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用出土材料,考证了青铜三棱镞、三翼镞在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纠正了过去对二者出现年代在春秋或战国时期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青铜镞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兵器.本文根据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青铜镞资料,将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青铜镞分为有铤与有銎两大类,对其形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整个青铜时代青铜镞的时代特征、分布与分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期的青铜镞形式多样,不同形式的镞有不同的用途,其用途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实战的,一类用于非实战.用于实战的镞包括战争与狩猎,非实战的镞主要是用于礼制及习俗.本文拟根据先秦时期青铜镞在形制上的特点,来探讨青铜镞在先秦时期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以下简称《龙山》)一文写作于40年前(1),是学界公认的严文明先生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史前考古研究的名篇。知网检索,该文的被引次数已上200,是先生被引排位第二的文章,排第一的是后来发表的《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中国考古学文献中,被引次数多的一般都是发掘报告和简报,研究文章被引上200的屈指可数,且大都是像《中国史前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这种综合性、  相似文献   

5.
石镞是我国东北地区考古遗存中常见的一种石器,发现之多,种类之丰富是其它石器所不及的。但是,以往的报导,由于对它缺乏全面的了解,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报导时对形制描述不全面,名称又很不一致,这对进一步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基于上述情况,本文试图就现已报导的材料对石镞进行较全面的分类与排比,并  相似文献   

6.
《文博》2021,(2)
豫北地区龙山时期各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和生产工具的分析结果表明,当时已存在以旱作(粟、黍)农业和家畜饲养(猪、狗、牛、羊)为主,兼营采集、狩猎和捕捞业的生业模式。少量大豆、小麦、稻米等农作物的发现表明这一区域自龙山时期就已"五谷俱全",农业种植结构趋向复杂化。自然环境的优渥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频繁推动了豫北地区的社会复杂化进程和农业经济的持续繁荣,约至公元前2000年前后,该区域与中原其他区域基本同步步入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7.
8.
依崖型城墙是一种特殊的城墙类型,多依靠陡坡、崖壁建造。形态结构相对复杂,建造技术较为特殊。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城墙向一侧斜靠,纵剖面为近陡立的平行四边形;城墙多不闭合,有多重城墙组合使用现象;多数城墙采用石质材料建造,也有夯土版筑而成。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貌条件、城墙建造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同促使依崖型城墙主要产生于中国龙山时代的北方地区。这类城墙除一般常见的御敌、防盗、抵御猛兽等功能之外,还兼有支撑和防垮塌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排水泄洪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4件出土的唐代铁镞修复展出,通过对其保存状况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借鉴德国修复方法和材料,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修复效果明显,铁镞基本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10.
龙山—二里头时期是剧烈的社会变革期,环嵩山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在二里头时期显示出了强烈的优越性。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补充了新砦、东赵、花地嘴等遗址最新研究内容,对环嵩山地区龙山—二里头时期农作物遗存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阐明农业经济结构与二里头文化崛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平头镞是东周时期常见器物,但关于其名称、年代和用途一直不太清楚。本文对楚地出土平头镞的形制进行了初步整理,分为五型,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在此基础上,根据平头镞的出土位置和形制特征,结合有关文献,考证平头镞的用途为弋射用矢。  相似文献   

12.
长身异形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箭,在火器发明以前的战争中一直是最主要的作战武器。所以谈到镞,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杀伤力很强的,有尖锐的前锋和锋利的侧刃。但在考古发掘中,我们会发现,镞的形状并不只是这种锋刃,它还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本文选取其中的一种长身异形镞,来做一下考古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3.
试论豫东西部地区龙山时代文化遗存魏兴涛Basedonthedataoftheprominimentsitesandtheperiodizationresearch,thispaperdividestheculturalremainsofLongsha...  相似文献   

14.
本通过对淅川下王冈遗址龙山至二里头时期陶器群的类型学分析,对于该遗址在龙山至二里头时期考古学化面貌、来源、构成因素与功能结构作出分析,并对当地族群的形成与整合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姜湾  田伟 《中原文物》2023,(1):89-95
河东盐池是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盐产地,堪称支撑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因缺乏早期文献资料,学术界对河东盐池的早期历史缺乏研究,迄今仍不清楚早期盐池的分布范围。本文从考古资料入手,考察盐池周边龙山至二里岗文化时期古代遗址点的高程信息、盐池与淡水水系,以及遗址点同盐池及淡水水系的水平与时间成本距离分析这三个因素,推测这一时期河东盐池的大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6.
李成 《考古与文物》2016,(5):100-109
本文梳理了中国北方发现的龙山时代至两汉小麦及其相关遗存,并结合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将小麦的栽培历程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而各阶段时空特点的形成,应是人们在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技术革新的基础上,由自然环境、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从考古资料看,战国以来普遍流行一种长铤的青铜镞,镞首多为三棱形,有着引人注目的长铤。这种长铤多在10厘米以上,个别的超过30厘米。这类青铜镞为什么会有如此长的铤?从固着箭杆的要求看,更短的铤,如4厘米左右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铜材在当时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工匠们为什么要做长铤的镞?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少数学者谈到长铤与箭矢的重心有关系,但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于灏 《文物世界》2013,(6):51-54
太原天龙山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山,这里石窟林立,古迹众多,峰峦秀美,松柏成荫。1965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天龙山景区被确定为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天龙山成为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2001年,天龙山石窟及其附属文物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新华、石峁、木柱柱梁、神圪垯梁、寨峁等遗址的分析,初步研究了陕北地区龙山及夏时期的聚落与社会等问题。本文把这一时期的聚落分为三级,进行了聚落分类,同时通过墓葬研究对墓葬进行了分类和分级,并分析了当时的葬俗、葬仪、社会等级等,此外对石峁古城的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顾琳 《史学月刊》2005,(3):121-124
关于“邸”,前辈学者多有述及,如王国维、唐长孺、张弓等先生都对此做过较为细致的分析,在当代学者所撰写的论文中也有所涉及。但是对六朝时期各种“邸”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对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早在汉朝时,历史文献中就有了邸的明确记载。这时候的邸主要分为蛮夷邸与郡国邸两种,是西汉在长安设置的接待四夷蕃客和入京诸侯的专门机构(王静:《汉代蛮夷邸论考》;《史学月刊》2000 年第 3 期)。唐长孺先生还认为一般的乡人有的也可以寄食邸中;而且到了东汉以后,邸的名称更为推广,至迟在东汉末年市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