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新出土《五年琱生尊》与琱生器铭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五年琱生尊》与已著录的其他两件琱生器一起考察,认为这三件铜器记录的是同一件事情的三个环节,完整记录了西周时期召族的分家过程。三器内容并不涉及诉讼事件。  相似文献   

2.
琱生尊是近年新出土的重要器物,与原琱生簋形成三器联读,内容十分重要,深受学界关注。但对于其内容的具体理解,学者却多有分歧。本文通过对琱生三器中关键字"狱"、"刺"的考释,尤其是对《琱生六年簋》中琱生和伯氏行为的对比,认为两者皆是对土地、财产和相关法律文书进行清理,为分家的具体执行作准备。申述琱生三器无关诉讼,而是西周晚期的分家记录。琱生尊发现前,只有王玉哲等少数学者认为是族内事务而非诉讼,绝大部分学者认为是诉讼记录。琱生尊发现后,认同琱生三器是分家记录的学者增多,但大部分学者依然坚持与诉讼有关,主要原因在于对"狱"、"刺"等字的理解。本文对此二字作了专门的考释,将"狱"释为"要"或"约","刺"解释为文书。为以分家记录理解琱生三器内容增强了证据。对文字的解释虽然可通,但具体的考释步骤和证据,还需要加强,以增加可信性。  相似文献   

3.
琱生三器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次一释文二器名三断代四字词、语句五译文六铭文反映的西周宗法与土地制度传世青铜器有五年琱生簋,或称五年召伯虎簋,原著录于《捃古》三之二·25,亦见《集成》4292,现藏美国耶鲁大学博物馆。又有六年琱生簋,或称六年召伯虎簋,原著录于《积古》6·17,亦见《集成》4293,现藏国家博物馆。二器内底各有铭文104字。二铭应可连读,其内容或以为记载了琱生与其同族召伯虎之间的财产权纠纷;或以为记述琱生这一支贵族扩大  相似文献   

4.
五年琱生尊(甲、乙同铭)与五年琱生■(简称为"五年尊"、"五年■")系琱生在同一年为记载同一件僕墉土田纠纷处理情况而作的器  相似文献   

5.
五年琱生尊铭文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它们与传世的五年琱生簋、六年琱生簋(又称召伯虎簋),是记述同一事件的不同阶段,为理解该事情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新的金文资料。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试对铭文进行考释,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陕西扶风县五郡出土的琱生大口尊,铭文所记事件与以往著录的琱生簋内容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批窖藏铜器出土的第二天,笔者与导师王辉先生和吴镇烽先生一起赶赴扶风县博物馆作了仔细观摩。当时并在此后很长时间内,向二位先生讨教关于铭文的释读,又翻阅了一些文献资料,对铭文的释读得到以下心得。今发表出来,以供攻错。  相似文献   

7.
宣柳 《江汉考古》2022,(1):113-115
湖北京山苏家垄曾国墓地新出曾伯壶铭文所见“壶章”一词,主要涵义是指壶铭所彰显的作器者功绩(包括政治功绩与自身德行)。结合彝铭与传世文献可知,东周时期青铜器“自我铭功”的功能逐渐凸显。另外,五年琱生簋和琱生尊铭文中的“章”也应表抽象含义,指“君氏”之德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五年、六年琱生簋和2006年11月新出琱生大口尊形器三篇铭文中的人物关系。结合文献及金文材料分析认为,召伯虎即伯氏、宗君,兄,是大宗宗子,代表公。妇氏即召姜,与召伯虎为夫妇。君氏为召伯虎之母,在五年簋和五年大口尊中尚在人世,但年事已高,在六年簋时已去世。幽伯幽姜为召伯虎称其先父先母。琱生即弟,与召伯虎为从兄弟,是小宗。烈祖召公即召公。  相似文献   

9.
琱生尊铭文的几点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镇烽 《考古与文物》2007,(5):103-104,111
《考古与文物》2007年4期发表了2006年11月陕西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的西周铜器窖藏简报,其中两件琱生尊(这两件器物自有专名,称为“虚”,为叙述方便仍称“尊”),铭文内容非常重要,对于解读传世的五年琱生簋和六年琱生簋铭文很有帮助。该期同时刊载了王辉先生的《读扶风县五郡村窖藏铜器铭文小记》,对尊铭也作了简要的释读,颇多新解,很受启发,其中一些铭辞,我有不同的解释,今述拙见,以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0.
琱生诸器中琱生与召伯虎的人物身份疑问不大,其二者宗属关系有待进一步确认。而妇氏与我母、幽姜、召姜为一人,君氏与我考、幽伯、宗君、朕宗君为一人,二者是夫妇关系。至于"止公"、"弋伯氏"二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他们的出现实为断句与释读出现错误所致。  相似文献   

