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云南怒江石岭岗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初步的人口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颅骨进行了观察与测量,显示其具备亚洲蒙古人种的特征。男性颅骨标本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和南亚类型比较接近,与古代九站组和西村周组最为接近,一类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有最多的相似性,与古代朝阳组距离相对较近。最后对肢骨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并推算了石岭岗遗址古代居民的平均身高。  相似文献   

2.
荥阳官庄遗址是郑州西北郊地区两周时期的一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本文通过对官庄遗址出土的6例东周时期颅骨的人种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官庄组形态特征可概括为高颅型、中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偏狭的上面型和鼻型,较为垂直的面型以及中等的眶型和面部扁平度。2.官庄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较为接近,与北亚类型关系较为疏远。3.在与相关古代组的比较中,官庄组表现出与上马组、乔村合并组和殷墟中小墓Ⅱ组接近,而与双塔组、井沟子组和台西组关系疏远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赤峰市上机房营子遗址出土了1例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男性颅骨,对其进行体质人类学考察发现,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人种范围。在若干古代和现代对比组中,上机房营子组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与龙头山组、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海原石砚子墓地的颅骨标本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我们认为石砚子居民总体的颅面部形态与现代北亚蒙古人种较为相似,但在个别特征表现上又明显与之有别,显示出混合型的体质特点,推测是该地区早期游牧人群与中原移民高度融合的结果。我们在石砚子M12中的1例成年男性个体的颅骨上发现有大面积不规则形的骨质破坏,推测应系由颅骨转移癌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宗玄寺遗址出土的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宗玄寺近世居民在若干主要体质特征上具有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特点 ,并且与东亚蒙古人种最为接近。与亚太地区古代颅骨组相比 ,日本宗玄寺近世居民与其本国的北九州山口弥生人、北九州山口古坟人、吉母浜中世纪人以及中国东北地区的由大甸子Ⅰ组所代表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的部分居民、夏家店上层文化居民、关马山石椁墓居民关系均较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人种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等多种科学方法及手段,对马檀山墓地出土的明清时期古代居民骨骼标本进行了综合性研究,人种学的研究表明,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区域性人群相比,马檀山组颅骨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西黑岱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认为,该墓地Ⅰ区汉代居民与现代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的体质特征更为相近,而与北亚类型关系疏远;Ⅱ区金元时期居民的体质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北亚类型存在较多的一致性,属于我国先秦时期人种类型中的古蒙古高原类型。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6,(5)
本文对临潼新丰镇秦墓出土的人骨标本进行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考察。与相关地区的人骨材料的比较研究发现:新丰组颅骨在人种分类上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其基本的种系成分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其次为南亚类型。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若干近代组的比较表明,新丰组在颅骨的基本形态特征方面与近代华北组最为接近,其次为华南组。与新石器时代各组的比较结果显示其与陶寺组、仰韶合并组最为接近。与夏代至汉代相关颅骨组的比较结果显示新丰组与游邀组、乔村A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孙蕾  楚小龙  朱泓 《华夏考古》2013,(1):55-64,159,160
本文对出土于河南荥阳薛村早商时期墓葬和灰坑的人骨材料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应归属于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薛村早商组的人骨种系特征,在若干古代对比组中,其体质特征与瓦窑沟组和游邀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第三期文化,即新石器时代中期墓葬出土的颅骨进行人类学考察,通过对颅骨的观察与测量,并将后套三期组与相关对比组进行比较和分析。该组颅骨在体质特征上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在若干近代和古代对比组中,后套三期组与近代华北组及抚顺组、古代组中的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关马山组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江苏邳州梁王城遗址西周墓地出土了67例西周人骨,对其性别、年龄、人口寿命、体质类型、身高情况的分析特别是对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表明,梁王城西周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具有中颅型结合高颅、狭颅的特点,同时具有狭额、高眶、阔鼻、正颌的面部特征,并且具有长狭的下颌。梁王城西周组居民的颅型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面部特征与东亚类型、北亚类型比较接近;体质形态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出土的同时代人骨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小于梁王城西周组与梁王城大汶口组、殷墟中小墓III组、滕州前掌大B组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00年2~11月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石景山区老山地区的一座西汉贵族墓进行了发掘 ,出土一具人骨。2002年10月 ,研究人员对该人骨进行了体质人类学、古代DNA和颅像复原等方面的研究 ,得出初步结论 :老山汉墓墓主人为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 ,其体质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 ,并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较为接近 ;在近现代对比组中与华北近代居民的种系特征最近似 ;在古代对比组中与殷墟中小墓组所代表的中原地区先秦时期的土著居民最为接近。该个体的身高约为159.8厘米。  相似文献   

13.
