162出土的漆奁残片却与众不同。本研究采用数码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M162出土漆奁残片的红漆层和漆灰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此件漆奁残片的漆灰层表面连续髹涂5层红漆,且每一层厚度均超出同时期其他墓葬出土漆器的漆层厚度,实属罕见。检视以往研究成果,这是目前发现红漆层数最多的汉代漆器标本,其制作工艺较单层髹漆更为复杂。而这种多层髹同种色漆工艺发展的原因,应当出于审美的需要,其进一步发展,或许可视为雕漆工艺的滥觞。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龙头山古墓群渤海国王室墓地出土的银平脱梅花瓣形漆奁是唐代银平脱工艺中一件制作精美的珍品.该漆奁出土时已被挤压变形,漆膜及木胎残损,银饰腐蚀风化严重.经修复处理恢复了它的原貌,为研究与保护我国唐代金银平脱漆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本文着重介绍对这件器物整形、对银饰以及铜质构件的粘接、复原、修复处理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小槐  张志军 《神州》2012,(14):208-209
"美人计"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并"且美人计"也被用于丹青之中,本文对《陶谷赠词图》进行了解析,分析了"美人计"的趋美体验及性理之因  相似文献   

17.
<正>福建首部漆艺科普性读物《图说福建漆艺》已顺利刊印出版了。作为艺界同仁,我虽非漆艺从业者,但因工作所需,长年关心漆艺研究、关注漆画发展,积累了点滴有关漆艺的见识。深读此书,感喟颇多,也受益良多。郑鑫教授是福建省美协漆画艺委会秘书长,为漆画的发展付出不少心血。郑鑫教授专门托我为此书撰写书评,恭敬不如从命,特撰此读后感,推荐此书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大美无锡     
<正> 到无锡,我的耳边仿佛又想起《太湖美》的熟悉曲调。大自然给予无锡太多的恩赐,自然风光占尽太湖绝佳之处。早有古人惊愕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以"包孕吴越"之佳句颂咏太湖汇纳江河的胸襟和润泽黎民的温情。在曾经的吴越大地上,你会想起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想起范蠡与西施。千古美人西施曾在这里的湖光山色中流连。无锡的蠡园因范蠡而得名,范蠡功成身退,远离政治的攻伐杀戮,不爱江山爱美人(爱江山会掉脑袋),与美人西施驾扁舟,泛五湖,做个有钱的富翁,不亦快哉!大美无锡——孕育了流传千古的大智大勇与百代风流!  相似文献   

19.
古代妆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妆奁是古人盛放梳妆用品的器具,其形制演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战国时期流行单层漆奁,汉代流行双层奁和多子奁,宋代演变成了多层套奁和镜箱,至明清时期则分化成便携式的梳妆匣和大型梳妆台两类;而妆奁的内部空间随着化妆品和化妆工具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妆奁的这些变化反映了古人坐姿的变化和室内家具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朱然墓漆画与顾恺之用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三国时东吴大将朱然墓在安徽马鞍山发现,其中众多漆器上的绘画,填补广东汉到南朝绘画史上的空白.漆器中的《宫闱宴乐》漆案、《季札挂剑》、《百里奚会妻》.《伯逾悲亲》、《童子对棍》等漆盘已不象汉代漆器那样以装饰图案为主,而完全是故事性叙述和独幅画面的描绘.在绘制用笔上,一些漆画大致沿用了汉代绘画在底子上先以色彩涂抹,然后以线条勾勒的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漆槅及一些漆盘外壁上的怪鲁和云气纹、童子戏鱼的描绘.却以修长、光洁准确的线条,向我们透露出一股面貌一新的气息来,使我们对绘画史上口碑丰隆的顾恺之用笔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