11.
在西周青铜器铭文琱生诸器联读中,过去学者都读为“许”的其实是两个字,一个是许,另一个从言、从缶的字,并不是许,而应是从缶得声读为保。琱生诸器铭文所记述的是一次发生在宗族内部的两个氏族间关于“土田仆墉”的狱讼,宗君召伯虎负责处理此事,通过宗族地位最高的长辈“君氏”下令要求涉讼的另一方作出某种保证,使纠纷得到解决。然后宗君将结果上报朝廷,得到最终认可。曶鼎铭文记载的则是在西周贵族之间一次用“赎”的方式进行的交易,当一方违约时,为了使交易继续进行,就由违约方一再作出保证。琱生诸器铭文中“保”有别于“许”,“保”的内容的确定,要通过有权力决定事情的人最终的“许”(准许、同意)才行。  相似文献   

12.
新出琱生尊补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1月8日陕西扶风五郡西村发现一批青铜器,共27件(组)。其中琱生尊与五年、六年琱生簋所记有关,颇为重要。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网站“甲骨学殷商史学科”之“来稿选登”栏目有逸空(2006年11月24日)和袁金平(2006年12月9日)二位先生的研究文章及清晰的铭文拓片。读后颇受启发,有一些不同想法,为免繁琐,今仅把主要观点写出,向方家请教。  相似文献   

13.
中原文物编辑同志:我是贵刋的老订户,近读2012年6期,对费先梅同志的《试析琱生诸器之人物关系及其他》提出一些不同意见:作者说,"君氏"是国君,是召伯虎之父幽伯的生称。那么,召幽伯既然活着,召伯虎怎么可以称伯?难道召氏可以同时有两位伯?说君氏不是女性,也不对,晋姜鼎"余惟嗣朕先姑君晋邦"可证。尹姞鬲是共王初期器,称穆王夫人为天君,  相似文献   

14.
种建荣  杨晓芳 《文博》2010,(6):10-14
本文在梳理西周时期陶大口尊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器物形态的比较,并结合陶大口尊的出土背景分析,认为扶风五郡"琱生尊"是模仿周原地区西周居址遗存中陶大口尊造型而制作的。进而根据铜尊铭文内容及窖藏出土环境,探讨了其铸造地与召公采邑地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琱生诸器铭文联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扶风五郡西村2006年11月发现的青铜器窖藏中一对大口尊形器,铭文可与过去著录的2件琱生簋联读,互相印证。铭文纪年应属于周厉王,内容记述了召伯虎宗族内部仆庸土田分配之事,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制度殊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高岩 《人文地理》1996,11(Z2):5-7
通过分析山东省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利用结构的潜力和预测山东省的人口,进行土地生产潜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研究,为充分发挥土地潜力提高山东省土地环境的人口容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五郡西村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以西5公里的城关镇,2006年11月,当地村民在村北台地修渠时,发现一青铜器窖藏,共出土鼎、簋、尊、甬钟、斗、矛、马器、玉饰等器物27件(组)。出土器物中5件青铜器有铭史,其中2件大口尊铭文一致,可与传世的五年、六年琱生簋铭文连在一起,正好完整地反映了西周厉王时期一场旷日持久的"仆庸土田多刺"官司,为研究两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提供了更加具体的金文资料。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的几件西周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博物馆新近征集到一批西周铜器。计有白宾父(?)两件,白考父盘一件,□作父盂一件,铜钟两件,琱生鬲一件,膳夫山鼎一件,共计八件。这批器物是乾县李培乾同志捐献的。其来源据说是解放前在麟游、扶风、永寿交界处(即在扶风北岐山一带)的某沟出土。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五大事件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是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鼓励农民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和推行精准扶贫脱贫战略。其中土地制度改革从体制根子上解决了农产品供给激励机制缺乏问题,为中国在40年里利用人口红利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难  相似文献   

20.
句读既是学习出土文献的第一关,也是研究这些材料的内容之一.两周金文内容丰富,长篇较多,由于它们本身没有句读标识,学界就一些金文句读的理解上仁智互见,从而导致对同一篇金文的解读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些分歧便成了研究和使用这些宝贵材料的障碍.今就利簋、墙盘、师经(飷)鼎、麦尊、六年琱生簋铭中具有分歧的句读加以疏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