2014—2015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旗杆山墓地发现了8座东汉晚期鲜卑墓葬,共出土人骨10具。对其中保存较好的6具人骨进行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显示,该墓地鲜卑男性居民的种族特征总体上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最为接近,但在颅高、颧宽、鼻指数等个别项目上又体现出混入了东北亚类型的种系成分,表明早期鲜卑居民可能与大兴安岭北段土著居民发生了基因交流,而鲜卑女性居民则以其圆颅、低颅、阔颅、低颅高面、较大的颧宽值和鼻颧角等特征体现出较男性更为鲜明的北亚蒙古人种倾向。通过对鲜卑相关古代人群的多元统计分析可知,鲜卑内部各人群在颅面部形态特征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与鲜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人群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河南省渑池县笃忠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灰坑出土的15例人骨进行了人类学的考察,该组颅骨在体质特征上与现代华南地区的居民有些近似。在若干古代和近现代对比组中,笃忠组颅骨的体质特征与尉迟寺组、近代华南组最为接近。推测该组人骨的平均身高,男性为165.00厘米,女性为154.33厘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天津市蓟县桃花园明清时期墓群的62例成年颅骨作了系统的观察和测量,认为该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可归入亚洲蒙古人种中的东亚类型范畴。通过统计分析,桃花园组的颅骨特征与北京组和华北组最为接近,可以作为新的华北地区典型的数据代表。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喇家遗址的房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人骨,其对于研究齐家文化古代居民的性别年龄结构、体质特征、遗传关系、食性结构、健康状况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初步研究显示,不同性质的遗迹出土人骨的性别年龄结构差异较大。人骨的主要体质特征属于明显的东亚蒙古人种,其主体形态特征可能更多地继承了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也不排斥有小规模基因交流的可能性。同时,喇家组的聚类位置显得较为特别,主成分因子的3D散点图显示,喇家组与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甚至汉晋时期的人群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宁夏中卫常乐汉代墓葬12SCMT西棺人骨,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除新疆以外)出现的时代最早的西方人种资料,它的发现,把具有西方人种特征的古代居民进入黄河中上游的时间提前至西汉末期。体质人类学研究结果:该个体为一60岁左右的男性,生前身高约171厘米,额骨发现有多处砍伤和钝器伤导致的骨折,上颌牙齿全部脱落,下颌牙齿龋病严重,并伴有根尖脓肿,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生前骨化。颅骨形态学特征表明该个体应为古欧洲人类型,比对结果显示常乐M7与新疆古墓沟组、焉不拉克C组关系最为接近,与宁夏固原九龙山南塬墓葬出土的具有中亚两河特征的欧罗巴人种差别显著。关于丝绸之路上汉唐欧罗巴人种不同类型的多元性问题,有待于更多考古和人类学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河南开封尉氏县新庄遗址二里头灰坑出土的两例成年颅骨进行了人种学的研究。与亚洲各近代颅骨组比较,尉氏新庄组与东亚蒙古人种的华北组、朝鲜组和华南组在颅骨外貌形态上最为接近;与我国先秦时期不同体质特征的人群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尉氏新庄组一方面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地区的土著古中原类型居民,另一方面也与古华北类型居民和古西北类型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因此不能排除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作为古中原类型的尉氏新庄组居民与北方和西北方不同体质类型人群发生联系并受其影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元祜墓是河北省磁县北朝墓群中的其中一个墓葬。墓室中有一棺一椁朽痕,棺内有一具人骨。墓葬中还发现了有碑文的墓志石,从墓志记载获知,墓主人是徐州刺史元祜,他也是北魏皇帝拓跋焘的重孙子,葬于公元537年,死时56岁。人骨的保存状况不好,收集到一些头骨片、完整下颌和小部分体骨。骨骼上的一些特征显示出男性特点,关节面普遍存在关节炎症状,胸椎和腰椎上都有小型骨赘,为骨性关节炎的表现。牙齿磨耗严重,有牙周病及根尖脓肿现象。由于头骨破损严重,无法从形态观察和测量数据来判断元祜的种族形态类型。元祜骨骼的线粒体DNA结果显示,元祜归属于单倍型类群C,而且与元祜线粒体DNA的单倍型有共享序列的人群基本都在亚洲,特别是北亚地区,结合元祜的单倍型类群的归属,推测元祜应该属于北亚人群。对中国古代鲜卑人群的人骨形态学研究指出,其形态特征更近似于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东亚类型特征。从鲜卑的发展历史看,鲜卑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种族,而是一个多民族的混血"混合体",除了与匈奴不可避免地发生基因交流外,与东亚类型人群,主要是汉族也应该发生过基因交流。但DNA的分析显示,鲜卑人群受到汉族的基因影响有限,并没有改变鲜卑人群为北亚类型的主体特征。另一方面,虽然鲜卑族不断的南迁、汉化并最终融入到汉族主体中,但是在遗传学上并未显示出拓跋鲜卑人群与现代汉族较近的关系,主要是因为汉民族主体庞大,来源复杂,鲜卑人群的混入并没有对汉民族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虫坪塬遗址共采集18例人骨标本,包括7例男性和11例女性。从种系特征看,他们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与古代组比较,该人群与以晋文化为代表的乔村组、曲村组生物学距离较近,与代表北狄的内阳垣和浮山桥北组生物学距离相对疏远,与宁夏的彭堡组关系最远。从疾病和创伤记录看,口腔疾病中的龋齿、牙釉质发育不全、骨关节炎在该人群中发病率偏高,所见创伤为胫骨腓骨下端的截肢以及肋骨的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